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推广是在充分尊重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新课改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通过新课改的实施,我们要培养每个中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新课改明确规定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做了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作者对语文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1 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
1.1 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1.2 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2 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如,在赏析《荷塘月色》的时候,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画面和配乐朗诵,展开情境,让学生在享受中提出疑惑,并让学生一起讨论解答疑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创设不同的情境,为提出问题创造时机。
3 拓展和延伸的探索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阅读法。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3.2 联想法。联想应该贯穿于预习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
3.3 设问法。预习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
3.4 整理法。预习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并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
4 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合作、讨论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老师应该注意的是需要讨论什么内容,怎么去讨论,如何展示和评价讨论合作的效果。由于老师在讨论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朗读品味,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缺乏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就随意地展开讨论,那么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合作、讨论就演变成了下面的几种情况: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哄堂大笑,你可以想见他们是不是在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至少不是严肃认真的。表面讨论时气氛热烈异常,却没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合作讨论应该在对文本充分解读,学生自己有独立思考后的前提下来进行,这样的交流讨论才会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课堂回归给学生,通过以上的这些教学法,来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通过对基本的知识进行传授,来让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对情感的交流,并运用人文的方式来让语文教学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晖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的反思.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2] 景浩然.简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积极影响.成才之路,2011.1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1 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
1.1 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1.2 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
2 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如,在赏析《荷塘月色》的时候,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画面和配乐朗诵,展开情境,让学生在享受中提出疑惑,并让学生一起讨论解答疑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创设不同的情境,为提出问题创造时机。
3 拓展和延伸的探索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阅读法。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3.2 联想法。联想应该贯穿于预习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
3.3 设问法。预习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
3.4 整理法。预习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并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
4 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合作、讨论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老师应该注意的是需要讨论什么内容,怎么去讨论,如何展示和评价讨论合作的效果。由于老师在讨论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朗读品味,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缺乏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就随意地展开讨论,那么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合作、讨论就演变成了下面的几种情况: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哄堂大笑,你可以想见他们是不是在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至少不是严肃认真的。表面讨论时气氛热烈异常,却没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合作讨论应该在对文本充分解读,学生自己有独立思考后的前提下来进行,这样的交流讨论才会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让课堂回归给学生,通过以上的这些教学法,来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通过对基本的知识进行传授,来让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对情感的交流,并运用人文的方式来让语文教学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晖堰.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的反思.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2] 景浩然.简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积极影响.成才之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