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和永远的老师。可惜,很多家長只知道分数和名次,并不明白身上肩负的重要使命。其实,今后的竞争,将越来越不是“争第一”,而是“找唯一”——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因为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怎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做好自己?它的成功指标又有哪些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首先,要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关注他们的情商,而不是片面强调智商。所谓“3岁看小,7岁看老”,看的并不是会背几首唐诗能认多少字,而是遵守游戏规则,有感恩和宽容之心等。开朗、大气、有亲和力、讲规矩,这些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决定了他能不能成“大器”。
其次,与书为友,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对儿童而言,除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外,兴趣、好奇心、想象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的早期教育,比那些考试排名、竞赛证书重要得多。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件大事。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愿意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最后,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帮他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真正属于他的独特优势。因此,家长不能光盯着考分,而要观察和发现孩子独特的禀赋、潜质、爱好,点燃其内心的火焰,帮他找到成长的方向。其实,最好能让孩子在高中前后拥有比较明确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找到并完善“自我”,这样他今后才能自主地强化和发展。
孩子无常性,爱好会变化。一个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是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成长环境,然后鉴别和认识孩子真正的爱好和习性,加以引导和培养。著名学者俞平伯有一个教育理念,叫作“大水养鱼”,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孩子越有可能长成大鱼。
首先,要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关注他们的情商,而不是片面强调智商。所谓“3岁看小,7岁看老”,看的并不是会背几首唐诗能认多少字,而是遵守游戏规则,有感恩和宽容之心等。开朗、大气、有亲和力、讲规矩,这些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决定了他能不能成“大器”。
其次,与书为友,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对儿童而言,除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外,兴趣、好奇心、想象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的早期教育,比那些考试排名、竞赛证书重要得多。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件大事。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愿意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最后,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帮他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真正属于他的独特优势。因此,家长不能光盯着考分,而要观察和发现孩子独特的禀赋、潜质、爱好,点燃其内心的火焰,帮他找到成长的方向。其实,最好能让孩子在高中前后拥有比较明确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找到并完善“自我”,这样他今后才能自主地强化和发展。
孩子无常性,爱好会变化。一个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是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成长环境,然后鉴别和认识孩子真正的爱好和习性,加以引导和培养。著名学者俞平伯有一个教育理念,叫作“大水养鱼”,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孩子越有可能长成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