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跨省区合作先河,谱写民族教育新篇章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侗族教育史》全面梳理了侗族教育的历史发展情况,是第一部以独立民族出版的教育史,首次多省联合编写,并且第一次用“中国”字样。在学术上,《中国侗族教育史》有四大意义: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视角独特、概念宽泛,提纲挈领、政策挂帅。《中国侗族教育史》的出版给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添砖加瓦,为侗族教育研究提供了详尽的资料。
  关键词:中国侗族教育史;开拓意义;学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G7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1-0122-03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1.027
  如果将中华民族教育史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那么少数民族教育史则是其中许多粗壮的枝丫。“民族教育既有不少相通于全国教育的共同规律,也有许多独守不群的特殊规律。这些特殊规律,是自千百年间形成赓续而来,必有其历史的、现实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从这一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掌握和运用各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对于全面鉴古观今、深入研究和掌握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发展及其规律,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意义。无视或忽视这一点,必难找到堪称‘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完整的脉络,自然也必难写出科学而完整的《中国教育史》。而问题正在于,实际情况却未能尽如人意。少数民族教育如此纷呈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迟迟未有必要的考察、研讨和反映,实属历史的失误和偏颇。”[1]基于偿还这笔不轻的历史旧债的责任感,韩达教授奋争两度寒暑,于1992年6月25日,使《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经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立项,正式获准上马。1994年5月韩达教授还亲自到黔东南州教委,委托黔东南州教委和黔东南民族师专有关同志牵头组织编撰《中国侗族教育史》事宜。1995年3月在黎平成立《中国侗族教育史》编委会,历时两年,1996年11月,完成《中国侗族教育史》一书,后因韩达教授生病而错过将书稿交给出版社和出版经费紧张等原因,《中国侗族教育史》一书被搁置十九年,到2014年,在黔东南侗学研究会、黔东南州教育局、州民委和榕江县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新启动,落实出版,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其绩可嘉,其情可感。最后,《中国侗族教育史》于2016年3月在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当年年底在贵州省榕江县举行了有北京、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民族教育家和侗学专家100多人出席的首发式。
  《中国侗族教育史》 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侗族教育的历史发展情况,勾画了一幅完整的侗族教育的歷史画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两个方面简要评说其具有的重大意义。
  一、开拓意义
  《中国侗族教育史》的开拓意义至少有三点。
  其一,首次以独立民族教育史出版。在《中国侗族教育史》之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多卷本)》是几个民族的教育史合集出书,《中国侗族教育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多卷本)》丛书中单独出版的首例。
  其二,首次以多省区联合撰写教育史。《中国侗族教育史》为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区、湖北省四省区世居少数民族教育界的精英联合撰写,这为多省区攻关研究和完成重要书目的编撰和出版民族教育史首开先河。
  其三,首次在“侗族”前冠以“中国”名称出版。解放以来,侗族地区各省区单独或四省区联合出版过不少民族文献,但是,都未曾以“中国”冠书名。《中国侗族教育史》经过北京、云南两地民族学家的严格审稿,获得以“中国”冠名出版,成为解放以来黔东南州乃至全国侗族地区第一本以“中国”字样冠名的侗族文献书目。
  二、学术意义
  《中国侗族教育史》的学术意义显而易见,而且更大一些,至少有四点。
  其一,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该书根据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编写,采用历史性和共时性纵横交错的结构谋篇布局。按纵向时间布局为唐、宋、元代侗族地区的教育,明代侗族地区的教育,清代侗族地区的教育,民国时期侗族地区的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侗族等六章,民国以后各章里按地区分湖南省侗族地区、贵州省侗族地区、广西省侗族地区分别阐述,每省里又分县,比如湖南省分芷江、新晃、会同、靖县、通道等5县,贵州省分岑巩、镇远、天柱、三穗、锦屏、黎平、剑河、榕江、从江、玉屏、万山等11个县,广西分三江、龙胜2县,湖北因人口少而集中叙述。
  其二,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该书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具体详实的介绍了侗族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侗族的社会教育,从第三章开始按朝代顺序阐述侗族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唐、宋、元代侗族地区的教育,第四章明代侗族地区的教育,第五章清代侗族地区的教育,第六章民国时期侗族地区的教育,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侗族地区的教育。每一章根据教育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章节内容。第三章,唐、宋、元代侗族地区的教育,这时期中央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势力开始不断深入侗族地区,汉文化逐步进入侗乡,随着一些文人、学者,如王昌龄、柳宗元等先后来到侗族地区,兴教办学,王昌龄创办龙标书院,魏了翁创办鹤山学院,这些书院的创办为后来文化教育发展和学子应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唐、宋时期是侗族教育史上的转折点。