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每当读起这段铿锵作响、掷地有声的文字,便引起我们对方志敏烈士的无限缅怀和思念。作为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直至壮烈殉国的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名言和事迹感召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1980年,第一部表现和歌颂方志敏烈士的彩色故事片《血沃中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投入拍摄,并于1981年初在全国公映。30年过去,有关这部电影的一些情况仍像电影镜头一样,不断地在我脑海里回放。
30年前在南昌的拍摄
电影《血沃中华》的剧本,是由南昌的方兰、周毅如和孙勃3人共同创作的,主要描写方志敏烈士狱中斗争的故事。
1980年4月下旬,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血沃中华》摄制组来到南昌,前后拍摄持续近20天。据我了解,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南昌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电影拍摄。那时候,看电影本身就是件热门事,能够在家门口看拍电影更是稀罕无比。《血沃中华》摄制组的到来,引起了南昌全城上下的高度关注。当时,我作为一个执着甚至狂热的影迷,有幸进入拍摄场地,耳闻目睹了这部影片的拍摄片段,现场的情景难以忘怀。
那是4月20日,《血沃中华》摄制组在胜利路南端即今天的步行街一带,拍摄方志敏被敌人押解南昌、游街示众的一场戏。我至今仍记得,那天阴霾密布,加上紧张忙碌的拍摄节奏,整个现场气氛格外凝重。
胜利路从真真照相馆经亨得利钟表店,再至与中山路交接处的工农兵商场,已布置还原成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南昌旧街景,两边店铺商业广告和生意旗幡招摇,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前挤后拥,沿街而立。扮演方志敏的魏新身着粗布制服,外披一件灰旧的棉大衣,戴着手铐和脚镣站在囚车上,在敌兵的监押下从闹市徐徐经过。看到群情激愤的围观群众,方志敏面含微笑,频频致意;而面对敌兵的刺刀丛,方志敏则从容镇定,毫无畏惧……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走戏,几番下来,魏新已是大汗淋漓,在一旁的化妆师李永生不停地为其拭汗补妆。这场出现在电影开头仅有三四分钟的戏,拍了五六个小时。在导演的有力指挥和科学调度下,2000多人的群众场面拍摄井然有序地完成了。
接下来的日子,摄制组又在人民公园“园中园”等处拍摄了蒋介石劝降等戏,并在南昌市三医院、江西宾馆、滨江招待所以及市郊梅岭等地进行拍摄。
结束在南昌的繁忙拍摄,摄制组来到方志敏家乡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现场的工作人员曾回忆说,全村老少兴高采烈,一片沸腾,把家里最好的土特产拿出来犒劳摄制组的同志们。除在江西省境内的南昌、弋阳拍摄和庐山取景外,影片还在苏州、鞍山、哈尔滨等地拍摄。
创作班底有一定的实力
电影《血沃中华》的创作班底虽谈不上阵容强大,但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导演尹一青是1946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当演员出身的他,解放初期曾在《光芒万丈》《赵一曼》《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57年转做导演后,先后参与或独立执导了《地下尖兵》《列兵邓志高》《并肩前进》《海上神鹰》《红梅花开》《马戏团的新节目》《龙飞凤舞》《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山村会计》等影片。“文化大革命”后期,尹一青拍攝的反映淮海战役民工支前的故事片《车轮滚滚》,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血沃中华》是他的“封镜”之作。尹一青已去世多年,他的儿子尹大为继承父业,在当今影视界十分活跃,集导演、演员于一身,拍了不少令人瞩目的作品,还是巩俐的启蒙老师。
副导演之一的陈学洁,也系演员出生。1961年,18岁的她主演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曾轰动一时,受到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和亲切问候。此后又在《两家人》《路考》《特快列车》《艳阳天》等影片中饰演主角或重要角色。1974年,陈学洁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76年毕业回长影开始从事副导演、导演工作,在《血沃中华》中担任副导演时年仅37岁。
