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田口卯吉是目前中国日本研究中比较忽视的一个人物,事实上他和福泽渝吉、涩泽荣一等等著名明治人物一样,在当时的明治日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政治权力。本稿是对田口卯吉生平、著作、思想的一些介绍,企图还原真实的明治年代非常活跃的田口卯吉像,引起先关研究者的注意。
关键词:田口卯吉;文明史;日本人白人说
田口卯吉①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安政2年(1855)年的江户城。田口家祖上历代侍奉德川幕府,隶属于徒士组(下级武士职称)。田口卯吉的的祖父慎左卫门是江户时代硕学鸿儒佐藤一斎的长子,可谓名门望族之后。然而,田口卯吉六岁时,其父因事故离世。隔年,长兄离世。一家陷入贫困状态。他十一岁时作为御徒士见习在昌平坂学所学习儒学,熟读四书五经。十三岁那年日本发生明治维新,这对于德川旧家臣的田口一家也不是好事,②贫困仍无法摆脱。但从后来他的生涯来看,这并不意味着他转化成为成为“不平士族”,相反,他从被桎梏的形式化社会中得到了自由。[1]
明治维新后,受上野之战的冲击,田口一家迁至横滨,靠经营鸡蛋为生。在此他认识了美国长老派传教士汤姆逊,随其学习英文。随后,为躲避官军搜查而逃至静冈藩的姐夫木村熊二要求其到静冈藩担任生育方头取支配御雇一职。一八七一年明治政府断行废藩置县,田口卯吉遂被任命前往东京研修。
在东京,田口研修化学、英语、医学,于一八七二年考上大藏省翻译局,转向经济学研究。一年半后,转任大藏省纸币寮,因萨摩藩出身的上司得能良介的压制,与其发生矛盾,并开始反思官僚生活。显然,当时盛行藩阀政治的官僚生涯对于旧幕臣出身的田口不利。一八七五年,田口提交辞呈,但未被批准。他将不满发表在《邮便报知新闻》和《横滨每日新闻》,并抨击官方及御用学者的经济政策,批判政府压制自由言论的《新闻纸条例》和《诽谤律》,顺应自由民权运动的潮流,以自由主义者的面貌登上舆论论战。一八七八年田口从大藏省退职,其后在涩泽荣一的“择善会”的支持下创办了日本第一份自由主义经济雜志《东京经济杂志》,该杂志以英国著名经济报《经济学人》为榜样,以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为基本,宣扬自由贸易,与以犬养毅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经济论新闻《东海经济新报》对峙,最终因批判大藏卿大隈重信的货币政策而失去了“择善会”的支持,靠田口一己之力艰难经营,后因受石桥湛山创办的《东洋经济新报》的冲击,于一九二三年停刊。可是,这并不能否认《东京经济杂志》在当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比如著名记者宫武外骨后来就有写到“明治二十一二年,三评论杂志博得好评。苏峰的《国民之友》和羯南的《日本人》以及田口的《东京新闻杂志》。”山路爱山在《明治文学史》(1893年)中例举两人的时候,先是说到田口,福泽排在后面[2]。田口也凭此影响力当选一八九四年国会众议院议员,代表新兴的城市工商业者与地主和财阀的经济政策对抗。因其忠实于自由主义经济理想,反对贸易保护、积极的财政政策,故有“日本的亚当·斯密”之称。
除了经济研究,田口卯吉在历史研究方面也有广泛涉猎。从大藏省担任公职开始,他就不间断给报社投稿,发表对经济及历史的相关看法。退职翌年就开始发表著名的《日本开化小史》(1877~82),隔年又发表其经济学代表性著作《自由贸易日本经济论》(1878),名扬一时。田口卯吉因此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与福泽渝吉和天野为之并称为三人之一。[3]
在此前田口卯吉供职的翻译局正在翻译法国外交家基佐的《西洋开化史》和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的《英国开化史》,加之此前不久福泽渝吉刚好发表其影响巨大的《文明论之概略》(1875),田口读后受其启发,遂开始撰写《日本开化小史》。此后此书与《文明论之概略》一齐被视为文明史论的代表性著作。[4]然而,尽管后来学者经常将他们二者进行比较,但在同时代与福泽渝吉齐名的田口卯吉却在身后完全未得到能够与福泽渝吉的相提并论的历史名声,关于这一点,河野有理的分析如下:
