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首座汉字艺术馆——巡遥汉字艺术馆亮相东区音乐公园,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背后那个娇小干练的成都女人廖晖。
她一直致力于收集、践行和推广汉字艺术,无论是麾下的酒店还是咖啡馆,都身体力行地将汉字艺术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先头兵。她说:“我不是艺术家,不是文化人,但是源于骨子里对于艺术的热爱,我愿意将自己创建的企业与艺术联姻,让更多的人体验艺术带给生活的美。”
/人物名片/
廖晖
汉易酒店董事长
石田咖啡董事长
成都巡遥汉字艺术馆投资人
“我的确有女强人的独立。”
在桐梓林北路的石田咖啡,廖晖惯常坐在2楼角落的位置,约人洽谈,布置工作。咖啡厅好像是她的第2个办公室,但更随意,更放松,更适宜交谈与分享,我们的采访也是在那里进行。
刚一落座,简单地寒暄后,廖晖就很有礼貌地抛出了自己的原则,给采访“划出了道道”,她简单明晰地告诉记者,哪些道路可以畅通无阻,哪些道路却是禁止通行,YES和NO分界清晰。其实,在接受采访的头一天,廖晖已经详细阅读了本报,甚至还详细查询了杂志的定位、理念和受众人群,其严谨认真的态度可见一斑。采访开场由这些严肃的细节组成,但这些细节轻易展现出外表娇小温柔的廖晖内心强大的世界,她是一个相当有原则的女人,雷厉风行,善于掌控全局,毫不拖泥带水。
廖晖认为对“女强人”这个称呼要一分为二地看,她说:“要说我是女强人,有一点我很赞同,那就是我的确有女强人的独立。这个独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的独立,一是自我的独立。”
众所周知,只有独立的女人才能掌控全局。廖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女孩,热情,独立,一贯是被小伙伴簇拥的娃娃头。每天放学,她会带着好几个同学一起去家里做作业—— 一伙孩子里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淘气的时候,她会率领舞蹈队的10多个女孩子,一起去厂区攀爬高高的废铁架子玩。有一次,一个女孩从差不多5层楼高的架子上摔下来,仰面朝天不动弹了。别的姑娘们围拢来,一看“大势不妙”,挤挤挨挨就想作鸟兽散,廖晖尽管也拿不准该如何是好,但她脱口而出的一声:“今天哪个敢跑?”直接吼得大家没了脾气,傻愣愣地留在原地守着摔倒的女孩子,在重要关头,处变不惊的她依然是大家的主心骨。
随后,廖晖跑到传达室,给母亲打电话讨主意。母亲让廖晖马上叫救护车,并且等救护车来的时候,千万守好,不要挪动受伤的女孩。按照母亲的吩咐,受伤的女孩及时得到救治,捡回了一条生命,这和廖晖在关键时刻的镇定果敢分不开关系。以小见大,也正是这些闪光的品质,让成年后的廖晖得以在商场杀伐决断,巾帼不让须眉。
“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商人。”
如今,廖晖麾下有汉易酒店,有石田咖啡,生意也曾涉及房地产,著名的楼盘“水漪袅铜”就是廖晖的出品。但这个驰骋商场做着大生意的女人,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生意人,她说:“我不是一个生意人,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商人,而愿意自己是一个企业家。”
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这3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让廖晖如此坚持泾渭分明呢?用廖晖的话说,所谓生意人,是以追逐利益为第一要务,满眼金钱,只要有利可图,可以不择手段。而商人则愿意遵循法则,他们是在法则之内去追求收益和盈利。但企业家不同,企业家既能看到企业的现在生存所需,更能从企业的长远着眼,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些力。并且,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则会带给企业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方向。自然,廖晖更愿意做一个企业家。
因为此,10余年来,廖晖一直身体力行支持汉字艺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像人活着不能只想着及时行乐,不能只满足于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个企业要存活下去,也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明确自我定位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将自我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做企业也是一样。
2000年,有现代书法家提出了汉字艺术这一个艺术门类,即通过文字的方式,利用汉字无穷多的变化,进行抽象的艺术创作。在接触过这些艺术家之后,有感于他们的坚持,廖晖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在2003年建立起了私人汉字艺术馆,收藏他们的作品,鼓励其发展。对于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廖晖对它的前途和发展充满了信心。从此,一门心思投身其间,身体力行要将其发扬光大。
2007年9月,汉易酒店开业。其时,成都早已是酒店林立,在这样一个追求舒适和细节的城市,各家酒店都在特色和服务方面推陈出新,试图做到极致,一个新开业的酒店凭什么胜出呢?廖晖开创性地将汉易酒店定义为了艺术馆主题酒店,将艺术魅力带到了酒店经营之中。围绕“艺术主题”,她在酒店的每一楼层都设计了艺术会客厅,让酒店超越了酒店本身的意义,更成为艺术精品的艺术馆展示空间。