在影片中扮演方志敏的魏新,是江西省话剧团副团长,50年代曾经在话剧舞台上塑造方志敏形象。《血沃中华》虽未能使魏新在银幕上一鸣惊人,却为他开启了通向影坛的一扇大门。自《血沃中华》之后,魏新紧接着便在《元帅与士兵》《神行太保》《回头一笑》等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人过中年的他,成了银幕和舞台上的一名“双栖”演员。
与魏新配戏、在剧中扮演缪敏的赵文瑜,是长影演员,比陈学洁大两岁。曾经在《鸿雁》《英雄儿女》《雁红岭下》《钢铁巨人》《沙漠的春天》《山寨火种》等影片中出演角色。80年代以来,赵文瑜除了拍电影,还执导和主演了多部电视剧,并担任译制片导演及配音工作。
影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即方志敏书稿的传递者——狱卒张怀志,由长影的当红小生陈国军扮演。他在根据鲁迅先生的同名作品拍摄的《药》中扮演革命者夏瑜,并参加过《苦难的心》《刀光虎影》《大小伙子》《心灵深处》等影片的拍摄,后转入北影担任导演,拍摄了《无情的情人》《大清炮队》等一批反响不小的影片。
扮演蒋介石的赵恒多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最早的特型演员之一。1978年他在电影《大渡河》中饰演蒋介石,不仅是他初登银幕的“蒋光头”造型,也是故事片里最早的蒋氏形象,获得了专家和观众好评。他由此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成为专门饰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赵恒多已于2001年去世。
在这部影片中,除了魏新之外,还有两位演员来自江西。一位是江西省话剧团的演员肖翔,在片中扮演方志敏的启蒙老师刘仰斋,虽然戏不多,但该人物为气节而跳崖身亡的情景给人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另一位是南昌市歌舞剧团的演员郑旌美,在片中扮演蒋夫人宋美龄。首次“触电”的她,在此之后又参加了《非常岁月》《智斗美女蛇》《跳动的火焰》等电影的拍摄。
主创人员下了功夫
导演尹一青热衷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为了拍好《血沃中华》,他曾经4次到江西,其中2次到赣东北深入生活,与剧作者研究、推敲剧本,先后看了数十万字的材料。在访问方志敏旧居时,他还专门和村里群众促膝交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据介绍,在塑造方志敏这一英雄形象时,尹一青并没有把他作为神来美化,而是把他作为在严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中的人来表现。在分镜头剧本创作中,注意以“情”感人,对方志敏的师生之情、夫妻之情和战友之情作了刻意渲染和突出。
魏新扮演方志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在《血沃中华》之前,他还不曾上过银幕,而在电影里出演方志敏,又存在年龄偏大、形象偏老的问题,在当时确实担当了很大的风险。虽说魏新1955年就在话剧舞台上扮演方志敏,并因此在全国话剧汇演中获表演二等奖,但毕竟过去了20多年,且银幕艺术不等同于舞台艺术。电影是特写艺术,在银幕上纤毫毕现,让演员扮演与自己年龄相差10多岁的角色,再高明的演员也有难度。
为此,魏新没少花心血、少下功夫。他特意去弋阳县在方志敏烈士家乡生活了几个月,寻找感觉,加深体验。为求神似,缩短自己与角色年龄、体型等方面的距离,符合人物在狱中饱受折磨的特定情景,他每天坚持长跑,节制食欲,硬是在短时间内把体重“压”下去了十多斤。
“蒋介石劝降”引发争议
电影《血沃中华》于1980年底拍摄完毕,1981年1月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查阅当时的报刊可以发现,这部影片上映后反应平平,流于一般。这或许是今天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部反映方志敏事迹的电影的一大原因吧。
尽管南昌是方志敏的就义地,也是影片的拍摄地,但《血沃中华》在南昌各大电影院放映的场次并不是很多,反响也不热烈。
那个时候电影刊物不少,但有关《血沃中华》的影评文章却十分少见。倒是《大众电影》的一篇文章在影坛引起了一阵涟漪。翻开1981年第三期的《大众电影》,我们可以看到,杂志中间的彩色画页刊登了一个页码的《血沃中华》电影剧照,与此同时,在这一期杂志的第4—5页下部分刊登了署名林学的文章《对影片<血沃中华>的意见——访方志纯、朱旦华、石凌鹤》。方志纯是方志敏的堂弟,朱旦华是方志纯的夫人;石凌鹤是著名戏剧家,话剧《方志敏》的作者。该文写道,方志纯同志尚未看过电影《血沃中华》,也没有读过文学剧本,在听罢作者和石凌鹤同志介绍了该片的情节、细节后,“对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提出意见,认为蒋介石亲自到南昌劝方志敏投降,方兰的出世等等,均不符合历史真实”。
文章登出不久,《血沃中华》的3位编剧方兰、周毅如、孙勃就作出回应。他们在1981年第5期《大众电影》杂志上发表了《对<对影片[血沃中华]的意见>的意见》一文,指出了蒋介石亲自到南昌劝降方志敏的史实依据和出处。
围绕《血沃中华》的这场争议并不是很激烈,但由于《大众电影》是当时海内外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的权威电影刊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场争议的影响和效果比影片本身还要大。