一是田口并未像福泽一样经营大学(庆应私塾大学),培养弟子,在各地形成自己的“山头”。二是他活动众多、涉猎甚广。他自己就有“革命后社会百事属于草创之期间,难专于一事。”的座右铭。他在东京府会、东京市会、众议院都有议席。他也是历史学家(以现在的学科分类也包括人类学和考古学),是《日本社会事汇》、《大日本人名辞书》的编撰者,《国史大系》、《群书类丛》、《德川实纪》的刊行者,又是经济学家,又是企业家、实业家、经营者(两毛铁道、东京证劵交易所)。还是新闻记者兼杂志经营者(《东京新闻杂志》、《史海》)。作为启蒙时期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同代人中当然是出类拔萃,但在下一代的学者中,学问迅速走向了专门化,失去了当时学问之间相互的关联以及在背后支撑着统和理论和实践的强烈的价值意识。将他在各个领域留下的研究业绩,顺应新的学术规范给予其学术史的地位,将是件煞费苦心的事情。[5]
总而言之,田口卯吉在其后的学术史上被边缘化了。尽管如此,田口卯吉的影响在当时还是甚为巨大,甚至波及中国。从柳亚子当年读到他的《支那开化小史》(1888),称其为“诚近今历史界上一杰作……全岛策士为我国民作借箸之谋,我同胞其愧也未。” 可见一斑。[6]
《日本开化小史》一改中国古典编年体的历史叙事,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学等方面把日本的历史描述为有因果关系的进化史,和《文明论之概略》并成为日本文明史观的代表性著作。[7]它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叙事在于:不是从游离出旧时代儒学历史社会的的个人的随意性、言论行动或者德性来说明历史的变迁,严厉地拒绝从所谓的偶然性来理解历史,它反应着基于人类理性憧憬的自然科学合理主义影响下的启蒙期的历史认识论的历史观,它致力于从合理的因果关系阐述历史,以此形成了启蒙的文明史特征。[8]也就是说,文明史的本质在于,不是着眼于“政权的转移”,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9]作为开文明史的先行者,田口卯吉备受赞誉。③ 他在历史领域留下的另一个业绩就是有关日本人种的研究,相关文献主要有《日本人种论》、《黄祸论》、《古代史之研究》、《商业史歌》等等。这其中有些是专门的著作,有些是各地演讲的文稿。尽管他的许多论证不论是从方法上还是从结论上来看都可以说是谬论颇多,但在当时他却受邀去各地讲演他的人种理论,并且信徒众多,确实是反映了明治时代举国一致脱亚入欧的时代精神。作为“日本人种白人说”的始作俑者,他的学说在当时日本社会中引起了有关人种方面的激烈争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知识精英森鸥外等人对此都有直接的回应。此外,“日本人种白人说”也得到了一大批历史学者的追随,如竹越三叉、木村鹰太郎、小谷部全一郎等等。时至日俄战争前,西方黄祸论的社会舆论也逐渐达到高潮,田口卯吉以其“日本人种白人说”的理论为基础写作《破黄祸论:一名日本人的真相》回应西方,试图将“黄祸”的恶名引致俄国,为日本进行的战争辩護。
他的“破黄祸论”的特点首先是,它和他的人种观密切相关,而这种人种观它体现着日本思想史中一种符号化的思维习惯。中国学者孙歌指出明治年间出现的“脱亚入欧”是有着和江户时代日本“华夷变态”一脉相承的历史视线,即把“中华”“亚洲”等概念符号化,使符号和它所指称的实体相分离。在江户时代由于中原大地发生满清入主中原的朝代更迭,日本上层社会逐渐形成了所谓“华夷变态”的看法。所谓“华夷变态”是指日本人否定了清朝中国代表“华”的正统性,它的逻辑结果便是日本取而代之,以“华”自居。自被迫开港以来,日本又坦然将西方文明视为“中华”。明治维新后的“脱亚入欧”实际上就是把日本这一亚洲国家从它所在的地域位置上抽离出来,符号化为可以移动的文明载体,使它与欧洲大陆另一端的近代强国发生一体性关联。[10]田口卯吉所提出的“日本白人起源说”,也正是“实体”与“指称”相分离的思维方式。
