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研人员对刺龙芽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反季节生产作为一种能够产生更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反季节生产刺龙芽芽菜需要大量的刺龙芽茎干,刺龙芽野生资源随着山野菜的开发热受到极大的破坏,不能满足反季节生产刺龙芽芽菜的需求,需要进行人工栽培。本文作者从刺龙芽茎干生产的选地与场地清理、苗木繁育、栽培与栽后管理及茎干采收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对广大生产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 刺龙芽;茎干培养;技术
刺龙芽(Aralia elata Seem),俗称刺嫩芽、龙牙楤木,是五加科葱木属小灌木。嫩茎叶作蔬菜食用,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山菜之王”,为民间喜食山菜珍品,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山野菜之一,且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主治慢性气虚无力、神经衰弱、慢性肾炎、肝炎、痢疾等症。食用可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对山野菜的开发成为热门,使山野菜野生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一些珍稀品种更是濒临灭绝,刺龙芽作为人们喜食的山珍食品、“山菜之王”更是首当其冲,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如今已经开始进行人工大田栽培和反季节生产,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作为反季节生产仍存在茎干来源不足的问题,为此,总结茎干培养技术如下:
一、选地与场地清理
1.选地
刺龙芽喜生长在山沟谷,阴坡、半阴坡的杂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之中。生性耐阴,对光照要求不高。喜肥沃而又偏酸性的土壤(pH值小于7),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可以说刺龙芽是既喜水怕涝,又特别耐旱的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在进行茎干培养时,为了不与农作物争地,应选择刚造完林的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冷杉等树种的幼林地或林分郁闭度在0.4左右的杂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板栗园、榛子园等果园,要求土层有一定厚度,保证15cm以上、腐殖质含量较高、有一定湿度的轻到中壤质土壤,不宜选择粘质土,也不宜选择低洼水湿地,坡度最好在5~20°之间,以免积水。
2.场地清理
选好地后,于定植前一年的秋季进行场地清理,将场地内的杂草、灌木、大的枯枝、石块等影响栽培的杂物清理出场地以利于羿春定植。
二、苗木繁育
刺龙芽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根插繁殖,断根繁殖。分别简述如下:
1.种子繁殖法
采种:9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当种子成熟达果穗中部时采摘,过早,成熟种子少,发芽率不高;过晚,先成熟种子脱落,影响收种量。采集后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约1个月,待其自然后熟后洗净果肉、果皮,阴干储藏。
种子层积处理:11月中下旬,将种子用 25~30 ℃的水浸泡2~3 d,捞出沥干,拌入干净细河沙,种沙比例为1∶5,湿度保持 60%~70%,温度保持在 0~5 ℃,拌匀后装入木箱,隔半个月翻动检查 1 次,到 1 月上中旬,把种子移到-5~0 ℃ 的地方恒温冷冻至播种。如果采用秋季播种育苗,可不进行催芽处理,直接播种即可。
整地与播种:选背风向阳排灌条件好、土质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翻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 kg作底肥,然后作床。床高10 cm,宽1.2 m,长10~20m,作好后用杀禾本科(单子叶)的除草剂进行床面封闭,然后扣地膜增温。当10 cm地温达 12 ℃以上时播种。
