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英才俱乐部是近年来出现在高校的,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设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手段,以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为目标,区别于传统学生社团的新型学生组织形式。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就业创业的大力扶持和提倡,人才培养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企业英才俱乐部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成为高校课外实践教育新趋势。对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研究对于指导学校、企业、学生形成互动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从总体上对“企业英才俱乐部”的含义与特征、产生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企业英才俱乐部存在的意义与不足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英才俱乐部;就业创业;企业发展;新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115
自2006年以来宝洁英才俱乐部、LG英才俱乐部、微软技术俱乐部、谷歌南开俱乐部(Google Nankai Camp)、联想idea 精英汇、华硕硕市生、优衣库校园俱乐部(Uni Club)等如雨后春笋般在高校内出现并迅速发展。而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京东、博世以及西门子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企业英才俱乐部,这充分说明,企业英才俱乐部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大学校园中文体类、学术类和学生会的社团新形式,已经成为一种高校内的课外教育实践新趋势。
1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提出及其特征
1.1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提出
“企业英才俱乐部”概念的提出最早来源于南开大学。2006年,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首先提出的“企业英才俱乐部”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学校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经过相关工作的努力之后首先与宝洁签订了建立“南开大学宝洁英才俱乐部” 的协议书。由宝洁公司委派南开校友、 宝洁公司大中华区招聘经理负责此项工作,并且由刚刚被宝洁公司录用的两位南开在校学生负责与就业中心联系和校内工作的具体开展。按照同一模式,LG 、 德勤等一些知名企业相继在南开建立了企业英才俱乐部。由此,企业英才俱乐部不断发展,成为高校课外实践教育的新形式。随着更多企业和学校对这种合作培养形式的采用,企业英才俱乐部在其内涵被不断丰富的同时形式也日趋多样,越来越成为一种高校课外实践教育的新趋势。
1.2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主要特征
(1) 企业和学校联合设计实施。企业英才俱乐部的建立,绝非是单一的学校或是企业主体可以实现的。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优势在于可以积极有效地调用来自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资源。一方面,学校提供人员、场地以及校园服务、管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指导;另一方面,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沟通平台、活动经费、实习机会等资源也起着积极作用。
(2)以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为途径。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并且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整合优势,企业英才俱乐部在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点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对象通常集中在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而针对的重点则不仅仅局限在人才优势的发挥,同样应该注重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其针对性则主要体现在强调人才未来发展方向的有选择性,通过吸收部分大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这一方式,使大学生自刚刚入学就能够按照企业的人才战略和发展规划接受培养,为企业在高校建立起更加适合企业需求的后备人才库。
(3)以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为目的。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主要建立在实施针对性培养方案的前提之上,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人能尽其才”,所以就要求企业和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基础上,将最终的培养目的直接指向就业,也就是需要企业针对企业英才俱乐部成员开放实习岗位,并将一部分成员指向公司就业以实现订单式培养的最终目的。
1.3 近期出现的新特征
(1)校园营销环节的加入。校园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也同样是进行品牌推广、培育忠诚客户的重要阵地。为了拉动产品销量,推动企业品牌发展,企业逐渐将校园营销环节加入企业英才俱乐部的具体活动中去。
(2)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创新。相对于传统的社团管理方式,企业在对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管理上具有带动和品牌资产上的辐射作用。而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管理和组织形式。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社团而言,像优衣库校园俱乐部、联想idea精英汇这样的强调扁平化管理、强调高度独立创新管理方式被广泛接受。
(3)企业英才俱乐部重视自身文化和形象塑造。随着校园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英才俱乐部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形象。加强宣传推广和丰富自身文化成为了主要手段。
2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定位有关,是社会需求的一种间接体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对现有教育方式的一种补充。
2.1 大学生就业问题
受我国经济发展、高校扩招、招聘制度改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强调: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有向实践学习。”以强调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对就业的重要性。据统计,2013年本科生的就业率仅为67.4%。而高校扩招仍在继续,可以预测,在整个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吸纳力相对不足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新矛盾。在这背后也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毕业生数量大,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招不到素质合适的人才,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吸纳人才时很难做到对人才的充分了解,还表现为学校为企业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合适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这样的矛盾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符合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利益、企业英才俱乐部也得以在高校快速发展。
