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常常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设题的重点和热点。一般会设置这样的题目: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等。
解题点拨
针对以上设问,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来答,一个是小说中环境的特点,另一个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特点,不外乎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简单的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小说开头,其作用一般是奠定全篇感情基调,或渲染特定氛围;置于人物描写之中,其作用一般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置于小说情节之中,其作用是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为小说的背景,其作用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答题误区:①不结合小说进行具体分析,生搬硬套环境描写的作用;②答题时不分要点,或遗漏要点。
演练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那是一个极黑极冷的夜晚,枪炮的轰鸣声渐渐地平静下来。上士克利特丢掉手中的枪,右手紧按住疼得钻心的左臂,望着黑暗中矗立着的莫斯科城发呆。
这是1941年的冬天,德军在苏联本土的战争进入艰难阶段。克利特和同伴们多次在莫斯科城外被击溃,挣扎在死亡边缘。
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克利特收回目光,发现那些被炮火点燃的荒草和树木,不知何时已经熄灭。身边没有生命气息,处处都是同伴冰冷的尸体。
他讨厌这场战争,当初也是被迫当兵,此刻他万念俱灰,踉踉跄跄地向前走,毫无目的。不知走了多久,全身都已冻透,淌出的血也凝成了冰。就在他准备给自己一枪时,远处有一簇微微的火光一闪!他揉了揉眼睛,确实是有点火光!
他精神一振,奋力向那边走去。原来是一片墓园,有座坟前,一支蜡烛正在静静地燃烧着。他快步上前,扑倒在蜡烛旁,烛光猛地摇曳了一下。他抬起脸来,那烛光映得心里暖暖的,令他想要落泪。这无边的黑暗吞噬不了一支蜡烛的微光,极度的冰冷冻结不住一支蜡烛的火焰,他的心猛烈地燃烧起来。他在烛光中仔细辨认着墓碑上的一行字——尼•科拉夫之墓,然后起身,大步向远处更深的黑暗走去。
20年之后,克利特已成为西德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他常常回想起那场战争,想起自己九死一生地逃回国内,想起莫斯科郊外的那支蜡烛!如果没有那支蜡烛,他的生命早就冻结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所以他一直牢记着那个名字——尼•科拉夫!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人于战乱的夜里在他坟前点燃蜡烛?
带着诸多的疑问,他重又踏上了苏联的土地。克利特在莫斯科城外几度寻找,却不见那记忆中的墓园。不过他并没有死心,莫斯科的远郊近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终于,他在一个烈士陵园中找到了尼•科拉夫的墓,依然是那个小小的墓碑,依然有一支蜡烛插在墓前,却并没有点燃。而坟前,无数被燃过的蜡烛痕迹留在那里。陵园的看守者告诉克利特,每个周日都有人送来很多蜡烛,嘱他每逢夜晚就在科拉夫的坟前点亮。
那个周日,克利特遇见了送蜡烛的人,从而得知了尼•科拉夫的故事。尼•科拉夫是莫斯科城内的一个普通工人,在莫斯科最艰难凶险的日子里,德军的飞机经常来轰炸。于是一到夜里,几乎所有的房子里都不点灯,怕给敌机以轰炸的目标。可是,那时莫斯科的夜晚却有一所房子里还亮着灯,那就是科拉夫的家。
科拉夫当时36岁,未结婚,单身一人住在城西的一座平房里。每个夜里,他都要点燃蜡烛,即使睡着了,也让蜡烛燃着。虽然当时物资奇缺,但蜡烛随处可以买到,所以科拉夫储备了许多蜡烛,用以照亮整个房间。邻居们都劝他,说他这样做很不理智,很危险,他却说:“莫斯科不会是永远的黑暗,就算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我也要为它亮起哪怕最微弱的一缕光!”