其次是,他的“破黄祸论”中体现着对中国和本国少数族裔的丑化和歧视。否定中国这个“巨大的他者”④并非稀奇,这方面的研究也为数众多。⑤但田口卯吉的破黄祸中提到本国的少数族裔却非常少有,且所占篇幅超过一半,这里值得重视。
《破黄祸论》最后一个特点就是文本中充斥着东方主义的视线。一般人们只注意到日本近代文明史论中哲学前提或结论上的东方主义性格,比如按照子安宣邦教授在一本题为《亚洲如何被叙述:近代日本的东方主义》的书中谈到,日本的文明史论是以黑格尔的“停滞的亚细亚”与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为机轴而成立的。[11]
田口卯吉的《日本开化史》、《支那开化史》和《破黄祸论》的成立无疑有着这样的契机。然而田口卯吉的《破黄祸论》中另外一个特点,语言学作为东方主义重要的工具,在其论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纵观田口卯吉的一生,他是日本著名的报人,他的历史观或者经济争论都给当时明治时代的日本巨大的影响,丰富而且复杂,他是自由主义者却为日本帝国主义效力,他是文明史的开拓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者,了解他的一生,更有助于了解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注释
①鶴城塩島仁吉編:『鼎軒田口先生傳』經濟雜誌社, 1912.5第一章の「出生及び幼年時代」と第二章の「修学時代」。
②福田德三博士称之为“明治维新的败残者、被压迫者”。见“『鼎軒田口卯吉全集』第二巻「文明史及社会論、東京、鼎軒田口卯吉全集刊行会、1929年、福田徳三の「解説」第34頁。”
③鼎軒田口卯吉全集刊行会編:『鼎軒田口卯吉全集第二巻』東京、1926年、徳富福三の「解説」、4頁。
④ 子安宣邦:『「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日本の近代とオリエンタリズム』の第六章の「大いなる他者:近代日本の中国像」。東京:藤原書店、2003年、151-169頁。
⑤中文部分参考有刘岳兵的《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的第四章、第五章;周宁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之第六章《巨大的他者:日本现代性自我想象中的“中国”》。
参考文献
[1]伊藤彌彦.<論説>田口卯吉の政治思想(上) [J].同志社法學,1974(9): 124.]
[2]川野有理. 田口卯吉の夢: [M].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13:7—8.]
[3]橋川文三. 黄禍物語[M].東京:筑摩書房,1976:40.]
[4]桑原武夫.日本の名著:近代の思想[M].東京:中央公論社,1962:12.]
[5]橋川文三. 黄禍物語[M].東京:筑摩書房,1976:8-9.]
[6]柳亚子.柳亚子先生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03.]
[7]川﨑勝.田口卯吉の「私利心」:最初の著作『自由交易日本経済論』と『日本開化小史』を中心に[J].社会と倫理2011(25):164.]
[8]小沢栄一.近代日本史学史の研究:十九世紀日本啓蒙史学の研究 明治編[M]. 東京:吉川弘文館, 1968:198.]
[9]川野有理. 田口卯吉の夢: [M].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13:65]
[10]孙歌.亚洲意味着什么?[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9(33):10-14.]
[11]子安宣邦.「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日本の近代とオリエンタリズム[M]. 東京:藤原書店,2003,151-169.
