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一个现场论坛,听众排到了会场门外。
前一日,一家眼科药物研发公司登陆港股,开盘后涨幅一度超过150%,这马上成为很多人在这个“新药项目投融资与交易合作”论坛演讲中,主动谈起的话题。
“现在美国比较容易融资的,就是治疗新冠病毒的产品。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把以往产品改换一下门面,立刻进入新冠病毒领域,融资只花了一天,钱立刻到位,现在非常火。”方恩医药董事长张丹在会议现场说。
新冠疫情余波未平,在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和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财经》战略合作的“第二届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政策法规大会”上,可以看出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投资者都将医疗健康视之为一个难得的机遇。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洪坦4月之前待在北京时,大部分时间在线上跟企业交流。他那时还是有一点忐忑,不清楚有没有信心继续去做这个投资,也不知道被投企业现金流的状态。
等到5月,洪坦到了上海,马上感受到和线上会议完全不同的场景:一级市场变得异常火热,投资节奏在加快。“这是让我非常惊讶的地方。”洪坦说,疫情对行业甚至是投资,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尤其对生物医药行业来讲,给全民做了一次健康教育。
吸引资本注意力
基石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宁军明显感受到投资者更认可公司了。“我们对医药行业充满信心。”江宁军告诉《财经》记者,即便在疫情中,生物医药领域仍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从整个恒生医药板块来看,2020年一季度,恒生医药板块的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明显高于恒生大盘指数。在其他行业的指数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医疗健康行业表现较好,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也是热情不减。
“生物医药行业吸引了资本的注意力。大家发现做这个行业是具备抗周期属性的,而且有很大的空间,持续增长。”国信医药董事长陈永清对《财经》记者说。
尽管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冲击,港股的生物医药板块仍显示出韧性。生物医药受到投资者青睐,被视作风口。
陈永清所在的国信医药是一家CRO公司,帮助药企做临床研究,今年明显比往年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前来接洽,其中不乏大投行的身影。“差不多每两周就会见一批投资人。”陈永清透露,公司今年计划进行一轮融资,目前投资人沟通及尽职调查已基本完成,基本锁定了本轮融资的投资人。
陈永清说,投资人首先看好的是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于CRO行业关注度很高。
进入7月,港股迎来生物药企业上市,仍受投资者热捧。7月10日,有7家公司同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中包括眼科药物研发公司欧康维视生物(1477.HK)、从事细胞免疫治疗的永泰生物(6978.HK)。当日,欧康维视生物较发行价上涨超过150%,永泰生物较发行价涨幅逾40%。
“就整个行业而言,疫情对于生物医药行业并未造成负面影响。”江宁军告诉《财经》记者,医疗行业尤其是创新的生物医疗技术,在疫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医药行业IPO更为活跃,行业整体估值水平不断提升,身处其中的企业也在受益。
在港股挂牌上市后,这些公司开始感受到融资上带来的优势。康宁杰瑞创始人、董事长徐霆告诉《财经》记者,上市显然带来了资金量。江宁军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二级市场募资比较容易,可以让公司的运转更加灵活,而且借助于港股的平台,外界更愿意认可公众公司的规范性。
临床试验逐步恢复
在江宁军看来,新冠肺炎疫情事实上也提高了整个社会对于医疗健康的重视,各家医药企业由此加快了研发和商业化的步伐。
苏州工业园区,被公认为国内最具创新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2月10日园区一些企业第一批陆续启动,在2月中下旬的时候就百分之百复工了。”苏州工作园区投资促进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雪说,当时的复工,意味着企业的人回来了,但是设备能不能运转起来,就面临供应链的考验,很多原材料一度运不过来。
起初,运输难这种情况仅在国内,等到一季度末疫情全球暴发,海外的运输也过不来了。肖雪分析,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临床试验难以开展。