终于,在一个夜晚,敌机扔下的一枚炸弹击中了科拉夫的房子,他也因此殉难,他的家那一夜燃烧成莫斯科最亮的地方。当他的事迹传遍全城,每个夜里,千家万户都亮了起来,闪耀着蜡烛的光芒。科拉夫被人们葬在荒僻的东郊,常有人在夜里潜出城去,在他坟前点起一支蜡烛。
那个送蜡烛的人对克利特说:“科拉夫的一支蜡烛,点亮了整个莫斯科,也点燃了所有苏联人的希望和信心!”
克利特说:“不,他的蜡烛还点燃了一个德国士兵冰冷绝望的心,我相信,它终将点燃这个世界向往和平的心!”
克利特回国以后,从此以后的每个夜晚,都会在窗前点亮一支蜡烛,直到崭新的黎明来到。
(史顺利摘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21期)
小说1—3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小说中1-3段中的环境描写①是为了表现上士克利特当时处境的艰难,②是为后文写他在绝望时准备自杀做铺垫,③也突出蜡烛给他的巨大精神力量。
【简析】这是一篇取自苏德战争题材的小说,反映的是主人公克利特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受到了尼•科拉夫点燃的蜡烛的鼓舞而奋起的故事,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开头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参照上文“环境描写的作用”中的②③④中即可归纳得出。要提醒的是在回答环境描写的作用时,一定要结合原文具体作答。
雾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扳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小说开头和结尾划线句子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
【示例】开头: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②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
结尾:①“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②“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或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突出了周小波的诚实质朴);③照应文题,呼应前文。
【简析】小说主人公周小波“被石头绊倒”成为滚雷英雄,生命垂危之际,原以为他会提出种种要求,结尾让人出乎意料之外,主人公艰难地写出了对自己并不光彩的真相,从而突出了他诚实、淳朴等性格特点。“雾”的环境描写在开头,作用一般是渲染氛围,引起下文等。结尾处“雾”的描写要结合原文具体分析,“雾”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雾”,又指主人公不安的内心。也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同时在结构上也首尾照应,呼应文题。
【作者简介】
闫喜生,高级教师,执教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高级中学,全国优秀班主任,优质课评比获国家级一等奖,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任占华
解题点拨
针对以上设问,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来答,一个是小说中环境的特点,另一个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特点,不外乎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简单的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小说开头,其作用一般是奠定全篇感情基调,或渲染特定氛围;置于人物描写之中,其作用一般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置于小说情节之中,其作用是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为小说的背景,其作用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答题误区:①不结合小说进行具体分析,生搬硬套环境描写的作用;②答题时不分要点,或遗漏要点。
演练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那是一个极黑极冷的夜晚,枪炮的轰鸣声渐渐地平静下来。上士克利特丢掉手中的枪,右手紧按住疼得钻心的左臂,望着黑暗中矗立着的莫斯科城发呆。
这是1941年的冬天,德军在苏联本土的战争进入艰难阶段。克利特和同伴们多次在莫斯科城外被击溃,挣扎在死亡边缘。
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克利特收回目光,发现那些被炮火点燃的荒草和树木,不知何时已经熄灭。身边没有生命气息,处处都是同伴冰冷的尸体。
他讨厌这场战争,当初也是被迫当兵,此刻他万念俱灰,踉踉跄跄地向前走,毫无目的。不知走了多久,全身都已冻透,淌出的血也凝成了冰。就在他准备给自己一枪时,远处有一簇微微的火光一闪!他揉了揉眼睛,确实是有点火光!
他精神一振,奋力向那边走去。原来是一片墓园,有座坟前,一支蜡烛正在静静地燃烧着。他快步上前,扑倒在蜡烛旁,烛光猛地摇曳了一下。他抬起脸来,那烛光映得心里暖暖的,令他想要落泪。这无边的黑暗吞噬不了一支蜡烛的微光,极度的冰冷冻结不住一支蜡烛的火焰,他的心猛烈地燃烧起来。他在烛光中仔细辨认着墓碑上的一行字——尼•科拉夫之墓,然后起身,大步向远处更深的黑暗走去。
20年之后,克利特已成为西德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他常常回想起那场战争,想起自己九死一生地逃回国内,想起莫斯科郊外的那支蜡烛!如果没有那支蜡烛,他的生命早就冻结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所以他一直牢记着那个名字——尼•科拉夫!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人于战乱的夜里在他坟前点燃蜡烛?
