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给原来的教学带来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体系和新的教材都让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迅速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课程改革。使用新课程教材教学近四个月以来,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感触颇深。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新教材与旧教材各个方面的对比与不同。
一、课程结构
新教材的变化首先是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数学新课程由若干模块和专题组成。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是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单元。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新课程中模块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它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数学文化内容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中。在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和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
二、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中,新教材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改以前的那一种“题海”战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学效果:
1.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既要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又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的去配合老师教学,更重要的是,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地钻研他未知的领域,从而做到主动学习。
2.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掌握一类题的做题方法而不是学会一道题甚至是一百道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便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每个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尽量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再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课程的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有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双基”学习情况。注重评价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善于质疑、自觉反思的能力与意识,避免只注重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重复训练的消极现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数学探究和建模活动中,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运用多元模式评价学生地学习。实行多元评价就是在适度保持评价的基础上,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贯彻新课改,教师首先要树立的是对学生的信心,对他们行为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信心。这种信心就体现在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探讨,懂得“闭嘴”让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体会到主动的乐趣。但同时我也在想,这种信心也是有度的,不能是盲目的无所顾忌的让学生闯。教师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将各种想法、做法尽量做到预设。能在课堂上适时的抛出问题,给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想,但并不偏离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主学习更有序、更有效。当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成绩的时候,也会反过来增强学生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有了新的考核,不再是考高分就是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增加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钻研能力的综合考核,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关注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课程结构
新教材的变化首先是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数学新课程由若干模块和专题组成。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是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单元。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新课程中模块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它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数学文化内容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中。在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活动和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建模活动。
二、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中,新教材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改以前的那一种“题海”战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学效果:
1.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既要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又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的去配合老师教学,更重要的是,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地钻研他未知的领域,从而做到主动学习。
2.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掌握一类题的做题方法而不是学会一道题甚至是一百道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便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每个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尽量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再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课程的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有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双基”学习情况。注重评价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善于质疑、自觉反思的能力与意识,避免只注重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重复训练的消极现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数学探究和建模活动中,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运用多元模式评价学生地学习。实行多元评价就是在适度保持评价的基础上,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贯彻新课改,教师首先要树立的是对学生的信心,对他们行为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信心。这种信心就体现在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探讨,懂得“闭嘴”让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体会到主动的乐趣。但同时我也在想,这种信心也是有度的,不能是盲目的无所顾忌的让学生闯。教师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将各种想法、做法尽量做到预设。能在课堂上适时的抛出问题,给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想,但并不偏离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主学习更有序、更有效。当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成绩的时候,也会反过来增强学生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有了新的考核,不再是考高分就是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增加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钻研能力的综合考核,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关注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