第四章,明代侗族地区的教育,由于明朝强调教化,提出“教育以教化为本,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指导思想,并制定了相关措施,侗族地区的书院、社学和县学都得到了发展,侗族子弟求学途径得到拓展,侗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开始增多。第五章,清代侗族地区的教育。清代对少数民族包括侗族教育经历了由歧视到扶持的过程,后期对侗族子弟生员“供廪膳”,增加选贡名额和允许与“客童”一起入学应试等政策,使侗族地区的书院、社学、县学等都有所增加,义学和私塾也有发展,侗族地区的教育获得了一定发展。第六章,民国时期侗族地区的教育。民国包括三个时期:抗战以前为第一时期,抗战时期为第二时期,抗战至解放为第三时期。第一时期,民国初年新的教育改革思想、政策的推动和影响,侗族地区也深受影响,掀起了兴学办校的热潮,侗族地区学校教育有了一定发展。第二时期,抗战爆发,全国的教育整体上都受到了冲击,但侗族地区因地处抗战后方,受战争影响较小,社会秩序较为稳定,加之大量知识分子涌入西南地区,侗族地区的教育形成了一个高峰时期。抗战以后,因原来迁入侗族地区的人员和学校的回迁,加之内战的爆发,教育经费的奇缺,造成侗族教育的停滞不前。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侗族地区的教育。侗族教育呈现了崭新的局面,教育由政府及个别部门、个别人的事成为全民办教育,侗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构筑了从幼儿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侗族地区的都建有以民族学校为重点的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民族教育的各个有机结合的环节,扩大了民族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为侗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为牢实的基础。   其三,视角独特,概念宽泛。这部巨著采用了“大教育”的概念。这部巨著有个亮点,就是将社会教育作为一章来叙述。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民间传统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民间教育两部分。“家庭传统教育成为侗族社会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2]社会教育的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说,从人类诞生之日就伴随而生,于民族而言,也是民族形成之日,就有社会教育。在学校教育没有以前,社会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后,它依然起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社会教育内容相当广泛,有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有生产技艺、生活常识等物质层面,有待人接物、称谓礼仪等伦理层面,有唱歌跳舞、刺绣挑花等休闲层面,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社会教育方式也是灵活多样,言传身教、指点帮助、唱歌跳舞、讲款论理、联谊交往、探望省问、劳动活动、交谈议论等等,都是社会教育的方式。侗族因为是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其文化传承,主要靠人们代代口耳相传。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社会教育“是侗族社会唯一教育,是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侗族社会进步发展,培养和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维护侗族地區社会和平安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后,它仍是侗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功能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3]
  其四,提纲挈领,政策挂帅。从第四章,明代教育以后,每章都单列一节阐述教育政策。明朝以教育为巩固统治的工具,在客观上滋生了侗族教育;清代中后期对少数民族的倾斜政策,促进了侗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民国时期对民族地区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社会教育,都有过许多政策性的规定,这些关于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对当时各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的兴办和发展,都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民族自治机关,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依照法律决定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与招生办法等。这些规定使民族地区有了根据本地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权,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的原则。这对于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地区的建设人才,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服务,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都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教育,向来发展不平衡;而其教育史的研究,更是底子薄、起点低、普遍落后。”侗族教育史的出版,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为少数民族教育史的研究添砖加瓦,为后来继承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侗族教育史编委会中国侗族教育史[M]//韩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2]龙连荣﹒中国侗族教育史略论[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7(2)