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有不同的意见,进而开展争鸣探讨,是很正常的事,它有利于文艺的创作和发展。所以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我没有刻意回避这场争议,也无意于评价这场争议的孰是谁非,仅仅想把当时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让后来者知道围绕这部电影曾经有过这样一回争议和探讨。
影片未火原因初探
应当说,对于《血沃中华》的拍摄,创作者的态度是严肃而认真的,在创作上也有自己的追求,为此付出的心血也不小。但影片上映后终未能引起反响,我认为有其自身的主观问题,也有当时的客觀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幕和舞台上以真名实姓表现开国元勋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与业绩的作品大量出现,堪称是这一题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各大电影厂纷纷上马类似项目,成为当时一大热点。在《血沃中华》问世前后和同一时期,有反映贺龙的《曙光》《贺龙将军》《元帅之死》,写陈毅的《梅岭星火》《山重水复》《陈毅市长》,以青年彭德怀投身革命为素材的《路漫漫》,以罗炳辉将军成长为原型的《从奴隶到将军》,表现韦拔群业绩的《拔哥的故事》,描写吉鸿昌生平的《吉鸿昌》,等等。在同类作品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特别出类拔萃、出新出彩,就很难引起观众关注和共鸣。
其时,“四人帮”被粉碎仅几年时间,人们被禁锢多年的思想刚刚得以解放和松动,并没有完全摆脱与消除过去的思路与模式,文艺创作仍比较谨慎。在银幕上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也是异常艰巨、毫不轻松的事,创作者们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但是经验缺乏,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而作品的成功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上述影片上映后,和《血沃中华》一样没有产生轰动效应的也为数不少。
就《血沃中华》自身而言,受当时创作条件、拍摄技术和表现手段的制约与影响,影片无论是艺术手法、思维方式还是审美标准,都带有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带有鲜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作品的烙印,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不强,远不像现在这样大胆、活跃、丰富和多元,在拍摄手段、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乃至宣传推介等诸方面,均不及现在拍摄的《可爱的中国》。整个影片没有很突出和抢眼的地方,加之方志敏银幕形象偏老偏胖,也使得绝大多数观众难以接受和认可。
历史现实中的方志敏至牺牲时也不过36岁,是位年轻英俊的革命家。如果以今天的标准来划分,他只属于青年,只不过因为他担当要职,资历深厚,故显成稳老练。2009年拍摄的《可爱的中国》,选用任程伟扮演方志敏,应该说与人物的外形和年龄相当吻合与接近,故观众的认可度较高,赢得的掌声不少。
《血沃中华》未能叫响,我以为还与片名有一定的关系。在拍摄期间,“血沃中华”曾一度作为暂定名出现,但后来还是没有更改。反映方志敏的电影,取名“血沃中华”,可能由叶剑英元帅纪念方志敏的诗句“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演化而来,用在这里也不能说不恰当、不合适,只是过于含蓄和宽泛,不够鲜明,不够具体。如果直截了当用《方志敏在狱中》作为片名,一目了然,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写方志敏的电影,对观众来说或许更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影片意义不可遗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一部电影作品。尽管《血沃中华》存在这样的缺憾或那样的不足,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方志敏烈士的形象。它在宣传和介绍方志敏烈士业绩方面所付出的心血与劳动,以及积累的经验等,是不容忽视的;它在方志敏银幕形象塑造上所进行的开创性尝试与探索,并由此在新中国电影长廊中留下的屐痕印迹,是不能被遗忘的。2009年8月,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选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担任主编的15卷本大型丛书《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出版发行,其中电影卷有两本,在收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14部有代表性的电影文学剧本中,《血沃中华》赫然在列。