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米格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格”如同“卡拉”,也是一条狗。二十年前的初夏,我逛离宫,在宫墙根下的花鸟鱼虫市场,见到卖大小狗的,一时喜欢,花二百元买了一只。我怕小狗难养,买的是只半大狗,应该是被人养过的。卖者说这是俄罗斯的,叫米格。往下,我也就喊它米格了。
  米格短毛,通体纯白,短耳耸立,体格健壮,极其好动。只是一开始没理会,后来看别的狗摇尾巴,说米格怎么不摇?仔细一看,天哪!米格没尾巴!或者说也有,但只有个小尾锥,跟没有也差不多。请教明白人,说就是这样的品种,摇不了尾巴。
  那一年,我对职场是愈发心烦了。按说我是从干事、科长一路干上来的,工作上的事难不住我。但那时风气渐变成规:公事难以公办,须走人情路线。比如单位内部科室调整人员变动,明明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打了报告,但要批下来,还得请客吃饭或送点烟酒才行。因此,无论去权力部门还是酒席桌上,我都得笑脸盈盈,好话不断……
  我很慚愧,在这点上我不如米格。米格天生傲体———没尾巴可摇,从不向人讨喜欢。又短又硬的尾巴像锥子,硬硬地向上撅撅着,像根刺向权势的尖矛。我问它:你怎么这么牛?见了我也不亲热?米格耷拉下狗眼———狗眼看人低,它一定感觉没什么了不起,都一般高,没必要低三下四地去主动亲热。
  那时,报社的日子尚好过,属于热门单位。但我却一接电话就头疼:十有八九是要往我这塞人:曾经的老领导,你得给人家面子吧;现任的领导,你怎敢怠慢;有关部门的头头,也有求得着人家的时候;老同学老朋友,不能装不认识;自家亲戚,总不能冷冰冰……外人看我这一把手挺神气,其实我谁都不能也不敢得罪。每个电话都得让我费尽口舌,但结果还是把人伤了一圈又一圈。
  我很羡慕米格,米格心无烦事,一身轻松,躺下就睡,醒来就玩。米格个性十足,脑后有反骨,我叫它老实趴着,它偏站起来。老伴看它不顺眼,它龇牙瞪眼不服气。我想教米格些什么技巧,米格不学,它不想出名。我带它出去会名犬,米格不向前凑,它不羡慕什么公子(狗名),也不喜欢贵妇。米格要做的就是自己。
  我不想干了,跟朋友私下说,得到的都是善意的劝阻———你有病呀,人家想当官还当不上!没小车坐,你外出多没面子。我看看米格,米格一点也不喜欢住楼房吃狗粮还定期洗澡。它只想回归自然,回到同类中去。它像疯了一样,撕咬房间里任何能够得着的东西。为此,我家墙上钉了很多钉子,挂着诸如拖鞋等一切本该放在地板上的物件。老伴与米格的成见越来越大。
  我跟米格还行,我带它上街,它有点高兴,带它去河边去山上,它欢蹦乱跳。它跑得很快,我追不上,但它终究还要悄悄回到我的身边。不过,我总觉得米格有心事。
  我写了辞去行政职务的报告,并请了一年创作假。领导说假可以给你,职务就别辞了。我说实话,请创作假的目的就是为了辞职。看我态度坚决,而且已有数人闻讯争当这个社长———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上面很快批下来,我立即一身轻松,领着米格路过那些机关大门,我喊拜拜吧您呀!米格“汪汪汪”跟着吼几声。
  这年我47岁,二十载奋斗,一朝返璞归真。工资尚有,人成白丁。在家写小说,身边只有米格陪同。没有电话,没人串门,世态冷暖,不上我心。我很快乐,米格也很快乐,但我还想给它更大的快乐。
  半年以后,米格长成一条大狗。有一天,我带它到山上,前面是一片松林,再往前是通往北方的路。我忽然想试一把,对米格说:你要是愿意走,就走吧。奇怪,米格竟然听懂了!它先是一动不动瞅着我。当我又说了一遍,它就慢慢地朝前走去,又停下,扭头朝我叫了两声,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向松林深处跑去。
  我后悔,满腹狐疑待在原地,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天暗下来,不见米格,往家走,期盼着一道白光飞到身边———但没有。老伴见我一人回来,欣喜若狂。我则一夜不眠,静听门外可否有挠门声。很遗憾,直至天亮也没有。从此,我再没见过米格,也再不养狗了。
  选自《经典散文》
其他文献
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很早就过世了。小时候我曾问父亲:老家在哪儿?父亲说:听你爷说,在江西一个叫李家的村庄。从此,乡愁氤氤氲氲,梦境一般,盘桓在我的脑际,解不开,抹不掉。  前些时候,朋友邀我去雪峰山的李家湾。  汽车沿着崎岖的山道,风尘仆仆潜入群山腹地。一路驰骋,越往前走,树木愈发茂密葱郁,鸟雀这些精灵使原本寥落的山野喧闹起来。一大朵一大朵的云,诗意地飘过天空。公路不远处,宽绰澄澈的统
