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课中,以“观察为主”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真实可信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出问题、发现规律。
一、课型基本特征
(一)目的性
观察课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感觉器官观察,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观察。
(二)自然性
观察的环境是自然的,观察的对象比如自然的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习性等,同样也具有自然性。
(三)系统性
观察课并不是说这节课都是观察,没有别的形式的教学活动,观察仅仅是本节课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而已。
(四)全面性
观察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人获得信息的大部分均是通过观察得到的。因此,观察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二、课型实施策略
(一)设计有结构的观察材料。
(二)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三)提供具体的观察方法。
(四)突出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三、课型实施流程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实施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活动的成功与否,对于营造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出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激发兴趣、形成问题、明确任务。
操作要领:导入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导入,也可以直接导入,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问题,明确观察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做好准备。另外,在导入阶段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层次性和结构性。
(二)自主观察
观察过程是观察课的主体部分,观察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感性认识,而且可以通过思维获取知识,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事物都有许多方面的特征,如果在观察时不分主次,不按顺序,不突出重点,事物的特征就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观察计划或方案,这样,可以使整个观察活动有序进行,有利于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掌握观察的进度。一是在设计观察方案前,教师要给学生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适时地提出问题,抓住几个观察点;二是制定观察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观察人员的分工要视小组人员的多少、每个成员的特长而定,要保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三是自主观察时学生可以个人独立观察,可以分组合作观察,也可以全班集体观察,这一过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观察要求认真的进行观察。
(三)交流总结
观察是手段,旨在发现和探索。学生的观察结果往往需要与别人进行交流、碰撞,才能发现事物所蕴涵的规律。在生生、师生交流观察结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描述,是学生探索、认识事物本质的保障,也是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有效举措。科学的描述不仅仅是孩子交流观察现象的过程,也是探寻事物规律、总结结论的基础。观察是描述的基础,描述是观察的呈现,观察与描述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详细、具体的描述出来,交流观察印象。教师一般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启发学生将观察结果与已有的经验进行联系,并能对所做的分析与解释的正确性做初步的判断。
2.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要组织全班学生对分析与解释的正确性再次判断,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这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的过程,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全部讲出来,准许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观察结果进行交流。教师要从不同角度给予回应,帮助学生对问题做出深入思考;要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的矛盾,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和平台,为最后形成正确的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有结构或系统的知识体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应用创新
1.本环节教师要创设知识与生活实际较为密切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让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生活实践才是学习科学最广阔的天地。
2.教师要注重在本课探究主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创新,使本课主题进一步深化。形式上要注重开放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展思维的广度、深度,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允许学生海阔天空、奇思妙想,允许学生想法不合逻辑。不管学生出现怎样的想法,教师都要进行鼓励,以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欲。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江苏】
一、课型基本特征
(一)目的性
观察课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感觉器官观察,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观察。
(二)自然性
观察的环境是自然的,观察的对象比如自然的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习性等,同样也具有自然性。
(三)系统性
观察课并不是说这节课都是观察,没有别的形式的教学活动,观察仅仅是本节课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而已。
(四)全面性
观察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人获得信息的大部分均是通过观察得到的。因此,观察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二、课型实施策略
(一)设计有结构的观察材料。
(二)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三)提供具体的观察方法。
(四)突出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三、课型实施流程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实施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活动的成功与否,对于营造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出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激发兴趣、形成问题、明确任务。
操作要领:导入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谜语、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导入,也可以直接导入,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问题,明确观察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观察活动做好准备。另外,在导入阶段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层次性和结构性。
(二)自主观察
观察过程是观察课的主体部分,观察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感性认识,而且可以通过思维获取知识,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事物都有许多方面的特征,如果在观察时不分主次,不按顺序,不突出重点,事物的特征就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观察计划或方案,这样,可以使整个观察活动有序进行,有利于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掌握观察的进度。一是在设计观察方案前,教师要给学生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适时地提出问题,抓住几个观察点;二是制定观察方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观察人员的分工要视小组人员的多少、每个成员的特长而定,要保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三是自主观察时学生可以个人独立观察,可以分组合作观察,也可以全班集体观察,这一过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观察要求认真的进行观察。
(三)交流总结
观察是手段,旨在发现和探索。学生的观察结果往往需要与别人进行交流、碰撞,才能发现事物所蕴涵的规律。在生生、师生交流观察结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描述,是学生探索、认识事物本质的保障,也是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有效举措。科学的描述不仅仅是孩子交流观察现象的过程,也是探寻事物规律、总结结论的基础。观察是描述的基础,描述是观察的呈现,观察与描述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详细、具体的描述出来,交流观察印象。教师一般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启发学生将观察结果与已有的经验进行联系,并能对所做的分析与解释的正确性做初步的判断。
2.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要组织全班学生对分析与解释的正确性再次判断,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这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的过程,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全部讲出来,准许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观察结果进行交流。教师要从不同角度给予回应,帮助学生对问题做出深入思考;要及时捕捉学生交流中的矛盾,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和平台,为最后形成正确的结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准确地出示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观察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有结构或系统的知识体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应用创新
1.本环节教师要创设知识与生活实际较为密切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让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生活实践才是学习科学最广阔的天地。
2.教师要注重在本课探究主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创新,使本课主题进一步深化。形式上要注重开放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展思维的广度、深度,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允许学生海阔天空、奇思妙想,允许学生想法不合逻辑。不管学生出现怎样的想法,教师都要进行鼓励,以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欲。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