作者简介:李凯航(1990-),男,湖南长沙人,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
摘要:田口卯吉是目前中国日本研究中比较忽视的一个人物,事实上他和福泽渝吉、涩泽荣一等等著名明治人物一样,在当时的明治日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政治权力。本稿是对田口卯吉生平、著作、思想的一些介绍,企图还原真实的明治年代非常活跃的田口卯吉像,引起先关研究者的注意。
关键词:田口卯吉;文明史;日本人白人说
田口卯吉①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安政2年(1855)年的江户城。田口家祖上历代侍奉德川幕府,隶属于徒士组(下级武士职称)。田口卯吉的的祖父慎左卫门是江户时代硕学鸿儒佐藤一斎的长子,可谓名门望族之后。然而,田口卯吉六岁时,其父因事故离世。隔年,长兄离世。一家陷入贫困状态。他十一岁时作为御徒士见习在昌平坂学所学习儒学,熟读四书五经。十三岁那年日本发生明治维新,这对于德川旧家臣的田口一家也不是好事,②贫困仍无法摆脱。但从后来他的生涯来看,这并不意味着他转化成为成为“不平士族”,相反,他从被桎梏的形式化社会中得到了自由。[1]
明治维新后,受上野之战的冲击,田口一家迁至横滨,靠经营鸡蛋为生。在此他认识了美国长老派传教士汤姆逊,随其学习英文。随后,为躲避官军搜查而逃至静冈藩的姐夫木村熊二要求其到静冈藩担任生育方头取支配御雇一职。一八七一年明治政府断行废藩置县,田口卯吉遂被任命前往东京研修。
在东京,田口研修化学、英语、医学,于一八七二年考上大藏省翻译局,转向经济学研究。一年半后,转任大藏省纸币寮,因萨摩藩出身的上司得能良介的压制,与其发生矛盾,并开始反思官僚生活。显然,当时盛行藩阀政治的官僚生涯对于旧幕臣出身的田口不利。一八七五年,田口提交辞呈,但未被批准。他将不满发表在《邮便报知新闻》和《横滨每日新闻》,并抨击官方及御用学者的经济政策,批判政府压制自由言论的《新闻纸条例》和《诽谤律》,顺应自由民权运动的潮流,以自由主义者的面貌登上舆论论战。一八七八年田口从大藏省退职,其后在涩泽荣一的“择善会”的支持下创办了日本第一份自由主义经济雜志《东京经济杂志》,该杂志以英国著名经济报《经济学人》为榜样,以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为基本,宣扬自由贸易,与以犬养毅为代表的保守主义经济论新闻《东海经济新报》对峙,最终因批判大藏卿大隈重信的货币政策而失去了“择善会”的支持,靠田口一己之力艰难经营,后因受石桥湛山创办的《东洋经济新报》的冲击,于一九二三年停刊。可是,这并不能否认《东京经济杂志》在当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比如著名记者宫武外骨后来就有写到“明治二十一二年,三评论杂志博得好评。苏峰的《国民之友》和羯南的《日本人》以及田口的《东京新闻杂志》。”山路爱山在《明治文学史》(1893年)中例举两人的时候,先是说到田口,福泽排在后面[2]。田口也凭此影响力当选一八九四年国会众议院议员,代表新兴的城市工商业者与地主和财阀的经济政策对抗。因其忠实于自由主义经济理想,反对贸易保护、积极的财政政策,故有“日本的亚当·斯密”之称。
除了经济研究,田口卯吉在历史研究方面也有广泛涉猎。从大藏省担任公职开始,他就不间断给报社投稿,发表对经济及历史的相关看法。退职翌年就开始发表著名的《日本开化小史》(1877~82),隔年又发表其经济学代表性著作《自由贸易日本经济论》(1878),名扬一时。田口卯吉因此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与福泽渝吉和天野为之并称为三人之一。[3]
在此前田口卯吉供职的翻译局正在翻译法国外交家基佐的《西洋开化史》和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的《英国开化史》,加之此前不久福泽渝吉刚好发表其影响巨大的《文明论之概略》(1875),田口读后受其启发,遂开始撰写《日本开化小史》。此后此书与《文明论之概略》一齐被视为文明史论的代表性著作。[4]然而,尽管后来学者经常将他们二者进行比较,但在同时代与福泽渝吉齐名的田口卯吉却在身后完全未得到能够与福泽渝吉的相提并论的历史名声,关于这一点,河野有理的分析如下:
一是田口并未像福泽一样经营大学(庆应私塾大学),培养弟子,在各地形成自己的“山头”。二是他活动众多、涉猎甚广。他自己就有“革命后社会百事属于草创之期间,难专于一事。”的座右铭。他在东京府会、东京市会、众议院都有议席。他也是历史学家(以现在的学科分类也包括人类学和考古学),是《日本社会事汇》、《大日本人名辞书》的编撰者,《国史大系》、《群书类丛》、《德川实纪》的刊行者,又是经济学家,又是企业家、实业家、经营者(两毛铁道、东京证劵交易所)。还是新闻记者兼杂志经营者(《东京新闻杂志》、《史海》)。作为启蒙时期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同代人中当然是出类拔萃,但在下一代的学者中,学问迅速走向了专门化,失去了当时学问之间相互的关联以及在背后支撑着统和理论和实践的强烈的价值意识。将他在各个领域留下的研究业绩,顺应新的学术规范给予其学术史的地位,将是件煞费苦心的事情。[5]
总而言之,田口卯吉在其后的学术史上被边缘化了。尽管如此,田口卯吉的影响在当时还是甚为巨大,甚至波及中国。从柳亚子当年读到他的《支那开化小史》(1888),称其为“诚近今历史界上一杰作……全岛策士为我国民作借箸之谋,我同胞其愧也未。” 可见一斑。[6]
《日本开化小史》一改中国古典编年体的历史叙事,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学等方面把日本的历史描述为有因果关系的进化史,和《文明论之概略》并成为日本文明史观的代表性著作。[7]它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叙事在于:不是从游离出旧时代儒学历史社会的的个人的随意性、言论行动或者德性来说明历史的变迁,严厉地拒绝从所谓的偶然性来理解历史,它反应着基于人类理性憧憬的自然科学合理主义影响下的启蒙期的历史认识论的历史观,它致力于从合理的因果关系阐述历史,以此形成了启蒙的文明史特征。[8]也就是说,文明史的本质在于,不是着眼于“政权的转移”,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9]作为开文明史的先行者,田口卯吉备受赞誉。③ 他在历史领域留下的另一个业绩就是有关日本人种的研究,相关文献主要有《日本人种论》、《黄祸论》、《古代史之研究》、《商业史歌》等等。这其中有些是专门的著作,有些是各地演讲的文稿。尽管他的许多论证不论是从方法上还是从结论上来看都可以说是谬论颇多,但在当时他却受邀去各地讲演他的人种理论,并且信徒众多,确实是反映了明治时代举国一致脱亚入欧的时代精神。作为“日本人种白人说”的始作俑者,他的学说在当时日本社会中引起了有关人种方面的激烈争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知识精英森鸥外等人对此都有直接的回应。此外,“日本人种白人说”也得到了一大批历史学者的追随,如竹越三叉、木村鹰太郎、小谷部全一郎等等。时至日俄战争前,西方黄祸论的社会舆论也逐渐达到高潮,田口卯吉以其“日本人种白人说”的理论为基础写作《破黄祸论:一名日本人的真相》回应西方,试图将“黄祸”的恶名引致俄国,为日本进行的战争辩護。
他的“破黄祸论”的特点首先是,它和他的人种观密切相关,而这种人种观它体现着日本思想史中一种符号化的思维习惯。中国学者孙歌指出明治年间出现的“脱亚入欧”是有着和江户时代日本“华夷变态”一脉相承的历史视线,即把“中华”“亚洲”等概念符号化,使符号和它所指称的实体相分离。在江户时代由于中原大地发生满清入主中原的朝代更迭,日本上层社会逐渐形成了所谓“华夷变态”的看法。所谓“华夷变态”是指日本人否定了清朝中国代表“华”的正统性,它的逻辑结果便是日本取而代之,以“华”自居。自被迫开港以来,日本又坦然将西方文明视为“中华”。明治维新后的“脱亚入欧”实际上就是把日本这一亚洲国家从它所在的地域位置上抽离出来,符号化为可以移动的文明载体,使它与欧洲大陆另一端的近代强国发生一体性关联。[10]田口卯吉所提出的“日本白人起源说”,也正是“实体”与“指称”相分离的思维方式。
