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个航抵美洲的欧洲人
哥伦布(1451-1506)是意大利航海家。据史料记载,他是第一个航抵美洲的欧洲人。他生于热那亚,年轻时当过水手。1476年移居葡萄牙,研究天文学,相信地圆说;向往东方的财富,曾向葡王提出向西环球航行、探索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道的计划,遭到拒绝。1485年移居西班牙。经过4年的周折,他的计划终于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支持,给予他上将的名义以及金钱、船只、致东方君主的国书。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进行第一次远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于1493年3月返航。此后,他又于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年3次西航,先后抵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及中、南美洲大陆沿岸一带。哥伦布始终误认为他西航所到之处是印度,故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由于他的远航最后并没有为西班牙提供预期的黄金等财富,其特权遂被国王剥夺。
葬身之地频频搬迁
哥伦布富有理想的心智和大胆无畏的精神,这给他带来了荣誉和财富。但他粗暴的脾气和贪婪的性格,使他最后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1506年5月20日在贫病交加中死于西班牙的巴利亚多利德市。虽然哥伦布生前曾表示希望能被葬在自己发现的“新大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死后还是被葬在巴利亚多利德市的一个修道院中。3年后,西班牙当局将其遗骸迁到塞维利亚的一个修道院,这座城市是当时欧洲前往新大陆探险的中心。1526年哥伦布的长子迭亚哥去世,亦被葬于其父之侧。几年后,迭亚哥的遗孀玛丽亚向西班牙法庭提出申诉,要求按照哥伦布的遗愿将其遗骸迁往伊斯帕尼奥拉岛安葬。伊斯帕尼奥拉岛位于加勒比海北部,是西印度群岛的第二大岛。该岛的东部现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领土。1492年哥伦布首次远航时在此登陆并为其命名,“伊斯帕尼奥拉”意为“小西班牙”。当时,哥伦布任命他的儿子迭亚哥为“新大陆”第一任总督。
1537年,玛丽亚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将其丈夫和哥伦布的遗骸迁到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圣多明各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始建于1523年,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哥伦布的遗骸被安葬在圣多明各大教堂祭坛的右侧。
1795年,法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伊斯帕尼奥拉岛。由于西班牙人认为哥伦布的遗骨是国家的财富,不能让其落到外国人手里,于是他们根据200多年前留下的文字记载,从祭坛的右侧挖起遗骸,运至古巴哈瓦那的一个教堂中安葬。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战败,被迫将古巴划给美国;由此,哥伦布的遗骸又从哈瓦那再次横渡大西洋,回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哥伦布的遗骸数次漂洋过海,葬身之地频频搬迁,至此似乎可以“人土为安”了。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情况出现了。 多米尼加找到“哥伦布遗骨” 1877年,当工人们在修复圣多明各大教堂时,在大教堂祭坛的左侧挖出了一只古董箱子,里面有一个盛有多块遗骨的银色大盒子,上面还刻着“杰出和高贵的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先生”的字样。于是澄清了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疑惑:所谓祭坛的左侧、右侧,其实是取决于下葬时遗体面对祭坛的方向。多米尼加方面因此认定,1795年被西班牙迁到哈瓦那的遗骨实际上是迭亚哥的遗骨,而哥伦布的遗骨一直都保存在圣多明各大教堂内。
1892年,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之际,多米尼加成立了“国家哥伦布委员会”,举办各项纪念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修建哥伦布陵墓,当时仍将墓址暂定在圣多q9各大教堂内。陵墓于1898年12月5日正式动工,为哥特式风格的纪念碑型,碑高14米,坐落在lO.7x12.2米的长方形墓基上;哥伦布的银骨灰盒就放置在陵墓中心的青铜瓮中。
当时,多米尼加各界普遍认为将哥伦布陵墓修建在教堂里是不恰当的,应该专门另修建一座宏伟的陵墓,以表达人们对这位伟人的纪念与崇敬。早在1852年,多米尼加就有一些学者提出要为哥伦布修建一座灯塔式的纪念馆。1914年,威廉·普尔曼又重新提出在圣多明各海岸修建灯塔纪念馆的设想。1923年4月24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美洲会议做出决定:在圣多明各海岸修建哥伦布灯塔纪念馆。新设计的哥伦布灯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十字架形,东西长207米,南北宽60米。这一方案由英国建筑师格里弗设计,是从1928年举行的国际大赛中的455件参赛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这次大赛有48个国家参加)。哥伦布灯塔设计方案确定以后,美洲许多国家都感到兴奋。以哥伦布名字命名的国家——哥伦比亚,在1956年哥伦布逝世450周年之际,率先将哥伦布灯塔的形象搬上了该国的邮票(图①)。
好事多磨的“哥伦布灯塔”