2.2 企业营销的需要
[关键词]企业英才俱乐部;就业创业;企业发展;新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115
自2006年以来宝洁英才俱乐部、LG英才俱乐部、微软技术俱乐部、谷歌南开俱乐部(Google Nankai Camp)、联想idea 精英汇、华硕硕市生、优衣库校园俱乐部(Uni Club)等如雨后春笋般在高校内出现并迅速发展。而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京东、博世以及西门子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企业英才俱乐部,这充分说明,企业英才俱乐部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大学校园中文体类、学术类和学生会的社团新形式,已经成为一种高校内的课外教育实践新趋势。
1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提出及其特征
1.1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提出
“企业英才俱乐部”概念的提出最早来源于南开大学。2006年,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首先提出的“企业英才俱乐部”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学校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经过相关工作的努力之后首先与宝洁签订了建立“南开大学宝洁英才俱乐部” 的协议书。由宝洁公司委派南开校友、 宝洁公司大中华区招聘经理负责此项工作,并且由刚刚被宝洁公司录用的两位南开在校学生负责与就业中心联系和校内工作的具体开展。按照同一模式,LG 、 德勤等一些知名企业相继在南开建立了企业英才俱乐部。由此,企业英才俱乐部不断发展,成为高校课外实践教育的新形式。随着更多企业和学校对这种合作培养形式的采用,企业英才俱乐部在其内涵被不断丰富的同时形式也日趋多样,越来越成为一种高校课外实践教育的新趋势。
1.2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主要特征
(1) 企业和学校联合设计实施。企业英才俱乐部的建立,绝非是单一的学校或是企业主体可以实现的。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优势在于可以积极有效地调用来自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资源。一方面,学校提供人员、场地以及校园服务、管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指导;另一方面,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沟通平台、活动经费、实习机会等资源也起着积极作用。
(2)以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为途径。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并且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整合优势,企业英才俱乐部在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点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对象通常集中在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而针对的重点则不仅仅局限在人才优势的发挥,同样应该注重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其针对性则主要体现在强调人才未来发展方向的有选择性,通过吸收部分大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这一方式,使大学生自刚刚入学就能够按照企业的人才战略和发展规划接受培养,为企业在高校建立起更加适合企业需求的后备人才库。
(3)以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为目的。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主要建立在实施针对性培养方案的前提之上,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人能尽其才”,所以就要求企业和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基础上,将最终的培养目的直接指向就业,也就是需要企业针对企业英才俱乐部成员开放实习岗位,并将一部分成员指向公司就业以实现订单式培养的最终目的。
1.3 近期出现的新特征
(1)校园营销环节的加入。校园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也同样是进行品牌推广、培育忠诚客户的重要阵地。为了拉动产品销量,推动企业品牌发展,企业逐渐将校园营销环节加入企业英才俱乐部的具体活动中去。
(2)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创新。相对于传统的社团管理方式,企业在对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管理上具有带动和品牌资产上的辐射作用。而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管理和组织形式。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社团而言,像优衣库校园俱乐部、联想idea精英汇这样的强调扁平化管理、强调高度独立创新管理方式被广泛接受。
(3)企业英才俱乐部重视自身文化和形象塑造。随着校园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英才俱乐部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形象。加强宣传推广和丰富自身文化成为了主要手段。
2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企业英才俱乐部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定位有关,是社会需求的一种间接体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对现有教育方式的一种补充。
2.1 大学生就业问题
受我国经济发展、高校扩招、招聘制度改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强调: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有向实践学习。”以强调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对就业的重要性。据统计,2013年本科生的就业率仅为67.4%。而高校扩招仍在继续,可以预测,在整个社会劳动力就业市场吸纳力相对不足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新矛盾。在这背后也暴露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毕业生数量大,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招不到素质合适的人才,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吸纳人才时很难做到对人才的充分了解,还表现为学校为企业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合适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这样的矛盾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符合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利益、企业英才俱乐部也得以在高校快速发展。
2.2 企业营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