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正直的人,政治的人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把陈景润从一个正直的人变成了一个政治的人。但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铸起的精神丰碑,又让他成为一代人心灵的参照。
  
  1978年新年伊始,随着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横空出世,“陈景润”三个字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一位仰慕陈景润大名的四川农村青年从广播中收听到了他的事迹后给他写了一封信,由于发音问题,收件人被写成了“陈井运”,且没有收信地址。几经辗转,这封信居然交到陈景润的手中,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在陈景润的影响下,很长一个时期,“科学家”都是青年人最向往的职业。
  
  1950年,高中尚未毕业的陈景润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仅过三年,由于国家需才孔急,他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四中学教书。这并不是他理想中的数学世界。尽管校方让他只负责批改作业,他依然无所适从。无奈之下,学校只得把他退回给厦门大学。他在数学系图书室做了管理员。1956年,23岁的陈景润完成了题为《塔内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5个定理进行了修改,显示了杰出的数学才华,连华罗庚都啧啧称赞。次年10月,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他终于可以全副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了。短短几年间,他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66年5月15日出版的《科学记录》(《科学通报》的前身)第17期以简报的形式报道了陈景润证明了(1,2)的消息,但这篇报道仅叙述了几个引理,未给出详细证明,并没有得到国际数学界的承认。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1966-1973年这七年中,陈景润一方面在“文革”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1,2)的研究中沉醉。就像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所说的一样:“一个真正喜欢数学并以数学为生的人,在他心中只有数学是第一位的,其他一切都是其次,包括名誉、地位、家庭、享乐等。”在那段凄风苦雨的年月,革命需要成了一个人命运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政治正确是至高无上的圭臬,就连自然科学家也概莫能外。与世无争、“闭门只读圣贤书”的陈景润也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完成了从“白专”典型到“又红又专”模范的华丽转身。
  1973年4月,新华社记者顾迈南关于陈景润的两篇内参《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和《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引起了高层的重视。江青在内参上写道:“主席,此事还是请你过问一下为好,至少要先把他的病治好。”毛泽东大笔一挥:“请文元同志办。”姚文元又作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与其说姚文元关心陈景润论文的哲学意义,倒不如说他更关心陈景润论文的政治意义。
  一向不谙世事的陈景润突然如醍醐灌顶,活跃起来,他开始按自己所理解的“又红又专”的标准要求自己,话语中多了些政治元素,连穿着也紧紧追随着那个时代的流行:身穿草绿色军衣,足蹬草绿色解放鞋,斜挎草绿色书包。
  1974年底,周恩来提名“白专”典型陈景润担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对他“把论文交给党”赤胆忠心的最高褒奖。耐人寻味的是,他既没有按系统分在所属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又没有按地区分在所属的北京市代表团,而是被莫名其妙地安排在周恩来所在的天津代表团。会议期间,周恩来勉励他:“陈景润同志,你还要学好外文,将来我们国家总是要同英、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的。”此后,陈景润逢人就说:“总理让我学外文,党让我搞科研。”
  有一次,陈景润的启蒙老师沈元先生特地来看他,言谈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陈景润却坦然地说:“谢谢你,沈老师。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我常常感动得流泪。我要加把劲,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继续攀登科学高峰。”这番口号式的回答令恩师哭笑不得,沈元叹息道:“你呀,正直的人已成为政治的人!”
