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歌唱艺术,声乐是表达和传递歌唱家内心情感的音乐形式,在声乐表演中,情感是核心,同时也是声乐的魅力所在,一首优秀的声乐,不仅要求演唱者掌握相应的技巧,还需要其具备强烈的情感表达,才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共鸣。本文结合儿童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对其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 情感表达 训练方法
从概念层面看,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鼻腔、舌头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连续、有节奏的声音,简单来讲,就是指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可以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等。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演唱效果,歌唱者只有做到真情投入,才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强化情感表达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一、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对歌曲进行演唱,而是通过歌唱来传达情感,必须在人们自身声音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正规的训练,使得歌唱者可以掌握相应的技巧,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情感表达的训练,结合儿童自身的思想特点,引导其利用声音的变化来传达思想感情,使得听众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声乐的意义所在。对于一个声乐演唱者而言,无论其技巧多么娴熟、音色多么优美,但是如果缺乏良好的情感表达,他的歌声就是空洞的,不可能触动听众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情感表达,加强对于学生情感表达的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情感表达的因素,需要教师的重视和解决。一是过分重视技巧,忽略情感表达,部分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为了尽快提升学生的水平和技巧,往往一味强调技巧训练,而忽视情感表达的训练,无形中拉远了学生与听众的距离,也使得其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感;二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对于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认识,也会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受。在声乐教学中,对于作品的把握和演绎等都可能影响情感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情感的有效表达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三是缺乏舞台的训练。对于声乐学习而言,舞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舞台经验可以使得演唱者与听众之间产生共鸣,对声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充分发挥,引发人们内心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感受。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没有重视舞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演唱得很好,而一旦上台就会出现紧张情绪,影响表演的效果。
三、儿童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训练方法
针对声乐教学中影响情感表达的因素,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强化情感表达训练,提升声乐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1.重视情感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只重视声音的位置和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忽视了最能引起听者共鸣的情感培养,教出的学生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在儿童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态度,把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重视起来。而对于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对声乐作品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情感的表达,养成表现声乐情感的习惯,使得学生可以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并通过声调、音色等的变化表达出来,使得听众可以从中了解到作品形象的情感状态。不仅如此,情感的有效掌控需要沟通和交流,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将情感表达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和情感表达的空间,使得孩子在情感表达中能够自我欣赏从而获得自我的肯定。
2.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性格差异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4~6岁的幼儿学生,由于其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可以从音准和节奏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在歌曲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节奏鲜明的作品,如《小羊》《春天的孩子》等。还可以进行歌曲接龙、旋律倒影等音乐游戏,使得学生可以在多彩的游戏和活动中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而对于7~12岁的学生,由于其对于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基本乐理、发生技巧等的训练,同时向学生传授声乐发展的历史以及一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对作品情感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演唱时还可以配合肢体动作来增加情感表现力,例如: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在教授蒙古族歌曲《我的草原》、摩梭族歌曲《摩梭小月亮》、苗族歌曲《蝴蝶妈妈》等作品时在间奏部分可以结合相应的民族民间舞表演动作,使得学生可以在肢体语言表达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民族歌曲演唱特点,表达内心情感。
3.加强情感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将自身放在主导地位,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特点和内心情感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时,曲目的难度应该循序渐进,而且各种题材都应该有所涉猎,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引导。例如:11岁的学生一金,她的声音宽厚明亮,在学唱藏族歌曲《哦,香格里拉》时,唱的比较直白没有内容,为了让她进入音乐,我先给她讲藏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又听了几首成人藏族歌曲和器乐曲,看了藏族舞蹈,打印了布达拉宫、雪山、牦牛等图片。一开始先让她看着图片来唱,熟悉之后让她边唱边想象歌词描述的情景,脑海里浮现出画面,在唱某些乐句时还加了一些装饰音。通过这样的训练,她演绎的歌曲体现出了藏族歌曲的特点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演出时打动了观众,甚至有前排的观众感动的掉下了眼泪。又如,5岁的学生张萌萌在演唱《小小心愿》时,我先给她逐字逐句讲歌词的意思,又给她讲了歌曲创作的背景,还讲了歌曲中提到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完后孩子很兴奋,积极的要学唱,在学唱过程中还加进了自己的二度创作。后来在演出中,她富有灵气的演唱打动了观众,还有部分观众激动地站起来鼓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儿童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对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兼顾技巧训练和情感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春英.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J].成功(教育版),2013,(8):157.