由于资金不足,加上多米尼加国内政局长期不稳,致使灯塔工程修修停停,进展非常缓慢。直到1966年巴拉格尔当选总统后,工程才得以加快。巴拉格尔连任了3届总统;在任期内,他鼓励大规模地开 展工程建设和吸收外国资本,并一直关心哥伦布灯塔工程。1992年该灯塔终于修建完成。这一年的10月12日,多米尼加专门发行邮票,以示庆贺(图②)。
这座灯塔最初的设计构想,是修建一座哥伦布陵墓以纪念这位伟人。后来按照巴拉格尔总统的要求,将陵墓建筑进行扩展,成为一座展示美洲各民族历史的展览馆。现在馆内共建有63个展厅,展示着美洲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1992年,在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多米尼加政府正式将哥伦布的银骨灰盒从圣多明各大教堂的陵墓中移至哥伦布灯塔,安放在灯塔中部的白色大理石陵墓之中。这座兼具灯塔、陵墓、展览馆的建筑,造型美观,气势恢宏,在多米尼加、甚至在整个加勒比海地区都是最明显的标志。尤其是到了晚上,其夜景更为壮观,灯塔上的157束光柱直射苍穹,在数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灯光与各色旗帜交织在一起,象征着世界各种文化、种族、信仰的融合与团结。自1992年10月16日陵墓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孰真孰伪?有人建议开棺检测
然而,关于哥伦布葬身之处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最近,西班牙塞维利亚市一所中学的历史教师马西亚尔·卡斯特罗和生物教师塞尔希奥·阿尔加拉达提出,要弄清哥伦布遗骸真伪的唯一办法就是挖出两地的遗骸,从中提取人体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然后将其同哥伦布的一个私生子埃尔南多·哥伦布的DNA进行比较。埃尔南多的遗骸目前葬在塞维利亚市的教堂中,这也是哥伦布后人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遗骸。
对于两位教师的提议,塞维利亚市政府立即表示支持,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基因识别实验室也表示愿意为这一计划提供技术服务。但是,要想实施这一计划还存在着不少难题。
首先,通过DNA检测来解开历史谜团,虽说目前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通常只能追溯到200多年前,而哥伦布的遗骸毕竟已有500年历史了,遗骸中的DNA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难以辨认,实验的真实性不敢保证。其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和多米尼加哥伦布灯塔纪念馆都未对这一计划表态。哥伦布灯塔纪念馆的负责人还指出,是否允许用科学的手段来“打扰”哥伦布的遗骸,该不该将哥伦布“开棺验尸”,此事影响重大,可能还得由国家高层领导亲自决定。看来,关于哥伦布究竟葬身何处,目前仍然是个谜。
责编/郝宪明
哥伦布(1451-1506)是意大利航海家。据史料记载,他是第一个航抵美洲的欧洲人。他生于热那亚,年轻时当过水手。1476年移居葡萄牙,研究天文学,相信地圆说;向往东方的财富,曾向葡王提出向西环球航行、探索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道的计划,遭到拒绝。1485年移居西班牙。经过4年的周折,他的计划终于得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支持,给予他上将的名义以及金钱、船只、致东方君主的国书。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进行第一次远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于1493年3月返航。此后,他又于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年3次西航,先后抵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及中、南美洲大陆沿岸一带。哥伦布始终误认为他西航所到之处是印度,故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由于他的远航最后并没有为西班牙提供预期的黄金等财富,其特权遂被国王剥夺。
葬身之地频频搬迁
哥伦布富有理想的心智和大胆无畏的精神,这给他带来了荣誉和财富。但他粗暴的脾气和贪婪的性格,使他最后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1506年5月20日在贫病交加中死于西班牙的巴利亚多利德市。虽然哥伦布生前曾表示希望能被葬在自己发现的“新大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死后还是被葬在巴利亚多利德市的一个修道院中。3年后,西班牙当局将其遗骸迁到塞维利亚的一个修道院,这座城市是当时欧洲前往新大陆探险的中心。1526年哥伦布的长子迭亚哥去世,亦被葬于其父之侧。几年后,迭亚哥的遗孀玛丽亚向西班牙法庭提出申诉,要求按照哥伦布的遗愿将其遗骸迁往伊斯帕尼奥拉岛安葬。伊斯帕尼奥拉岛位于加勒比海北部,是西印度群岛的第二大岛。该岛的东部现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领土。1492年哥伦布首次远航时在此登陆并为其命名,“伊斯帕尼奥拉”意为“小西班牙”。当时,哥伦布任命他的儿子迭亚哥为“新大陆”第一任总督。
1537年,玛丽亚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将其丈夫和哥伦布的遗骸迁到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圣多明各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始建于1523年,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哥伦布的遗骸被安葬在圣多明各大教堂祭坛的右侧。