  [3]吴爱月﹒侗族传统教育与文化传承[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责任编辑涂艳)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以拥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育模式、共享的教育资源、海量的信息资源等特点成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清水江流域由于经济发展迟滞,基础教育发展缓慢,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要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就必须加快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制度环境、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培训、开发适合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完善流域内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
期刊
摘要:“讲授教学”是大学专业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授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授课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经济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年经验积累带来的“轻车熟路”,使得授课教师乐于采纳这种授课方式。但“讲授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唱独角戏等缺陷,在很多课堂传授中就演变成了教师的“独白”。这种独白非常不利于课堂积极性的发挥和课堂效果的提升。究其原因,既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原因,还离不开社会环
期刊
摘要:当前教师培训以学科逻辑组建培训内容结构,忽视了培训对象真实需求,也脱离其知识背景,造成了教师培训的价值“失真”,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回归教师培训的真正价值,必须遵循教师工作的逻辑结构,把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作为培训的突破口,同时也作为培训内容,建立问题连续体课程模块,在动态生成的问题解决中渐次构建知识,并建立相应地“教育问题解决”的服务体系,保障问题链的有序衔接,推动培训对象专业素养提高。 
期刊
“全球化”时代,我国教育应该培养 “国家公民”还是“世界公民”;“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国民性批判”和“民族素质提高”的实质是什么,它们的实现路径如何选择;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这些有关我国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實现途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理论争议和实践困惑,亟须教育理论界进行深入探讨,做出应答。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期刊
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是21世纪的公民培养目标之一,如何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同时,在全球知识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丰富,网络教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通过呈现国际名校公开课中探究教学的具体样式,探讨各类基于问题的探究教学模式,则能让我们洞悉“名师”教学之明,学常规教学之路,拓本土探究之法;思索“名校”得名之由,察现
期刊
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核心素养”并非完全一致,但基本上都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以培养完整的个体和促进社会发展两个维度为起点; 二是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目光不仅聚焦在本国、本地区,也关注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关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国际公民意识; 三是各国在“求同”的同时,尤其关注本国优良传统文化,使“核心素养”扎根于本国土壤。  “三力论”和“常能论”是对
期刊
“交往”与“灌输”,这两个词在教学研究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教学中的灌输古已有之,近代以来对灌输式教学的批判一直不绝于耳, 到目前已较为系统化;随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被引介入中国,教学中的交往问题已经成为热点, 出现了一系列专著,就“交往教学论”“交往教学研究”“交往中的建构”“教育性教学交往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教学活动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如何界定教学活动中“交往”与 “灌输 ”的
期刊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教育文化的重建,特别是“导师制”文化的重建,传统的“师门”主要称作“门派”“学派”,有一定的狭隘性,为此,亟待实现从“师门”向“学门”补充、拓展与超越。“为了学生的发展”、“基于学生的发展理念”的理念必然将学生视为独立意义的个体,重视学生的尊严与价值,将学生的个体发展视为最重要的目的。这就需要致力于建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學术共同体,实现从“师门”到“学门”的转型,
期刊
作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巨擘之一,卢梭在西方文化与教育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英国阿克顿勋爵曾作出表述:“卢梭的作品比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或圣奧古斯丁,或圣托马斯·阿奎那(Saint Thomas Aquinas)或任何人的作品都更有影响力。”不过,长期以来,围绕卢梭自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还是“公民”,自然教育与个人自由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教育在
期刊
摘要:表列种姓与表列部落是印度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长期深受各种压迫、排斥、歧视和迫害,成为印度政府重点保护和帮扶的对象。为解决弱势群体社会公正问题,印度政府专门为其制定了教育配额保留政策,希望通过教育配额保留政策补偿过去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不公;而印度弱势群体的复杂多样性使政府执行保留政策遇到很多阻力,这种区别对待政策引发其他高种姓民众和学生的不断抗议和反对,认为不顾学业成绩高低的录取政策带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