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歌唱活动应该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歌唱作为一门声乐艺术,其自身蕴涵着独特的美和力量
关键词 歌唱表现力 情感共鸣 语言情境 审美享受
幼儿歌唱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幼儿抑扬顿挫的声音表情、自然轻松的面部表情及随歌曲而产生的自发的身体表情中。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声音表情。在歌唱活动中,应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使幼儿对所唱歌曲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能发自内心地把他们表现出来。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有表情歌唱技术的传授不能采取直率的、理性化的讲解,更不能采取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训练。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使幼儿在充分理解歌曲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自然、自发地有表情歌唱。
一、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表现歌曲的休止、停顿
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休止与停顿要适度的吐字、发音。幼儿对于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够完善,在演唱休止、停顿时,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不干脆,有拖音现象;二是将休止、停顿唱得戛然而止,显得僵化、不自然。
歌曲《为什么》激发幼儿对探究科学、自然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会唱以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启发幼儿为歌曲创编歌词,会用提问的语气唱出来!歌曲《为什么》的歌词是这样的:“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科学知识真不少,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在指导幼儿唱下面这句时:
6. 7| i 6| 5 0 3 0|5-|5. i| 5 3| 5 5 6 6 | i-||
科 学 知识 真 不 少, 好 好 学 习一定会知 道
教师用较轻的声音缓缓地说:“小朋友们知道了科学知识真不少。知识是哪儿来的呢?原来是好好学习来的。”在唱到“少”的时候,教师做了一个停住的手势,好像小朋友们在回忆学到了那些本领却一动不动。幼儿专注的神情表明,他们仿佛看见了那令人陶醉的画面。接下来的“真不少”这一句的演唱,幼儿在休止、停顿环节显得是那样自然、适度。
二、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表现歌曲的延长
歌曲中常常会遇到时值在两拍以上的延长音,幼儿由于肺活量小,呼吸比较短浅,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唱较长时值音时,特别是唱那些上行的、较高的时值较长音的时候,因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差,不会用气息支持声音,故而走调,或者把较长时值的音唱得不够拍。积极运用情境性的语言,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歌曲《小蘑菇》,歌词是这样的:“小蘑菇,撑着伞,山林里,到处站。黄的伞,白的伞,一队队,一排排,迎接小朋友,快快来登山。”歌曲最后一句是:
2— 1 | 2—5 | 3—— | 3——| 2—3 | 2—16|1——|1——||
迎 接 小 朋 友, 快 快 来 登 山
接连两个6拍的延长音,幼儿演唱的难度大。唱歌时,教师就启发幼儿说:“小蘑菇非常希望有很多的小朋友来登山,他们热情地向小朋友发出了邀请,它们的声音传得很远,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听见。”听了这样的话,幼儿仿佛感到自己就是小蘑菇,有了让歌声传得很远的内在的驱动力,他们尽力用气息支持住声音,这种“尽力”是幼儿乐意而主动的。每当唱起这首歌,特别是唱到最后一句,幼儿就把自己当成了小蘑菇,全身心地去表现。
三、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表现歌曲的渐强、渐弱
俗话说编写歌曲是一次创作,演唱歌曲是二次创作。对歌曲的表现,就是要将歌曲唱得抑扬顿挫、委婉动听,时而渐强。运用语言情境渲染出与歌曲作品相适宜的气氛,就能将幼儿卷入情境中由衷地歌唱。这样歌曲的渐强、渐弱就不再是什么高深的演唱技巧,而是幼儿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
歌曲《小鼓手》,歌词是这样的:“我是一个小鼓手,鼓起大鼓咚咚咚,花儿听了微微笑,草儿听了跳起舞,鸟儿听了唱起歌,小朋友听了多高兴。哎!我是一个小鼓手,敲起大鼓咚咚 咚乂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乂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乂咚咚咚咚乂咚咚咚咚 咚乂”副歌部分要唱出轻→较轻→较强→强→很强的变化。教师在指导幼儿唱歌前,组织幼儿去小学参加了一次升旗活动,特意让鼓手站在离幼儿较远的地方,幼儿亲眼看到小学鼓手边敲鼓、边从远处慢慢地走过来,幼儿亲耳听到鼓声由远至近越来越响。当演唱副歌时,教师启发幼儿说:“你们听到了吗?小鼓手敲着鼓从远处慢慢地向我们走来,小鼓手离我们越来越近,鼓声越来越响。”情境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展开脑海中的画面,他们就是小鼓手,他们唱起“敲起大鼓”,歌声越来越响。
四、创设语言情境,鼓励幼儿创作进而体验到歌唱的表现力
在歌曲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为歌曲改编歌词是很好的艺术创作形式。我通常会选择一些语言情境中歌词结构简单、多重复的儿童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作、改编。学唱《小动物在哪里》这首歌后,我觉得这首歌的结构比较简单,且符合幼儿们的年龄特征,便请他们自己来创编歌词。一开始,幼儿们在语言情境中就想到用其他一些小动物,如小狗、小羊、小猫等来替换原来的歌词。后来,有个幼儿想到了用小朋友的名字来唱歌,试着唱了几遍后,幼儿们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可是他们还是继续唱,唱了一遍又一遍,把全班小朋友的名字唱了个遍。看来还真是唱出了他们的乐趣。幼儿们在自由创作时,寻找到了真正的乐趣,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样体现了幼儿歌唱的表现力。
