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应用,除了基本的沟通与交流,也需要通过语言来获取信息。即掌握一门语言,要具备听说读写能力。那么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学好一门外语——英语呢?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目的明确,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考试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手段。不管是平时的考试还是高考,都不难发现,阅读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大。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一直是老师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我将个人的一些做法和尝试提出来,共同探讨。
对于高中英语课本阅读的教学,主要是以精读为主,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单靠教科书中的课本教学时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再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现行的课文主要以精读为主,然而精读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是综合训练,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要求。因此一定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关于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提出以下几点相互探讨:
一、what to read
作为高中生,我们可以尝试的课外阅读读物有很多,以下提出我给学生选材的原则性: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性强;2、题材涉及广泛,趣味性强,对学生有吸引力;3、难易适中;4、文章题材多元化;5、语言地道、规范。比如大家熟知的《英语世界》、《英语沙龙》、《书虫系列》、《二十一世纪报》等等。这些读物不同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应该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择性地阅读。
二、how to read
既然已经明确了what to read,那么how to read。阅读从广义上来说,分为两大类: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精读实际上是语言综合训练,从词到到句到篇;从把握词义到句意到文章的主旨大意。在这篇文章中这个词的用法联系到相关词的用法;从一个句子分离出句型,或者语法点;从段落的阅读找出中心句,最终掌握本文主旨大意。相反,泛读要求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获取信息,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把题目作为提纲来读。对于教科书的阅读课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是采取精读,部分是泛读。反之,课外阅读应该是绝大部分是泛读,通过泛读文章,获取信息,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于一些逻辑结构清晰,简短精悍的文章,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精读,要求学生相互“上课”,教师检验其精读结果。
三、when and where to read
对于学业负担重的高中生来说,选定阅读素材,明确阅读模式,这完全不够,学生往往完成不了相关的阅读任务,因此when and where to read甚为重要。以中文刊物为例,学生平常喜欢阅读《意林》、《读者》,小说报刊之类就更多。一般是课间或者是吃饭前后在教室阅读,睡觉之前在家或在宿舍。为何在读汉语读物的同时不能阅读英语读物呢?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每组(人数5-6人)通过协商选定读物,同学生共同商讨阅读的时间,最后大家一致通过,在晚饭之后,晚自习之前,自觉阅读,小组成员轮流书写阅读所获,组内资源共享。对于基础差一点,要求书写你所读到的正好是本单元或本周学习的新词汇,新句型。英语能力较强的,要求在书写词汇的基础上,书写一到两个句型或者语法点;最高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文章。总之,刚开始务必严格要求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阅读任务,养成阅读的习惯。
精读文章的选定有时依托于学生(可以单独给一些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筛选出优秀的文章;有时是自己选定。在有英语自习辅导的时候,占用学生10-20分钟时间,通过投影仪展示或印发给学生。比起课本上的文章,课外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内容涉猎广泛,这样选择性地课外精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视野,英语综合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四、how long to read
应该说很多英语老师也鼓励并提倡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学生也接受这种这种做法,每学期的开始,都能坚持一两个周,随着学习任务、学习负担的增加,好景不长,很多学生无法继续下去。这样的学习任务似乎也就慢慢被大家遗忘了。
俗话说“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因此这就要求师生都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阅读,根据各校各班的实际情况,开辟阅读时间,从高一开始一直坚持到高三;甚至在高二的时候可以举办为期一周或一月的“英语读书节”,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除了平常在校的阅读,暑假寒假更是不能错过的阅读好时段,在临近放假之前,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各班英语实际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挑选一本英语课外读物,收假时以多种形式检验阅读效果。常见的有读书报告,生词归纳,摘抄优美段落等。比起初中生,高中生已经具备自学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作业,是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五、what is the result of such reading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保证, 利用英语课外读物,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一种好的教学辅助形式。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 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至关重要。以下简要说明课外阅读的作用:
1、积累巩固词汇
高中生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词汇量缺乏,我们常反复给学生强调,要在文章中记单词,其实阅读就是是扩大和巩固词汇容量的最好方法:可以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巩固记忆了旧单词, 同时学习了新单词。经历一段时间之后,不知不觉中词汇量就扩大了,成为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加强的基础。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原来拼命背单词过眼就忘,而现在没有刻意去背,反而记牢了,也会用了。这种做法正符合了在篇章中学单词,在用中学单词的学习原则。
2、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可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恰好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3、培养阅读技巧及英语思维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阅读理解试题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并加大了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对词汇理解的要求有所提高。正可谓阅读技能的三要素:速度、理解、词汇在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多种时态的混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省略句及插入语等语言现象也随处可见。结合高中学生已有一定词汇量的前提, 进行大量阅读,培养阅读技巧,进行侧重于获取信息的泛读将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而课外阅读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泛读材料,也培养了学生快速、准确查找信息的阅读能力。
4、带动听说读写,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要掌握一门语言,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事实上,有效的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翻开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本,明显发现阅读占了绝大一部分,而我们对于文章的学习,不止是停留在“读”的层面,我们会去听课本录音,会针对文章进行提问,甚至有些要去书写,那么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在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布置一些明确的阅读任务,有些可能要书写,有些可能要复述。这样环环相扣的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怎会不提高呢?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英语课外阅读也是 “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开展必要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
