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钻石,英文名称为DIAMOND,阿拉伯语是最硬的意思,希腊文称之为无敌于天下的“阿塔玛石”。钻石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值,导致钻石具有一种特殊的“火彩”。
世界上首枚钻石大约产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直到18世纪之前,巨富的印度历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供应者。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8世纪初,印度一共生产了约300万克拉的原钻。
在13世纪的欧洲,钻石是皇室贵族的专利品,佩带钻石是皇后、公主们的特权。法国国王查理十七世的情妇爱丽丝·苏慧是第一位打破这种传统的女子,她从国王那里获赠一颗钻石,并在公共场合佩戴,钻石从此进入民间。
15世纪是钻石与爱情结缘的里程碑。巴根地公爵查尔斯爱钻如命,喜好收集钻石,他女儿玛丽与奥地利大公订婚时获赠一枚钻戒,它成为历史上第一枚订婚钻戒。之后,钻石便成美丽及永恒爱情的象征,也因此而俘获了无数女人的心。
16和17世纪,浪漫的法国人独领钻石新潮流。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项链镶有11颗大钻石,他的王后嘉芙莲除喜欢钻石首饰外,还将钻石粉末掺入食物中将政敌毒死。欧洲历史上相传的“篡位粉”可能指的就是钻石粉末。钻石粉是否有毒仍未被考证,极有可能是古人故意编造谎言,以防矿工将钻石吞入体内偷走。
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钻石在法国的流行达到顶锋。他的皇宫内摆满珠宝玉石,自己全身上下钻石闪闪。据说他以国家名义购买了109颗重达10克拉以上的钻石、273颗重量为4-10克拉的钻石。最著名的要数从宝石巨商手中购回的44颗大钻石,其中包括一颗112克拉的法国蓝钻。受法国影响,俄罗斯沙皇将钻石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彼得大帝1724年为皇后加冕时,皇后冠上镶有2500颗钻石。
英国王室与钻石也有一段难解之缘。享利八世是钻石收藏家,1558年-1603年, 他用钻石原石镶成的八角结晶体戒指时髦一时,也顿成风尚。这一时期又掀起用钻石在玻璃窗上刻情书的热潮,钻戒一度被称为刻字戒指,甚至伊丽莎白一世本人也以此在一块玻璃上与沃尔特爵士咏诗谈心,倾诉哀肠。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当时王室拥有2500颗钻石供她使用。
美国人对钻石的兴趣比欧洲人晚多了,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才时兴钻石首饰, 并将它作为爱的永恒信息。这一切完全是由钻石大王哈里•弗雷德里克•奥本海默创造的,他是把戴比尔斯公司从19世纪带到20世纪的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的儿子。
美国人后来居上,其原因可以追溯到戴比尔斯以“钻石是永恒的”这句广告语闻名于世的促销运动。据说,钻石巨商布雷迪拥有2万颗钻石;出版业巨子普利策在一次法国皇室珠宝拍卖会上,买到一条镶有222颗钻石的项链送给他的妻子;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都与钻石有着一段美丽的故事。而美国老百姓对钻石也是感情深厚,当世界名钻在纽约展出时,成千上万的观众在雨中排队,等候参观。
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佩戴婚戒的人还不到人口的1%。后来,戴比尔斯发起的一场朴实无华然而持之以恒的促销运动,使日本近70%的新娘佩戴了钻戒。
原西德人是另一个容易受广告宣传影响的消费群体。1967年以前,西德的新娘大多喜欢佩戴由两个金环重合而成的婚戒,于是戴比尔斯推出了“三环钻戒”的新概念,即给“双环戒”增添一个镶钻石的第三环。这一新概念使当时的西德变成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钻石消费国。
中国最早关于钻石的记载是西晋时的作品,《列子汤问篇》提到辊铬之剑,和汉代《十洲记》提到的切玉刀都镶有钻石。
传说中,邱比特的箭端镶了钻石,所以具有神奇的魔力。正因为它的光芒凌驾超越于任何宝石之上,古希腊人相信钻石是陨落到地球上的星星碎片,甚至有人认为钻石是天神滴落的眼泪;人们也一度认为钻石是由天水或天露而来。在梵文中,钻石一词即为雷电之意,借以表达钻石由闪电而生的信仰。
