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5年数据为分析对象,探讨媒体的监督能否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将自愿披露当年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类型的企业视为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内部控制良好和存在重大缺陷两种类型,通过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但媒体的该种抑制作用须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
关键词:媒体监督;内部控制;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08-01
引言
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外部监督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媒体监督影响范围广、影响速度快。近年来,媒体揭露的许多案件如银广厦陷阱、绿地造假案等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漏洞的填补作用巨大。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盈余操纵成为企业舞弊的常用方法。治理结构不合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报表舞弊错报、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活动缺乏效率。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需要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之上,因此,本文分别以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代表企业外部和内部的治理水平,探讨这一内一外两种治理机制能否有效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以及两种治理机制在抑制盈余管理中是否存在相互替代以及互补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提出
盈余管理历来都是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媒体与盈余相结合的研究近年来层出不穷。田高良、于忠泊等在2011年提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大量的媒体关注时,迫于市场预期进行大量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股票分析师数量越多、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该种状况越加明显。2012年,田高良和于忠泊又从市场反应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压力的来源以及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长期媒体关注会降低盈余信息公告之后的漂移程度。封华、田1高良(2015)以新浪微博为平台,研究了媒体曝光度对于房地产企业应计以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新浪微博的曝光度对该类型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却起到相反的促进作用。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质量和真实性的一个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财务操纵程度,媒体监督则反映了外部各方力量对于企业的关注程度。本文将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联系起来,试图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关系。基于两个变量的性质,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媒体监督是否存在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即当企业面对媒体监督报道的强大外部压力时,能否自主减少其盈余管理行为。至此,提出假设一: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外学术界成果卓著。Ashbaugh-Skaife 在2008年通过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整改对盈余质量的变化影响,得出结论: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更低的应计盈余管理。我国学者吴益兵(2012)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我国A股上市企业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负相关关系显著,同时企业的定价及资本成本也会受到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将内部控制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并采用目前学术界广泛采取的一种方法,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类: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即IC=1)和未披露鉴证报告或者报告非标准无保留(IC=0)。前者可以反映该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良好,后者则代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通过回归分析验证假设二: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只有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情况下才显著。
二、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一)变量定义
媒体监督Media的具体构造步骤如下。
1.选择媒体库。本文采用报道企业的新闻数量作为媒体监督的度量指标,样本来自Wind新闻数据库,从中选择发行量前10的媒体以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等主流财经媒体作为筛选媒体。
2.从所选取的媒体中下载新闻。根据关键词和时间范围对本文所选取的上市公司进行检索,凡是媒体中出现本公司相关报道则作为一个样本。另外,在选取数据时对一系列关键词进行了过滤。筛选完成后及时阅读相关报道,剔除新闻报道中不是主要报道目标上市公司的新闻,确保数据的准确。
3.统计目标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将其作为自变量Media的量化数据。
對于内部控制IC而言,本文选用winds数据库中“内控-审计意见类型”模块数据,将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作为公司拥有有效内部控制的替代变量。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目标上市公司定义为1,未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鉴证报告为非标准报告则定义为0,区分两类样本分别进行分析。
对于盈余管理变量,本文以修正的Jones模型为基础,直接控制当期业绩(ROA)的影响,分行业、分年度进行OLS回归,用回归的残差估计可操控性应计利润ADA。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如表2、3所示,IC=1样本量为1772,IC=0样本量为602。前一组样本媒体报道均值大于后一组,而盈余管理均值小于后一组,说明内控健全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而且该类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更易受到媒体报道的抑制。
(二)对假设一的检验
如表4所示,自变量媒体监督Media与应计盈余管理ADA显著负相关,sig值为0.008,小于0.05,因而假设一得到验证,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媒体的报道给予企业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于媒体压力和维持公众形象,企业会相应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除此之外,净利润INCOME、AUDIT以及成长率GROWTH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增长率越高,给于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利用财务状况良好的契机操纵盈余。 (三)对假设二的检验
