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巧思妙设引入问题,启发诱导解决问题,使学生敢问、多问、善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拓宽思路,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问题教学法;途径
  当下的一些初中语文课堂“讲风”仍炽,依然是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程式化的套路,使得课堂依然沉闷、低效。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提高其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如果具有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内部会形成一种自我刺激、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并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些问题,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得到锻炼,主体性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入手,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结构、独特视角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反思文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在教学《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赞颂信陵君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此提出批判意见。批判性思维就像是一块打火石,能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碰撞出新异的见解。
  2.精选问题,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引导学生敢问、善问
  有时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浅显,被教师和同学笑话,顾虑重重不敢提问。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给予鼓励。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对于一些必须通过深入解读文本才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祝福》时,有学生问:“祥林嫂为什么会沦为乞丐?”从而引发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再思考。教师要耐心而及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去体会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没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策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多问、善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拓宽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既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语文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
  一、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凭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这样的导入也显得新颖自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会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
  二、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地讲。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死记硬背问题的答案,而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识,尝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续学习积蓄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力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使问题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拾阶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要想问题设计得好,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学情,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接近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准确把握住学生的疑难处、懵懂处、关键处,帮助学生感悟问题。
  责任编辑 王 芸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电力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使用和推广,电力工作也逐渐得到重视,从具体的使用情况来看,10kV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因此,针对此种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是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的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保证配电网的科学合理性,保证区域内电力资源供应的顺畅,最终得到最大的综合效用。因此,对于10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
[摘 要]当下的不少语文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者的观念陈旧、业务水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与学生的交流不畅、对学生的引导过于呆板等。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备课是基础,教法是关键。教师应深钻教材,精心备课,智慧地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效率;内容;时间;着力点;功夫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目前有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行政诉讼,它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公开权利人申请行政主体公开有关信息遭拒绝或部分拒绝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儿童阅读是母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而儿童阅读对母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课外阅读抛弃浮华与功利,点燃童心的快乐与烂漫,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松绑.
公共产品因其不可分割、公共消费的特点,其消费通常具有间接性,似乎人人皆可享用,又似乎不属于任何人。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经济性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搭便车者”,人人
摘要:现代建筑在体现其文化和艺术内涵时突破了我国传统建筑中在对称性、规则性观念的束缚,出现了很多姿态新颖的建筑形式,这既是对建筑设计理念的全新诠释,也通过建筑让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与此同时,这些不规则性的建筑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建筑结构的应力作用等因素都会制约原始设计构想的实现,从而不仅会对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因素。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在于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分值比例和阅读量一直在递增,已经占到总题量的80%以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好阅读理解题已成为学生高考英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在教学中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简单,都应积极鼓励。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专利的申请也呈现越来越全球化的势态。由于专利技术在各国存在的差距等原因,导致在大量的专利活动中存在着专利法复活的现象。通过对专利复活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鲜活的作文素材,素材要靠平时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谈作文,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高中作文素材积累要有高中的特色,学生要依托高中的学习资源进行作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