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吉林省在全国领先
1958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并首试成功,从此拉开了中国气象史上人工影响天气的序幕。1987年5月中旬,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森林大火。省气象局长带领作业人员汪学林、金德镇、甘露林、李占柱等人连夜飞赴加格达奇机场,共飞行人工增雨作业5架次,作业区下风方增雨27毫米,为森林灭火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吉林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影响天气联合开放试验室,在技术、装备、人才和科技科研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夏,为解除深圳严重旱灾,汪学林、金德镇等选择人工影响潜力大的云层和潜力区飞行作业16架次,使影响区内多次出现较大降水,各雨量点积累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达180毫米,一举扭转了严重缺水局面,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并向吉林省政府致感谢信。2000年5月,长春旱情十分严峻,省人影办会同长春市水利局,采用设立固定火箭及流动火箭点同时作业的方式,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6发,在石头口门、新立城和双阳水库出现了3个雨量中心,增雨54%,直接增水1100万立方米。21日,发射火箭弹31枚,增雨34%,缓解了旱情,创造人工增雨奇迹。2003年,吉林省又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人工增雨专用飞机的省份。2004年入春以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旱情严重,对春播极为不利,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提前捕捉到有利于人工增雨的大好时机,实现人工增雨3亿多立方米,基本解除了旱情。这次增雨间接效益估计可达20亿元,得到了杨庆才副省长的赞扬。2007年1月下旬,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前夕,吉林省降雪特少,全省平均降雪量仅为2.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67%,1月5日早早做好人工增雪作业准备的气象人员,在北大湖滑雪场上游的取柴河镇,增雪作业历时13个小时,增雪量达9.8毫米,人工增雪作业大获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吉林省通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均可增加降水约10亿立方米,人工防雹作业对近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田实施了有效保护,减少冰雹灾害损失达上亿元,为吉林省农业抗旱、城市居民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提高综合能力,加强基础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
吉林省地处中纬度气候脆弱区,自然灾害频发,尤以干旱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威胁最为严重。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50年以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省人影办始终把为“三农”服务作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重点内容,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更新地面作业工具,建立人影作业指挥系统,使我省防雹作业和指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目前,全省已健全完善了省、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并将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障。
全省共有增雨专用飞机1架,双管“37”高炮194门,火箭发射装置156部;在全省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建立了一支980多人的队伍,有7个市(州)配备了气象雷达;同时,加大了科研力度,增强了指挥系统建设,增强了人影作业能力,调高了作业科技水平。
近年来,吉林省人影办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合作,成功启动了国家973项目观测工作,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吉林省1万平方公里外场的观测试验平台,组织了有方案设计的科研探测飞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为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与吉林大学联合研制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纳米复合催化剂”, 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新突破,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联合建立起了新一代中尺度ARPS模式系统,并进行了业务化试运行,对云雾物理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防雹减灾专家系统、宏观综合参数系统、用卫星资料和地面站资料联合估算全天候大气和降水总量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项目、卫星遥感技术在人工增雨效益分析中的应用、MM5中尺度模式嵌套三位冰雹云模式等研究项目,经专家鉴定有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或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已推广应用。
几年来,省人影办取得了纳米复合催化剂生产方法、催化弹双路传火引信、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弹及发射器和新型吸湿性烟剂生产工艺等5项专利。此外,“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春季云雨资源分布及其人工影响潜力的确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松辽平原飞机人工降雨指挥系统”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我省人影业务人员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根据“十一五”国家人影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为有效整合人影资源,降低各省、市飞机停场费用,解决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科学、规模化耕云作业的弊病,针对东北地区的天气特点,2008年夏,吉林和辽宁、黑龙江、内蒙等省(区)联合开展了跨区域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集中飞机资源,充分开发东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共组织开展跨区域飞机增雨作业3次,增雨作业效果明显。仅春季实施的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就极大地缓解了吉林省旱情,使西部地区下了透雨,实现了春播未“坐水种”,仅此一举就节约抗旱资金3亿元。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吉林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于2008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吉林省水资源匮乏,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446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666立方米,吉林省因干旱平均每年减产22.5亿公斤。从1954至2006年,全省平均气温上升了1.6℃,平均年降水量减少了69.8毫米,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使干旱程度逐年加重。