至此,廖晖对于汉字艺术的收集和产业化发展,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爱好,而成为一个企业的独特个性和魅力,更承担起了以推广汉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责任。
“坚持有时,放下有时。”
对于自己成功地将自我价值的追求,融入到企业盈利的商业模式之中,廖晖觉得非常有意义,她说价值观是立身之本,是从骨子里支撑着你在社会中往前走的东西,只有建立起自己恒定的价值观,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
价值观的形成却非一朝一夕,没有人可以从开始就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注定是要成为做什么的人,只能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点滴积累,慢慢成为现在的样子。就像廖晖,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推广汉字艺术的践行者。她在大学学的是食品专业,但其实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之后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符合内心认同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倾尽全力去做。毕竟大学能够教给我们的只是方法论,而你真正能做什么,还是要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学到。
廖晖从来不强求自己一定要怎样,从来不给自己预设过高的期待,她说,只有这样才不会对生活中的不如人意感到失望。现在回过头看,即使是挫折或者磨难,也不会感到难受,因为是它们成就了自己今天的恒定价值观。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经历,廖晖不愿多置一词,“就像我们看乔布斯的传记,重要的并不是看他如何一步步走过来,而是学习他所留存下来的精神财富,明确其对于我们精神层面的影响。”
廖晖用自己的成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多面性,但是只要你确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坚守自己认定对的事情,坚持自我,就能达到内心的平衡。比如她自己,要做的事情总是很多,时间总是不够用,但她力图清晰认识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从而把握节奏,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陪孩子打网球;另外还坚持打了5年羽毛球,坚持的方法是倡导和组织起羽毛球小组,因为有了团队精神的制约,一直打下去就不是问题。廖晖也喜欢旅游,她所爱好的艺术和文学都无法和自然割裂开,她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让她内心愉悦,而行走对于磨砺强大内心帮助更大,也更能够开阔思想境界。
眼下,廖晖还在跟一个年轻的古筝老师学习这门古雅的乐器,每天抽点时间弹古筝,对她来说是件相当开心的事情,她笑着说自己并不是要成为大师,也不想速成弹会几首曲子出去秀,而是想为生活再增加一种有文化底蕴的情趣。因此常常是她倒过去安慰老师:“慢慢来,不要急,我不要求速成。”即使指法重复枯燥,但枯燥对她而言未尝不是件一种乐事。
“我和儿子像坐在跷跷板的两端。”
廖晖的儿子已经16岁,回忆其成长,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浮上笑意。在她眼里,亲子教育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式,家长和孩子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在种种角力和交锋中,就会逐渐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儿子从幼儿园和小学的时段就以在学校寄宿居多了,但当妈妈的心里其实是舍不得的。每次接送儿子的时候,廖晖都会故意放慢车速,珍惜和儿子在车上谈天说地的分分秒秒;周末儿子回家,廖晖务必会陪伴他做作业和玩耍。为了应对孩子的青春逆反期,廖晖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学习对照,积极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心态,用廖晖的话说:“我和儿子像坐在跷跷板的两端,彼此一直致力于维护跷跷板的平衡。”
就在初三开学时,儿子突然主动向廖晖提出,想把大学出国留学的计划提前。她知道儿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一般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所以她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看书,收集资料,参加留学中介会等形式,把孩子出国留学的利弊和流程都烂熟于心,摇身一变成为留学专家。一切就绪,廖晖便放手让不满15岁的儿子只身前往美国。
今年5月,廖晖丢下成都的所有工作,飞赴美国陪着儿子呆了半个月,这是她第一次去国外看望求学的儿子。在美国的半个月,廖晖每天买菜做饭,接送儿子上学,儿子问妈妈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到处旅游一番,廖晖却只是摇头。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青春期的儿子,在你需要的时候,亲人永远都会在你身边——“我知道儿子能够体会到我这份心。”
