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私人化”是指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在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下,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兴趣为根本,尽力在学校生活和课堂实践中创生一种“私人化”的课外阅读方式,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学生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私人阅读史”,进而能够享受阅读、积累阅历、丰富语感,成为最独特的自己。借助顺应、放松、防御、观照四个“包容力”途径,让课外阅读“私人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课外阅读;私人化;包容力
【中国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5-0027-02
【作者简介】吴静,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中小学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在当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引导,但是,在推荐读物,共读好书的过程中,教师更强调的是共融和共通,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缺乏关注和引导。有些学生的个性阅读,因为不入主流,而会谨小慎微。有些学生对于教师推荐的读物甚是反感,完全不是心之所向,教师剃头担子一头热。
课外阅读的个性化如何彰显?基于此笔者试图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努力创设“私人化”的阅读氛围,形成“私人化”的阅读方式,而“包容力”让课外阅读“私人化”成为可能。笔者以为:“包容力”和“私人化”之间互相诱发并补充,相辅相成,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包容力”有效地驱动“私人化”的产生。扩展“包容力”并形成“私人化”阅读方式的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让私人书橱适度放大
1.顺乎时代发展。
信息化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新书问世,其中有许多是顺乎时代发展的读物,自然也涵盖了许多儿童读物。经典读物固然好,但是距离时代略显脱节,很难让学生产生亲切感。面对顺乎时代发展的读物,与其一味拒绝、怀疑,还不如一读为快,这些书会真切地告诉学生:我活在当下,我活在这个世界上。
2.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建立“私人书橱”。“私人书橱”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罗列相应的书目,这些书目的选定不需要参考学校公布的必读书目。“私人书橱”的书目登记表,不仅可以供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还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不同时期的阅读喜好,爱好历史故事的、酷爱军事百科的、热衷人文地理的、痴迷悬疑小说的,都可以在书单中尽情彰显。有了教师的认可,很多学生都愿意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并且深入钻研,形成自己的阅读特色。
二、放松——让私人空间融入团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新课标还指出: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不被打扰的清晨阅读时间,便是一种尊重和信任,无需摘录、不用点评、更不要写读后感,阅读可以如此美好!据笔者统计,一学期下来,学生在校内的日阅读量大约达到了人均五万字,阅读速度也得到极大提升。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笔者在“评价”这个环节注重“外松内紧”。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不看是否摘录积累大量的词句,也不看是否对书籍的精神把握透彻,在乎的是“阅读起来,留下痕迹”。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有痕。每读完一本书,学生需要完成的是一张小小的“私人阅读卡”而已。每个环节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填写,抓住自己读完书之后的瞬间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不在乎字数的长短,只要记录就好。
三、防御——让阅读扬长避短
1.防一孔之见。
在不少学生“私人书橱”的书单中,都不约而同地写到了《查理九世》。因为学生的关注,笔者也阅读了起来,这套书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想象力极为丰富,笔者阅读完后,发现并非教师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一套书,悄然兴起,口耳相传,居然出现了一书难求的盛况。为此,笔者组织了一次小型的阅读讨论会: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查理九世》?
生:故事情节非常吸引我,让我一本又一本地追着往下看,下面的情节总是和我想的不同。
生:这只有着悠久皇室血统证明的狗“查理九世”太神奇了,我本身就喜欢狗,所以对这套书更是喜欢。
师:有看过《哈利·波特》系列的同学吗?这两套书有什么区别呢?