在信义路上,有一个卖猫头鹰的人,平常他的摊子上总有七八只小猫头鹰,最多的时候摆十几只,一笼笼叠高起来,形成一个很奇异的画面。他的生意不错,从每次路过时看到笼子里的猫头鹰全部换了颜色可以知道。他的猫头鹰种类既多,大小也很齐全,有的鹰很小,小到像还没有出过巢,有的很老,老到仿佛已经不能飞动。我注意到卖鹰人是很偶然的,一年多前我带孩子散步经过,孩子拼命吵闹,想要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猫头鹰。那时,卖鹰的
一个人。上海。微雨的黄昏。坐在“上海风情”的小饭店里。一条秋刀鱼。想起日本来,总喜欢吃秋刀鱼的民族。秋刀鱼,喜欢这个名字。一种遥远的远意。凉凉的三个字。组合起来,分外禅意。细长的鱼,烤了一条。鱼腥草。崇明香草干。热而且甜。有草的腥和嚼头。藕饼。夹着肉丝。金黄而脆———像吃一场过分缠腻的爱情。店员在聊天。在二楼,看着窗外落着雨,吃着眼前的四个小菜。要了一杯凉啤酒。一个人的上海。音箱放着歌:人家都在你
一位精明、干练的职场丽人,因为业绩突出,短短几年间,便从普通职员升为公司高管。我问她平时喜欢做什么?她不加思索地回答:“做饭。”见我一脸愕然,她坦然补充说:“真的,做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特别喜欢。”问她拿手的一道菜是什么?她笑着回答———小白菜肉汤。随即,她饶有兴致地讲解具体做法:一定要亲自去超市,精选最新鲜的猪脊骨,洗净,焯水,置于铁锅中,小火慢慢炖煮;煮好了,挑出骨棒,留少许的肉;然后在熬了
家居市区的边缘,除却购物的不便,剩下的几乎全是方便。我们的楼房前边不再有房子了,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你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我们也不必担心窗外的菜地被人买去制造新楼,不必担心新楼会遮挡我们抛向远天远地的视线了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规划了菜地,这片菜地将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因为公园对
读过点儿书的人总是忘不了旧书摊。曾几何时,在城市街头巷尾,旧书摊的身影并不难觅。一摞摞各式各样的旧书在地上摆开,立时就能吸引爱书人的目光。印象里,我最早接触到旧书摊,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涵江顶铺、豆芽巷、城隍庙有各色各样的旧书摊位,有四大名著的插图本、小人书、旧杂志、小说等。  少年时,我最喜欢逛旧书摊,最爱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会》《人民文学》以及连环画等,这些书摊上书的特点就是价格
病毒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从人类起源开始,病毒与人类之间一直是协同进化的关系。病毒与人类宿主之间的持久斗争是人类演化的关键推动力,甚至于可以说,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在大约6600百万年前生命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中,恐龙以及许多物种都灭绝了。但是有一类长得跟现在的鼩鼱差不多大小的毛绒绒的“夜行者”们,因为住在地下洞穴里面,却侥幸地生存了下来。这些小动物跟恐龙曾同时生存了大约一亿年左右,它
我们刚来的时候,小区里狗还很少,体型小,品种单调,最常见的就是“丑”得惊人的京巴和博美。这些狗大多是买来给家里老人作伴的,特别是那些因为年事已高不太能出门的老人。它们对空间需求不高,可以梳各种发型———老人很热衷这个,她们还热衷给狗打各种颜色和款式的毛线背心,甚至做鞋。这之中爱与虐是很难分清的。大狗很少。一条毛色黑白分明的边牧,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是小区里绝对的明星。有家人在一楼养一条黑背金毛的大
我出生农家,对种子是极其偏爱的,那是对未来生活所有的憧憬和希冀。虽然未成年时跟着父母干过不少农活,回想起来不过只是为父母打了下手,真正经过自己的手把一粒种子种到地里亲手照顾到最后收获,却几乎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家并自称为读过几天书的农民的我来讲,着实是件很难启齿的事情。可我总牵挂着种子,体格微小却藏着巨大能量的种子,一直都是我心中永恒的神。只要遇到了合适的温度、合适的阳光以及
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