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例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8-2012年258例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将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Age、DOF、BG、SIC、NPE、LMSO”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①手足口病不同神经系统并发症在Age、DOF、LS、CRP、CFPro、CFWBC、EV7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脑干脑炎组有更高的PWBC、BG、CFP,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SIC、NPE在脑干脑炎组发生率最高,分别有52.63%、57.89%,而对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组则为零;③MRI检查对于无菌性脑膜炎阳性率低,仅5.91%;而对于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阳性率较高,分别有81.81%、100%、100%;④对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EEG检查均正常,而对于脑炎、脑干脑炎EEG阳性率分别为80.00%、66.7%;⑤脑干脑炎死亡率(36.8.%)最高,其余三组均无死亡病例;其后遗症发生率(21.05%)也高于急性弛缓性麻痹组(15.38%)、脑炎组(4.5%)、无菌性脑膜炎组(0).⑥影响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预后的主要因素是NPE(OR为0.099,P=0.008)、LMSO和SIC,NPE具有最大相对危险度,Logistic线性预测因子Z=12.68-2.314(NPE)-3.089(LMSO)-3.491(SIC),三者阳性(预后差)预告准确率达70.6%,阴性(预后好)预告准确率达97.5%.结论 患者一旦出现NPE、SIC、LMSO、脑干脑炎,早期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有助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高效表达HPV31和52型L2融合蛋白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HPV31、52型L2蛋白11-200位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两个型别L2该区域对应的优化密码子基因融合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中.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HPV31和52 L2融合蛋白,纯化目的蛋白后免疫小鼠,用血清抗体检测及HPV假病毒体外中和试验评价融合蛋白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HPV31和5
目的 探讨Th22细胞相关性细胞因子IL-22/IL-22R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手足口病易感性及其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手足口病住院患者296例为病例组,其中轻症手足口病患者178例,重症患者11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健康体检儿童155例.应用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ight mass spectr
目的 应用自制流感病毒RNA室内质控品,绘制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方法 选取近期的流感病毒流行代表株,提取RNA后10倍系列稀释(10-1 ~ 10-8),取不同稀释度的RNA做RT-PCR荧光定量检测,每个稀释度平行做三孔,根据检测的平均Ct值选取高Ct值和低Ct值对应稀释度的RNA,连续检测20次,计算均值(x)和标准差(s),应用Excel软件绘制Levey-Jenning
目的 探讨HBV DNA与两对半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两对半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浓度.结果 Ⅰ组(小三阳)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61.3%,Ⅱ组(大三阳)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84.3%,Ⅲ组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33.3%,Ⅳ组患者无HBV DNA阳性.结论 HBV DNA与两对半对于乙型肝炎诊治具有互补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细胞嗜性,加强对SFTSV传播与致病机制的理解.方法 通过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SFTSV感染Vero等10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株,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病毒抗原表达水平,绘制病毒动态生长曲线,并观察记录细胞病变(cytopath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骨关节结核病患者实验室检测的影响,为骨关节结核合并病毒感染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曾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确诊为骨关节结核病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合并慢性病毒感染情况,并分析合并病毒感染对结核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在121例骨关节结核患者中,有3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合并有HBV感染,
目的 利用酿酒酵母系统建立表达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Poliovirus Ⅰ)病毒样颗粒的技术方法,为研究新型脊髓灰质炎预防性重组疫苗奠定前期基础.方法 合成密码子优化后的Poliovirus Ⅰ型的P1及3CD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同时表达P1和3CD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化学法转到酿酒酵母胞内,诱导表达并破碎酵母后,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物进行初步纯化并鉴定.结果 重组酿酒酵母质粒通过酶
目的 对国内两种巨细胞病毒IgG抗体ELISA诊断试剂进行评价.方法 用两种试剂对BBI公司的质控盘QTC711,血清转化盘PTC901,BIOMEX公司血清转化盘SCP-CMV-001(RP-003)、SCP-CMV-002(RP-019),儿童、孕妇和门诊患者2163份标本进行检测,对不一致的样本用Diasorin ELISA试剂盒和Mikrogen重组免疫印迹试剂盒进行复测,比较两种试剂的灵
目的 观察重型乙型肝炎前期(以下简称重肝前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选取重肝前期患者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3-/CD19+(B细胞)等亚群表达百分比,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补体C3,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慢性乙肝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重肝前期组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或
目的 制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人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抗体并对其效价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构建含有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序列的pET-28a(+)重组载体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NS1蛋白,并经Ni-NTA色谱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NS1重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NS1血清,亲和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