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店,遇一梳,是普通的塑料梳,虽简单,却小巧:梳齿一头密,一头疏;疏为梳,密为篦。中间可折,篦齿这头正好插进梳齿。梳子温抚发丝,如拂清风;篦子轻扣头皮,如金针疾点,一梳之下,疲劳顿消。梳子经过的头发干净、畅顺。
梳头发,除了使发整洁通顺,亦可保养头发。木梳梳发,还可疏通经络,改善头皮。隋代医学家巢元提到:“梳头有畅通身脉,使发不白之功用。”苏轼也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据说最开始的梳子是用小木棍并列在一起,一端用绳索拴住使用,后来在木板上刻出根根齿形。早期形状为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隋唐时,有了象牙梳、玉石梳以及金梳银梳等,精雕细刻,多缀珠玉。宋以后,梳子为扁平,呈半月形。梳妆用具出土的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的玉梳,山东大汶口的骨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的竹梳等。
梳子因齿较疏,多用于理发;篦齿较密,用以清除发里污垢。梳和篦统称为“栉”,有个成语叫“栉风沐雨”,是说风像梳子一样梳拢着头发,雨像沐浴一样浇着我们的身体。古人对梳发极为重视,“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晋傅咸《栉赋》)。《礼记》专门规定:每人每天必须梳理头发,三天必须洗头、沐浴一次。
如此,梳子就显得极其重要。古时,梳子是人手必备之物。梳篦总是随身而带,男子放于巾帽之下,女子则插于发上。渐渐的,插梳子成为一种装饰,且这种装饰的审美丝毫不输于金银玉翠。
梳子,兼具了实用与装饰功能,可以说是为发而生,与发偕老,不断与时俱进,在时尚中美美地风光了几千年。
女为悦己者容。古时女子梳妆时间较长,梳妆梳妆,先梳后妆,待头发理顺之后,方能挽起高高的发髻,方可插花戴朵,并满头珠翠,然后正面,侧面,转头,“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回眸,巧笑嫣然,这最娇艳无匹的妆容,首先欣赏到的当然是心爱之人。
如若良人远行,形单影只,便懒得梳妆打扮。触目处,一行秋雁,一江春水,想那人,在何方?楼头望,这一边,过尽千帆皆不是;那一头,陌头杨柳正青青。满地烟草般的愁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闺怨词的产生,多与爱人外出相关,然而男人若是不自立,不出去闯一番,又以何为生计?不能长相守,只得长相思,这样的矛盾总不能调和,也难以两全。
梳子的装饰之俗始于新石器古代。早在4000年前,人们已有插梳的习惯。南朝时妇女爱在发髻上插饰梳栉。魏晋之后,风气渐浓,至唐,已成为一种时尚。唐代女子发上的梳子露出半月形的梳背,从原先的一把增至几把、几十把。有的在髻前横插一把,有插满各式小梳,张萱《捣练图》中的女子,头上同时插着几把小梳篦;周昉《紈扇仕女图》中,将两把大梳齿相对着插,其气势不亚于簪钗步摇。元稹在《恨妆成》中写有“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唐代诗人王建的《宮词》“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让我们看到美丽的舞女一曲舞罢,得到一头梳子的赏赐,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行过,多么地风光旖旎。
唐时女子也喜插篦子,且质地华贵。花蕊夫人《宫词》:“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薛昭蕴则是“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入崖峦。”为求道,可抛一切俗世繁华。
北宋京都妇女流行“冠梳”,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有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梳齿上下相合,数目四、六不一。由于梳子过长,且左右两侧皆插,加上女子发髻高,又有高冠和繁华累赘的首饰,令她们在乘车出门时,只能侧首而行。后宋仁宗下令禁止,规定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梳长不得过四寸。然到南宋时,女子插梳热情丝毫不减,陆游《入蜀记》中记载西南一带女子风情: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这样的情景,这般的画面,实在是太美,如今只在遥想中了。时光不存,梳子的好年华亦随伊人远去。观之周围,姑娘们发式简便,长发直垂,短发利落,或扎个马尾,编根独辫,花儿朵儿且无落脚之处,这梳子又往哪儿搁呢?
