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播新闻”与“说新闻”共同构成我国新闻播音事业的两大核心播报形式,而两者各自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该文通过对两者特征和其当前处境的分析,提出了针对两者在未来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播新闻 说新闻 平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32-01
1 “播新闻”与“说新闻”的特征
中国的新闻播音发展至现在,大体形成两种播报形式:“播新闻”和“说新闻”,两种播报形式都有自己的特征与优势。新闻播音对语言规范要求十分严谨,不仅要求用词的准确度和语法的规范度,也要求播音员拥有较高的技术系统。简单来说,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具有层级性、综合性、系统性、示范性等特征。[1]“播新闻”也就是传统定义上的,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性活动。而通过“播新闻”这种播报方式进行的传播,则需侧重于政策性和宣教性,如《新闻联播》节目。从文本分析上来看,“播新闻”用词书面化,句子结构规范,修辞少,语体采用播报式和宣读式;主持人风格方面,更是需要严肃认真,几乎无手势与表情的变化。[2]
另一种播报形式“说新闻”,较之“播新闻”相比,有着较大的反差。因为节目本身不再立足于政治宣教,而是更亲民,体现通俗乐趣;用词更加生活化,不拘泥于文稿,主持人可以即兴发挥,甚至表达自己的观点,主观色彩浓厚。如最开始的《凤凰早班车》到后来的《壹周立波秀》,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同样达到了传播信息的目的,但不同的是,观众更能通过交谈式的播报方式,融入和参与到节目内容。
2 两种方式的处境与困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播音事业更加顺应时代的潮流。亲民,体现民意,这些词汇标签迅速融入,“说新闻”一时广为流传,为民众所接受。2013年3月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主持人更是以“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见!”作为段落结语。不少网友表示赞赏:“不错,拉近观众的距离!”在一贯以庄严大气著称的央视都一改往日风格的情况下,“说新闻”更是风靡全国。这里的确可以看到传统的“播新闻”的弊端和窘境。随着人民民主的深入与发展,更多的受众开始掌控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消遣,这就更加要求电视节目贴近民众生活,增加趣味性。这是传统的“播新闻”无法达到的。
但是,“说新闻”并不能完全取代“播新闻”。准确来说,“说新闻”也存在着自己的弊端,也同样面临着窘境。过度的口语化和通俗化违背了新闻审美的基本原则,很多节目甚至走上了“娱乐至上”的娱乐化和低俗化的道路。[3]时下越来越多的口播新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迎合大众需求,在所选节目题材方面视野逐渐狭窄,视线逐渐转向花边,以至于内容堆砌,无病呻吟,毫无意义。有的节目在主持人上下工夫,幽默、侃侃而谈的个性主持人无可厚非,但是纯粹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类型则是不可取。另外,大量新词语的出现也给新闻播音事业带来冲击。新词新语是一种动态的语言现象,其中有不少词语很不稳定,有待规范,然而,却因其能更恰切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思维状态而出现在电视新闻播音中。(4)如何恰当而准确的运用新词也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新闻媒体的主体对于大众有正确引导的责任,而节目的娱乐化和低俗化完全违背了这一点,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大众审美取向的扭曲。
3 两种方式的共存—— 寻求平衡点
基于“播新闻”和“说新闻”二者之间的优势和短板,为了让我国新闻播音事业健康地发展,在“播新闻”和“说新闻”中必须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让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
这里从电视的三个层面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即宏观、中观和微观,在电视媒体的对应点分别是频道、栏目和节目。
从宏观出发,也就是立足于电视台的频道。电视台需要处理好频道与频道之间的关系,给予各频道准确的定位,从整体来看,各个频道的设置与功能需要达到平衡。根据频道的定位,设置节目、制作、包装和推广。比如一个电视台的说教频道和娱乐频道的数量比例应该达到平衡。同样也是根据各频道的定位,要确定其不同的风格。如新闻、科教频道的新闻类节目,则不能摒弃传统的“播新闻”方式,因为根据国情与现有制度,宣传政策需求的体现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中观和微观方面,每个频道的栏目设置也需要达到“播”与“说”的平衡。但这里不仅要求数量上的平衡,也要求质量的保证。单从“说新闻”来说,“说新闻”要想长期占有一席之地,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保证节目的内容。要找准受众定位,不能盲目迎合;打造节目的品牌,创造品牌效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该类节目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能吸引其目标受众。另一方面,这里的吸引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更需要达到内容上的保证,有营养,有意义,才能保证节目长期的存活和发展。对时下同一话题的探讨,不同风格的栏目也可做到“播”与“说”的配合与呼应。如在简短的消息类节目中,采取“播报”的方式,让观众对事件有所了解,之后的节目可以设置专题类的节目,可以对刚才播报的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对事件进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如此交相辉映,形成一个系统,也就达到一定程度的“播”与“说”的平衡了。
4 结语
我国新闻播音事业中,“播新闻”和“说新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承担着宣传、教育等历史使命。目前来看,现下流行的“说新闻”无法完全取代“播新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播新闻”和“说新闻”是相辅相成的,该播的时候就播,该说的时候就说,达到播与说的有机平衡,方才可以推动我国新闻播音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喜双.新闻播音语言及规范的特征[C]//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2] 申晓彦.播新闻与说新闻文本探微[J].宜春学院学报,2010(9).
[3] 宋强,刘艳.“说新闻”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J].业务探索,2010(8).
