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诊大厅,沿着地面绿色的“心梗、脑卒中绿色通道”,走到直达12楼急救中心的电梯,出了电梯,就是神经内科脑卒中急救重症室了。下午3点不到,家属探望的门口就聚满了人,等候着第一道门的打开。我是第N次站到这个门口等待了。老母亲突发脑梗,凌晨1点被送到这里,经过急救,生命体征已经正常,但是右半边脸没有知觉,不能正常说话,好在神志还算清楚,能吃东西,看了我们会微笑,医生说要在重症室治疗观察一段时间。
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就是下午的3点至3点半。每天3点不到,探望的家属就从各处赶来,焦急地等候在门口了。
一位护士打开门出来,大家一拥而上,护士连忙说:“还没到时间,请大家不要急。”几天下来,我们都熟悉了,到了之后会互相亲切地点点头,时间宽裕也会互相问问病情。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0多岁的大爷,穿一件红色羽绒衫,每天早早就站到大门最右边,陪同他的是一个穿黄色短羽绒衫的漂亮女士,是他的女儿。我说:“大爷,看老伴?”女儿答:“是的,我爸每天都要来看。还说我们要穿鲜艳一点,要引起我妈的注意。”大爷说:“我82岁了,她才75岁,怎么她就先脑梗呢?我们结婚55年了,她现在不能说话了。”旁邊一个戴着蓝色口罩的大妈接过来说:“女的脑梗多是左脑脑梗,右边偏瘫,会失语;男的多数是左边瘫痪,是右脑脑梗,我家先生就是左边没有知觉,但是他头脑清楚,讲话还可以。”这位大妈已经成脑梗的专家了。
走廊墙上的电子钟的长针走到12,大门开了,一位胖胖的护工拿着消毒水站在门口,大家一拥而入,进入二道门换衣服。这半小时,进进出出,匆匆忙忙,有笑着出来的:“今天不错,讲话了!”有的泪眼汪汪,一句话也不说。穿黄色羽绒服的女士出来后,一边帮她爸爸穿白大褂,一边说:“妈妈今天有点发热,你要叫她加油!要有信心!”
探视临近结束时,过道里突然跑过来一位小姑娘和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戴一个蓝色三角头巾,明显农村人打扮,气喘吁吁地问:“抢救室26号是在这里吗?”好不容易问清姓名和病区,已是3点29分了!大家说快进去,没时间了!七手八脚帮大娘穿上白大褂,把她推进重症室大门。我问小姑娘:“看谁?你是她女儿?”小姑娘说:“我是她邻居,来看她儿子,才40岁,说得了癫痫病,在这里抢救。她家没有人在家,我就陪她来了,上午坐大巴从和县来的。医院太大了,找了一个小时,才问到这里。”
重症室门口的3点钟,我看到了满满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人类也许抗拒不了疾病的侵蚀,但人间的真情却能温暖珍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