儿时的隔壁奶奶,在我眼中俨然一位大家闺秀,她裹过小脚,穿着中式布衫,耳中金环,腕上玉镯,头发只有一小把,只能梳小小的髻,髻上经常插把旧木梳。我看过她梳头,当那一头因整天盘着而显得弯曲的头发披下时,惊艳,一瞬间,仿佛一个年轻温婉的妹子,梳着大把青丝,头发漫过梳背,被梳子理得通顺如绸,光滑绵软。奶奶手中的梳子很老了,梳把磨得溜光,上面纹饰大半抚平,梳齿缺了几根,但却神彩飞扬。
奶奶坐在板凳上,我高高为她举着镜子,她的神态在梳头的动作中越来越温柔,眼神也更清亮,奶奶说,这把梳子是黄杨木的,是年轻时爷爷送的礼物。
也许,梳子送给喜爱的人,才更有意义吧。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小舞女阿薰。这可爱的孩子,善良单纯,跳着舞,打着鼓,与一位高中生路遇,同行几日,相熟,流连,离别。她的假发髻中一直插着的红色木梳,分别时被高中生索要了去,在船上对着它泪流满面,此时我们才看清梳背上的精致花纹,如同这花纹一般朦胧纯真的情感也结束,一根根梳齿,是一同行走过的印迹,音容笑貌鲜活灵动地,却又从梳齿中缓缓远去了。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这几句,道出所有曾经的美好与现时的惆怅。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屋里丫头都出去玩耍,独麝月一人忠心看守屋子,宝玉觉得无意思,说,早上你说头痒,我替你篦头吧。麝月听了便道:就是这样。说着,将文具镜匣搬来,卸去钗钏,打开头发,宝玉拿了篦子替她一一地梳篦。此一种场景,浓浓的生活情趣,主仆之间,融洽无间。大观园数载,这样的梳篦之事,实为寻常。日后念起时,却是泪潸然,心恻然。
千载一弹指。梳篦们,曾經与钗簪珠翠一起,风光地“高居首位”,占尽富丽繁华,又从繁华中悄悄退隐,归于平淡。如瀑的青丝,也从样式繁复的各类发髻中散落开来,复为最自然的状态。梳子闲闲地行过长发,一梳到底,也有千般韵味,万种风情。其实风光也好,寂寞也罢,留下来的总是最好,即使再简约内敛,也依然温厚地与人相亲,就如我手中这把梳篦两用的塑料梳。
梳头发,除了使发整洁通顺,亦可保养头发。木梳梳发,还可疏通经络,改善头皮。隋代医学家巢元提到:“梳头有畅通身脉,使发不白之功用。”苏轼也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据说最开始的梳子是用小木棍并列在一起,一端用绳索拴住使用,后来在木板上刻出根根齿形。早期形状为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隋唐时,有了象牙梳、玉石梳以及金梳银梳等,精雕细刻,多缀珠玉。宋以后,梳子为扁平,呈半月形。梳妆用具出土的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的玉梳,山东大汶口的骨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的竹梳等。
梳子因齿较疏,多用于理发;篦齿较密,用以清除发里污垢。梳和篦统称为“栉”,有个成语叫“栉风沐雨”,是说风像梳子一样梳拢着头发,雨像沐浴一样浇着我们的身体。古人对梳发极为重视,“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晋傅咸《栉赋》)。《礼记》专门规定:每人每天必须梳理头发,三天必须洗头、沐浴一次。
如此,梳子就显得极其重要。古时,梳子是人手必备之物。梳篦总是随身而带,男子放于巾帽之下,女子则插于发上。渐渐的,插梳子成为一种装饰,且这种装饰的审美丝毫不输于金银玉翠。
梳子,兼具了实用与装饰功能,可以说是为发而生,与发偕老,不断与时俱进,在时尚中美美地风光了几千年。
女为悦己者容。古时女子梳妆时间较长,梳妆梳妆,先梳后妆,待头发理顺之后,方能挽起高高的发髻,方可插花戴朵,并满头珠翠,然后正面,侧面,转头,“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回眸,巧笑嫣然,这最娇艳无匹的妆容,首先欣赏到的当然是心爱之人。
如若良人远行,形单影只,便懒得梳妆打扮。触目处,一行秋雁,一江春水,想那人,在何方?楼头望,这一边,过尽千帆皆不是;那一头,陌头杨柳正青青。满地烟草般的愁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闺怨词的产生,多与爱人外出相关,然而男人若是不自立,不出去闯一番,又以何为生计?不能长相守,只得长相思,这样的矛盾总不能调和,也难以两全。