带着诸多的疑问,他重又踏上了苏联的土地。克利特在莫斯科城外几度寻找,却不见那记忆中的墓园。不过他并没有死心,莫斯科的远郊近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终于,他在一个烈士陵园中找到了尼•科拉夫的墓,依然是那个小小的墓碑,依然有一支蜡烛插在墓前,却并没有点燃。而坟前,无数被燃过的蜡烛痕迹留在那里。陵园的看守者告诉克利特,每个周日都有人送来很多蜡烛,嘱他每逢夜晚就在科拉夫的坟前点亮。
那个周日,克利特遇见了送蜡烛的人,从而得知了尼•科拉夫的故事。尼•科拉夫是莫斯科城内的一个普通工人,在莫斯科最艰难凶险的日子里,德军的飞机经常来轰炸。于是一到夜里,几乎所有的房子里都不点灯,怕给敌机以轰炸的目标。可是,那时莫斯科的夜晚却有一所房子里还亮着灯,那就是科拉夫的家。
科拉夫当时36岁,未结婚,单身一人住在城西的一座平房里。每个夜里,他都要点燃蜡烛,即使睡着了,也让蜡烛燃着。虽然当时物资奇缺,但蜡烛随处可以买到,所以科拉夫储备了许多蜡烛,用以照亮整个房间。邻居们都劝他,说他这样做很不理智,很危险,他却说:“莫斯科不会是永远的黑暗,就算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我也要为它亮起哪怕最微弱的一缕光!”
终于,在一个夜晚,敌机扔下的一枚炸弹击中了科拉夫的房子,他也因此殉难,他的家那一夜燃烧成莫斯科最亮的地方。当他的事迹传遍全城,每个夜里,千家万户都亮了起来,闪耀着蜡烛的光芒。科拉夫被人们葬在荒僻的东郊,常有人在夜里潜出城去,在他坟前点起一支蜡烛。
那个送蜡烛的人对克利特说:“科拉夫的一支蜡烛,点亮了整个莫斯科,也点燃了所有苏联人的希望和信心!”
克利特说:“不,他的蜡烛还点燃了一个德国士兵冰冷绝望的心,我相信,它终将点燃这个世界向往和平的心!”
克利特回国以后,从此以后的每个夜晚,都会在窗前点亮一支蜡烛,直到崭新的黎明来到。
(史顺利摘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21期)
小说1—3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小说中1-3段中的环境描写①是为了表现上士克利特当时处境的艰难,②是为后文写他在绝望时准备自杀做铺垫,③也突出蜡烛给他的巨大精神力量。
【简析】这是一篇取自苏德战争题材的小说,反映的是主人公克利特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受到了尼•科拉夫点燃的蜡烛的鼓舞而奋起的故事,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开头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参照上文“环境描写的作用”中的②③④中即可归纳得出。要提醒的是在回答环境描写的作用时,一定要结合原文具体作答。
雾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扳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小说开头和结尾划线句子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
【示例】开头: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②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
结尾:①“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②“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或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突出了周小波的诚实质朴);③照应文题,呼应前文。
【简析】小说主人公周小波“被石头绊倒”成为滚雷英雄,生命垂危之际,原以为他会提出种种要求,结尾让人出乎意料之外,主人公艰难地写出了对自己并不光彩的真相,从而突出了他诚实、淳朴等性格特点。“雾”的环境描写在开头,作用一般是渲染氛围,引起下文等。结尾处“雾”的描写要结合原文具体分析,“雾”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雾”,又指主人公不安的内心。也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同时在结构上也首尾照应,呼应文题。
【作者简介】
闫喜生,高级教师,执教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高级中学,全国优秀班主任,优质课评比获国家级一等奖,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任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