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如何在新课标下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的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广大的物理教师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有效的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目前的大多数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实验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时间很少,使得学生对实验不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对实验提起兴趣,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去进行自主的探究,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对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不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讲解,通过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静电屏蔽”的实验教学时,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演示实验,我将学生在课下捕捉的一只小麻雀放在了准备好的金属笼内,将笼子和静电感应装置连接在一起,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向笼子放电时小麻雀会怎样,同学们都充满了好奇,并猜测结果,然后打开静电感应装置的开关,开始释放电荷,金属笼的外面出现了明显的火花,而笼子内的小麻雀却没受到任何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笼子上,对于出现的现象开始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情境的设置,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进行有效的探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知识的掌握是有期限的,在较长时间不使用时,我们就会忘记,然而某种能力一旦掌握之后,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仅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探究的流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分析问题、设计方案、验证结论。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验种类的不同,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进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一味讲解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利用现有的仪器对实验进行自主的设计,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防止对实验设备的损坏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怎样确保纸条能够垂直的穿过;如何克服空气阻力不同所造成的实验结果差异;怎样准确的计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以及动能,二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重锤的质量对实验是否会造成影响;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等等。这样学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思维十分活跃,充分调动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增强,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热情十分高涨。
三、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又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都需要通过实际的动手来实现。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培养其对物理的兴趣,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使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使学生不再被动的进行实验,而是去主动的进行设计和探究,教师对于学生的设计方案,要多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让全班同学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提出补充和修改的意见。
例如在进行“测量本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依据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对实验进行自主的设计。学生们的积极性十分高,互相结组,投入到了实验的设计当中,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比如让物体进行自由的下落;让物体顺着光滑斜面滑下;利用单摆的简谐运动;将物理悬挂,测出质量和拉力等等,我发现这些方案不仅是一些优秀学生提出来的,差生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利用单摆那个方案就是一名差生提出的,并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支持,这使得差生对物理的学习建立起了信心,提高了对物理的兴趣。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了全班范围内的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的赶紧措施,最后让各个小组按照修订好的本小组设计方案去进行实验,测出重力加速度,并选派一名代表,报告本组的测量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开展与物理实验有关的课外活动
在进行课堂的物理实验教学以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积极的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物理实验中使用到的小教具,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这些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和设计,不能过多的干预,只是进行必要的指导,不要担心这些活动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反,有效的开展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物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其中物理实验对整个物理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上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的一些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物理实验教学要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这些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要想更好的做好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还需要广大物理教师和教育专家共同进行努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有效的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目前的大多数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实验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时间很少,使得学生对实验不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对实验提起兴趣,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去进行自主的探究,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对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不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讲解,通过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静电屏蔽”的实验教学时,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演示实验,我将学生在课下捕捉的一只小麻雀放在了准备好的金属笼内,将笼子和静电感应装置连接在一起,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向笼子放电时小麻雀会怎样,同学们都充满了好奇,并猜测结果,然后打开静电感应装置的开关,开始释放电荷,金属笼的外面出现了明显的火花,而笼子内的小麻雀却没受到任何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笼子上,对于出现的现象开始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情境的设置,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进行有效的探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知识的掌握是有期限的,在较长时间不使用时,我们就会忘记,然而某种能力一旦掌握之后,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仅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探究的流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分析问题、设计方案、验证结论。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验种类的不同,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进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一味讲解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利用现有的仪器对实验进行自主的设计,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防止对实验设备的损坏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怎样确保纸条能够垂直的穿过;如何克服空气阻力不同所造成的实验结果差异;怎样准确的计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以及动能,二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重锤的质量对实验是否会造成影响;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等等。这样学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思维十分活跃,充分调动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增强,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热情十分高涨。
三、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又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都需要通过实际的动手来实现。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培养其对物理的兴趣,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使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使学生不再被动的进行实验,而是去主动的进行设计和探究,教师对于学生的设计方案,要多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让全班同学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提出补充和修改的意见。
例如在进行“测量本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依据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对实验进行自主的设计。学生们的积极性十分高,互相结组,投入到了实验的设计当中,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比如让物体进行自由的下落;让物体顺着光滑斜面滑下;利用单摆的简谐运动;将物理悬挂,测出质量和拉力等等,我发现这些方案不仅是一些优秀学生提出来的,差生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利用单摆那个方案就是一名差生提出的,并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支持,这使得差生对物理的学习建立起了信心,提高了对物理的兴趣。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了全班范围内的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的赶紧措施,最后让各个小组按照修订好的本小组设计方案去进行实验,测出重力加速度,并选派一名代表,报告本组的测量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开展与物理实验有关的课外活动
在进行课堂的物理实验教学以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积极的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物理实验中使用到的小教具,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这些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和设计,不能过多的干预,只是进行必要的指导,不要担心这些活动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反,有效的开展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物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其中物理实验对整个物理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上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的一些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物理实验教学要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这些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要想更好的做好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还需要广大物理教师和教育专家共同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