梳子的装饰之俗始于新石器古代。早在4000年前,人们已有插梳的习惯。南朝时妇女爱在发髻上插饰梳栉。魏晋之后,风气渐浓,至唐,已成为一种时尚。唐代女子发上的梳子露出半月形的梳背,从原先的一把增至几把、几十把。有的在髻前横插一把,有插满各式小梳,张萱《捣练图》中的女子,头上同时插着几把小梳篦;周昉《紈扇仕女图》中,将两把大梳齿相对着插,其气势不亚于簪钗步摇。元稹在《恨妆成》中写有“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唐代诗人王建的《宮词》“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让我们看到美丽的舞女一曲舞罢,得到一头梳子的赏赐,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行过,多么地风光旖旎。
唐时女子也喜插篦子,且质地华贵。花蕊夫人《宫词》:“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薛昭蕴则是“求仙去也,翠钿金篦尽舍,入崖峦。”为求道,可抛一切俗世繁华。
北宋京都妇女流行“冠梳”,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有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梳齿上下相合,数目四、六不一。由于梳子过长,且左右两侧皆插,加上女子发髻高,又有高冠和繁华累赘的首饰,令她们在乘车出门时,只能侧首而行。后宋仁宗下令禁止,规定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梳长不得过四寸。然到南宋时,女子插梳热情丝毫不减,陆游《入蜀记》中记载西南一带女子风情: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这样的情景,这般的画面,实在是太美,如今只在遥想中了。时光不存,梳子的好年华亦随伊人远去。观之周围,姑娘们发式简便,长发直垂,短发利落,或扎个马尾,编根独辫,花儿朵儿且无落脚之处,这梳子又往哪儿搁呢?
儿时的隔壁奶奶,在我眼中俨然一位大家闺秀,她裹过小脚,穿着中式布衫,耳中金环,腕上玉镯,头发只有一小把,只能梳小小的髻,髻上经常插把旧木梳。我看过她梳头,当那一头因整天盘着而显得弯曲的头发披下时,惊艳,一瞬间,仿佛一个年轻温婉的妹子,梳着大把青丝,头发漫过梳背,被梳子理得通顺如绸,光滑绵软。奶奶手中的梳子很老了,梳把磨得溜光,上面纹饰大半抚平,梳齿缺了几根,但却神彩飞扬。
奶奶坐在板凳上,我高高为她举着镜子,她的神态在梳头的动作中越来越温柔,眼神也更清亮,奶奶说,这把梳子是黄杨木的,是年轻时爷爷送的礼物。
也许,梳子送给喜爱的人,才更有意义吧。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小舞女阿薰。这可爱的孩子,善良单纯,跳着舞,打着鼓,与一位高中生路遇,同行几日,相熟,流连,离别。她的假发髻中一直插着的红色木梳,分别时被高中生索要了去,在船上对着它泪流满面,此时我们才看清梳背上的精致花纹,如同这花纹一般朦胧纯真的情感也结束,一根根梳齿,是一同行走过的印迹,音容笑貌鲜活灵动地,却又从梳齿中缓缓远去了。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这几句,道出所有曾经的美好与现时的惆怅。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屋里丫头都出去玩耍,独麝月一人忠心看守屋子,宝玉觉得无意思,说,早上你说头痒,我替你篦头吧。麝月听了便道:就是这样。说着,将文具镜匣搬来,卸去钗钏,打开头发,宝玉拿了篦子替她一一地梳篦。此一种场景,浓浓的生活情趣,主仆之间,融洽无间。大观园数载,这样的梳篦之事,实为寻常。日后念起时,却是泪潸然,心恻然。
千载一弹指。梳篦们,曾經与钗簪珠翠一起,风光地“高居首位”,占尽富丽繁华,又从繁华中悄悄退隐,归于平淡。如瀑的青丝,也从样式繁复的各类发髻中散落开来,复为最自然的状态。梳子闲闲地行过长发,一梳到底,也有千般韵味,万种风情。其实风光也好,寂寞也罢,留下来的总是最好,即使再简约内敛,也依然温厚地与人相亲,就如我手中这把梳篦两用的塑料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