这是对该片意义和价值的肯定。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又恰逢方志敏诞辰110周年,上影集团投入5000万巨资拍摄反映方志敏业绩的新片《可爱的中国》,被列入向新中国60华诞的献礼片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后,反响远远超过了《血沃中华》。我以为这也很正常。虽然都是反映方志敏的电影,但《可爱的中国》和《血沃中华》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两者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时隔30年,时代在飞速前进,社会已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也使电影拍摄手段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因此,若要对两部影片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定要结合各自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条件等因素,否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在祝贺《可爱的中国》的成功的同时,不应无视《血沃中华》的存在。《可爱的中国》全国公映时,业内人士在宣传和推介该片时,大都将其说成是第一部表现方志敏烈士的故事片,这与事实不符。2009年8月20日,在南昌举行的电影《可爱的中国》全国首映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一位副局长面对众多记者这样表述:“方志敏是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英雄豪杰的代表,几代中国电影人都曾设想过,要把方志敏这个英雄人物搬上银幕,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如今,《可爱的中国》拍摄完成,可以说是实现了几代电影人的夙愿。”(见《江西日报》2009年8月21日A2版)“终于完成了几代电影人多年未了的心愿,这也是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巨大贡献,从此,中国电影艺术长廊中又增添了一位英雄人物画像。”(见《信息日报》2009年8月21日4版)。显然,他们不知或忽略了《血沃中华》的存在。
在感于此,在电影《血沃中华》问世30周年之际,我把自己知道的有关该片的一些情况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免人们犯常识性错误。○
(作者为《信息日报》编委、主任编辑)
题图 魏新在电影《血沃中华》中的方志敏造型(王琪翻拍)
责任编辑 张荣辉
30年前在南昌的拍摄
电影《血沃中华》的剧本,是由南昌的方兰、周毅如和孙勃3人共同创作的,主要描写方志敏烈士狱中斗争的故事。
1980年4月下旬,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血沃中华》摄制组来到南昌,前后拍摄持续近20天。据我了解,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南昌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电影拍摄。那时候,看电影本身就是件热门事,能够在家门口看拍电影更是稀罕无比。《血沃中华》摄制组的到来,引起了南昌全城上下的高度关注。当时,我作为一个执着甚至狂热的影迷,有幸进入拍摄场地,耳闻目睹了这部影片的拍摄片段,现场的情景难以忘怀。
那是4月20日,《血沃中华》摄制组在胜利路南端即今天的步行街一带,拍摄方志敏被敌人押解南昌、游街示众的一场戏。我至今仍记得,那天阴霾密布,加上紧张忙碌的拍摄节奏,整个现场气氛格外凝重。
胜利路从真真照相馆经亨得利钟表店,再至与中山路交接处的工农兵商场,已布置还原成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南昌旧街景,两边店铺商业广告和生意旗幡招摇,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前挤后拥,沿街而立。扮演方志敏的魏新身着粗布制服,外披一件灰旧的棉大衣,戴着手铐和脚镣站在囚车上,在敌兵的监押下从闹市徐徐经过。看到群情激愤的围观群众,方志敏面含微笑,频频致意;而面对敌兵的刺刀丛,方志敏则从容镇定,毫无畏惧……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走戏,几番下来,魏新已是大汗淋漓,在一旁的化妆师李永生不停地为其拭汗补妆。这场出现在电影开头仅有三四分钟的戏,拍了五六个小时。在导演的有力指挥和科学调度下,2000多人的群众场面拍摄井然有序地完成了。
接下来的日子,摄制组又在人民公园“园中园”等处拍摄了蒋介石劝降等戏,并在南昌市三医院、江西宾馆、滨江招待所以及市郊梅岭等地进行拍摄。
