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些质疑声音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中国实行殖民扩扩张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对沿线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是重置“宗藩体系”;“一带一路”是转移中国过剩产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下,这些质疑声音被不断放大,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实质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走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道路。面对这些质疑,中国要主动应对、积极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权力,进一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3-0001-05
2013年8月,在全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当前,中国话语权的建构正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中国声音在世界上并未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相比较而言,西方的声音远远超过中国声音,这使得西方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较高的话语统治力。为了维护中国国家形象,展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外交风采,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课题。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明确提出愿与东盟国家发展好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应对国际形势变幻和国内发展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
海陆联动,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深远意义。”[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从此,我们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经过30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发展就是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和谐局面,保证每个人民群众都能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的成果。与沿海的发达经济水平相比,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一带一路”坚持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发挥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区的资源和人文优势,积极扩大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依靠毗邻东盟国家的优势,西南地区打造路上联通东南亚、海上连接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实现与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互动。在整体上,形成联通东西、贯穿南北、有机统一的整体发展布局。“建设‘一带一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内引外联促进经济发展的务实之举,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4]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兴办特区开始,由点到面逐渐展开,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的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释放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和潜力。
推进和完善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促进相关国家间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文化背景复杂多样、社会生态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各国间的合作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双边和多边的互动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双边和多边的互利合作将有效地实现地区和国家间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一带一路”为国家间的优势互补开放了通道,拓宽了渠道,是国家间能在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深化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种交流与互动在国家和民众两个层面展开。在国家层面,以国家高层的互动和访问为引领,扩大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在民间层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 [5]不断扩大民众之间的互动和往来,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为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弘扬丝路精神,就是坚持各国的和平发展,摒弃国强必霸的思维,坚持各国之间的文明互鉴,尊重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道路,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
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共同繁荣。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6]这就向世界表明,“一带一路”是基于各国的共同利益,坚持各国独立自主,并通过各国的通力合作实现的。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要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也不是替代现有的合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双边以及多边关系,而是实现沿线国家的联通与互动,将我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寻求各国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走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邓小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论断,并指出,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得到解决。时至今日,情况依旧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领土争端、宗教矛盾、地缘政治博弈上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我国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坚持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新道路,有利于各国管控分歧、化解矛盾、增进互信,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现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自觉承担大国责任、履行大国责任。“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开展受到西方某些国家政客和学者的质疑和指责。香农·蒂耶兹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堪比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二者都是新兴的全球性大国运用其经济实力来寻求外交影响、确保对外政策目标(包括维持国内经济增长这一基本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道路,积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并承担国际责任与国际义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无论是GDP总量还是贸易额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大国。“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也期待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也确实展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智慧与担当。历史上,西方一些国家从低收入经济体发展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逐渐成长为世界性大国的过程中,“它们的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对外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政策。”[7]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力度在逐年增加,这些投资覆盖范围广泛,涉及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也包括国际产能方面的合作。这将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为这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和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会加速沿线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并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投资互动,降低贸易成本,为实现区域一体化、深化合作的层次和内容提供更多的内在动力和外部保障。亚洲投资建设银行与丝路基金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也日渐明显。“作为区域内一直最坚挺的货币,人民币能在大宗商品贸易、丝路基金、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8]人民币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地区的金融稳定,保障地区间贸易的通畅起到关键作用。当前中国工业的巨大产能以及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断地转化为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发展要素,为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激发这些国家发展的潜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企业为这些国家提供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满足了沿线国家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实现资源和公共产品的共享。
三、“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话语权的建构
