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阶段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不断增长的社会财富没有带来安宁与秩序,反而带来焦虑、浮躁之风。许多学者认为是人文的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中国需要掀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在刚刚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国人的财富普遍大幅增加。但是,伴随着经济繁荣,社会陷入了普遍的焦虑、惶惑之中。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精英与大众、贫与富之间的隔阂却不断加深,为什么财富没有为社会带来安宁与秩序,反而带来焦虑与浮躁?
其最为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人文的匮乏。一个社会如果只重视经济发展,最大限度的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等资源中榨取短期经济发展的动力,漠视精神文化建设,那么必将导致国民的价值观混乱,从而致使道德伦理的溃散,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直为中国学者们所思考。近来,一种新的呼声不断的响起:中国需要掀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以平衡高速经济发展之下相对萎靡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是否需要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否适用中国国情,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文艺复兴。
一、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了科学与艺术革命的风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普遍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可以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乃至影响到全人类的一次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文艺复兴的条件
从历史上看,文艺复兴的前提是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增长。欧洲文艺复兴的最根本原因是发达的商业,即市场经济的萌芽。换言之,文艺复兴因市场经济萌芽而起,又服务于商业文明。文艺复兴不是孤立的,没有市场经济,文艺复兴不过是句口号。美国的经济学家莱克西里曾断言,经济增长指数长期超过3%便会产生新的文化。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定保持在8%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掀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的经济前提。
而在精神层面来讲,中国更是迫切需要建立文化自信。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能够重建文化自信的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首先是普世价值的文化寻根。只有确立、发现并承认个体的价值与尊严,才有可能找回文化自信。当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只能从自己固有的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和人文传统中寻找支援力量。今天的中国既可以内引自身的传统资源,也可以外联西方的人文遗产。因此,中国文艺复兴的目标是发现个人,方法不是复古、不是媚外,而是内部发掘外部引进。
三、文艺复兴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许多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们认为,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不适用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更深入探讨下文艺复兴的根本。文艺复兴,不是文化复古。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虽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为旗帜,但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任何的新兴文化都一定能够从既有的文化遗产找到种子、找到养分。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能够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寻找到他们的新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同样也需要从孕育着华夏儿女的自身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文化究其根本不过是人性的再现。凡是人性中所蕴涵的,在文化中一定有积淀。没有全新的意识觉醒,当然也就没有全新的文化。所以,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种成分的继承和放大。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更不是要媚外,而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普世价值,同时让普世文化在本土传统中扎下根来。
同时,文艺复兴也不单单是复兴文艺,而是借助文艺复兴与创新观念。为什么要借助文艺?因为文艺是人性的镜子,任何国家、民族都独立拥有而又共通于世。文艺作为一种传播观念的手段,与学术相比,具有无限的穿透力、震撼力、感染力、扩散力。有着独立价值观的文艺可以架起哲学观念与大众文化的桥梁,也是把知识转化成文化观念的最有效的手段。文艺在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引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还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同时,文艺本身又是最具个性、最离不开自由的社会活动。这使得文艺格外适合于传播观念、塑造信仰。没有文艺,哲学观念难以变成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价值观;只有学术,没有文艺,是不会有文艺复兴的。
在漫长的中国现代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文艺复兴的萌芽,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规模最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当属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从观念上根本的瓦解了持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封建社会,推动了人性的解放,初步的普及了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观念。但终究,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确立个人的主权者的地位,因为,创新不能靠全盘推翻,创新只能通过复兴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文艺复兴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是否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中并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否已经转化为主导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就此标准而言,中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秋风.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还是别的运动[N].南方周末,2007-3-13
【作者单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现阶段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不断增长的社会财富没有带来安宁与秩序,反而带来焦虑、浮躁之风。许多学者认为是人文的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中国需要掀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在刚刚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国人的财富普遍大幅增加。但是,伴随着经济繁荣,社会陷入了普遍的焦虑、惶惑之中。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精英与大众、贫与富之间的隔阂却不断加深,为什么财富没有为社会带来安宁与秩序,反而带来焦虑与浮躁?
其最为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人文的匮乏。一个社会如果只重视经济发展,最大限度的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等资源中榨取短期经济发展的动力,漠视精神文化建设,那么必将导致国民的价值观混乱,从而致使道德伦理的溃散,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直为中国学者们所思考。近来,一种新的呼声不断的响起:中国需要掀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以平衡高速经济发展之下相对萎靡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是否需要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否适用中国国情,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文艺复兴。
一、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了科学与艺术革命的风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普遍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可以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乃至影响到全人类的一次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文艺复兴的条件
从历史上看,文艺复兴的前提是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增长。欧洲文艺复兴的最根本原因是发达的商业,即市场经济的萌芽。换言之,文艺复兴因市场经济萌芽而起,又服务于商业文明。文艺复兴不是孤立的,没有市场经济,文艺复兴不过是句口号。美国的经济学家莱克西里曾断言,经济增长指数长期超过3%便会产生新的文化。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定保持在8%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掀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的经济前提。
而在精神层面来讲,中国更是迫切需要建立文化自信。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能够重建文化自信的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首先是普世价值的文化寻根。只有确立、发现并承认个体的价值与尊严,才有可能找回文化自信。当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只能从自己固有的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和人文传统中寻找支援力量。今天的中国既可以内引自身的传统资源,也可以外联西方的人文遗产。因此,中国文艺复兴的目标是发现个人,方法不是复古、不是媚外,而是内部发掘外部引进。
三、文艺复兴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许多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们认为,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不适用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更深入探讨下文艺复兴的根本。文艺复兴,不是文化复古。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虽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为旗帜,但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任何的新兴文化都一定能够从既有的文化遗产找到种子、找到养分。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能够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寻找到他们的新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同样也需要从孕育着华夏儿女的自身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文化究其根本不过是人性的再现。凡是人性中所蕴涵的,在文化中一定有积淀。没有全新的意识觉醒,当然也就没有全新的文化。所以,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种成分的继承和放大。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更不是要媚外,而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普世价值,同时让普世文化在本土传统中扎下根来。
同时,文艺复兴也不单单是复兴文艺,而是借助文艺复兴与创新观念。为什么要借助文艺?因为文艺是人性的镜子,任何国家、民族都独立拥有而又共通于世。文艺作为一种传播观念的手段,与学术相比,具有无限的穿透力、震撼力、感染力、扩散力。有着独立价值观的文艺可以架起哲学观念与大众文化的桥梁,也是把知识转化成文化观念的最有效的手段。文艺在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引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还能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同时,文艺本身又是最具个性、最离不开自由的社会活动。这使得文艺格外适合于传播观念、塑造信仰。没有文艺,哲学观念难以变成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价值观;只有学术,没有文艺,是不会有文艺复兴的。
在漫长的中国现代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文艺复兴的萌芽,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规模最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当属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从观念上根本的瓦解了持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封建社会,推动了人性的解放,初步的普及了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观念。但终究,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确立个人的主权者的地位,因为,创新不能靠全盘推翻,创新只能通过复兴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文艺复兴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是否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中并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否已经转化为主导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就此标准而言,中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秋风.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还是别的运动[N].南方周末,2007-3-13
【作者单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