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溶栓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观察aVR导联中R波振幅的变化。结果:溶栓后的RaVR变化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同时,溶栓后的SIQⅢTⅢ、SITⅢ、SIQⅢ、TⅢ、QⅢ、SI、ICRBBB变化所占比例也显著低于溶栓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均明显比溶栓前更低,P<0.05。结论: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与肺动脉压变化有着显著相关性,其能反映肺动脉压水平,可为急性肺栓塞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aVR导联;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51-02有研究发现[1],心电图中的T波倒置、电轴右偏、RBBB、肺型P等可为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提供一定帮助。本研究旨在探讨aVR导联R波变化与肺动脉压的关系,以明确其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确诊为肺栓塞。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28~69岁之间,平均(41.8±6.9)岁,发病时间在9~52d之间,平均(12.6±8.1)d。临床症状:均有呼吸困难症状,咯血、咳嗽7例,胸痛12例,心悸31例,下肢肿胀8例,下肢静脉曲张16例,口唇紫绀1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入监护室,给予持续性血气分析、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监测,患者绝对卧床,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并进行肝素抗凝治疗和r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溶栓后不同时间、出院前,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观察aVR导联中的R波振幅,TⅢ、SI、QⅢ、ICRBB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压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应用软件SPSS18.0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溶栓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溶栓前,有92.5%的患者都存在RaVR振幅变化,溶栓后大部分患者的R波振幅都恢复正常,仅有12.5%存在R波振幅变化,溶栓后的RaVR变化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同时,溶栓后的SIQⅢTⅢ、SITⅢ、SIQⅢ、TⅢ、QⅢ、SI、ICRBBB变化所占比例也显著低于溶栓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25.0)溶栓前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水平比较,详见表2。从表2可知,两组患者溶栓溶栓前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均明显比溶栓前更低,P<0.05。
表2 溶栓前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水平比较(X±s)
时间例数RaVR振幅(mV)肺动脉压(mmHg)溶栓前
溶栓后40
400.81±0.23
0.49±0.1465.3±24.9
35.4±20.83 讨论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是治愈该病的关键,临床醫师怎样通过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尽快做出准确的判断尤为重要[2]。肺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是特异性手段,但对于大部分的基层医院来说,普遍不具备动脉造影条件,所以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一直以来,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检查都是一项有效的手段。SIQⅢTⅢ是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典型心电图变化,但其常常具有一过性特征[3]。有学者认为T波的倒置可反映肺栓塞程度,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有90%的Miller指数>50%,81%的肺动脉压大于30mmHg[4]。然而仅凭该心电图改变进行诊断,也容易被误诊为心肌炎或心肌梗死。
本次研究发现,溶栓前,有92.5%的患者都存在RaVR振幅变化,且溶栓后的R波振幅、肺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这提示R波振幅可能与肺动脉压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还显示,溶栓前仅有32.5%的患者发生了SIQⅢTⅢ变化,其敏感性明显低于RaVR变化(P<0.05)。总之,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与肺动脉压变化有着显著相关性,其能反映肺动脉压水平,可为急性肺栓塞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燕,陶丽.aVR导联临床应用的新视点[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22(6):896-903.
[2] 李晓为,王世彬.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20):61-63.
[3] 许春艳,王霞.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4,(2):136-137.
[4] 姜思奇.急性肺栓塞患者R波递增不良对预后的预测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2.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aVR导联;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51-02有研究发现[1],心电图中的T波倒置、电轴右偏、RBBB、肺型P等可为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提供一定帮助。本研究旨在探讨aVR导联R波变化与肺动脉压的关系,以明确其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确诊为肺栓塞。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28~69岁之间,平均(41.8±6.9)岁,发病时间在9~52d之间,平均(12.6±8.1)d。临床症状:均有呼吸困难症状,咯血、咳嗽7例,胸痛12例,心悸31例,下肢肿胀8例,下肢静脉曲张16例,口唇紫绀1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入监护室,给予持续性血气分析、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监测,患者绝对卧床,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并进行肝素抗凝治疗和r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溶栓后不同时间、出院前,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观察aVR导联中的R波振幅,TⅢ、SI、QⅢ、ICRBB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压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应用软件SPSS18.0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溶栓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溶栓前,有92.5%的患者都存在RaVR振幅变化,溶栓后大部分患者的R波振幅都恢复正常,仅有12.5%存在R波振幅变化,溶栓后的RaVR变化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同时,溶栓后的SIQⅢTⅢ、SITⅢ、SIQⅢ、TⅢ、QⅢ、SI、ICRBBB变化所占比例也显著低于溶栓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25.0)溶栓前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水平比较,详见表2。从表2可知,两组患者溶栓溶栓前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均明显比溶栓前更低,P<0.05。
表2 溶栓前后的RaVR振幅、肺动脉压水平比较(X±s)
时间例数RaVR振幅(mV)肺动脉压(mmHg)溶栓前
溶栓后40
400.81±0.23
0.49±0.1465.3±24.9
35.4±20.83 讨论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是治愈该病的关键,临床醫师怎样通过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尽快做出准确的判断尤为重要[2]。肺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是特异性手段,但对于大部分的基层医院来说,普遍不具备动脉造影条件,所以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一直以来,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检查都是一项有效的手段。SIQⅢTⅢ是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典型心电图变化,但其常常具有一过性特征[3]。有学者认为T波的倒置可反映肺栓塞程度,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有90%的Miller指数>50%,81%的肺动脉压大于30mmHg[4]。然而仅凭该心电图改变进行诊断,也容易被误诊为心肌炎或心肌梗死。
本次研究发现,溶栓前,有92.5%的患者都存在RaVR振幅变化,且溶栓后的R波振幅、肺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溶栓前(P<0.05)。这提示R波振幅可能与肺动脉压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还显示,溶栓前仅有32.5%的患者发生了SIQⅢTⅢ变化,其敏感性明显低于RaVR变化(P<0.05)。总之,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与肺动脉压变化有着显著相关性,其能反映肺动脉压水平,可为急性肺栓塞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燕,陶丽.aVR导联临床应用的新视点[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22(6):896-903.
[2] 李晓为,王世彬.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20):61-63.
[3] 许春艳,王霞.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4,(2):136-137.
[4] 姜思奇.急性肺栓塞患者R波递增不良对预后的预测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