从廖晖内心来说,她是希望儿子学成之后归国发展的,但她从来没有明确地告知儿子这一点。在跟儿子和学校老师参观美国校园的时候,老师自豪地指点这里介绍那里,末了问廖晖:“此地如此之美,你应该也是期待能够定居这里吧?”当儿子将这个问题翻译给廖晖之后,尽管她还没有回答,但看她的表情,儿子就已经了然于心,帮她回答道:“不,我妈妈她不愿意。”
非要总结出自己的“育儿经”的话,廖晖说,那就是:“对于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即使你想反对,也不用多说,家长说准什么不准什么根本没有用,还不如一点一滴用你自己的行动对孩子进行耳濡目染的浸润、影响。”
廖晖小讲堂
实现创造和创新的能量蓄积
(节选自廖晖的博客)
人要做到内外双修,才能够穿透生死,才能无私地做点事,才能理解人的生命本质不在于生命长度,而在于生命亮度,才能释放极限的生命能量,让生命不断处于一种高涨的创造状态。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器”并非是指积虑小心地不犯错误,或是广恩博施的令人赞美,而是一种应有的无己胸怀。这样的人,他的每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显示出至善的美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在家偶读北大历史学系教授朱孝远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4年读书生涯要完成人生的8种转变至关重要,我想不仅对于正在求学的学子们,对于正在不断成长的年轻人们都很有帮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部分:
第一,完全有必要重新追问我们生命的目标和存在的意义。
当读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述时,知识就与热烈的人相结合,那么就会带来极高的工作效率。在大学时代关键点在于要从生命目标的模糊性、摇摆性中走出来,站到“创”的敞开之中,在创与造的光带中,书的召唤就变成人的召唤,而人成为书的牧者。
第二,智者动手。
第三,学子不能没有方法,但只有目标和动手都到场后,方法才发生。有良好方法的人一定事半功倍,因为他不是木雕泥塑,他既有美丽灵魂,又有高尚智性。
第四,为真正的美与和谐,我们要成全个性。个性是生命存在的稳定性,是生命意志的展现物。当你的品质、知识、方法都从某个方面显示出个性时,那么你的个性特质将展现你生命的魅力。
第五,真正需要去思考和铭刻于心的是生命的能量。
底蕴和力度的蓄积就是能量的培育,这往往要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也是创造的本质之所在。当回顾历史的长河时,感觉人类的渺小,只有历史才能用完美姿态告诉我们平凡的真理,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根本目的——竭尽所能,孕育幸福,创造幸福。
她一直致力于收集、践行和推广汉字艺术,无论是麾下的酒店还是咖啡馆,都身体力行地将汉字艺术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先头兵。她说:“我不是艺术家,不是文化人,但是源于骨子里对于艺术的热爱,我愿意将自己创建的企业与艺术联姻,让更多的人体验艺术带给生活的美。”
/人物名片/
廖晖
汉易酒店董事长
石田咖啡董事长
成都巡遥汉字艺术馆投资人
“我的确有女强人的独立。”
在桐梓林北路的石田咖啡,廖晖惯常坐在2楼角落的位置,约人洽谈,布置工作。咖啡厅好像是她的第2个办公室,但更随意,更放松,更适宜交谈与分享,我们的采访也是在那里进行。
刚一落座,简单地寒暄后,廖晖就很有礼貌地抛出了自己的原则,给采访“划出了道道”,她简单明晰地告诉记者,哪些道路可以畅通无阻,哪些道路却是禁止通行,YES和NO分界清晰。其实,在接受采访的头一天,廖晖已经详细阅读了本报,甚至还详细查询了杂志的定位、理念和受众人群,其严谨认真的态度可见一斑。采访开场由这些严肃的细节组成,但这些细节轻易展现出外表娇小温柔的廖晖内心强大的世界,她是一个相当有原则的女人,雷厉风行,善于掌控全局,毫不拖泥带水。
廖晖认为对“女强人”这个称呼要一分为二地看,她说:“要说我是女强人,有一点我很赞同,那就是我的确有女强人的独立。这个独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的独立,一是自我的独立。”
众所周知,只有独立的女人才能掌控全局。廖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女孩,热情,独立,一贯是被小伙伴簇拥的娃娃头。每天放学,她会带着好几个同学一起去家里做作业—— 一伙孩子里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淘气的时候,她会率领舞蹈队的10多个女孩子,一起去厂区攀爬高高的废铁架子玩。有一次,一个女孩从差不多5层楼高的架子上摔下来,仰面朝天不动弹了。别的姑娘们围拢来,一看“大势不妙”,挤挤挨挨就想作鸟兽散,廖晖尽管也拿不准该如何是好,但她脱口而出的一声:“今天哪个敢跑?”直接吼得大家没了脾气,傻愣愣地留在原地守着摔倒的女孩子,在重要关头,处变不惊的她依然是大家的主心骨。
随后,廖晖跑到传达室,给母亲打电话讨主意。母亲让廖晖马上叫救护车,并且等救护车来的时候,千万守好,不要挪动受伤的女孩。按照母亲的吩咐,受伤的女孩及时得到救治,捡回了一条生命,这和廖晖在关键时刻的镇定果敢分不开关系。以小见大,也正是这些闪光的品质,让成年后的廖晖得以在商场杀伐决断,巾帼不让须眉。
“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商人。”