另一方面,吉林省处于空中水汽汇聚区,中西部地区空中大气可降水量5000毫米左右,空中云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提高人工增雨的作业能力,增加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时、空配置能力,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矛盾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全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委、省政府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度重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优先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加以充分运用;逐步实现从传统的以防灾减灾为主向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转变;从目前应急性抗旱向储备性抗旱转变;由旱季作业向有利于水资源调蓄的多雨季作业拓展;由旱区作业向江河、湖泊、库区水域源头作业拓展;由单一的为农业增雨向工业、城市用水等拓展。2008年省委1号文件把人工增雨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和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并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纳入《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中,建设、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强国际交流,加强自主创新,把吉林建设成国家级的人影基地
依托吉林省一流的装备和人才,在建设面向国内外全面开放的人影基地规划中,要建立室内云雾实验室,自主研发新型催化剂及其装备;建立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的的人工增雨、防雹外场示范区,以保障水电及大中型城市工业和饮用水安全为目的的大江大河增雨雪外场示范区,以保障森林、草原防火为目的的增雨雪外场示范区;建立以跨区域、飞机云雾物理化学综合探测研究为目的的专用机场、专用飞机、专用探测设备研发试验平台;建立有科学设计、综合现代科技的跨区域自主创新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完善吉林省人工降雨基地前线机场跑道、通讯导航、气象保障等设施建设,以满足具有夜航能力、可全年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需求;建立全天候、全云系空中飞机、地面火箭高炮等规模、科学、有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建立集国内外一流科学专家、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的科学集合团体,并吸收国内外专家参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实验计划,组织中央、地方和军队科研力量,共同参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建立与国家人影中心联合开发的科研机制。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科研的投入,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服务全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云馨)
1958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并首试成功,从此拉开了中国气象史上人工影响天气的序幕。1987年5月中旬,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森林大火。省气象局长带领作业人员汪学林、金德镇、甘露林、李占柱等人连夜飞赴加格达奇机场,共飞行人工增雨作业5架次,作业区下风方增雨27毫米,为森林灭火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吉林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影响天气联合开放试验室,在技术、装备、人才和科技科研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夏,为解除深圳严重旱灾,汪学林、金德镇等选择人工影响潜力大的云层和潜力区飞行作业16架次,使影响区内多次出现较大降水,各雨量点积累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达180毫米,一举扭转了严重缺水局面,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并向吉林省政府致感谢信。2000年5月,长春旱情十分严峻,省人影办会同长春市水利局,采用设立固定火箭及流动火箭点同时作业的方式,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6发,在石头口门、新立城和双阳水库出现了3个雨量中心,增雨54%,直接增水1100万立方米。21日,发射火箭弹31枚,增雨34%,缓解了旱情,创造人工增雨奇迹。2003年,吉林省又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人工增雨专用飞机的省份。2004年入春以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旱情严重,对春播极为不利,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提前捕捉到有利于人工增雨的大好时机,实现人工增雨3亿多立方米,基本解除了旱情。这次增雨间接效益估计可达20亿元,得到了杨庆才副省长的赞扬。2007年1月下旬,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前夕,吉林省降雪特少,全省平均降雪量仅为2.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67%,1月5日早早做好人工增雪作业准备的气象人员,在北大湖滑雪场上游的取柴河镇,增雪作业历时13个小时,增雪量达9.8毫米,人工增雪作业大获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吉林省通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均可增加降水约10亿立方米,人工防雹作业对近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田实施了有效保护,减少冰雹灾害损失达上亿元,为吉林省农业抗旱、城市居民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提高综合能力,加强基础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
吉林省地处中纬度气候脆弱区,自然灾害频发,尤以干旱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威胁最为严重。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50年以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省人影办始终把为“三农”服务作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重点内容,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更新地面作业工具,建立人影作业指挥系统,使我省防雹作业和指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目前,全省已健全完善了省、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并将专项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障。
