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新课程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教材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密切,许多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整套教科书几乎每节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和实验探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就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觉得科学教学应当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程我觉得我们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那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呢?
下面谈一下我的一堂自主、探究合作性學习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1这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保存网页内容;(2)、收藏夹的使用。在教学这节内容中,刚开始对“浏览网站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根着课本上的提示自主探索浏览器工具栏上“后退”和“刷新”工具按钮的作用。对“保存网页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是阅读课本“实践体验”上的操作提示成练习。“收藏夹的使用”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是:(1)、引导学生把有用的网址收藏起来——添加收藏夹;(2)、设问:收藏夹里的网址太多,需要整理和清理,怎样来做呢?——演示收藏夹的整理。
在第一遍讲授这节内容时问题就出现了:
1、 浏览器工具栏上不只是有“前进”和“后退”这两个工具按钮,还有“刷新”、“停止”、“历史”和“收藏”等工具按钮,这些工具按钮的作用是不是学生也应该了解。
2、 学生层次不齐,只是按照书本操作提示学习保存网页内容, 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连WORD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利用WORD保存网页上的文字了。学习任务无法完成。
3、 “收藏夹的使用”我演示、学生按照我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
在上课过程中我临时调整了一下教学策略,在学生自主探索浏览器工具栏上“后退”和“刷新”工具按钮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对浏览器工具栏上“刷新”、“停止”、“历史”和“收藏”等工具按钮作用的探索。在我检查他们学习效果的时候,发现了惊喜:有一个操作比较好的男同学将“前进”、“后退”、“刷新”、“历史”和“收藏”的作用描述的非常清楚,我还让他在主机上演示了他的学习成果,他不仅将“前进”、“后退”、“刷新”和“历史”工具按钮的作用通过演示表现出来,同时他还将“收藏” 工具按钮两个作用(网址收藏和收藏夹整理)实现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后面我要讲解的内容“收藏夹的使用”也可以省略。可是他却没有探索出“停止”工具按钮的作用,因为他在打开网页后点击“停止”按钮没有任何变化,这时有一位较细心的同学就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停止”工具按钮:停止网页的作用,只要在打开网页过程中按下“停止”工具按钮才能够看到效果,解决了全班的疑惑。更有一位很用心的女生她不知道“刷新”工具按钮的作用,就利用网络查找到“刷新”工具的作用,并与大家分享了学习成果。在学习“保存网页内容”这部分时,经常上网的同学不用看书他都能很快的完成任务,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探究,后让一个操作较好的学生演示保存网页、保存图片、保存文字的方法,后让操作较好的学生教基础差的学生实现了互助学习。
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教材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密切,许多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整套教科书几乎每节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和实验探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就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觉得科学教学应当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程我觉得我们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那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呢?
下面谈一下我的一堂自主、探究合作性學习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1这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保存网页内容;(2)、收藏夹的使用。在教学这节内容中,刚开始对“浏览网站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根着课本上的提示自主探索浏览器工具栏上“后退”和“刷新”工具按钮的作用。对“保存网页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是阅读课本“实践体验”上的操作提示成练习。“收藏夹的使用”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是:(1)、引导学生把有用的网址收藏起来——添加收藏夹;(2)、设问:收藏夹里的网址太多,需要整理和清理,怎样来做呢?——演示收藏夹的整理。
在第一遍讲授这节内容时问题就出现了:
1、 浏览器工具栏上不只是有“前进”和“后退”这两个工具按钮,还有“刷新”、“停止”、“历史”和“收藏”等工具按钮,这些工具按钮的作用是不是学生也应该了解。
2、 学生层次不齐,只是按照书本操作提示学习保存网页内容, 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连WORD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利用WORD保存网页上的文字了。学习任务无法完成。
3、 “收藏夹的使用”我演示、学生按照我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
在上课过程中我临时调整了一下教学策略,在学生自主探索浏览器工具栏上“后退”和“刷新”工具按钮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对浏览器工具栏上“刷新”、“停止”、“历史”和“收藏”等工具按钮作用的探索。在我检查他们学习效果的时候,发现了惊喜:有一个操作比较好的男同学将“前进”、“后退”、“刷新”、“历史”和“收藏”的作用描述的非常清楚,我还让他在主机上演示了他的学习成果,他不仅将“前进”、“后退”、“刷新”和“历史”工具按钮的作用通过演示表现出来,同时他还将“收藏” 工具按钮两个作用(网址收藏和收藏夹整理)实现的操作方法演示给全班同学。后面我要讲解的内容“收藏夹的使用”也可以省略。可是他却没有探索出“停止”工具按钮的作用,因为他在打开网页后点击“停止”按钮没有任何变化,这时有一位较细心的同学就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停止”工具按钮:停止网页的作用,只要在打开网页过程中按下“停止”工具按钮才能够看到效果,解决了全班的疑惑。更有一位很用心的女生她不知道“刷新”工具按钮的作用,就利用网络查找到“刷新”工具的作用,并与大家分享了学习成果。在学习“保存网页内容”这部分时,经常上网的同学不用看书他都能很快的完成任务,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探究,后让一个操作较好的学生演示保存网页、保存图片、保存文字的方法,后让操作较好的学生教基础差的学生实现了互助学习。
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