如今,廖晖麾下有汉易酒店,有石田咖啡,生意也曾涉及房地产,著名的楼盘“水漪袅铜”就是廖晖的出品。但这个驰骋商场做着大生意的女人,从不认为自己是个生意人,她说:“我不是一个生意人,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商人,而愿意自己是一个企业家。”
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这3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让廖晖如此坚持泾渭分明呢?用廖晖的话说,所谓生意人,是以追逐利益为第一要务,满眼金钱,只要有利可图,可以不择手段。而商人则愿意遵循法则,他们是在法则之内去追求收益和盈利。但企业家不同,企业家既能看到企业的现在生存所需,更能从企业的长远着眼,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些力。并且,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则会带给企业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方向。自然,廖晖更愿意做一个企业家。
因为此,10余年来,廖晖一直身体力行支持汉字艺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像人活着不能只想着及时行乐,不能只满足于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个企业要存活下去,也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明确自我定位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在保持个性的基础上,将自我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做企业也是一样。
2000年,有现代书法家提出了汉字艺术这一个艺术门类,即通过文字的方式,利用汉字无穷多的变化,进行抽象的艺术创作。在接触过这些艺术家之后,有感于他们的坚持,廖晖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在2003年建立起了私人汉字艺术馆,收藏他们的作品,鼓励其发展。对于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廖晖对它的前途和发展充满了信心。从此,一门心思投身其间,身体力行要将其发扬光大。
2007年9月,汉易酒店开业。其时,成都早已是酒店林立,在这样一个追求舒适和细节的城市,各家酒店都在特色和服务方面推陈出新,试图做到极致,一个新开业的酒店凭什么胜出呢?廖晖开创性地将汉易酒店定义为了艺术馆主题酒店,将艺术魅力带到了酒店经营之中。围绕“艺术主题”,她在酒店的每一楼层都设计了艺术会客厅,让酒店超越了酒店本身的意义,更成为艺术精品的艺术馆展示空间。
至此,廖晖对于汉字艺术的收集和产业化发展,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爱好,而成为一个企业的独特个性和魅力,更承担起了以推广汉字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责任。
“坚持有时,放下有时。”
对于自己成功地将自我价值的追求,融入到企业盈利的商业模式之中,廖晖觉得非常有意义,她说价值观是立身之本,是从骨子里支撑着你在社会中往前走的东西,只有建立起自己恒定的价值观,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
价值观的形成却非一朝一夕,没有人可以从开始就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注定是要成为做什么的人,只能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点滴积累,慢慢成为现在的样子。就像廖晖,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推广汉字艺术的践行者。她在大学学的是食品专业,但其实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之后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符合内心认同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倾尽全力去做。毕竟大学能够教给我们的只是方法论,而你真正能做什么,还是要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学到。
廖晖从来不强求自己一定要怎样,从来不给自己预设过高的期待,她说,只有这样才不会对生活中的不如人意感到失望。现在回过头看,即使是挫折或者磨难,也不会感到难受,因为是它们成就了自己今天的恒定价值观。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经历,廖晖不愿多置一词,“就像我们看乔布斯的传记,重要的并不是看他如何一步步走过来,而是学习他所留存下来的精神财富,明确其对于我们精神层面的影响。”
廖晖用自己的成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多面性,但是只要你确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坚守自己认定对的事情,坚持自我,就能达到内心的平衡。比如她自己,要做的事情总是很多,时间总是不够用,但她力图清晰认识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从而把握节奏,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陪孩子打网球;另外还坚持打了5年羽毛球,坚持的方法是倡导和组织起羽毛球小组,因为有了团队精神的制约,一直打下去就不是问题。廖晖也喜欢旅游,她所爱好的艺术和文学都无法和自然割裂开,她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让她内心愉悦,而行走对于磨砺强大内心帮助更大,也更能够开阔思想境界。
