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心是生命的花蕾,童心是人的本真,童心是人自然、自发地生活的状态。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让孩子在校园里幸福地生活着、成长着,像花一样绽放。
用童心守护童心,意思就是用老师的“童心”守护孩子的“童心”,让孩子在校园里自然地、快乐地、健康地成长,两颗“童心”在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中互相碰撞出生命的火花,让生命之花绚丽多彩,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让生命之花更美丽”。
一、用童心守护童心,需要“等待”
面对着一班孩子,我们每天感受着他们的可爱,也深切的感受着他们的“可恨”。你遇到过这种情景吗?你的反应会怎样?
上课铃声响起来,你脸带笑容,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向教室,站在了教室门口,却发现:几个孩子仍在若无其事地吵闹着。你静靜地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希望那群小家伙能知道你的出现,结果失败的是,你等了几分鈡,吵闹依旧。于是,你的脸色由晴转阴,甚至乌云密布,暴雨雷鸣,那几个无视你的孩子成为雷雨中的可怜的“小鸟”。
面对着这些“童心无忌”的孩子,你怎么办?
一个班里面,总有些学生,是“屡教不改”的,上午,他上课时揪了前面同学的头发,你批评他,下午第一节课,他又揪了前面同学的头发,又被你批评。你生气地对他说:你这人,老师教育过你多少次了,你总不改?去,这节课你别上了,站一边去!
面对这样的同学,你怎么办?
当学生违纪时,有时气得我们真想狠狠“骂”他们一顿,或者给点颜色他们看看,但一想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我会对自己说:“忍!忍!忍!忍!千万别发火!!”然后深深吸一口气,再慢慢放松,好像真的减轻了一些“愤怒”,接着继续上课。在这个时候,我多数都会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同学,吸引那些开小差的同学。比如故意夸大个别同学的发言好、坐姿端正等,很多同学都会马上坐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都知道“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要用耐心、爱心、恒心来唤醒童心”的纪律意识,也许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小孩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的!
生命是个等待过程!不要太急,给孩子一些等待。要知道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太生气。调皮的孩子应该有其他的优点,找准机会拿出来表扬一下。然后再看准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当他开心的时候,他会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放。当我们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你会发现:一朵花,即使在春天不开放,总有一天,它会开放的!
二、用童心守护童心,需要“宽容”
我们来看一个教育案例:
上课时,涵涵忽然间伸出手用力地把廷廷推了一下,廷廷的下巴立刻就撞到了桌角,划出了一道口子。老师先把廷廷送去了医务室。回到教室后,老师把涵涵叫到了一边。这时的涵涵仿佛已经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已经哭成了“小泪人”。此时,老师并没有严厉地训孩子,而是盯着他看了五分钟,然后用比较缓慢严肃的声音问他:“知道自己今天闯祸了吗?”又耐心地给他讲了事情的后果。涵涵从头到尾都听得很认真,我发现说服教育比严厉批评教育来得更有效果。之后我又与涵涵、廷廷的家长沟通,家长都相当配合。从那天到今天,老师细心地观察了涵涵,他做任何都比以前细致了,也不再莽撞了,孩子有了进步。
“宽容”不等于溺爱,不等于“放纵”。孩子之所以孩子,是因为其好动、好玩、好奇、不听话、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他们所犯的错误中,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可怕的”“无法改正的”,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饶恕的。“宽容”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宽容”中懂得“宽容”,让孩子在“宽容”中懂得信任。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不也是犯过许多小错误吗?我们不也是在犯错中长大的吗?孩子是比较容易犯些小错误的,他们犯了错之后,也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一味只知道打骂他们,往往只会错上加错,所以选择更好更恰当的方式去教育他们,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用童心守护童心,需要“感谢”
——“老师,你好靓啊!”你的学生会夸你。
——课间,你的学生会围上来,给你捏捏你脖子,捶锤你的肩膀,围着你问这问那。
此刻,你是不是板着脸,还是与孩子享受快乐?你会不会对学生说:谢谢!你会不会对学生说:来,我也给你按摩按摩!
我觉得,最美的教育时机,就是在师生之间的这种快乐交往中。它来得真切、自然,在这样的交往中,学生没有禁锢,学生不再把老师当作是不可亲切的人,也只有在这样的交往中,学生才能感觉到“爱与被爱”带来的幸福。
读过这样一则教育叙事:
一个星期四下午,老师好像平时一样走进教室管理午读,当她一坐下来时,忽然感觉到天旋地转,脸色苍白,于是连忙趴在讲台上。这一下可把同学们吓坏了,同学们有的帮老师搽油,有的帮老师捶背,有的找校医。等老师有点好转不晕了,他们才回座位看书。这一刻教室里很静,很静,没有一个同学说悄悄话。
第二天一早回来,讲台上摆放着一张张卡,卡片上亲切的问候,真切的祝福,深深地打动了老师。这是世上最纯真的祝福,这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汇。那一刻,老师热泪盈眶!
