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过程,究其实质乃是思想、情感的倾吐。张志公先生曾说:“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的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及相当的思维能力。”这就是说,思想和思维是作文之源,而思想则是文章的灵魂。然而,在功利化的应试写作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呈现出以下特点:立意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认知止于浅表,幼稚粗俗;内容格调低下,是非不辩。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作文思想性不足,缺乏思想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性呢?
一、开辟积淀底蕴的路径,引导学生孕育思想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是否有个性思想,总是以写作者底蕴积淀的多少为前提的。积累越多,底蕴越深厚,思想也就越深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辟多条积淀底蕴的路径,进行广泛而自由的积累,博采众长,丰富自我,以形成独特的视角,孕育鲜活的思想。
1.观察自然世态,纳格物之理。例如,看到建筑用“砖”,从其外观普通、作用巨大的角度,想到平凡与伟大的道理;从制砖需要烈火烧烤的角度,悟出人才成长需要磨炼的真谛;从砖沉默性格的角度,赞颂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学生通过分析事物和独立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想法,锤炼独到的观点。
2.关注社会时事,采百家之思。例如,学生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将“天下大事一网打尽”,将他人犀利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总结归纳,以激活自己的思维,让自身思想日臻深刻。
3.阅读大家经典,取名家之言。例如,《论语》选读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格操守,《孟子》选读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观念,《荀子》选读中“人定胜天”的生活哲学,等等,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化的接纳和思想的深化。
4.学习哲学理论,得理性之道。例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等等,可以让学生积淀良好的思想素养,形成思辨意识。
二、搭建训练思维的平台,指导学生磨砺思想
思路一换天地宽,多想一步,就可以领先一步。正确而多样的思维途径,不仅可以使作文思想深刻,而且能够达到出人意料、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好训练思维的平台,指导学生磨砺思想。鼓励他们突破思维定式,标新立异,打破常规。敢于对已取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和见解生疑质疑,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敢于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表现生活。例如,以“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一熟语进行立意思维能力的训练。按照常规思维,“这山望着那山高”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求异、逆向等思维方法,从新的角度质疑:难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对吗?人类不就是因为不满足而不断攀登才进步吗?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千人一面,使文章具有了时代的思想新意。
三、开放驰骋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表达思想
王国维言:“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色彩。” 对于一个话题、一段材料、一件身边的事情的认识,不同学生定有迥异的见解,有的还可能会与考场作文要求不沾边。如果教师硬是要用考场作文的规矩来评判、衡量那些带点稚嫩、肤浅但充满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只能是“克隆”出大量的、“贴标签”式的、缺乏真思想的学生作文。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该开放驰骋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思实想。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独特思考,勇敢地写出个性化的思维认知。
总而言之,教师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一两次重要的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清晰、严谨地表达出他们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思想。
一、开辟积淀底蕴的路径,引导学生孕育思想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是否有个性思想,总是以写作者底蕴积淀的多少为前提的。积累越多,底蕴越深厚,思想也就越深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辟多条积淀底蕴的路径,进行广泛而自由的积累,博采众长,丰富自我,以形成独特的视角,孕育鲜活的思想。
1.观察自然世态,纳格物之理。例如,看到建筑用“砖”,从其外观普通、作用巨大的角度,想到平凡与伟大的道理;从制砖需要烈火烧烤的角度,悟出人才成长需要磨炼的真谛;从砖沉默性格的角度,赞颂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学生通过分析事物和独立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想法,锤炼独到的观点。
2.关注社会时事,采百家之思。例如,学生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将“天下大事一网打尽”,将他人犀利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总结归纳,以激活自己的思维,让自身思想日臻深刻。
3.阅读大家经典,取名家之言。例如,《论语》选读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格操守,《孟子》选读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观念,《荀子》选读中“人定胜天”的生活哲学,等等,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化的接纳和思想的深化。
4.学习哲学理论,得理性之道。例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等等,可以让学生积淀良好的思想素养,形成思辨意识。
二、搭建训练思维的平台,指导学生磨砺思想
思路一换天地宽,多想一步,就可以领先一步。正确而多样的思维途径,不仅可以使作文思想深刻,而且能够达到出人意料、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好训练思维的平台,指导学生磨砺思想。鼓励他们突破思维定式,标新立异,打破常规。敢于对已取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和见解生疑质疑,尽可能地提出与传统迥然有别的观点;敢于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反弹琵琶,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深,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表现生活。例如,以“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一熟语进行立意思维能力的训练。按照常规思维,“这山望着那山高”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求异、逆向等思维方法,从新的角度质疑:难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对吗?人类不就是因为不满足而不断攀登才进步吗?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千人一面,使文章具有了时代的思想新意。
三、开放驰骋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表达思想
王国维言:“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色彩。” 对于一个话题、一段材料、一件身边的事情的认识,不同学生定有迥异的见解,有的还可能会与考场作文要求不沾边。如果教师硬是要用考场作文的规矩来评判、衡量那些带点稚嫩、肤浅但充满个性化的认知,结果只能是“克隆”出大量的、“贴标签”式的、缺乏真思想的学生作文。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该开放驰骋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思实想。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独特思考,勇敢地写出个性化的思维认知。
总而言之,教师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一两次重要的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清晰、严谨地表达出他们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