播种前将地膜揭开,浇透水,水渗下后及时播种(如墒情好可不浇水)。采用条播、撒播均可,每亩播种量4~5 kg(催芽籽),上覆5 mm细沙或细土,再扣地膜(注意地膜不能紧贴在地面)。苗出齐后,逐渐通风炼苗,注意防止日灼伤害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揭掉地膜,并适时松土、除草、浇水。
小苗长出3片真叶后,进行间苗移栽,株距20 cm,移苗后加强田间管理,7月下旬每亩追施尿素10~20 kg。
2.根插法
春季土壤化冻后,挖取刺龙芽的侧根,选择直径在0.5~3 cm的侧根,剪成12~15cm长的根段,上端齐口,下端斜口,呈30度斜插于地垄或苗床上,插后根段上端与地面平齐或埋土0.5~1cm深。然后踩实,浇1次透水。1个月左右可萌发根蘖苗。萌发后的管理同移栽苗。
3.断根法
春季土壤化冻、母株萌发前,在母株的一侧距树干30 cm处,挖掘30 cm宽、40 cm深的沟,遇到的根系全部截断,截断后的根系保留在土壤中,约20~30 d截断后的根系就能萌发出新芽,萌发出的新芽每根上保留一个健壮的进行培养,当年秋季即可用于栽培。
三、栽培及栽后管理
1.栽培季节
栽培可以在秋季也可在春季,秋季在幼苗落叶后到上冻前,春季在4月上中旬土壤化冻超过20cm时。
2.栽培方式
采用条带式栽培,即在所选地块内造林树种的行间进行条带式栽培,根据造林行距大小确定栽培带宽窄,带内株行距保证25~30cm,与造林树种之间保持50cm即可。
3.栽培方法
栽植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根、沾泥浆或保湿剂等技术处理。根据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确定是否浇水,埋土深度为出圃时土壤深度或稍深即可。栽培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最后覆上细表土。
4.栽后管理
栽后立即进行平茬,促进萌发新枝,萌发的新枝生长健壮。第一年的管理主要是除草,以防杂草长势过快影响刺龙芽生长。以后每年结合采集刺龙芽茎干进行平茬,促使不断萌发萌蘖枝,但在萌蘖枝密度过大时需要进行除萌,控制密度在每平米产10枝生长健壮的茎干即可,除萌时尽量保留生长健壮,长势基本一致的刺龙芽萌蘖枝,以免相互之间竞争激烈,造成生长高矮不一,影响木质化程度。对刺龙芽带与造林树种之间生长的萌蘖枝均要除去,以免影响造林树种的生长发育。同时为了保证生产的茎干生长健壮,可以在生长季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0~15kg。
四、茎干采收
刺龙芽的茎干采收时间以每年的11月末以后进行采收,因刺龙芽落叶后芽会进入深休眠状态,必须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需求才能健壮萌发。
采收后的茎干需及时加以利用,不能风干。
[关键词] 刺龙芽;茎干培养;技术
刺龙芽(Aralia elata Seem),俗称刺嫩芽、龙牙楤木,是五加科葱木属小灌木。嫩茎叶作蔬菜食用,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山菜之王”,为民间喜食山菜珍品,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山野菜之一,且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主治慢性气虚无力、神经衰弱、慢性肾炎、肝炎、痢疾等症。食用可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对山野菜的开发成为热门,使山野菜野生资源受到极大的破坏,一些珍稀品种更是濒临灭绝,刺龙芽作为人们喜食的山珍食品、“山菜之王”更是首当其冲,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如今已经开始进行人工大田栽培和反季节生产,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作为反季节生产仍存在茎干来源不足的问题,为此,总结茎干培养技术如下:
一、选地与场地清理
1.选地
刺龙芽喜生长在山沟谷,阴坡、半阴坡的杂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之中。生性耐阴,对光照要求不高。喜肥沃而又偏酸性的土壤(pH值小于7),相对湿度在30%~60%之间,可以说刺龙芽是既喜水怕涝,又特别耐旱的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在进行茎干培养时,为了不与农作物争地,应选择刚造完林的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冷杉等树种的幼林地或林分郁闭度在0.4左右的杂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板栗园、榛子园等果园,要求土层有一定厚度,保证15cm以上、腐殖质含量较高、有一定湿度的轻到中壤质土壤,不宜选择粘质土,也不宜选择低洼水湿地,坡度最好在5~20°之间,以免积水。