生:有相似之处,都是悬疑奇幻的,扣人心弦,《哈利·波特》都是大部头的,读起来比较费劲,需要一段时间才行。《查理九世》更轻松一些,读起来也快,我都是一天读一本的。
教师可以“迎合”学生的喜好,发掘书中的价值。对于风靡的《查理九世》,笔者没有禁止,而是参与阅读和讨论,并鼓励他们创作。一阵旋风刮过之后,不少学生还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系列《查理九世》,续编这只神奇的狗又发生了什么故事。由阅读转为创作,描摹创作间,习作水平也显著提高。这样的阅读旋风,时常刮起来,比如《桂宝日记》《笑猫日记》《冒险小虎队》等系列。笔者并不是主导旋风的人,而是追风人,在其中不露声色地引导,让风刮得更加柔顺些。
2.御“病毒”入侵。
默默观察之后,必然也会发现学生手上的有些书还是值得推敲的,有些书籍内容浮浅,缺乏思想的力量;有些书语言拖沓、甚至语病连连,缺乏一定的文学美感;有些书的内容含有一些粗口、暴力的倾向……对于这些书籍,笔者以为是“病毒”,病毒入侵,需要有抵御能力,即抵抗力,需要教师时不时地“打疫苗”。每当笔者发现了不良书籍,一定会“顺藤摸瓜”找到书籍主人,和他进行一场私人谈话。
四、观照——让彼此心照不宣。
1.读作者之心。
和学生一起读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一起看同名电影,赏析比较。“比较阅读”也是笔者在平时着力进行指导的。一次讨论中,学生这样说:
生:看了电影之后,我对“妈妈推了我一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我更能体会岛田洋七当时无助、落寞的心情了。
生:看到影片的最后,我哭了。有了音乐的渲染,更能体会到那浓浓的祖孙深情。原著中的描写相对而言就轻描淡写了一些。
此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比较阅读了《淘气包埃米尔》和《淘气包马小跳》,通过阅读书籍去关心不同的作者之心。
2.看读者之情。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讲述了一个“问题女孩”发生改变的故事。虽然书中的主要人物是萨哈拉和波迪老师,但是很多学生在读书记录中写下了对萨哈拉妈妈的话:“萨哈拉的妈妈很勇敢,独自一个人抚养女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她的妈妈很伟大,不论何时都始终站在女儿这边,永远相信她,我希望我的妈妈向她学习。”
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份读书记录,笔者都用心欣赏、仔细收藏,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是一颗敏感的童心在自由地表达。
《私人阅读史》一书中说道:“通过读书,通过密密麻麻的语词的世界,国人的视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功利阅读极大地改变了人生,而休闲阅读又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笔者希冀并实践着,努力通过“包容力”让课外阅读“私人化”成为可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唯有努力扩展自己的阅读包容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才能够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包容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创造自己的“私人阅读史”,才能够帮助学生打造属于他自己的私人定制,专属于他自己的“私人阅读史”。如何在阅读的“私人化”和“公众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如何让阅读的“私人化”不要演变成“自私化”或“功利化”,这是今后笔者将着力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关于读书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的,那么,就先从扩展“包容力”并创生“私人化阅读”开始吧!■
注:本文获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关键词】课外阅读;私人化;包容力
【中国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5-0027-02
【作者简介】吴静,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8),中小学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在当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引导,但是,在推荐读物,共读好书的过程中,教师更强调的是共融和共通,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缺乏关注和引导。有些学生的个性阅读,因为不入主流,而会谨小慎微。有些学生对于教师推荐的读物甚是反感,完全不是心之所向,教师剃头担子一头热。
课外阅读的个性化如何彰显?基于此笔者试图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努力创设“私人化”的阅读氛围,形成“私人化”的阅读方式,而“包容力”让课外阅读“私人化”成为可能。笔者以为:“包容力”和“私人化”之间互相诱发并补充,相辅相成,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包容力”有效地驱动“私人化”的产生。扩展“包容力”并形成“私人化”阅读方式的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让私人书橱适度放大
1.顺乎时代发展。
信息化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新书问世,其中有许多是顺乎时代发展的读物,自然也涵盖了许多儿童读物。经典读物固然好,但是距离时代略显脱节,很难让学生产生亲切感。面对顺乎时代发展的读物,与其一味拒绝、怀疑,还不如一读为快,这些书会真切地告诉学生:我活在当下,我活在这个世界上。
2.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建立“私人书橱”。“私人书橱”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罗列相应的书目,这些书目的选定不需要参考学校公布的必读书目。“私人书橱”的书目登记表,不仅可以供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还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不同时期的阅读喜好,爱好历史故事的、酷爱军事百科的、热衷人文地理的、痴迷悬疑小说的,都可以在书单中尽情彰显。有了教师的认可,很多学生都愿意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并且深入钻研,形成自己的阅读特色。
二、放松——让私人空间融入团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新课标还指出: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不被打扰的清晨阅读时间,便是一种尊重和信任,无需摘录、不用点评、更不要写读后感,阅读可以如此美好!据笔者统计,一学期下来,学生在校内的日阅读量大约达到了人均五万字,阅读速度也得到极大提升。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笔者在“评价”这个环节注重“外松内紧”。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不看是否摘录积累大量的词句,也不看是否对书籍的精神把握透彻,在乎的是“阅读起来,留下痕迹”。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有痕。每读完一本书,学生需要完成的是一张小小的“私人阅读卡”而已。每个环节的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填写,抓住自己读完书之后的瞬间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不在乎字数的长短,只要记录就好。
三、防御——让阅读扬长避短
1.防一孔之见。
在不少学生“私人书橱”的书单中,都不约而同地写到了《查理九世》。因为学生的关注,笔者也阅读了起来,这套书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想象力极为丰富,笔者阅读完后,发现并非教师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一套书,悄然兴起,口耳相传,居然出现了一书难求的盛况。为此,笔者组织了一次小型的阅读讨论会: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查理九世》?