结束在南昌的繁忙拍摄,摄制组来到方志敏家乡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现场的工作人员曾回忆说,全村老少兴高采烈,一片沸腾,把家里最好的土特产拿出来犒劳摄制组的同志们。除在江西省境内的南昌、弋阳拍摄和庐山取景外,影片还在苏州、鞍山、哈尔滨等地拍摄。
创作班底有一定的实力
电影《血沃中华》的创作班底虽谈不上阵容强大,但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导演尹一青是1946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当演员出身的他,解放初期曾在《光芒万丈》《赵一曼》《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57年转做导演后,先后参与或独立执导了《地下尖兵》《列兵邓志高》《并肩前进》《海上神鹰》《红梅花开》《马戏团的新节目》《龙飞凤舞》《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山村会计》等影片。“文化大革命”后期,尹一青拍攝的反映淮海战役民工支前的故事片《车轮滚滚》,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血沃中华》是他的“封镜”之作。尹一青已去世多年,他的儿子尹大为继承父业,在当今影视界十分活跃,集导演、演员于一身,拍了不少令人瞩目的作品,还是巩俐的启蒙老师。
副导演之一的陈学洁,也系演员出生。1961年,18岁的她主演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曾轰动一时,受到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和亲切问候。此后又在《两家人》《路考》《特快列车》《艳阳天》等影片中饰演主角或重要角色。1974年,陈学洁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76年毕业回长影开始从事副导演、导演工作,在《血沃中华》中担任副导演时年仅37岁。
在影片中扮演方志敏的魏新,是江西省话剧团副团长,50年代曾经在话剧舞台上塑造方志敏形象。《血沃中华》虽未能使魏新在银幕上一鸣惊人,却为他开启了通向影坛的一扇大门。自《血沃中华》之后,魏新紧接着便在《元帅与士兵》《神行太保》《回头一笑》等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人过中年的他,成了银幕和舞台上的一名“双栖”演员。
与魏新配戏、在剧中扮演缪敏的赵文瑜,是长影演员,比陈学洁大两岁。曾经在《鸿雁》《英雄儿女》《雁红岭下》《钢铁巨人》《沙漠的春天》《山寨火种》等影片中出演角色。80年代以来,赵文瑜除了拍电影,还执导和主演了多部电视剧,并担任译制片导演及配音工作。
影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即方志敏书稿的传递者——狱卒张怀志,由长影的当红小生陈国军扮演。他在根据鲁迅先生的同名作品拍摄的《药》中扮演革命者夏瑜,并参加过《苦难的心》《刀光虎影》《大小伙子》《心灵深处》等影片的拍摄,后转入北影担任导演,拍摄了《无情的情人》《大清炮队》等一批反响不小的影片。
扮演蒋介石的赵恒多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最早的特型演员之一。1978年他在电影《大渡河》中饰演蒋介石,不仅是他初登银幕的“蒋光头”造型,也是故事片里最早的蒋氏形象,获得了专家和观众好评。他由此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成为专门饰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赵恒多已于2001年去世。
在这部影片中,除了魏新之外,还有两位演员来自江西。一位是江西省话剧团的演员肖翔,在片中扮演方志敏的启蒙老师刘仰斋,虽然戏不多,但该人物为气节而跳崖身亡的情景给人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另一位是南昌市歌舞剧团的演员郑旌美,在片中扮演蒋夫人宋美龄。首次“触电”的她,在此之后又参加了《非常岁月》《智斗美女蛇》《跳动的火焰》等电影的拍摄。
主创人员下了功夫
导演尹一青热衷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为了拍好《血沃中华》,他曾经4次到江西,其中2次到赣东北深入生活,与剧作者研究、推敲剧本,先后看了数十万字的材料。在访问方志敏旧居时,他还专门和村里群众促膝交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据介绍,在塑造方志敏这一英雄形象时,尹一青并没有把他作为神来美化,而是把他作为在严酷的阶级斗争现实中的人来表现。在分镜头剧本创作中,注意以“情”感人,对方志敏的师生之情、夫妻之情和战友之情作了刻意渲染和突出。
魏新扮演方志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在《血沃中华》之前,他还不曾上过银幕,而在电影里出演方志敏,又存在年龄偏大、形象偏老的问题,在当时确实担当了很大的风险。虽说魏新1955年就在话剧舞台上扮演方志敏,并因此在全国话剧汇演中获表演二等奖,但毕竟过去了20多年,且银幕艺术不等同于舞台艺术。电影是特写艺术,在银幕上纤毫毕现,让演员扮演与自己年龄相差10多岁的角色,再高明的演员也有难度。