其次是,他的“破黄祸论”中体现着对中国和本国少数族裔的丑化和歧视。否定中国这个“巨大的他者”④并非稀奇,这方面的研究也为数众多。⑤但田口卯吉的破黄祸中提到本国的少数族裔却非常少有,且所占篇幅超过一半,这里值得重视。
《破黄祸论》最后一个特点就是文本中充斥着东方主义的视线。一般人们只注意到日本近代文明史论中哲学前提或结论上的东方主义性格,比如按照子安宣邦教授在一本题为《亚洲如何被叙述:近代日本的东方主义》的书中谈到,日本的文明史论是以黑格尔的“停滞的亚细亚”与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为机轴而成立的。[11]
田口卯吉的《日本开化史》、《支那开化史》和《破黄祸论》的成立无疑有着这样的契机。然而田口卯吉的《破黄祸论》中另外一个特点,语言学作为东方主义重要的工具,在其论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纵观田口卯吉的一生,他是日本著名的报人,他的历史观或者经济争论都给当时明治时代的日本巨大的影响,丰富而且复杂,他是自由主义者却为日本帝国主义效力,他是文明史的开拓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者,了解他的一生,更有助于了解日本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注释
①鶴城塩島仁吉編:『鼎軒田口先生傳』經濟雜誌社, 1912.5第一章の「出生及び幼年時代」と第二章の「修学時代」。
②福田德三博士称之为“明治维新的败残者、被压迫者”。见“『鼎軒田口卯吉全集』第二巻「文明史及社会論、東京、鼎軒田口卯吉全集刊行会、1929年、福田徳三の「解説」第34頁。”
③鼎軒田口卯吉全集刊行会編:『鼎軒田口卯吉全集第二巻』東京、1926年、徳富福三の「解説」、4頁。
④ 子安宣邦:『「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日本の近代とオリエンタリズム』の第六章の「大いなる他者:近代日本の中国像」。東京:藤原書店、2003年、151-169頁。
⑤中文部分参考有刘岳兵的《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的第四章、第五章;周宁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之第六章《巨大的他者:日本现代性自我想象中的“中国”》。
参考文献
[1]伊藤彌彦.<論説>田口卯吉の政治思想(上) [J].同志社法學,1974(9): 124.]
[2]川野有理. 田口卯吉の夢: [M].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13:7—8.]
[3]橋川文三. 黄禍物語[M].東京:筑摩書房,1976:40.]
[4]桑原武夫.日本の名著:近代の思想[M].東京:中央公論社,1962:12.]
[5]橋川文三. 黄禍物語[M].東京:筑摩書房,1976:8-9.]
[6]柳亚子.柳亚子先生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03.]
[7]川﨑勝.田口卯吉の「私利心」:最初の著作『自由交易日本経済論』と『日本開化小史』を中心に[J].社会と倫理2011(25):164.]
[8]小沢栄一.近代日本史学史の研究:十九世紀日本啓蒙史学の研究 明治編[M]. 東京:吉川弘文館, 1968:198.]
[9]川野有理. 田口卯吉の夢: [M].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13:65]
[10]孙歌.亚洲意味着什么?[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9(33):10-14.]
[11]子安宣邦.「アジア」はどう語られてきたか:日本の近代とオリエンタリズム[M]. 東京:藤原書店,2003,151-169.
作者简介:李凯航(1990-),男,湖南长沙人,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