如表5所示,Media与ADA之间相关系数为-0.052,显著性水平为0.044,假设二得到验证。当样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执行合理,并自愿披露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时,内部控制支持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显著抑制作用。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道保障,能及时将市场中的相关信息反馈至企业内部,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迫于媒体的压力,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如表6所示,当样本企业不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报告非标准无保留时,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此时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并不显著,假设二得到验证。内部控制存在着缺陷时,企业不能有效及时的应对媒体的监督,整改应对措施滞后无效,媒体的监督效应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从而利用盈余操纵手段来蒙蔽媒体以及投资者就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段。
(四)稳健性检验
在前文实证分析中,本文通过在wind数据库中手动搜索关于样本企业的报道数量作为媒体监督的替代变量来检验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区分内部控制优、劣来分别实证分析,为了检验之前的分析结果,本文接着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累计讨论次数”作为媒体监督的第二种计量方法,将其带入实证模型中,同样区分“IC=1”和“IC=0”检验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仍然显著,同样,该种抑制作用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假设一和二再次得到验證。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5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并将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作为企业拥有良好内部控制的代表,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内部控制优、劣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得出结论: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但该种抑制作用须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本文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提供一个思路。相关政府监管机构应充分意识到媒体监督对于企业的治理效应,积极引导媒体的发展方向,弘扬主流价值观,宣传倡导正能量,严厉打击相关网络不实言论,采取措施消除负面新闻的不利影响。作为企业,则应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合理设置部门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能权限,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内外部经营环境,落实各项具体控制措施,保证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将内部控制突击检查和定期监督相结合,真实向资本市场反映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 Ashbaugh-Skaife,H.,D.W.Collins,W.R.Kinney,and R.LaFond.2008.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The Accounting Review,83(1):217-250.
[2] 于忠泊,田高良,齐保垒,张皓.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127-140.
[3] 于忠泊,田高良,张咏梅.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J].会计研究,2012,(9).
[4] 李培功,徐淑美.媒体的治理作用——共识与分歧[J].金融研究,2013,(4):25-28.
[5] 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6] 封华,田高良.自媒体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财务研究,2015,(4):35-45.
[责任编辑 王燕文]
关键词:媒体监督;内部控制;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08-01
引言
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外部监督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媒体监督影响范围广、影响速度快。近年来,媒体揭露的许多案件如银广厦陷阱、绿地造假案等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漏洞的填补作用巨大。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盈余操纵成为企业舞弊的常用方法。治理结构不合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报表舞弊错报、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活动缺乏效率。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需要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之上,因此,本文分别以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代表企业外部和内部的治理水平,探讨这一内一外两种治理机制能否有效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以及两种治理机制在抑制盈余管理中是否存在相互替代以及互补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提出
盈余管理历来都是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媒体与盈余相结合的研究近年来层出不穷。田高良、于忠泊等在2011年提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大量的媒体关注时,迫于市场预期进行大量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股票分析师数量越多、机构持股比例越高,该种状况越加明显。2012年,田高良和于忠泊又从市场反应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压力的来源以及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长期媒体关注会降低盈余信息公告之后的漂移程度。封华、田1高良(2015)以新浪微博为平台,研究了媒体曝光度对于房地产企业应计以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新浪微博的曝光度对该类型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却起到相反的促进作用。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质量和真实性的一个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财务操纵程度,媒体监督则反映了外部各方力量对于企业的关注程度。本文将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联系起来,试图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关系。基于两个变量的性质,本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媒体监督是否存在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即当企业面对媒体监督报道的强大外部压力时,能否自主减少其盈余管理行为。至此,提出假设一: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外学术界成果卓著。Ashbaugh-Skaife 在2008年通过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缺陷整改对盈余质量的变化影响,得出结论: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更低的应计盈余管理。我国学者吴益兵(2012)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我国A股上市企业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负相关关系显著,同时企业的定价及资本成本也会受到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将内部控制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并采用目前学术界广泛采取的一种方法,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类: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即IC=1)和未披露鉴证报告或者报告非标准无保留(IC=0)。前者可以反映该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良好,后者则代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通过回归分析验证假设二: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只有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情况下才显著。
