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英才教育”广告频繁出现。从“胎教音乐”、“0岁方案”、“早期智力开发”、日本“英才教育战略”、美国“100所高校准许早慧儿童提前入学计划”,到“让神童走进千家万户”的家教方案,纷纷通过广告进入了我们的家庭。
我们也看到了针对学生的“助记器”(用于记忆公式、定理、外语、史地等知识)、“助听机”(用于英语听力)、“智力增长器”、“语言电脑复读机”以及“清脑助学器”等广告,且大部分是邮购广告。
多数广告都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很神。学了某种英语教材“中级本”,就“从此可自由驰骋于英语世界的广袤天地”;购买某种教学录像带,就“没有学不好的孩子”;请某某老师来教作文,“写作文会变得像说话一样容易”;使用了某种“英才教育计划”,“您就再也不用为孩子考学担心了”。
很多广告都以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开路: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向高考冲刺的起跑线原来在高中,现在在初中和小学,甚至已移到了幼儿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向媒介呼救:“我就要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有些报社专门请专家谈了他们对英才教育广告的看法。这些资深教育专家至少提出了三点质疑:
1.早期教育能决定一切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忠心教授指出:这些广告宣传反映了“早期教育决定论”的观点,这个观点过分夸大了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科学的。目前的早期儿童教育和智力开发,“大都是一种‘掠夺性’教育,基本上超出了孩子们这个年龄的承受能力,是通过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来进行的,这些只能迎合部分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对孩子本身的教育和发
展并没有多大作用……”
2.教育就等于传授知识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庞丽娟说:“现在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有的方案讲,参加我这个训练的孩子8天就会叫爸爸,似乎在证明参加方案训练好,而且越早越好;还有的方案在宣传小孩在1岁、2岁、3岁时分别能认多少字,会说外语,会四则运算等,实际上在客观上强化了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儿童智力教育的倾向。”庞丽娟认为: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只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行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这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能影响儿童将来的生活和事业。
3.英才教育适合所有的孩子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凯生说:“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如果把一个人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就能完成,以一个方案包打天下,而不论什么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变成神童、天才、社会的优秀分子,这种宣传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对于“只要通过我这个方案就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的说法,劳教授指出:“这种预言设计的培养模式,我敢肯定它是伪科学的。实际上,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方案。”
那么,早期教育、英才教育是不是就是错的呢?这些专家都说,教育计划或方案本身不是错的,在出台前,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有相当的理性成分。但是,经过某种“包装”和“广告的渲染”,就带上了神奇的色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董奇指出:“这些方案在宣传中过多地考虑了其商业利益。每一个方案的有效性是多少,标准又是什么,负效应是什么,这些都应该一并告诉读者,而现在媒体在信息传递中只宣传了方案起作用的那部分实例,结果弄得不少读者以为这些方案对谁家的孩子都适用,对什么样的毛病都适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丛立新说:“我认为媒介应老老实实地告诉家长,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不是什么方案能代替的,即使今天试一个方案,明天试一个方案,也不可能把孩子成长中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
对英才教育广告,我们需要作出四个基本的判断:
第一,仅仅依靠一个智力发展的方案或计划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或许健康人格的发展比智力发展更重要。
第二,英才教育广告所表述的各种方案,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孩子的年龄、个性、理解力以及对方案的适应性因人而异,并不是用了某种方案就一定比不用好。
第三,学习辅助机的确能帮助学生学习,但不用这些辅助工具并不等于学不好。我们要成长为什么人,要在什么方面有所专长,最终要靠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一种工具能代替我们的努力。方案不是机器,我们也不是被这个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我们需要更自然地成长。我们没必要都成为广告中所描述的那一种“英才”或“神童”,只愿成为最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晏然
我们也看到了针对学生的“助记器”(用于记忆公式、定理、外语、史地等知识)、“助听机”(用于英语听力)、“智力增长器”、“语言电脑复读机”以及“清脑助学器”等广告,且大部分是邮购广告。
多数广告都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很神。学了某种英语教材“中级本”,就“从此可自由驰骋于英语世界的广袤天地”;购买某种教学录像带,就“没有学不好的孩子”;请某某老师来教作文,“写作文会变得像说话一样容易”;使用了某种“英才教育计划”,“您就再也不用为孩子考学担心了”。
很多广告都以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开路: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向高考冲刺的起跑线原来在高中,现在在初中和小学,甚至已移到了幼儿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向媒介呼救:“我就要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有些报社专门请专家谈了他们对英才教育广告的看法。这些资深教育专家至少提出了三点质疑:
1.早期教育能决定一切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忠心教授指出:这些广告宣传反映了“早期教育决定论”的观点,这个观点过分夸大了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科学的。目前的早期儿童教育和智力开发,“大都是一种‘掠夺性’教育,基本上超出了孩子们这个年龄的承受能力,是通过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来进行的,这些只能迎合部分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对孩子本身的教育和发
展并没有多大作用……”
2.教育就等于传授知识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庞丽娟说:“现在这些方案都有一个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有的方案讲,参加我这个训练的孩子8天就会叫爸爸,似乎在证明参加方案训练好,而且越早越好;还有的方案在宣传小孩在1岁、2岁、3岁时分别能认多少字,会说外语,会四则运算等,实际上在客观上强化了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儿童智力教育的倾向。”庞丽娟认为: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只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行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这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能影响儿童将来的生活和事业。
3.英才教育适合所有的孩子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凯生说:“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如果把一个人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就能完成,以一个方案包打天下,而不论什么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变成神童、天才、社会的优秀分子,这种宣传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对于“只要通过我这个方案就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的说法,劳教授指出:“这种预言设计的培养模式,我敢肯定它是伪科学的。实际上,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方案。”
那么,早期教育、英才教育是不是就是错的呢?这些专家都说,教育计划或方案本身不是错的,在出台前,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有相当的理性成分。但是,经过某种“包装”和“广告的渲染”,就带上了神奇的色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董奇指出:“这些方案在宣传中过多地考虑了其商业利益。每一个方案的有效性是多少,标准又是什么,负效应是什么,这些都应该一并告诉读者,而现在媒体在信息传递中只宣传了方案起作用的那部分实例,结果弄得不少读者以为这些方案对谁家的孩子都适用,对什么样的毛病都适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丛立新说:“我认为媒介应老老实实地告诉家长,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不是什么方案能代替的,即使今天试一个方案,明天试一个方案,也不可能把孩子成长中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
对英才教育广告,我们需要作出四个基本的判断:
第一,仅仅依靠一个智力发展的方案或计划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或许健康人格的发展比智力发展更重要。
第二,英才教育广告所表述的各种方案,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孩子的年龄、个性、理解力以及对方案的适应性因人而异,并不是用了某种方案就一定比不用好。
第三,学习辅助机的确能帮助学生学习,但不用这些辅助工具并不等于学不好。我们要成长为什么人,要在什么方面有所专长,最终要靠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一种工具能代替我们的努力。方案不是机器,我们也不是被这个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我们需要更自然地成长。我们没必要都成为广告中所描述的那一种“英才”或“神童”,只愿成为最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