2.场地清理
选好地后,于定植前一年的秋季进行场地清理,将场地内的杂草、灌木、大的枯枝、石块等影响栽培的杂物清理出场地以利于羿春定植。
二、苗木繁育
刺龙芽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根插繁殖,断根繁殖。分别简述如下:
1.种子繁殖法
采种:9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当种子成熟达果穗中部时采摘,过早,成熟种子少,发芽率不高;过晚,先成熟种子脱落,影响收种量。采集后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约1个月,待其自然后熟后洗净果肉、果皮,阴干储藏。
种子层积处理:11月中下旬,将种子用 25~30 ℃的水浸泡2~3 d,捞出沥干,拌入干净细河沙,种沙比例为1∶5,湿度保持 60%~70%,温度保持在 0~5 ℃,拌匀后装入木箱,隔半个月翻动检查 1 次,到 1 月上中旬,把种子移到-5~0 ℃ 的地方恒温冷冻至播种。如果采用秋季播种育苗,可不进行催芽处理,直接播种即可。
整地与播种:选背风向阳排灌条件好、土质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翻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 kg作底肥,然后作床。床高10 cm,宽1.2 m,长10~20m,作好后用杀禾本科(单子叶)的除草剂进行床面封闭,然后扣地膜增温。当10 cm地温达 12 ℃以上时播种。
播种前将地膜揭开,浇透水,水渗下后及时播种(如墒情好可不浇水)。采用条播、撒播均可,每亩播种量4~5 kg(催芽籽),上覆5 mm细沙或细土,再扣地膜(注意地膜不能紧贴在地面)。苗出齐后,逐渐通风炼苗,注意防止日灼伤害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揭掉地膜,并适时松土、除草、浇水。
小苗长出3片真叶后,进行间苗移栽,株距20 cm,移苗后加强田间管理,7月下旬每亩追施尿素10~20 kg。
2.根插法
春季土壤化冻后,挖取刺龙芽的侧根,选择直径在0.5~3 cm的侧根,剪成12~15cm长的根段,上端齐口,下端斜口,呈30度斜插于地垄或苗床上,插后根段上端与地面平齐或埋土0.5~1cm深。然后踩实,浇1次透水。1个月左右可萌发根蘖苗。萌发后的管理同移栽苗。
3.断根法
春季土壤化冻、母株萌发前,在母株的一侧距树干30 cm处,挖掘30 cm宽、40 cm深的沟,遇到的根系全部截断,截断后的根系保留在土壤中,约20~30 d截断后的根系就能萌发出新芽,萌发出的新芽每根上保留一个健壮的进行培养,当年秋季即可用于栽培。
三、栽培及栽后管理
1.栽培季节
栽培可以在秋季也可在春季,秋季在幼苗落叶后到上冻前,春季在4月上中旬土壤化冻超过20cm时。
2.栽培方式
采用条带式栽培,即在所选地块内造林树种的行间进行条带式栽培,根据造林行距大小确定栽培带宽窄,带内株行距保证25~30cm,与造林树种之间保持50cm即可。
3.栽培方法
栽植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根、沾泥浆或保湿剂等技术处理。根据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确定是否浇水,埋土深度为出圃时土壤深度或稍深即可。栽培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最后覆上细表土。
4.栽后管理
栽后立即进行平茬,促进萌发新枝,萌发的新枝生长健壮。第一年的管理主要是除草,以防杂草长势过快影响刺龙芽生长。以后每年结合采集刺龙芽茎干进行平茬,促使不断萌发萌蘖枝,但在萌蘖枝密度过大时需要进行除萌,控制密度在每平米产10枝生长健壮的茎干即可,除萌时尽量保留生长健壮,长势基本一致的刺龙芽萌蘖枝,以免相互之间竞争激烈,造成生长高矮不一,影响木质化程度。对刺龙芽带与造林树种之间生长的萌蘖枝均要除去,以免影响造林树种的生长发育。同时为了保证生产的茎干生长健壮,可以在生长季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0~15kg。
四、茎干采收
刺龙芽的茎干采收时间以每年的11月末以后进行采收,因刺龙芽落叶后芽会进入深休眠状态,必须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需求才能健壮萌发。
采收后的茎干需及时加以利用,不能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