幼儿歌唱表现力的提高,能使幼儿获得对真、善、美的深刻认识及情感体验,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 歌唱表现力 情感共鸣 语言情境 审美享受
幼儿歌唱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幼儿抑扬顿挫的声音表情、自然轻松的面部表情及随歌曲而产生的自发的身体表情中。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声音表情。在歌唱活动中,应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使幼儿对所唱歌曲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能发自内心地把他们表现出来。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有表情歌唱技术的传授不能采取直率的、理性化的讲解,更不能采取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训练。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使幼儿在充分理解歌曲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自然、自发地有表情歌唱。
一、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表现歌曲的休止、停顿
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休止与停顿要适度的吐字、发音。幼儿对于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够完善,在演唱休止、停顿时,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不干脆,有拖音现象;二是将休止、停顿唱得戛然而止,显得僵化、不自然。
歌曲《为什么》激发幼儿对探究科学、自然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会唱以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启发幼儿为歌曲创编歌词,会用提问的语气唱出来!歌曲《为什么》的歌词是这样的:“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科学知识真不少,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在指导幼儿唱下面这句时:
6. 7| i 6| 5 0 3 0|5-|5. i| 5 3| 5 5 6 6 | i-||
科 学 知识 真 不 少, 好 好 学 习一定会知 道
教师用较轻的声音缓缓地说:“小朋友们知道了科学知识真不少。知识是哪儿来的呢?原来是好好学习来的。”在唱到“少”的时候,教师做了一个停住的手势,好像小朋友们在回忆学到了那些本领却一动不动。幼儿专注的神情表明,他们仿佛看见了那令人陶醉的画面。接下来的“真不少”这一句的演唱,幼儿在休止、停顿环节显得是那样自然、适度。
二、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表现歌曲的延长
歌曲中常常会遇到时值在两拍以上的延长音,幼儿由于肺活量小,呼吸比较短浅,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唱较长时值音时,特别是唱那些上行的、较高的时值较长音的时候,因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差,不会用气息支持声音,故而走调,或者把较长时值的音唱得不够拍。积极运用情境性的语言,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歌曲《小蘑菇》,歌词是这样的:“小蘑菇,撑着伞,山林里,到处站。黄的伞,白的伞,一队队,一排排,迎接小朋友,快快来登山。”歌曲最后一句是:
2— 1 | 2—5 | 3—— | 3——| 2—3 | 2—16|1——|1——||
迎 接 小 朋 友, 快 快 来 登 山
接连两个6拍的延长音,幼儿演唱的难度大。唱歌时,教师就启发幼儿说:“小蘑菇非常希望有很多的小朋友来登山,他们热情地向小朋友发出了邀请,它们的声音传得很远,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听见。”听了这样的话,幼儿仿佛感到自己就是小蘑菇,有了让歌声传得很远的内在的驱动力,他们尽力用气息支持住声音,这种“尽力”是幼儿乐意而主动的。每当唱起这首歌,特别是唱到最后一句,幼儿就把自己当成了小蘑菇,全身心地去表现。
三、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表现歌曲的渐强、渐弱
俗话说编写歌曲是一次创作,演唱歌曲是二次创作。对歌曲的表现,就是要将歌曲唱得抑扬顿挫、委婉动听,时而渐强。运用语言情境渲染出与歌曲作品相适宜的气氛,就能将幼儿卷入情境中由衷地歌唱。这样歌曲的渐强、渐弱就不再是什么高深的演唱技巧,而是幼儿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
歌曲《小鼓手》,歌词是这样的:“我是一个小鼓手,鼓起大鼓咚咚咚,花儿听了微微笑,草儿听了跳起舞,鸟儿听了唱起歌,小朋友听了多高兴。哎!我是一个小鼓手,敲起大鼓咚咚 咚乂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乂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乂咚咚咚咚乂咚咚咚咚 咚乂”副歌部分要唱出轻→较轻→较强→强→很强的变化。教师在指导幼儿唱歌前,组织幼儿去小学参加了一次升旗活动,特意让鼓手站在离幼儿较远的地方,幼儿亲眼看到小学鼓手边敲鼓、边从远处慢慢地走过来,幼儿亲耳听到鼓声由远至近越来越响。当演唱副歌时,教师启发幼儿说:“你们听到了吗?小鼓手敲着鼓从远处慢慢地向我们走来,小鼓手离我们越来越近,鼓声越来越响。”情境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展开脑海中的画面,他们就是小鼓手,他们唱起“敲起大鼓”,歌声越来越响。
四、创设语言情境,鼓励幼儿创作进而体验到歌唱的表现力
在歌曲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为歌曲改编歌词是很好的艺术创作形式。我通常会选择一些语言情境中歌词结构简单、多重复的儿童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作、改编。学唱《小动物在哪里》这首歌后,我觉得这首歌的结构比较简单,且符合幼儿们的年龄特征,便请他们自己来创编歌词。一开始,幼儿们在语言情境中就想到用其他一些小动物,如小狗、小羊、小猫等来替换原来的歌词。后来,有个幼儿想到了用小朋友的名字来唱歌,试着唱了几遍后,幼儿们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可是他们还是继续唱,唱了一遍又一遍,把全班小朋友的名字唱了个遍。看来还真是唱出了他们的乐趣。幼儿们在自由创作时,寻找到了真正的乐趣,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样体现了幼儿歌唱的表现力。
幼儿歌唱表现力的提高,能使幼儿获得对真、善、美的深刻认识及情感体验,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