对于高中英语课本阅读的教学,主要是以精读为主,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单靠教科书中的课本教学时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再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现行的课文主要以精读为主,然而精读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是综合训练,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要求。因此一定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关于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提出以下几点相互探讨:
一、what to read
作为高中生,我们可以尝试的课外阅读读物有很多,以下提出我给学生选材的原则性: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性强;2、题材涉及广泛,趣味性强,对学生有吸引力;3、难易适中;4、文章题材多元化;5、语言地道、规范。比如大家熟知的《英语世界》、《英语沙龙》、《书虫系列》、《二十一世纪报》等等。这些读物不同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应该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择性地阅读。
二、how to read
既然已经明确了what to read,那么how to read。阅读从广义上来说,分为两大类: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精读实际上是语言综合训练,从词到到句到篇;从把握词义到句意到文章的主旨大意。在这篇文章中这个词的用法联系到相关词的用法;从一个句子分离出句型,或者语法点;从段落的阅读找出中心句,最终掌握本文主旨大意。相反,泛读要求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获取信息,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把题目作为提纲来读。对于教科书的阅读课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是采取精读,部分是泛读。反之,课外阅读应该是绝大部分是泛读,通过泛读文章,获取信息,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于一些逻辑结构清晰,简短精悍的文章,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精读,要求学生相互“上课”,教师检验其精读结果。
三、when and where to read
对于学业负担重的高中生来说,选定阅读素材,明确阅读模式,这完全不够,学生往往完成不了相关的阅读任务,因此when and where to read甚为重要。以中文刊物为例,学生平常喜欢阅读《意林》、《读者》,小说报刊之类就更多。一般是课间或者是吃饭前后在教室阅读,睡觉之前在家或在宿舍。为何在读汉语读物的同时不能阅读英语读物呢?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每组(人数5-6人)通过协商选定读物,同学生共同商讨阅读的时间,最后大家一致通过,在晚饭之后,晚自习之前,自觉阅读,小组成员轮流书写阅读所获,组内资源共享。对于基础差一点,要求书写你所读到的正好是本单元或本周学习的新词汇,新句型。英语能力较强的,要求在书写词汇的基础上,书写一到两个句型或者语法点;最高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文章。总之,刚开始务必严格要求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阅读任务,养成阅读的习惯。
精读文章的选定有时依托于学生(可以单独给一些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筛选出优秀的文章;有时是自己选定。在有英语自习辅导的时候,占用学生10-20分钟时间,通过投影仪展示或印发给学生。比起课本上的文章,课外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内容涉猎广泛,这样选择性地课外精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视野,英语综合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四、how long to read
应该说很多英语老师也鼓励并提倡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学生也接受这种这种做法,每学期的开始,都能坚持一两个周,随着学习任务、学习负担的增加,好景不长,很多学生无法继续下去。这样的学习任务似乎也就慢慢被大家遗忘了。
俗话说“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因此这就要求师生都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阅读,根据各校各班的实际情况,开辟阅读时间,从高一开始一直坚持到高三;甚至在高二的时候可以举办为期一周或一月的“英语读书节”,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除了平常在校的阅读,暑假寒假更是不能错过的阅读好时段,在临近放假之前,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各班英语实际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挑选一本英语课外读物,收假时以多种形式检验阅读效果。常见的有读书报告,生词归纳,摘抄优美段落等。比起初中生,高中生已经具备自学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作业,是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五、what is the result of such reading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保证, 利用英语课外读物,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一种好的教学辅助形式。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 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至关重要。以下简要说明课外阅读的作用:
1、积累巩固词汇
高中生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词汇量缺乏,我们常反复给学生强调,要在文章中记单词,其实阅读就是是扩大和巩固词汇容量的最好方法:可以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巩固记忆了旧单词, 同时学习了新单词。经历一段时间之后,不知不觉中词汇量就扩大了,成为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加强的基础。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原来拼命背单词过眼就忘,而现在没有刻意去背,反而记牢了,也会用了。这种做法正符合了在篇章中学单词,在用中学单词的学习原则。
2、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可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恰好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3、培养阅读技巧及英语思维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阅读理解试题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并加大了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对词汇理解的要求有所提高。正可谓阅读技能的三要素:速度、理解、词汇在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多种时态的混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省略句及插入语等语言现象也随处可见。结合高中学生已有一定词汇量的前提, 进行大量阅读,培养阅读技巧,进行侧重于获取信息的泛读将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而课外阅读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泛读材料,也培养了学生快速、准确查找信息的阅读能力。
4、带动听说读写,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要掌握一门语言,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事实上,有效的阅读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翻开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本,明显发现阅读占了绝大一部分,而我们对于文章的学习,不止是停留在“读”的层面,我们会去听课本录音,会针对文章进行提问,甚至有些要去书写,那么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在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布置一些明确的阅读任务,有些可能要书写,有些可能要复述。这样环环相扣的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怎会不提高呢?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英语课外阅读也是 “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开展必要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