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找到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思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学项目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对如何确定思政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99-02
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以下简称“思政教学”)常常跑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圈。老师课堂教学多采取理论说教方式,常常按教材内容逐条讲授,而学生在考前常常按老师所授重点内容条条记忆,这种幼儿园式“灌输”教学,使思政课堂教师无趣,学生乏味。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影响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并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思政课教学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真实而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思政课项目化教学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思索和探讨。
一、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去实施这一完整项目,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其项目化教学应具有这些特点:①项目现实性:所选项目主题要与社会密切联系,使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好。②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项目内容和学习形式,体现自主式独立学习,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发展。③目标综合性:思政教研室要统筹考虑大学思政课开课的2~3个学年,将长期综合项目与阶段项目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和思政课阶段教学目标双实现。④评价过程性:项目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发展过程,测评内容应包含学生参与项目各环节的表现以及项目作业质量。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团队成员或团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考核方式进行。
二、思政课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1.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确立。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确立课程总目标。思政课教学的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的人”。其既要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要具有大学毕业后自我发展的人文知识结构和社会适应素质。其次,确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架构元素,要紧紧围绕着总体目标展开。我们通过思政课程项目化的分解平台达到培养学生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目的。
2.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例分步骤实施。①分析课程模块,整合内容,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哪些知识点,以此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所以课程内容宏观上就分为三大模块:思想修养、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与法律规范,每个模块围绕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修养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分为理论讲授、活动感受、领悟提高三个过程,最终使学生初步具备成为合格人才所必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具体地,每一模块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人才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设定一个项目主题,讲解具体理论的含义及意义;在项目活动中加以感受,在总结中领悟,以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目的。②重建课程体系,确立项目,以现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为基础进行体系分解,打破原有章、节格局,在每个专题设计上将相关内容按照项目化教学要求有机融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行主题讲座教学,体现知识的模块性和连续性,有效解决教材“两张皮”现象,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创新性。这种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使学生在知识的横向联合和纵向推理方面有一个较大的客观促进作用。这样把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都载入到项目,使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与项目结合起来。近几年教学中,我们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大的模块,十五个细化子项目。如在思想修养大模块中又可设置大学规划项目、人生价值观项目、恋爱观项目等等。每个项目就是一个任务,学生在开展项目前需要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开展过程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或小团队想办法解决,客观迫使学生寻求、研究有关知识点,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项目的完成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具备了所需的技能素质。因此整个过程中,教学项目的选择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达到能力培养要求。我们的十五个项目都是围绕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后进行设计的。③弄清项目目标,有别实施,针对不同的项目目标,教学的实施过程应有所区别。比如对于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项目,我们采取如下的实施方法:第一单元首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本项目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点作综合性概述,并利用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源刺激学生感官,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然后布置任务,学生团队领取任务,同时成员内进行自我协调安排,确定自己在该项目中的角色,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并调动其主动参与。本步骤在本项目教学中占用时间15%左右。第二单元各学生团队将其课前采集的案例,以及搜集资料、讨论结果资料等,汇总一起。做好自己分工并与团内成员充分交流沟通。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知识、技能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团队内或团队间讨论、资料查阅等合作方式自行解决,也可以与教师交流来寻求某些帮助。本步骤在本项目教学中占用时间60%左右,是主体,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精神中培养其法律精神——学法、懂法、敬法。第三单元点评、考核。对每一个团队成果,老师针对性地简要评价(也可以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参与,组成师生评价小组)。对各个成员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资料查阅收集、有效信息筛选、团队合作情况、实际操作参与等方面设计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填写考核评价表,最后汇总出每个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分数。并在评价成员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团队项目完成情况给予成绩考核。此时的教师点评,将前一个步骤当中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具体化。本步骤在单元教学中占用时间10%左右。
3.思政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是项目完成的基石。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不能忽略,其在基础知识点系统化方面可以更清晰。所以我们把思政课程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项目中的小模块上时,要保证学生建构的知识框架系统全面。其次,重视学生团队环节。任课教师在分团前要对班级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分组原则、组员搭配、工作分工、成员数量等方面考虑周全,这样才能使团队协作效能好。实践证明,每组人数以7-8人为宜,人太多意见往往难以统一,同时,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出现“多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采取性格、平时表现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互相学习。再次,要重视项目的选择。项目的设计要将大纲要求的专业知识覆盖,因此选择项目要充分调研、分析和讨论。如项目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或社会问题,同时,项目设计要体现渐进性;项目实施要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随着项目的完成顺序而逐步提高。最后,充分发挥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项目选择、设计、实施、评价中的主导作用。思政课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渗透教育,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并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变了原来传统教学模式,更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对于促进贯彻中宣部思政课“三进”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92-93.
[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6-38.
[3]梅晓妍.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48-149
[4]李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3-25
[5]房玫.深化“两课”改革,提升教学实效[J].高等教育研究,2002,(2):88.