二、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一)变量定义
媒体监督Media的具体构造步骤如下。
1.选择媒体库。本文采用报道企业的新闻数量作为媒体监督的度量指标,样本来自Wind新闻数据库,从中选择发行量前10的媒体以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等主流财经媒体作为筛选媒体。
2.从所选取的媒体中下载新闻。根据关键词和时间范围对本文所选取的上市公司进行检索,凡是媒体中出现本公司相关报道则作为一个样本。另外,在选取数据时对一系列关键词进行了过滤。筛选完成后及时阅读相关报道,剔除新闻报道中不是主要报道目标上市公司的新闻,确保数据的准确。
3.统计目标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将其作为自变量Media的量化数据。
對于内部控制IC而言,本文选用winds数据库中“内控-审计意见类型”模块数据,将主动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且被出具报告为标准无保留作为公司拥有有效内部控制的替代变量。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目标上市公司定义为1,未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鉴证报告为非标准报告则定义为0,区分两类样本分别进行分析。
对于盈余管理变量,本文以修正的Jones模型为基础,直接控制当期业绩(ROA)的影响,分行业、分年度进行OLS回归,用回归的残差估计可操控性应计利润ADA。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如表2、3所示,IC=1样本量为1772,IC=0样本量为602。前一组样本媒体报道均值大于后一组,而盈余管理均值小于后一组,说明内控健全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而且该类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更易受到媒体报道的抑制。
(二)对假设一的检验
如表4所示,自变量媒体监督Media与应计盈余管理ADA显著负相关,sig值为0.008,小于0.05,因而假设一得到验证,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媒体的报道给予企业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于媒体压力和维持公众形象,企业会相应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除此之外,净利润INCOME、AUDIT以及成长率GROWTH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增长率越高,给于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利用财务状况良好的契机操纵盈余。 (三)对假设二的检验
如表5所示,Media与ADA之间相关系数为-0.052,显著性水平为0.044,假设二得到验证。当样本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执行合理,并自愿披露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时,内部控制支持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显著抑制作用。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道保障,能及时将市场中的相关信息反馈至企业内部,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迫于媒体的压力,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如表6所示,当样本企业不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或报告非标准无保留时,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此时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并不显著,假设二得到验证。内部控制存在着缺陷时,企业不能有效及时的应对媒体的监督,整改应对措施滞后无效,媒体的监督效应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从而利用盈余操纵手段来蒙蔽媒体以及投资者就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段。
(四)稳健性检验
在前文实证分析中,本文通过在wind数据库中手动搜索关于样本企业的报道数量作为媒体监督的替代变量来检验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区分内部控制优、劣来分别实证分析,为了检验之前的分析结果,本文接着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累计讨论次数”作为媒体监督的第二种计量方法,将其带入实证模型中,同样区分“IC=1”和“IC=0”检验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媒体监督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仍然显著,同样,该种抑制作用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假设一和二再次得到验證。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5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并将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且报告为标准无保留作为企业拥有良好内部控制的代表,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内部控制优、劣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得出结论:媒体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但该种抑制作用须建立在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上。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媒体监督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本文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提供一个思路。相关政府监管机构应充分意识到媒体监督对于企业的治理效应,积极引导媒体的发展方向,弘扬主流价值观,宣传倡导正能量,严厉打击相关网络不实言论,采取措施消除负面新闻的不利影响。作为企业,则应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合理设置部门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能权限,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内外部经营环境,落实各项具体控制措施,保证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将内部控制突击检查和定期监督相结合,真实向资本市场反映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 Ashbaugh-Skaife,H.,D.W.Collins,W.R.Kinney,and R.LaFond.2008.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The Accounting Review,83(1):217-250.
[2] 于忠泊,田高良,齐保垒,张皓.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127-140.
[3] 于忠泊,田高良,张咏梅.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J].会计研究,2012,(9).
[4] 李培功,徐淑美.媒体的治理作用——共识与分歧[J].金融研究,2013,(4):25-28.
[5] 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1,(8):53-60.
[6] 封华,田高良.自媒体对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财务研究,2015,(4):35-45.
[责任编辑 王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