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山区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angc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侯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就盛产茶叶,茶园面积主要分布在海拔400~800m处的洋里、大湖、廷坪、小箬等乡镇。其余均在海拔200m以上的低丘区。
  一、茶叶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温度
  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年平均气温15.0℃以上,大于或等于10.0℃积温4500℃以上,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0.0℃。最适宜新梢生长的日平均气温为18.0℃~30.0℃,气温达到35.0℃以上时,茶树生长便会受到抑制,如果高温时间延续较长,再加上大气和土壤干旱,茶树会出现旱热危害。
  2.水分
  适宜种茶的地区,一般年降水量应在1500.0mm左右,但由于茶树存在生长季节耗水多,休眠期间耗水少的特点,因此,全年降水量在1000.0mm以上,生长季节降雨充沛的地区也可种茶。另外,也要防止水份过多,特别是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的茶园,由于土壤通气不良,氧气缺乏,阻碍了根系的吸收和呼吸,使茶树根部受害。
  3.光照
  茶树原是在大森林中生长的植物,在漫长的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耐荫的特性。然而经过人工引种和长期栽培,茶树对光的适应性变得广阔了。但就茶叶品质而言,低温高湿,光照强度较弱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绿茶。
  二、闽侯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闽侯县茶叶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初就开始萌发,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为鱼叶展开期;4月初开采,早的年份3月下旬就有春茶上市;一般清明到立夏期间(5/4~6/5)为春茶;立夏~夏至(6/5~21/6)为夏茶;夏至以后为秋茶。
  根据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资料与茶叶产量求相关,得出闽侯茶叶产量主要与以下要素有关:
  1.与中/5至上/6上降水量呈正相关
  闽侯县中/5~上/6的降水量约190mm,多数年份能满足茶叶生产需要,但不同地形、不同年份存在差异。一般是西北向东南增加,南北差异在60mm左右。降水随坡向的变化,一般东南坡大于西北坡,西南坡大于东北坡。
  当降水量为150mm以上时,对茶叶生长有利;当降水量超过400mm时,对茶叶产量、质量均有影响。
  2.与下/3至上/5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闽侯县下/3~上/5 平均日照时数约182h。当日照时数达180h有利茶叶生产,日照时数达220h不利茶叶生产。
  3.与中/5至上/7平均气温呈负相关
  闽侯县中/5~上/7平均气温25.5℃。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约0.5℃左右。气温过高,影响茶叶质量,因而山区茶叶质量明显好于平原区。
  三、闽侯茶叶生产气候分区
  1.茶叶种植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
  综上所述,闽侯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有利有弊,但仍为适合茶叶生长发育的地区。现以对闽侯茶叶生产影响最明显的三个因子,中/5至上/6上旬降水量,下/3至上/5日照时数,中/5至上/7平均气温,作为闽侯茶叶种植气候区划的指标,所有因子取值为全区平均状况。
  2.资料来源与区划方法
  我们利用闽侯1971-2000年共30年的基本气候资料作为区划的基础;采用1:25万地形数据和居民点分布数据作为全市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区划的手段,结合传统的气候区划方法对闽侯茶叶种植进行区划。
  3.茶叶种植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
  气候资源主要受海拔高度、纬度、地形、以及下垫面性质等因素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根据闽侯30年气候资料和闽侯县山区考察站订正资料,用茶叶种植的关键气象因子与海拔高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闽侯各气候要素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中/5-上/6的降水量(R)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
  R=267.9+0.16h
  ②下/3-上/5的日照时数(S)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
  S=207.6-0.018h
  ③中/5-上/7的平均气温(T)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规律:
  T=25.0-0.005h
  4.茶叶种植气候区划图的制作
  我们选取中/5-上/7的平均气温作为区划的主导指标;取中/5-上/6的降水量和下/3-上/5的日照时数作为二级指标。按表1的标准采用GIS等手段对闽侯茶叶种植最优区、适宜区、一般区和不宜区四个区进行区划。具体区划结果见附图。
  表1 闽侯茶叶种植气候分区指标
  气候要素 最优区 适宜区 一般区 不宜区
  中/5-上/7的平均气温(℃) 21-23 23-24 24-25 ≤21
  中/5-上/6降水 330-400 300-330 260-300 >400
  下/3-上/5的日照时数(h) 190-200 200-204 204-208 ≤190
  四、闽侯茶叶生产优质、高产的建议
  1.选择山区中层,建设优质茶叶基地
  日平均气温≥30℃和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山区比平原丘陵地区明显偏少,山区夏季气温较低,茶叶生长不易受到高温危害。山区的中层,排水通畅,不易受到洪涝灾害,加上云雾较多,不易受到干旱危害。散射光多,有利于优质茶叶生长。同时山区特殊的小气候,冬季不易受到冻害。根据我地气候,宜选择在600米左右的山区建立基地。
  2.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抗寒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福鼎大白等。
  3.注意防冻
  当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度时,或早春3下~4月上旬,日极端最低气温低于0度时,茶叶易受冻害。可采用熏烟或喷施抗寒剂、保温剂等防御措施。冻害发生时,可采取清除积雪,松土增温。冻后采用合理施肥,加强管理恢复树势,减轻冻害危害。
  4.春季低温
  当出现春季低温连阴雨,有条件的可喷施增温剂以提高土温和叶温。
  5.高温干旱
  日最高气温出现前后(14时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降温。
其他文献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适度减少猪、鸡等养殖比例,逐步形成一个“节粮型”的畜牧业结构。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战略考虑,发展草食家畜主要依靠农区,因此,饲用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今后十年内将会发展到玉米面积的15%~20%,即400万hm2左右,辽西生态区属北方春玉米产区,光、热水资源与生育期同步,这个生态区域适合发展饲用玉米,尤其是辽宁省政府把辽西地区划为畜牧业区,畜牧养殖业特别
[摘 要] 通过对陆良县种粮大户的调查,分析了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种粮大户、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种粮大户 现状 特点 建议  陆良县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是滇东的粮食主产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在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引导下,陆良县粮食生产逐渐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粮食适度规模生产渐成气候,种粮大户不断显现。为全面了解我县种粮大户的现状,研究扶持种粮
期刊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家,一生创作甚多.苏轼人生履历丰富,交友良多,主要有志趣相投的政治幕僚、受乌台诗案牵连的密友以及出世淡泊的道人僧侣.他从不吝情于赠与好
民族语言教学是我国许多地区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语言的教学是非常关键的。文中针对文化因素在民族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从文化概念、文化内涵,以及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通过“千百工程”建设,开展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违章拆除、村庄绿化等“六大整治项目”建设,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农村
为了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的向前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内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加强对医院收费门诊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医院收费门诊的设置对于提升医院服务水准以及保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行政审批作为政府的主要管理手段,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