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词典的故事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整理书房,一本纸页发黄的《现代汉语词典》跃入眼帘,思绪一下飛向远方。
  那是1979年2月,我正在驻陕西省潼关县部队当兵。有一天收到家信,说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附上姑娘的照片,先“信处处”看。很快,我跟姑娘书信来往起来。谁承想,我们两个“一信钟情”,当年“五一”,我就回老家与其完婚了。婚后半个月,我返回部队,没几天,收到新婚妻子邮寄来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让我喜出望外。
  打开一看,这部词典由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收词5.6万条,定价4.5元。再看词典中夹寄的信,妻子说:读你的几次来信,都有错别字,还有些地方用词不当,这样怎么会实现你的记者梦呢?寄上《现代汉语词典》,望加强学习。读着信,泪水倏然涌流,一下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是“文革”年代读完初中的,到军营后,业余时间学写稿,编辑就时常打电话过来,批评我的稿子错字连篇。可是,那个年代,只有部队机关才有字典词典。我很想买一本,但是每月只有十多元的津贴,购买生活必需品后,还要往家寄钱供大弟读书,购买字典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
  妻子任村小学代课教师,每月只有5元补贴,自己本就不够用,她却拿出精打细算节省下的4.5元钱,为我买了这本《现代汉语词典》。
  这之后,我利用一切可用时间,对照词典恶补文化,跨越了阅读障碍,消除了错别字和用词不当,写作水平逐渐提高。退伍后,我终于实现了写作梦。
  如今,电脑、手机方便得很,随时可查不认识的字或不清楚意思的词。但当年新婚妻子邮寄给我的《现代汉语词典》,我会永远铭记在心。是这本词典,和新婚妻子的爱,成就了我的梦想,让我走出了黄土地。
其他文献
期刊
父亲最早骑的自行车是解放前日伪时期一辆德国造西洋货。那是我三爷爷为了跟村里几个伙伴往龙口贩运花生油而买的,其后连年几经兵燹,到解放时,已经残缺不全。  1953年我们伙里分家,这辆面目全非的自行车分到了我们家。随后,父亲重新换件组装。从此,这辆杂牌货便成了我们家经济收入的顶梁柱。  接下棘手活  当年的招远汽车站位于县府西南隅,说是汽车站,只是每天上午8点钟前后,有一辆从龙口站开往莱阳水集站的客车
期刊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初中毕业后在乡农机站当学徒工。站长五十多岁,和蔼可亲,对我也很关照。当时,我家里很穷,每天中午的饭盒里,總是铁打不变的苞谷饭和咸菜疙瘩。于是,站长总是把他爱人给他送的好吃的分给我一份。我对他感激不已。  一天晚上,轮我值班。那时站里条件很简陋,没有专门的值班室,值班就在站长的办公室。当晚夜色浓如墨染,就像我当时的心情一样黑暗———我母亲病了,正在县医院住院,急等着钱做手术,
期刊
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上学的时候,看见胡同口的刘三爷,照例会减速,我便急忙跳下后座。爸爸掐了手刹,一抬腿,下了车子。  “刘伯,您老没出去?”  “遛弯刚回来!”刘三爷举了举手里的油条,“拿两根?”“不用了,不用了,刚吃过了。”说着话,爸爸已开始一脚蹬上车,我跳上后座,他那句话也甩出来,“您忙着,我这还得上班。”我回头瞅瞅那有些肥硕的老头,他抬抬手里的白楊木拐棍,说道:“回见。”  我总不明白,那老头
期刊
我曾经有过三次抄书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是极其难忘的阅读记忆。  《聊斋》手抄本  第一次抄书发生在少年时代,应该是在小学三年级。那时,我生活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里,看书极不方便,许多想看的书根本找不到。  一天,小伙伴二头跟我说,他舅舅从邻村来他们家帮着做木匠活,带了一本《白话聊斋》。我一听就高兴了,赶忙央求二头把那本书拿给我看,二头便回家拿给了我,但说明只能看五天,因为五天后他舅舅就要回家去
期刊
耳濡目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家居住在上海杨浦的棚户区,父亲经常为邻里念信、写信,写各类申请等。  父亲念信时,语速不快,中间停顿较多,并不时询问对方听懂没有。念完信,接着替对方写回信。当年用毛笔写信为多,且是自右向左竖着写。写信前,父亲往往先让人把要写的话叙述一遍,自己再一件一件地写,写毕,念一遍给对方听,询问是否有补充的话,如果有,就接着续写几句,最后装信封。对初次来写信的人,父亲就指点对方
期刊
我于1995年元月14日,正式做了工作交接,从信阳地区城市信用联社主任、党组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之后,无官一身轻,但人走茶凉的感觉,使我的心有点儿凉.rn信阳市八一路有一家
期刊
朝也盼暮也盼,终于盼到15岁,我到了参加生产队劳动的年纪。原以为能给家里挣工分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这一年(1982年),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這个文绉绉的说法,在农民看来就是两个字:“单干”。  喜忧参半要单干  那时我爹常年在外做木工,姆妈只有5分工,家里年年缺粮,不仅要向生产队缴缺粮款,还要缴一笔不菲的公积金。这个沉重的经济压力,压得爷娘喘不过气来。所以我一直
期刊
父亲上过私塾,知书达理,却非常“迷信”。我一直搞不懂这是为什么。  一个夏日的夜晚,大人小孩都聚在村头小桥边纳凉,有人请见多识广的父亲讲故事。父亲看着不远处的西坡岭上有灯光闪烁,就讲起一个“真人真事”:邻村的老赵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光棍。有一天,他到西坡拾柴时下雨了,就到那里的山神庙避雨。山神庙很小,避雨时他突然内急,竟蹲在供桌石上拉了一泡尿。雨停后还没走到家,他的下身就疼起来。后来看了不少医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