1795年,法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伊斯帕尼奥拉岛。由于西班牙人认为哥伦布的遗骨是国家的财富,不能让其落到外国人手里,于是他们根据200多年前留下的文字记载,从祭坛的右侧挖起遗骸,运至古巴哈瓦那的一个教堂中安葬。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战败,被迫将古巴划给美国;由此,哥伦布的遗骸又从哈瓦那再次横渡大西洋,回到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哥伦布的遗骸数次漂洋过海,葬身之地频频搬迁,至此似乎可以“人土为安”了。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情况出现了。 多米尼加找到“哥伦布遗骨” 1877年,当工人们在修复圣多明各大教堂时,在大教堂祭坛的左侧挖出了一只古董箱子,里面有一个盛有多块遗骨的银色大盒子,上面还刻着“杰出和高贵的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先生”的字样。于是澄清了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疑惑:所谓祭坛的左侧、右侧,其实是取决于下葬时遗体面对祭坛的方向。多米尼加方面因此认定,1795年被西班牙迁到哈瓦那的遗骨实际上是迭亚哥的遗骨,而哥伦布的遗骨一直都保存在圣多明各大教堂内。
1892年,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之际,多米尼加成立了“国家哥伦布委员会”,举办各项纪念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修建哥伦布陵墓,当时仍将墓址暂定在圣多q9各大教堂内。陵墓于1898年12月5日正式动工,为哥特式风格的纪念碑型,碑高14米,坐落在lO.7x12.2米的长方形墓基上;哥伦布的银骨灰盒就放置在陵墓中心的青铜瓮中。
当时,多米尼加各界普遍认为将哥伦布陵墓修建在教堂里是不恰当的,应该专门另修建一座宏伟的陵墓,以表达人们对这位伟人的纪念与崇敬。早在1852年,多米尼加就有一些学者提出要为哥伦布修建一座灯塔式的纪念馆。1914年,威廉·普尔曼又重新提出在圣多明各海岸修建灯塔纪念馆的设想。1923年4月24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美洲会议做出决定:在圣多明各海岸修建哥伦布灯塔纪念馆。新设计的哥伦布灯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十字架形,东西长207米,南北宽60米。这一方案由英国建筑师格里弗设计,是从1928年举行的国际大赛中的455件参赛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这次大赛有48个国家参加)。哥伦布灯塔设计方案确定以后,美洲许多国家都感到兴奋。以哥伦布名字命名的国家——哥伦比亚,在1956年哥伦布逝世450周年之际,率先将哥伦布灯塔的形象搬上了该国的邮票(图①)。
好事多磨的“哥伦布灯塔”
由于资金不足,加上多米尼加国内政局长期不稳,致使灯塔工程修修停停,进展非常缓慢。直到1966年巴拉格尔当选总统后,工程才得以加快。巴拉格尔连任了3届总统;在任期内,他鼓励大规模地开 展工程建设和吸收外国资本,并一直关心哥伦布灯塔工程。1992年该灯塔终于修建完成。这一年的10月12日,多米尼加专门发行邮票,以示庆贺(图②)。
这座灯塔最初的设计构想,是修建一座哥伦布陵墓以纪念这位伟人。后来按照巴拉格尔总统的要求,将陵墓建筑进行扩展,成为一座展示美洲各民族历史的展览馆。现在馆内共建有63个展厅,展示着美洲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1992年,在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多米尼加政府正式将哥伦布的银骨灰盒从圣多明各大教堂的陵墓中移至哥伦布灯塔,安放在灯塔中部的白色大理石陵墓之中。这座兼具灯塔、陵墓、展览馆的建筑,造型美观,气势恢宏,在多米尼加、甚至在整个加勒比海地区都是最明显的标志。尤其是到了晚上,其夜景更为壮观,灯塔上的157束光柱直射苍穹,在数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灯光与各色旗帜交织在一起,象征着世界各种文化、种族、信仰的融合与团结。自1992年10月16日陵墓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孰真孰伪?有人建议开棺检测
然而,关于哥伦布葬身之处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最近,西班牙塞维利亚市一所中学的历史教师马西亚尔·卡斯特罗和生物教师塞尔希奥·阿尔加拉达提出,要弄清哥伦布遗骸真伪的唯一办法就是挖出两地的遗骸,从中提取人体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然后将其同哥伦布的一个私生子埃尔南多·哥伦布的DNA进行比较。埃尔南多的遗骸目前葬在塞维利亚市的教堂中,这也是哥伦布后人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遗骸。
对于两位教师的提议,塞维利亚市政府立即表示支持,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基因识别实验室也表示愿意为这一计划提供技术服务。但是,要想实施这一计划还存在着不少难题。
首先,通过DNA检测来解开历史谜团,虽说目前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通常只能追溯到200多年前,而哥伦布的遗骸毕竟已有500年历史了,遗骸中的DNA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难以辨认,实验的真实性不敢保证。其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和多米尼加哥伦布灯塔纪念馆都未对这一计划表态。哥伦布灯塔纪念馆的负责人还指出,是否允许用科学的手段来“打扰”哥伦布的遗骸,该不该将哥伦布“开棺验尸”,此事影响重大,可能还得由国家高层领导亲自决定。看来,关于哥伦布究竟葬身何处,目前仍然是个谜。
责编/郝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