[6]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99-02
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以下简称“思政教学”)常常跑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圈。老师课堂教学多采取理论说教方式,常常按教材内容逐条讲授,而学生在考前常常按老师所授重点内容条条记忆,这种幼儿园式“灌输”教学,使思政课堂教师无趣,学生乏味。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影响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并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思政课教学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真实而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思政课项目化教学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思索和探讨。
一、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去实施这一完整项目,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其项目化教学应具有这些特点:①项目现实性:所选项目主题要与社会密切联系,使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好。②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项目内容和学习形式,体现自主式独立学习,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发展。③目标综合性:思政教研室要统筹考虑大学思政课开课的2~3个学年,将长期综合项目与阶段项目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和思政课阶段教学目标双实现。④评价过程性:项目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发展过程,测评内容应包含学生参与项目各环节的表现以及项目作业质量。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团队成员或团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考核方式进行。
二、思政课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1.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确立。项目化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确立课程总目标。思政课教学的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的人”。其既要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要具有大学毕业后自我发展的人文知识结构和社会适应素质。其次,确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架构元素,要紧紧围绕着总体目标展开。我们通过思政课程项目化的分解平台达到培养学生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目的。
2.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例分步骤实施。①分析课程模块,整合内容,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哪些知识点,以此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所以课程内容宏观上就分为三大模块:思想修养、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与法律规范,每个模块围绕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修养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分为理论讲授、活动感受、领悟提高三个过程,最终使学生初步具备成为合格人才所必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具体地,每一模块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人才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设定一个项目主题,讲解具体理论的含义及意义;在项目活动中加以感受,在总结中领悟,以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目的。②重建课程体系,确立项目,以现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为基础进行体系分解,打破原有章、节格局,在每个专题设计上将相关内容按照项目化教学要求有机融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行主题讲座教学,体现知识的模块性和连续性,有效解决教材“两张皮”现象,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创新性。这种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使学生在知识的横向联合和纵向推理方面有一个较大的客观促进作用。这样把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都载入到项目,使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与项目结合起来。近几年教学中,我们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大的模块,十五个细化子项目。如在思想修养大模块中又可设置大学规划项目、人生价值观项目、恋爱观项目等等。每个项目就是一个任务,学生在开展项目前需要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开展过程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或小团队想办法解决,客观迫使学生寻求、研究有关知识点,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项目的完成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具备了所需的技能素质。因此整个过程中,教学项目的选择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达到能力培养要求。我们的十五个项目都是围绕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后进行设计的。③弄清项目目标,有别实施,针对不同的项目目标,教学的实施过程应有所区别。比如对于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项目,我们采取如下的实施方法:第一单元首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本项目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点作综合性概述,并利用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源刺激学生感官,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然后布置任务,学生团队领取任务,同时成员内进行自我协调安排,确定自己在该项目中的角色,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并调动其主动参与。本步骤在本项目教学中占用时间15%左右。第二单元各学生团队将其课前采集的案例,以及搜集资料、讨论结果资料等,汇总一起。做好自己分工并与团内成员充分交流沟通。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知识、技能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团队内或团队间讨论、资料查阅等合作方式自行解决,也可以与教师交流来寻求某些帮助。本步骤在本项目教学中占用时间60%左右,是主体,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精神中培养其法律精神——学法、懂法、敬法。第三单元点评、考核。对每一个团队成果,老师针对性地简要评价(也可以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参与,组成师生评价小组)。对各个成员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资料查阅收集、有效信息筛选、团队合作情况、实际操作参与等方面设计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并填写考核评价表,最后汇总出每个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分数。并在评价成员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团队项目完成情况给予成绩考核。此时的教师点评,将前一个步骤当中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具体化。本步骤在单元教学中占用时间10%左右。
3.思政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是项目完成的基石。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不能忽略,其在基础知识点系统化方面可以更清晰。所以我们把思政课程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项目中的小模块上时,要保证学生建构的知识框架系统全面。其次,重视学生团队环节。任课教师在分团前要对班级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分组原则、组员搭配、工作分工、成员数量等方面考虑周全,这样才能使团队协作效能好。实践证明,每组人数以7-8人为宜,人太多意见往往难以统一,同时,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出现“多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采取性格、平时表现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互相学习。再次,要重视项目的选择。项目的设计要将大纲要求的专业知识覆盖,因此选择项目要充分调研、分析和讨论。如项目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或社会问题,同时,项目设计要体现渐进性;项目实施要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随着项目的完成顺序而逐步提高。最后,充分发挥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项目选择、设计、实施、评价中的主导作用。思政课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渗透教育,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并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率先垂范,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变了原来传统教学模式,更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对于促进贯彻中宣部思政课“三进”的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92-93.
[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6-38.
[3]梅晓妍.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48-149
[4]李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3-25
[5]房玫.深化“两课”改革,提升教学实效[J].高等教育研究,2002,(2):88.
[6]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