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西汉剧,俗称“乱弹”,光绪年间,因受粤东“外江戏”(今广东汉剧)影响而改称“外江戏”;流行于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其名称多被误解为“流行于闽西的武汉汉剧”,其实它源于清中叶湖南祁阳的楚南戏(今称祁剧)。在30年代,广东《汕头日报》编辑钱热储著文倡议,将广东的“外江戏”(楚南戏)称为“广东汉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别“广东汉剧”而取名“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入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原来称为乱弹,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和乱弹及湖北汉剧有着亲缘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出地方声腔剧种流变的基本轨迹。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闽西汉剧也遭遇了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闽西汉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西汉剧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净四门,后为生、旦、丑、公(老生)、婆(老旦)、净六行。老生分文、武老生,黑净分大花、二花,丑分官袍丑(“官带丑”)、方巾丑、短衣丑。此外还有彩旦、大丑等。其表演程式十分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如“拉山膀”,又叫“开山”、“拉山”,是跳台的起始动作,而且各行当都有“右单山膀”、“左单山膀”、“开山膀”三个阶段。其与别的剧种不同的特色是,动作细腻,刚中带柔,手心朝外,手指等地演出,并收徒传艺,开始在闽西扎根落户。其皮黄声腔以楚南戏为媒介流入闽西后,在流传过程中又吸收闽西木偶、西秦戏、饶平戏以及民间音乐小调等艺术养分,闽西汉剧成为既保留楚南戏皮黄声腔的风貌,又具有闽西特色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
清末至民国初,是闽西汉剧的兴盛时期,闽西出现的戏班有“荣德顺”、“新天彩”、“新乐天”、“新罗天”、“乐同源”、“新福顺”、“大香山”、“新金华”、“新桃园”、“赛桃园”、“新梅花”、“荣天彩”、“同乐春”、“大罗天”等班社,此外,在偏僻山村还有“咸水班”、“山垅班”、“土头班”等散布各地。
这一时期,外江戏(楚南戏)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艺人,如小生蔡迈三、乐师郭联寿等于民国16年(1927年)随“新舞台”班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演出《九炎山》《薛蛟吞珠》等剧目,历时半年之久。龙岩艺人林南辉也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教戏传艺,最后客死泰国。民国13年,名旦张全镇(1886~1948年)、张巧兰(1905~1975年)夫妇,随“荣天彩”班到台湾演出《贵妃醉酒》《拾玉镯》《孟丽君》《杏元和番》等剧目。上世纪40年代后,闽西汉剧开始衰落,戏班大量减少,艺人流散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汉剧开始恢复。1950年,老艺人陈坤福、邓星堂等重新组建龙汀汉剧团。1952年,成立龙岩群声汉剧团;1954年,改称龙岩专区汉剧团。同时,各县也先后成立专业性质的县级剧团,如永定县大溪汉剧团、上杭县汉剧团、武平县汉剧团等。业余剧团遍布各地,仅连城一县,1959年至1966年前,就有18个之多,永安县小陶镇有9个,闽南云霄、诏安、南靖等地也有业余汉剧团的足迹。
“文化大革命”期间,闽西汉剧受到严重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团逐渐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永定、上杭、武平均有专业汉剧团,各县还有业余汉剧团或民间职业剧团。闽西汉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涌现出一些艺术造诣很深,享有盛誉的表演艺术家。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入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原来称为乱弹,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和乱弹及湖北汉剧有着亲缘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出地方声腔剧种流变的基本轨迹。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闽西汉剧也遭遇了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闽西汉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西汉剧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净四门,后为生、旦、丑、公(老生)、婆(老旦)、净六行。老生分文、武老生,黑净分大花、二花,丑分官袍丑(“官带丑”)、方巾丑、短衣丑。此外还有彩旦、大丑等。其表演程式十分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如“拉山膀”,又叫“开山”、“拉山”,是跳台的起始动作,而且各行当都有“右单山膀”、“左单山膀”、“开山膀”三个阶段。其与别的剧种不同的特色是,动作细腻,刚中带柔,手心朝外,手指等地演出,并收徒传艺,开始在闽西扎根落户。其皮黄声腔以楚南戏为媒介流入闽西后,在流传过程中又吸收闽西木偶、西秦戏、饶平戏以及民间音乐小调等艺术养分,闽西汉剧成为既保留楚南戏皮黄声腔的风貌,又具有闽西特色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
清末至民国初,是闽西汉剧的兴盛时期,闽西出现的戏班有“荣德顺”、“新天彩”、“新乐天”、“新罗天”、“乐同源”、“新福顺”、“大香山”、“新金华”、“新桃园”、“赛桃园”、“新梅花”、“荣天彩”、“同乐春”、“大罗天”等班社,此外,在偏僻山村还有“咸水班”、“山垅班”、“土头班”等散布各地。
这一时期,外江戏(楚南戏)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艺人,如小生蔡迈三、乐师郭联寿等于民国16年(1927年)随“新舞台”班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演出《九炎山》《薛蛟吞珠》等剧目,历时半年之久。龙岩艺人林南辉也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教戏传艺,最后客死泰国。民国13年,名旦张全镇(1886~1948年)、张巧兰(1905~1975年)夫妇,随“荣天彩”班到台湾演出《贵妃醉酒》《拾玉镯》《孟丽君》《杏元和番》等剧目。上世纪40年代后,闽西汉剧开始衰落,戏班大量减少,艺人流散各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汉剧开始恢复。1950年,老艺人陈坤福、邓星堂等重新组建龙汀汉剧团。1952年,成立龙岩群声汉剧团;1954年,改称龙岩专区汉剧团。同时,各县也先后成立专业性质的县级剧团,如永定县大溪汉剧团、上杭县汉剧团、武平县汉剧团等。业余剧团遍布各地,仅连城一县,1959年至1966年前,就有18个之多,永安县小陶镇有9个,闽南云霄、诏安、南靖等地也有业余汉剧团的足迹。
“文化大革命”期间,闽西汉剧受到严重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团逐渐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永定、上杭、武平均有专业汉剧团,各县还有业余汉剧团或民间职业剧团。闽西汉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涌现出一些艺术造诣很深,享有盛誉的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