[2]姜珊.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文化学刊,2011,(2):41-43.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 情感表达 训练方法
从概念层面看,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鼻腔、舌头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连续、有节奏的声音,简单来讲,就是指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可以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等。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演唱效果,歌唱者只有做到真情投入,才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强化情感表达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一、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对歌曲进行演唱,而是通过歌唱来传达情感,必须在人们自身声音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正规的训练,使得歌唱者可以掌握相应的技巧,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情感表达的训练,结合儿童自身的思想特点,引导其利用声音的变化来传达思想感情,使得听众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声乐的意义所在。对于一个声乐演唱者而言,无论其技巧多么娴熟、音色多么优美,但是如果缺乏良好的情感表达,他的歌声就是空洞的,不可能触动听众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情感表达,加强对于学生情感表达的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情感表达的因素,需要教师的重视和解决。一是过分重视技巧,忽略情感表达,部分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为了尽快提升学生的水平和技巧,往往一味强调技巧训练,而忽视情感表达的训练,无形中拉远了学生与听众的距离,也使得其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感;二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对于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认识,也会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受。在声乐教学中,对于作品的把握和演绎等都可能影响情感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情感的有效表达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三是缺乏舞台的训练。对于声乐学习而言,舞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舞台经验可以使得演唱者与听众之间产生共鸣,对声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充分发挥,引发人们内心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感受。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没有重视舞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演唱得很好,而一旦上台就会出现紧张情绪,影响表演的效果。
三、儿童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训练方法
针对声乐教学中影响情感表达的因素,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强化情感表达训练,提升声乐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1.重视情感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只重视声音的位置和歌曲的旋律、节奏等,忽视了最能引起听者共鸣的情感培养,教出的学生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没有感情的“唱歌机器”。在儿童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态度,把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重视起来。而对于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对声乐作品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重视情感的表达,养成表现声乐情感的习惯,使得学生可以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并通过声调、音色等的变化表达出来,使得听众可以从中了解到作品形象的情感状态。不仅如此,情感的有效掌控需要沟通和交流,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将情感表达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和情感表达的空间,使得孩子在情感表达中能够自我欣赏从而获得自我的肯定。
2.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性格差异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加强对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4~6岁的幼儿学生,由于其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可以从音准和节奏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在歌曲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节奏鲜明的作品,如《小羊》《春天的孩子》等。还可以进行歌曲接龙、旋律倒影等音乐游戏,使得学生可以在多彩的游戏和活动中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而对于7~12岁的学生,由于其对于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基本乐理、发生技巧等的训练,同时向学生传授声乐发展的历史以及一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对作品情感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演唱时还可以配合肢体动作来增加情感表现力,例如: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在教授蒙古族歌曲《我的草原》、摩梭族歌曲《摩梭小月亮》、苗族歌曲《蝴蝶妈妈》等作品时在间奏部分可以结合相应的民族民间舞表演动作,使得学生可以在肢体语言表达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民族歌曲演唱特点,表达内心情感。
3.加强情感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将自身放在主导地位,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特点和内心情感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时,曲目的难度应该循序渐进,而且各种题材都应该有所涉猎,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于学生的情感引导。例如:11岁的学生一金,她的声音宽厚明亮,在学唱藏族歌曲《哦,香格里拉》时,唱的比较直白没有内容,为了让她进入音乐,我先给她讲藏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又听了几首成人藏族歌曲和器乐曲,看了藏族舞蹈,打印了布达拉宫、雪山、牦牛等图片。一开始先让她看着图片来唱,熟悉之后让她边唱边想象歌词描述的情景,脑海里浮现出画面,在唱某些乐句时还加了一些装饰音。通过这样的训练,她演绎的歌曲体现出了藏族歌曲的特点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演出时打动了观众,甚至有前排的观众感动的掉下了眼泪。又如,5岁的学生张萌萌在演唱《小小心愿》时,我先给她逐字逐句讲歌词的意思,又给她讲了歌曲创作的背景,还讲了歌曲中提到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完后孩子很兴奋,积极的要学唱,在学唱过程中还加进了自己的二度创作。后来在演出中,她富有灵气的演唱打动了观众,还有部分观众激动地站起来鼓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儿童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对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兼顾技巧训练和情感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春英.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J].成功(教育版),2013,(8):157.
[2]姜珊.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文化学刊,201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