眼下,廖晖还在跟一个年轻的古筝老师学习这门古雅的乐器,每天抽点时间弹古筝,对她来说是件相当开心的事情,她笑着说自己并不是要成为大师,也不想速成弹会几首曲子出去秀,而是想为生活再增加一种有文化底蕴的情趣。因此常常是她倒过去安慰老师:“慢慢来,不要急,我不要求速成。”即使指法重复枯燥,但枯燥对她而言未尝不是件一种乐事。
“我和儿子像坐在跷跷板的两端。”
廖晖的儿子已经16岁,回忆其成长,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浮上笑意。在她眼里,亲子教育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式,家长和孩子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在种种角力和交锋中,就会逐渐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儿子从幼儿园和小学的时段就以在学校寄宿居多了,但当妈妈的心里其实是舍不得的。每次接送儿子的时候,廖晖都会故意放慢车速,珍惜和儿子在车上谈天说地的分分秒秒;周末儿子回家,廖晖务必会陪伴他做作业和玩耍。为了应对孩子的青春逆反期,廖晖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学习对照,积极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心态,用廖晖的话说:“我和儿子像坐在跷跷板的两端,彼此一直致力于维护跷跷板的平衡。”
就在初三开学时,儿子突然主动向廖晖提出,想把大学出国留学的计划提前。她知道儿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一般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所以她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看书,收集资料,参加留学中介会等形式,把孩子出国留学的利弊和流程都烂熟于心,摇身一变成为留学专家。一切就绪,廖晖便放手让不满15岁的儿子只身前往美国。
今年5月,廖晖丢下成都的所有工作,飞赴美国陪着儿子呆了半个月,这是她第一次去国外看望求学的儿子。在美国的半个月,廖晖每天买菜做饭,接送儿子上学,儿子问妈妈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到处旅游一番,廖晖却只是摇头。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青春期的儿子,在你需要的时候,亲人永远都会在你身边——“我知道儿子能够体会到我这份心。”
从廖晖内心来说,她是希望儿子学成之后归国发展的,但她从来没有明确地告知儿子这一点。在跟儿子和学校老师参观美国校园的时候,老师自豪地指点这里介绍那里,末了问廖晖:“此地如此之美,你应该也是期待能够定居这里吧?”当儿子将这个问题翻译给廖晖之后,尽管她还没有回答,但看她的表情,儿子就已经了然于心,帮她回答道:“不,我妈妈她不愿意。”
非要总结出自己的“育儿经”的话,廖晖说,那就是:“对于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即使你想反对,也不用多说,家长说准什么不准什么根本没有用,还不如一点一滴用你自己的行动对孩子进行耳濡目染的浸润、影响。”
廖晖小讲堂
实现创造和创新的能量蓄积
(节选自廖晖的博客)
人要做到内外双修,才能够穿透生死,才能无私地做点事,才能理解人的生命本质不在于生命长度,而在于生命亮度,才能释放极限的生命能量,让生命不断处于一种高涨的创造状态。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器”并非是指积虑小心地不犯错误,或是广恩博施的令人赞美,而是一种应有的无己胸怀。这样的人,他的每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显示出至善的美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在家偶读北大历史学系教授朱孝远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4年读书生涯要完成人生的8种转变至关重要,我想不仅对于正在求学的学子们,对于正在不断成长的年轻人们都很有帮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部分:
第一,完全有必要重新追问我们生命的目标和存在的意义。
当读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述时,知识就与热烈的人相结合,那么就会带来极高的工作效率。在大学时代关键点在于要从生命目标的模糊性、摇摆性中走出来,站到“创”的敞开之中,在创与造的光带中,书的召唤就变成人的召唤,而人成为书的牧者。
第二,智者动手。
第三,学子不能没有方法,但只有目标和动手都到场后,方法才发生。有良好方法的人一定事半功倍,因为他不是木雕泥塑,他既有美丽灵魂,又有高尚智性。
第四,为真正的美与和谐,我们要成全个性。个性是生命存在的稳定性,是生命意志的展现物。当你的品质、知识、方法都从某个方面显示出个性时,那么你的个性特质将展现你生命的魅力。
第五,真正需要去思考和铭刻于心的是生命的能量。
底蕴和力度的蓄积就是能量的培育,这往往要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也是创造的本质之所在。当回顾历史的长河时,感觉人类的渺小,只有历史才能用完美姿态告诉我们平凡的真理,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根本目的——竭尽所能,孕育幸福,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