生:故事情节非常吸引我,让我一本又一本地追着往下看,下面的情节总是和我想的不同。
生:这只有着悠久皇室血统证明的狗“查理九世”太神奇了,我本身就喜欢狗,所以对这套书更是喜欢。
师:有看过《哈利·波特》系列的同学吗?这两套书有什么区别呢?
生:有相似之处,都是悬疑奇幻的,扣人心弦,《哈利·波特》都是大部头的,读起来比较费劲,需要一段时间才行。《查理九世》更轻松一些,读起来也快,我都是一天读一本的。
教师可以“迎合”学生的喜好,发掘书中的价值。对于风靡的《查理九世》,笔者没有禁止,而是参与阅读和讨论,并鼓励他们创作。一阵旋风刮过之后,不少学生还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系列《查理九世》,续编这只神奇的狗又发生了什么故事。由阅读转为创作,描摹创作间,习作水平也显著提高。这样的阅读旋风,时常刮起来,比如《桂宝日记》《笑猫日记》《冒险小虎队》等系列。笔者并不是主导旋风的人,而是追风人,在其中不露声色地引导,让风刮得更加柔顺些。
2.御“病毒”入侵。
默默观察之后,必然也会发现学生手上的有些书还是值得推敲的,有些书籍内容浮浅,缺乏思想的力量;有些书语言拖沓、甚至语病连连,缺乏一定的文学美感;有些书的内容含有一些粗口、暴力的倾向……对于这些书籍,笔者以为是“病毒”,病毒入侵,需要有抵御能力,即抵抗力,需要教师时不时地“打疫苗”。每当笔者发现了不良书籍,一定会“顺藤摸瓜”找到书籍主人,和他进行一场私人谈话。
四、观照——让彼此心照不宣。
1.读作者之心。
和学生一起读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一起看同名电影,赏析比较。“比较阅读”也是笔者在平时着力进行指导的。一次讨论中,学生这样说:
生:看了电影之后,我对“妈妈推了我一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我更能体会岛田洋七当时无助、落寞的心情了。
生:看到影片的最后,我哭了。有了音乐的渲染,更能体会到那浓浓的祖孙深情。原著中的描写相对而言就轻描淡写了一些。
此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比较阅读了《淘气包埃米尔》和《淘气包马小跳》,通过阅读书籍去关心不同的作者之心。
2.看读者之情。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讲述了一个“问题女孩”发生改变的故事。虽然书中的主要人物是萨哈拉和波迪老师,但是很多学生在读书记录中写下了对萨哈拉妈妈的话:“萨哈拉的妈妈很勇敢,独自一个人抚养女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她的妈妈很伟大,不论何时都始终站在女儿这边,永远相信她,我希望我的妈妈向她学习。”
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份读书记录,笔者都用心欣赏、仔细收藏,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是一颗敏感的童心在自由地表达。
《私人阅读史》一书中说道:“通过读书,通过密密麻麻的语词的世界,国人的视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功利阅读极大地改变了人生,而休闲阅读又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笔者希冀并实践着,努力通过“包容力”让课外阅读“私人化”成为可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唯有努力扩展自己的阅读包容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才能够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包容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创造自己的“私人阅读史”,才能够帮助学生打造属于他自己的私人定制,专属于他自己的“私人阅读史”。如何在阅读的“私人化”和“公众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如何让阅读的“私人化”不要演变成“自私化”或“功利化”,这是今后笔者将着力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关于读书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的,那么,就先从扩展“包容力”并创生“私人化阅读”开始吧!■
注:本文获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