[4] 祝捷,张丁.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J].北华大学学报,2011(12).
关键词:播新闻 说新闻 平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32-01
1 “播新闻”与“说新闻”的特征
中国的新闻播音发展至现在,大体形成两种播报形式:“播新闻”和“说新闻”,两种播报形式都有自己的特征与优势。新闻播音对语言规范要求十分严谨,不仅要求用词的准确度和语法的规范度,也要求播音员拥有较高的技术系统。简单来说,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具有层级性、综合性、系统性、示范性等特征。[1]“播新闻”也就是传统定义上的,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性活动。而通过“播新闻”这种播报方式进行的传播,则需侧重于政策性和宣教性,如《新闻联播》节目。从文本分析上来看,“播新闻”用词书面化,句子结构规范,修辞少,语体采用播报式和宣读式;主持人风格方面,更是需要严肃认真,几乎无手势与表情的变化。[2]
另一种播报形式“说新闻”,较之“播新闻”相比,有着较大的反差。因为节目本身不再立足于政治宣教,而是更亲民,体现通俗乐趣;用词更加生活化,不拘泥于文稿,主持人可以即兴发挥,甚至表达自己的观点,主观色彩浓厚。如最开始的《凤凰早班车》到后来的《壹周立波秀》,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同样达到了传播信息的目的,但不同的是,观众更能通过交谈式的播报方式,融入和参与到节目内容。
2 两种方式的处境与困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播音事业更加顺应时代的潮流。亲民,体现民意,这些词汇标签迅速融入,“说新闻”一时广为流传,为民众所接受。2013年3月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主持人更是以“我去吃块巧克力,一会见!”作为段落结语。不少网友表示赞赏:“不错,拉近观众的距离!”在一贯以庄严大气著称的央视都一改往日风格的情况下,“说新闻”更是风靡全国。这里的确可以看到传统的“播新闻”的弊端和窘境。随着人民民主的深入与发展,更多的受众开始掌控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消遣,这就更加要求电视节目贴近民众生活,增加趣味性。这是传统的“播新闻”无法达到的。
但是,“说新闻”并不能完全取代“播新闻”。准确来说,“说新闻”也存在着自己的弊端,也同样面临着窘境。过度的口语化和通俗化违背了新闻审美的基本原则,很多节目甚至走上了“娱乐至上”的娱乐化和低俗化的道路。[3]时下越来越多的口播新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迎合大众需求,在所选节目题材方面视野逐渐狭窄,视线逐渐转向花边,以至于内容堆砌,无病呻吟,毫无意义。有的节目在主持人上下工夫,幽默、侃侃而谈的个性主持人无可厚非,但是纯粹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类型则是不可取。另外,大量新词语的出现也给新闻播音事业带来冲击。新词新语是一种动态的语言现象,其中有不少词语很不稳定,有待规范,然而,却因其能更恰切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思维状态而出现在电视新闻播音中。(4)如何恰当而准确的运用新词也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新闻媒体的主体对于大众有正确引导的责任,而节目的娱乐化和低俗化完全违背了这一点,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大众审美取向的扭曲。
3 两种方式的共存—— 寻求平衡点
基于“播新闻”和“说新闻”二者之间的优势和短板,为了让我国新闻播音事业健康地发展,在“播新闻”和“说新闻”中必须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让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
这里从电视的三个层面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即宏观、中观和微观,在电视媒体的对应点分别是频道、栏目和节目。
从宏观出发,也就是立足于电视台的频道。电视台需要处理好频道与频道之间的关系,给予各频道准确的定位,从整体来看,各个频道的设置与功能需要达到平衡。根据频道的定位,设置节目、制作、包装和推广。比如一个电视台的说教频道和娱乐频道的数量比例应该达到平衡。同样也是根据各频道的定位,要确定其不同的风格。如新闻、科教频道的新闻类节目,则不能摒弃传统的“播新闻”方式,因为根据国情与现有制度,宣传政策需求的体现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中观和微观方面,每个频道的栏目设置也需要达到“播”与“说”的平衡。但这里不仅要求数量上的平衡,也要求质量的保证。单从“说新闻”来说,“说新闻”要想长期占有一席之地,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保证节目的内容。要找准受众定位,不能盲目迎合;打造节目的品牌,创造品牌效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该类节目要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能吸引其目标受众。另一方面,这里的吸引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更需要达到内容上的保证,有营养,有意义,才能保证节目长期的存活和发展。对时下同一话题的探讨,不同风格的栏目也可做到“播”与“说”的配合与呼应。如在简短的消息类节目中,采取“播报”的方式,让观众对事件有所了解,之后的节目可以设置专题类的节目,可以对刚才播报的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对事件进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如此交相辉映,形成一个系统,也就达到一定程度的“播”与“说”的平衡了。
4 结语
我国新闻播音事业中,“播新闻”和“说新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承担着宣传、教育等历史使命。目前来看,现下流行的“说新闻”无法完全取代“播新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播新闻”和“说新闻”是相辅相成的,该播的时候就播,该说的时候就说,达到播与说的有机平衡,方才可以推动我国新闻播音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喜双.新闻播音语言及规范的特征[C]//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2] 申晓彦.播新闻与说新闻文本探微[J].宜春学院学报,2010(9).
[3] 宋强,刘艳.“说新闻”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J].业务探索,2010(8).
[4] 祝捷,张丁.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样式和新特点[J].北华大学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