  在那个春天,陈景润,一个孱弱的个体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意义,这对于一位数学家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许多年后,一手塑造起陈景润形象的徐迟也不无遗憾:“对陈景润这样的人,成名是一种痛苦,甚至成为了对他的工作的干扰。他如果不是那么大名气,可以有更多的安静的空间,有充分的时间来更好地进行他的研究。”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声势浩大的运动不但丝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1996年3月19日, 63岁的陈景润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遽归道山。一个因数学而生的大脑停止了思考,一颗为数学而狂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虽然那个急遽转捩时代在他的身上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熟悉他的人说,在科研之外,他永远像个稚嫩的孩子,天真、纯朴。
  国外同行曾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但陈景润坦言“我不能骑着自行车上月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1+1”的圆满解决有赖于研究手段的突破和计算技术的提高。尽管陈景润没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但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铸起的精神丰碑,成为整整一代人心灵的参照。
  后陈景润时代,官方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大批来自民间的“业余数学家”虔诚地追随着陈景润的脚步,艰难地在通向哥德巴赫之巅的山路上踯躅前行。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我们固然不赞成极端和激进,但蕴藏在民间的科学热情,却弥足珍贵。2006年3月19日是陈景润去世十周年纪念日。这天,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东门外,一名20多岁的青年男子手捧一本《陈景润传》,独自朗读了两三个小时。他说,“我就是想表达心中的崇敬之情”。
其他文献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我们几代人都是唱着这首歌成长的。雷锋是我们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读《雷锋日记》,看雷锋电影,学习雷锋事迹,学习雷锋做好事……离开雷锋的日子里,我们绝大多数人还能对他的事迹如数家珍。  一个苦出身的孤儿,一个对旧社会充满仇恨的少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战士……对雷锋的赞美之词多如牛毛。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期刊
1918年12月1日,由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的代表团踏上前往巴黎的旅程。在此之前,全国上下充溢着“公理战胜强权”的乐观。但此去不但过程一波三折,结果也令人惊讶,公理非但没有战胜强权,反而和强权沆瀣一气。突遭背弃的举国失落感让整个国家的心态都开始走向激进。    一波三折的旅程      1918年12月1日,天色已晚,平日冷冷清清的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为中国赴巴黎和会代表团送
期刊
蔡元培在1920年初,就对中国的未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洪水与猛兽》说,新思潮好比洪水,军阀好比猛兽,以为中国现状可算是洪水与猛兽斗,“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前夜      1919年5月3日,凌晨,一辆疾驰的马车停在了北平东堂子胡同。这里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家。车上下来一个人,他是蔡元培的挚友,北洋政府原外交总长汪大燮,他的另一个
期刊
蒋介石从黄埔建军、北伐、中原大战、江西至陕北剿共,以迄抗战,凡三十年间,无日不在用兵,无日不有胜负。但内战战局无论是战略形势或是战术格局,均大异于“五次围剿”时期,内战战况不仅首鼠两端,狼狈不堪,更让蒋介石痛觉惨败与羞愤。      内战,从历史进程而论,从国民党的立场观之,它是“五次围剿”的后续篇章。而从共产党的角度观之,它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延长,所不同者,“长征”是“你打我跑”,打的是一场
期刊
工业革命前的尼德兰,依靠福利能够给自己的产业大军提供基本的保障,维持他们做人的尊严。他们留给现代世界的另一个经验是:福利未必全靠政府,各种社会组织、行会都应该参与到福利事业中。    现代世界证明,经济萧条往往刺激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现代美国社会的各种福利政策,基本都是大萧条之中“新政”的产物。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府也在养老金、教育、最低工资等政策上下功夫。不过,兴办福利未必一定全靠政府。在历史上
期刊
在那个西方一统天下的时代,处于弱势的文明古国,主动走出去,让西方人了解、理解自己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有好处,文化的偏见,说到底,只能靠文化的交流才能被消弭。      托陈凯歌电影的福,似乎已经淡出中国人记忆的梅兰芳,又回来了。一时间,报上关于梅兰芳和孟晓冬的旧闻多了起来,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也有打听梅兰芳的了,当然,即便如此,对他们来说,梅兰芳不过是一点带有猎奇味道的陈芝麻烂谷子而已,当年的
期刊
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对德战场,而是在二战硝烟散去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国海德堡医院;肇因则是此前12月9日,星期天,他在德国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场车祸。      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将领的知名度,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肯定名列前茅。这大半要拜1970年的美国影片《巴顿将军》之赐。这部史诗式传记片荣获奥斯卡
期刊
以县立高等小学为主,学生们开了“反日大会”。后来成为作家的诸城人陶钝一直记得当时的场景:“三年级的同学王伯年,跳上台去,撕下自己白褂子的一块衣襟,咬破指头写出了‘宁死不当亡国奴’七个字。”会后,学生们游行全城,动员商人罢市。    1919年5月中旬,“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山东诸城,迅速在这个小城掀起波澜。    以县立高等小学为主,学生们开了“反日大会”。后来成为作家的诸城人陶钝一直记得当时
期刊
接管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资本主义堡垒后,如何将官僚资本、帝国主义资本和民族工商业分门别类进行接收、监押和收服,为战后重建服务,并改造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所需求的经济体,是新政权面临的一大关键问题。  文/国家历史特约 苏琦  当中共的干部们来到上海这个他们阔别多年的远东最大的资本主义堡垒时,面对的是官僚资本、帝国主义资本和民族工商业这三个共生综合体。如何对他们分门别类进行接收、监押和收服,以兑现自己对
期刊
如果说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的话,那么大总统徐世昌则有意地点燃了这跟引线。一旦日本在华权益得到承认,就意味着段祺瑞实现独裁指日可待,那么徐世昌一切“偃武修文”、和平统一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总统之位也难保。      1919年5月4日中午,总统徐世昌正在中南海的总统府内为刚刚回国的驻日公使章宗祥接风洗尘,国务总理钱能训、币制局总裁陆宗舆、交通总长曹汝霖也都作陪。酒宴上大家杯觥交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