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有根的感受。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和学生在一起,你会发现,孩子是可爱的,孩子能让我们得到教育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对学生怀有“感谢”之情,让学生的童心之花长开不谢!我认为,用童心感谢童心的教育,就是春天的教育,就是用花语唤回花语的教育。
四、结语
说到底,所谓用“童心”守护“童心”,其实就是用“花语”唤醒“花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所谓的用“童心”守护“童心”,就是用“爱”去呵护“爱”,夏丏尊老先生认为:“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爱是弥漫在班级之池的水,她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离开爱心,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用童心守护童心,意思就是用老师的“童心”守护孩子的“童心”,让孩子在校园里自然地、快乐地、健康地成长,两颗“童心”在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中互相碰撞出生命的火花,让生命之花绚丽多彩,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让生命之花更美丽”。
一、用童心守护童心,需要“等待”
面对着一班孩子,我们每天感受着他们的可爱,也深切的感受着他们的“可恨”。你遇到过这种情景吗?你的反应会怎样?
上课铃声响起来,你脸带笑容,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向教室,站在了教室门口,却发现:几个孩子仍在若无其事地吵闹着。你静靜地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希望那群小家伙能知道你的出现,结果失败的是,你等了几分鈡,吵闹依旧。于是,你的脸色由晴转阴,甚至乌云密布,暴雨雷鸣,那几个无视你的孩子成为雷雨中的可怜的“小鸟”。
面对着这些“童心无忌”的孩子,你怎么办?
一个班里面,总有些学生,是“屡教不改”的,上午,他上课时揪了前面同学的头发,你批评他,下午第一节课,他又揪了前面同学的头发,又被你批评。你生气地对他说:你这人,老师教育过你多少次了,你总不改?去,这节课你别上了,站一边去!
面对这样的同学,你怎么办?
当学生违纪时,有时气得我们真想狠狠“骂”他们一顿,或者给点颜色他们看看,但一想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我会对自己说:“忍!忍!忍!忍!千万别发火!!”然后深深吸一口气,再慢慢放松,好像真的减轻了一些“愤怒”,接着继续上课。在这个时候,我多数都会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同学,吸引那些开小差的同学。比如故意夸大个别同学的发言好、坐姿端正等,很多同学都会马上坐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都知道“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要用耐心、爱心、恒心来唤醒童心”的纪律意识,也许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小孩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的!
生命是个等待过程!不要太急,给孩子一些等待。要知道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太生气。调皮的孩子应该有其他的优点,找准机会拿出来表扬一下。然后再看准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当他开心的时候,他会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开放。当我们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你会发现:一朵花,即使在春天不开放,总有一天,它会开放的!
二、用童心守护童心,需要“宽容”
我们来看一个教育案例:
上课时,涵涵忽然间伸出手用力地把廷廷推了一下,廷廷的下巴立刻就撞到了桌角,划出了一道口子。老师先把廷廷送去了医务室。回到教室后,老师把涵涵叫到了一边。这时的涵涵仿佛已经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已经哭成了“小泪人”。此时,老师并没有严厉地训孩子,而是盯着他看了五分钟,然后用比较缓慢严肃的声音问他:“知道自己今天闯祸了吗?”又耐心地给他讲了事情的后果。涵涵从头到尾都听得很认真,我发现说服教育比严厉批评教育来得更有效果。之后我又与涵涵、廷廷的家长沟通,家长都相当配合。从那天到今天,老师细心地观察了涵涵,他做任何都比以前细致了,也不再莽撞了,孩子有了进步。
“宽容”不等于溺爱,不等于“放纵”。孩子之所以孩子,是因为其好动、好玩、好奇、不听话、自我约束能力差。在他们所犯的错误中,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可怕的”“无法改正的”,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饶恕的。“宽容”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宽容”中懂得“宽容”,让孩子在“宽容”中懂得信任。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不也是犯过许多小错误吗?我们不也是在犯错中长大的吗?孩子是比较容易犯些小错误的,他们犯了错之后,也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一味只知道打骂他们,往往只会错上加错,所以选择更好更恰当的方式去教育他们,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用童心守护童心,需要“感谢”
——“老师,你好靓啊!”你的学生会夸你。
——课间,你的学生会围上来,给你捏捏你脖子,捶锤你的肩膀,围着你问这问那。
此刻,你是不是板着脸,还是与孩子享受快乐?你会不会对学生说:谢谢!你会不会对学生说:来,我也给你按摩按摩!
我觉得,最美的教育时机,就是在师生之间的这种快乐交往中。它来得真切、自然,在这样的交往中,学生没有禁锢,学生不再把老师当作是不可亲切的人,也只有在这样的交往中,学生才能感觉到“爱与被爱”带来的幸福。
读过这样一则教育叙事:
一个星期四下午,老师好像平时一样走进教室管理午读,当她一坐下来时,忽然感觉到天旋地转,脸色苍白,于是连忙趴在讲台上。这一下可把同学们吓坏了,同学们有的帮老师搽油,有的帮老师捶背,有的找校医。等老师有点好转不晕了,他们才回座位看书。这一刻教室里很静,很静,没有一个同学说悄悄话。
第二天一早回来,讲台上摆放着一张张卡,卡片上亲切的问候,真切的祝福,深深地打动了老师。这是世上最纯真的祝福,这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汇。那一刻,老师热泪盈眶!
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有根的感受。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和学生在一起,你会发现,孩子是可爱的,孩子能让我们得到教育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对学生怀有“感谢”之情,让学生的童心之花长开不谢!我认为,用童心感谢童心的教育,就是春天的教育,就是用花语唤回花语的教育。
四、结语
说到底,所谓用“童心”守护“童心”,其实就是用“花语”唤醒“花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所谓的用“童心”守护“童心”,就是用“爱”去呵护“爱”,夏丏尊老先生认为:“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爱是弥漫在班级之池的水,她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离开爱心,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