为此,魏新没少花心血、少下功夫。他特意去弋阳县在方志敏烈士家乡生活了几个月,寻找感觉,加深体验。为求神似,缩短自己与角色年龄、体型等方面的距离,符合人物在狱中饱受折磨的特定情景,他每天坚持长跑,节制食欲,硬是在短时间内把体重“压”下去了十多斤。
“蒋介石劝降”引发争议
电影《血沃中华》于1980年底拍摄完毕,1981年1月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查阅当时的报刊可以发现,这部影片上映后反应平平,流于一般。这或许是今天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部反映方志敏事迹的电影的一大原因吧。
尽管南昌是方志敏的就义地,也是影片的拍摄地,但《血沃中华》在南昌各大电影院放映的场次并不是很多,反响也不热烈。
那个时候电影刊物不少,但有关《血沃中华》的影评文章却十分少见。倒是《大众电影》的一篇文章在影坛引起了一阵涟漪。翻开1981年第三期的《大众电影》,我们可以看到,杂志中间的彩色画页刊登了一个页码的《血沃中华》电影剧照,与此同时,在这一期杂志的第4—5页下部分刊登了署名林学的文章《对影片<血沃中华>的意见——访方志纯、朱旦华、石凌鹤》。方志纯是方志敏的堂弟,朱旦华是方志纯的夫人;石凌鹤是著名戏剧家,话剧《方志敏》的作者。该文写道,方志纯同志尚未看过电影《血沃中华》,也没有读过文学剧本,在听罢作者和石凌鹤同志介绍了该片的情节、细节后,“对影片中的一些情节提出意见,认为蒋介石亲自到南昌劝方志敏投降,方兰的出世等等,均不符合历史真实”。
文章登出不久,《血沃中华》的3位编剧方兰、周毅如、孙勃就作出回应。他们在1981年第5期《大众电影》杂志上发表了《对<对影片[血沃中华]的意见>的意见》一文,指出了蒋介石亲自到南昌劝降方志敏的史实依据和出处。
围绕《血沃中华》的这场争议并不是很激烈,但由于《大众电影》是当时海内外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的权威电影刊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场争议的影响和效果比影片本身还要大。
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有不同的意见,进而开展争鸣探讨,是很正常的事,它有利于文艺的创作和发展。所以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我没有刻意回避这场争议,也无意于评价这场争议的孰是谁非,仅仅想把当时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让后来者知道围绕这部电影曾经有过这样一回争议和探讨。
影片未火原因初探
应当说,对于《血沃中华》的拍摄,创作者的态度是严肃而认真的,在创作上也有自己的追求,为此付出的心血也不小。但影片上映后终未能引起反响,我认为有其自身的主观问题,也有当时的客觀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幕和舞台上以真名实姓表现开国元勋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与业绩的作品大量出现,堪称是这一题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各大电影厂纷纷上马类似项目,成为当时一大热点。在《血沃中华》问世前后和同一时期,有反映贺龙的《曙光》《贺龙将军》《元帅之死》,写陈毅的《梅岭星火》《山重水复》《陈毅市长》,以青年彭德怀投身革命为素材的《路漫漫》,以罗炳辉将军成长为原型的《从奴隶到将军》,表现韦拔群业绩的《拔哥的故事》,描写吉鸿昌生平的《吉鸿昌》,等等。在同类作品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特别出类拔萃、出新出彩,就很难引起观众关注和共鸣。
其时,“四人帮”被粉碎仅几年时间,人们被禁锢多年的思想刚刚得以解放和松动,并没有完全摆脱与消除过去的思路与模式,文艺创作仍比较谨慎。在银幕上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也是异常艰巨、毫不轻松的事,创作者们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但是经验缺乏,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而作品的成功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上述影片上映后,和《血沃中华》一样没有产生轰动效应的也为数不少。
就《血沃中华》自身而言,受当时创作条件、拍摄技术和表现手段的制约与影响,影片无论是艺术手法、思维方式还是审美标准,都带有其所处时代的特征,带有鲜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作品的烙印,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不强,远不像现在这样大胆、活跃、丰富和多元,在拍摄手段、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乃至宣传推介等诸方面,均不及现在拍摄的《可爱的中国》。整个影片没有很突出和抢眼的地方,加之方志敏银幕形象偏老偏胖,也使得绝大多数观众难以接受和认可。