数十亿年前即诞生在地壳深处的钻石,一直是无与伦比、不容超越的代表,并因为它的坚硬和美丽而价值不菲。钻石是经得起时代变迁的古老宝藏,几世纪以来早已成为永恒之爱的象征。
世界上首枚钻石大约产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直到18世纪之前,巨富的印度历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供应者。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8世纪初,印度一共生产了约300万克拉的原钻。
在13世纪的欧洲,钻石是皇室贵族的专利品,佩带钻石是皇后、公主们的特权。法国国王查理十七世的情妇爱丽丝·苏慧是第一位打破这种传统的女子,她从国王那里获赠一颗钻石,并在公共场合佩戴,钻石从此进入民间。
15世纪是钻石与爱情结缘的里程碑。巴根地公爵查尔斯爱钻如命,喜好收集钻石,他女儿玛丽与奥地利大公订婚时获赠一枚钻戒,它成为历史上第一枚订婚钻戒。之后,钻石便成美丽及永恒爱情的象征,也因此而俘获了无数女人的心。
16和17世纪,浪漫的法国人独领钻石新潮流。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项链镶有11颗大钻石,他的王后嘉芙莲除喜欢钻石首饰外,还将钻石粉末掺入食物中将政敌毒死。欧洲历史上相传的“篡位粉”可能指的就是钻石粉末。钻石粉是否有毒仍未被考证,极有可能是古人故意编造谎言,以防矿工将钻石吞入体内偷走。
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钻石在法国的流行达到顶锋。他的皇宫内摆满珠宝玉石,自己全身上下钻石闪闪。据说他以国家名义购买了109颗重达10克拉以上的钻石、273颗重量为4-10克拉的钻石。最著名的要数从宝石巨商手中购回的44颗大钻石,其中包括一颗112克拉的法国蓝钻。受法国影响,俄罗斯沙皇将钻石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彼得大帝1724年为皇后加冕时,皇后冠上镶有2500颗钻石。
英国王室与钻石也有一段难解之缘。享利八世是钻石收藏家,1558年-1603年, 他用钻石原石镶成的八角结晶体戒指时髦一时,也顿成风尚。这一时期又掀起用钻石在玻璃窗上刻情书的热潮,钻戒一度被称为刻字戒指,甚至伊丽莎白一世本人也以此在一块玻璃上与沃尔特爵士咏诗谈心,倾诉哀肠。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当时王室拥有2500颗钻石供她使用。
美国人对钻石的兴趣比欧洲人晚多了,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才时兴钻石首饰, 并将它作为爱的永恒信息。这一切完全是由钻石大王哈里•弗雷德里克•奥本海默创造的,他是把戴比尔斯公司从19世纪带到20世纪的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的儿子。
美国人后来居上,其原因可以追溯到戴比尔斯以“钻石是永恒的”这句广告语闻名于世的促销运动。据说,钻石巨商布雷迪拥有2万颗钻石;出版业巨子普利策在一次法国皇室珠宝拍卖会上,买到一条镶有222颗钻石的项链送给他的妻子;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都与钻石有着一段美丽的故事。而美国老百姓对钻石也是感情深厚,当世界名钻在纽约展出时,成千上万的观众在雨中排队,等候参观。
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佩戴婚戒的人还不到人口的1%。后来,戴比尔斯发起的一场朴实无华然而持之以恒的促销运动,使日本近70%的新娘佩戴了钻戒。
原西德人是另一个容易受广告宣传影响的消费群体。1967年以前,西德的新娘大多喜欢佩戴由两个金环重合而成的婚戒,于是戴比尔斯推出了“三环钻戒”的新概念,即给“双环戒”增添一个镶钻石的第三环。这一新概念使当时的西德变成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钻石消费国。
中国最早关于钻石的记载是西晋时的作品,《列子汤问篇》提到辊铬之剑,和汉代《十洲记》提到的切玉刀都镶有钻石。
传说中,邱比特的箭端镶了钻石,所以具有神奇的魔力。正因为它的光芒凌驾超越于任何宝石之上,古希腊人相信钻石是陨落到地球上的星星碎片,甚至有人认为钻石是天神滴落的眼泪;人们也一度认为钻石是由天水或天露而来。在梵文中,钻石一词即为雷电之意,借以表达钻石由闪电而生的信仰。
数十亿年前即诞生在地壳深处的钻石,一直是无与伦比、不容超越的代表,并因为它的坚硬和美丽而价值不菲。钻石是经得起时代变迁的古老宝藏,几世纪以来早已成为永恒之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