全省共有增雨专用飞机1架,双管“37”高炮194门,火箭发射装置156部;在全省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建立了一支980多人的队伍,有7个市(州)配备了气象雷达;同时,加大了科研力度,增强了指挥系统建设,增强了人影作业能力,调高了作业科技水平。
近年来,吉林省人影办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合作,成功启动了国家973项目观测工作,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吉林省1万平方公里外场的观测试验平台,组织了有方案设计的科研探测飞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为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与吉林大学联合研制出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纳米复合催化剂”, 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新突破,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联合建立起了新一代中尺度ARPS模式系统,并进行了业务化试运行,对云雾物理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防雹减灾专家系统、宏观综合参数系统、用卫星资料和地面站资料联合估算全天候大气和降水总量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项目、卫星遥感技术在人工增雨效益分析中的应用、MM5中尺度模式嵌套三位冰雹云模式等研究项目,经专家鉴定有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或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已推广应用。
几年来,省人影办取得了纳米复合催化剂生产方法、催化弹双路传火引信、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弹及发射器和新型吸湿性烟剂生产工艺等5项专利。此外,“北方层状云人工降水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春季云雨资源分布及其人工影响潜力的确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松辽平原飞机人工降雨指挥系统”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我省人影业务人员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根据“十一五”国家人影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为有效整合人影资源,降低各省、市飞机停场费用,解决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科学、规模化耕云作业的弊病,针对东北地区的天气特点,2008年夏,吉林和辽宁、黑龙江、内蒙等省(区)联合开展了跨区域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集中飞机资源,充分开发东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共组织开展跨区域飞机增雨作业3次,增雨作业效果明显。仅春季实施的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就极大地缓解了吉林省旱情,使西部地区下了透雨,实现了春播未“坐水种”,仅此一举就节约抗旱资金3亿元。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吉林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于2008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吉林省水资源匮乏,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9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446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666立方米,吉林省因干旱平均每年减产22.5亿公斤。从1954至2006年,全省平均气温上升了1.6℃,平均年降水量减少了69.8毫米,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使干旱程度逐年加重。
另一方面,吉林省处于空中水汽汇聚区,中西部地区空中大气可降水量5000毫米左右,空中云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提高人工增雨的作业能力,增加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时、空配置能力,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矛盾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全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委、省政府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度重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优先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加以充分运用;逐步实现从传统的以防灾减灾为主向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转变;从目前应急性抗旱向储备性抗旱转变;由旱季作业向有利于水资源调蓄的多雨季作业拓展;由旱区作业向江河、湖泊、库区水域源头作业拓展;由单一的为农业增雨向工业、城市用水等拓展。2008年省委1号文件把人工增雨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和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并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纳入《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中,建设、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强国际交流,加强自主创新,把吉林建设成国家级的人影基地
依托吉林省一流的装备和人才,在建设面向国内外全面开放的人影基地规划中,要建立室内云雾实验室,自主研发新型催化剂及其装备;建立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的的人工增雨、防雹外场示范区,以保障水电及大中型城市工业和饮用水安全为目的的大江大河增雨雪外场示范区,以保障森林、草原防火为目的的增雨雪外场示范区;建立以跨区域、飞机云雾物理化学综合探测研究为目的的专用机场、专用飞机、专用探测设备研发试验平台;建立有科学设计、综合现代科技的跨区域自主创新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完善吉林省人工降雨基地前线机场跑道、通讯导航、气象保障等设施建设,以满足具有夜航能力、可全年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需求;建立全天候、全云系空中飞机、地面火箭高炮等规模、科学、有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建立集国内外一流科学专家、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的科学集合团体,并吸收国内外专家参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实验计划,组织中央、地方和军队科研力量,共同参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建立与国家人影中心联合开发的科研机制。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对人工影响天气科研的投入,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服务全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云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