生物医药研发公司一度面临临床试验严重延期,以及部分试验暂停的困扰,因为很多临床试验在医院里进行,疫情期间,医院先救治病人,而且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一些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出现停滞和严重的延期。陈永清说,特别是感冒、发热类的药物试验是受影响最大的。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些骨科的药物临床研究,或者创伤类的药物研究,今年临床试验开展得很少,因为受试者很难招募到——由于疫情下的隔离策略,很多患者不怎么出门,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而且,也是由于大家不出门,外伤和创伤的患者少了,导致这类试验的进展不算乐观。
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公司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由于疫情,整体上比原计划晚了1至3个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说,疫情期间许多医药公司受损失,临床试验入组才到一半,一些数据可能废了。他们也会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好在上海包括全国的疫情控制得非常好,大概在4月中旬,大部分的临床实验逐步恢复。
对于这些新兴的生物公司而言,还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CEO、我们的创始人回不来了”,这些生物医药企业很多是跨国企业,或者创始人在海外定居。肖雪正在积极争取,希望这些公司的业务也能顺利开展。 “有一点非常明确的,就是大家要适应疫情是一个新常态。”孫晓东说,作为医院,疫情的管控将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而且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何时疫情才能真正得到控制。
疫情之下如何处理临床试验的变数,成了今年每一个生物医药公司的考题。
江宁军说,业内普遍的情况是,疫情严重时一些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医药企业可能会重新审视临床试验的体系,规划增加临床试验中心的数量,进行战略性选址等,来规避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
即便是在疫情高峰期,国家药监局的药品审批工作仍在持续推进,2020年一季度共审批了164种适应症,去年同期为141种。在新药企业看来,这意味着国家继续推动创新的决心。
同时,国内医药企业新增临床试验项目也在持续增长。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批大型药企正在逐步转型,将创新药作为开发的重点。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初创企业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主力,风险投资在行业火热驱动下积极参与其中,也乐见新项目。
有哪些新机会?
疫情令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健康,很多医疗需求显然仍未得到满足。新药公司立足于此,将找到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
“用旧的药,来治新的病,在如今看显然是有问题,是不够的。”江宁军说,如中国的癌症病种特点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约占全部癌症患者的55%。如果中国企业在这些病种上,能够进行新药物开发,借鉴其他国家药物开发、靶点的经验,为中国人的癌症提供更细致的解决方案,是很有意义的。
在细分领域中找到一个位置,突出真正的特色和创新点,不失为好的选择。比如,有企业擅长做治疗方案的优化,使用几种药物联合抗癌;同时在给药方式、安全性上做改进,这些改进也许不是巨大的,但是对患者有很大益处。
“长期主义者开始慢慢看到了希望。”陈永清说,这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投机取巧、赚快钱可能越来越难。
同写意论坛发起人程增江告诉《财经》记者,药企逐渐重视研发和创新,疫情加速了业内洗牌。正因为如此,面对超过2000人的报名,“第二届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政策法规大会”火爆到不得不提前终止注册。
新冠疫情在一些国家还在升高,令海外的临床试验受阻,而中国的疫情已经渐渐熄灭,一些公司会选择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
于是,为新药研发提供外包服务的CRO,在疫情后期看到了更多的中国机会。国信医药提供的数据显示,临床CRO近年来增速很快,2018年到2023年复合增速33.2%,而同期全球只有10.5%的增速。
都创医药创始人、董事长王雷说,以往CRO行业中,美国、欧洲、印度、中国是几个比较大的市场。随着全球疫情暴发,美国很多高校,以及从事研发的机构,已经处于半停工的状态。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欧洲很多企业停工,印度的疫情也不乐观。
很多新药研发项目并不愿意就此停止,因此想来中国做临床试验。王雷介绍,现在到中国的临床项目变多了,因此从一季度中国CRO公司的报表来看,其实总体上是趋好的。
“至少有来自欧洲、美国的三个客户找我们公司,想要在我那儿增加临床实验。”缔脉生物药政事务策略高级副总裁闫慧说,疫情以后,欧洲的临床试验停得较多,而中国的新药研究审批都没有停。
尤其是肿瘤、慢性病的临床试验,目前在海外受影响比较大,在闫慧看来,尝试在中国开展,也促进了临床试验和研究的国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