历史现实中的方志敏至牺牲时也不过36岁,是位年轻英俊的革命家。如果以今天的标准来划分,他只属于青年,只不过因为他担当要职,资历深厚,故显成稳老练。2009年拍摄的《可爱的中国》,选用任程伟扮演方志敏,应该说与人物的外形和年龄相当吻合与接近,故观众的认可度较高,赢得的掌声不少。
《血沃中华》未能叫响,我以为还与片名有一定的关系。在拍摄期间,“血沃中华”曾一度作为暂定名出现,但后来还是没有更改。反映方志敏的电影,取名“血沃中华”,可能由叶剑英元帅纪念方志敏的诗句“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演化而来,用在这里也不能说不恰当、不合适,只是过于含蓄和宽泛,不够鲜明,不够具体。如果直截了当用《方志敏在狱中》作为片名,一目了然,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写方志敏的电影,对观众来说或许更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影片意义不可遗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一部电影作品。尽管《血沃中华》存在这样的缺憾或那样的不足,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方志敏烈士的形象。它在宣传和介绍方志敏烈士业绩方面所付出的心血与劳动,以及积累的经验等,是不容忽视的;它在方志敏银幕形象塑造上所进行的开创性尝试与探索,并由此在新中国电影长廊中留下的屐痕印迹,是不能被遗忘的。2009年8月,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选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担任主编的15卷本大型丛书《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出版发行,其中电影卷有两本,在收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14部有代表性的电影文学剧本中,《血沃中华》赫然在列。这是对该片意义和价值的肯定。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又恰逢方志敏诞辰110周年,上影集团投入5000万巨资拍摄反映方志敏业绩的新片《可爱的中国》,被列入向新中国60华诞的献礼片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后,反响远远超过了《血沃中华》。我以为这也很正常。虽然都是反映方志敏的电影,但《可爱的中国》和《血沃中华》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两者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时隔30年,时代在飞速前进,社会已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也使电影拍摄手段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因此,若要对两部影片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定要结合各自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条件等因素,否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在祝贺《可爱的中国》的成功的同时,不应无视《血沃中华》的存在。《可爱的中国》全国公映时,业内人士在宣传和推介该片时,大都将其说成是第一部表现方志敏烈士的故事片,这与事实不符。2009年8月20日,在南昌举行的电影《可爱的中国》全国首映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一位副局长面对众多记者这样表述:“方志敏是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英雄豪杰的代表,几代中国电影人都曾设想过,要把方志敏这个英雄人物搬上银幕,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如今,《可爱的中国》拍摄完成,可以说是实现了几代电影人的夙愿。”(见《江西日报》2009年8月21日A2版)“终于完成了几代电影人多年未了的心愿,这也是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巨大贡献,从此,中国电影艺术长廊中又增添了一位英雄人物画像。”(见《信息日报》2009年8月21日4版)。显然,他们不知或忽略了《血沃中华》的存在。
在感于此,在电影《血沃中华》问世30周年之际,我把自己知道的有关该片的一些情况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免人们犯常识性错误。○
(作者为《信息日报》编委、主任编辑)
题图 魏新在电影《血沃中华》中的方志敏造型(王琪翻拍)
责任编辑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