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面对各种质疑,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习近平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9]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并非是用宣传或者是用外交辞令来包装中国,而是通过交流互动使其真正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最终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认同是属于观念范畴的内容,马克思曾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0]通过行为体间的互动,会在双方观念中形成关于彼此的知识,建构一种主体间的知识。[11]“主体间的知识不但指个体的观念集合,它还特别指行为体之间具有关联性的知识。”[12]共同知识会建构主体身份与认同,行为体的活动也是在这种身份和认同中展开。温特认为敌人的身份会导致利益的分歧,而朋友的身份会促进利益的一致,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各国的共同知识所决定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对中国的发展存在着片面性认识,他们总是习惯用冷战思维和有色眼镜来看中国,把中国看作是他们竞争和斗争的对象,而不是朋友。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他们自然会对中国的政策和中国的发展提出质疑。在温特看来,“身份建构利益,利益决定行为”。 [13]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员,毫无疑问,其行为要受到国际体系的制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本质上是观念的分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必然要超越物质层面,不断扩大在精神和观念层面的互动。通过观念的互动,使我国关于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不断向外延伸,在国际交往中把握话语建构的主动权,树立中国的崭新形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发声,加强观念互动,扩大集体认同。
第一,奉行“和合”主义的文化传统传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14]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平统一,反对侵略与分裂。中国千百年来奉行“和合”文化,注重民族的融合和教化的作用。“和合”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弘扬和践行“和合”思想,使其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之源和力量之石。和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关注人和。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一书中也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合则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庄子《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的“和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与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合文化”包含着人与世间万物的相处之道,指引人的实践活动。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交替而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消除误会,澄清事实,是关系到我国与其他国家和谐相处的关键问题。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平、和谐、合作的追求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民族的遗传基因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和合”文化为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做了最生动的注释,成为中国对外交往最闪亮的名片。
第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传播。习近平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15]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已经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国家“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并未彻底发生改变,虽然我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均GDP排名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当今是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5]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理念,正是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问题提出新的部署。“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和实行也正是这一理念在实践中运用的具体举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成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扩大我国与沿线各国间生产要素的互通有无,有助于升级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有助于提高我国开放性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三,走合作共赢之路的道路传播。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是我们外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给国际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对立消失,但思维方式中旧的落后的内容并未彻底清除,一些国家仍然沿用冷战的思维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实务。非此即彼、有你没我的思维方式仍旧统治着一些国家,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互利合作。中国提出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错误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9]中国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立场和原则,这对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深化对中国的认识,扩大对中国的价值认同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国际社会中,观念互动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中国的“言”与“行”将本国的观念表达出来,让别国真实地了解中国的意图和价值观念,这为增强彼此的合作,扩大利益交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观念上的彼此认同最终将会转化为行动上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
“现在是中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并发出中国声音的时候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过程的开始,从长远来讲也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开始。”[16]“一带一路”是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积极实践,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主张世界各国的并肩协作,积极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相对于西方国际对外援助往往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和附加条件的特征,中国对外投资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带附加条件。中国不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强烈的支持,目的是让沿线国家都能真正地富裕起来。只有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相关各国人民。正如习近平所说:“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8-30.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3.
[3]穆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5-12-11.
[4]赵周贤,刘光明. “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N].人民日报,2015-12-24.
[5]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N].人民日报,2014-06-06.
[6]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3-29.
[7]郑永年.“一带一路”与中国大外交[J].当代世界,2016(2):8-11.
[8]李彤.人民币国际化牵手“一带一路”:如何挖掘更大潜力?[N].人民日报,2015-07-27.
[9]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11]Alexander E.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 Makes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1992:407.
[12]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0.
[13]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92—138.
[14]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5-5.
[15]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04-08.
[16]郭可.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8·19 重要讲话精神[N].文汇报,2013-09-25.
[17]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4-06-29.
Let the World Hear the Voice of China by Reading China Stories: A Great Power’s Responsibility and Discourse Right Construction under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Background
SHENG Zhong-jun, WANG Ting-ting, CUI Hui-ru
(Boda Colleg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gained great achievement in implementing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people have doubts about it, thinking that it i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arshall Plan”,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 realize colonial expansion, which might lead to China’s colonial rule of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New Silk Road”. They also think that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is to transfer China’s surplus capacity. Under the Western-dominated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these doubts have been spread and severely affect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fact,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aims at a peaceful, developing, cooperative and win-win road based on the idea of “mutual-consultation, mutual-construction, mutual-exploitation”. To resolve these doubts, China should respond actively, let the world hear the voice of China by reading China stories to gain the right of discour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make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order more just and equitable.
Key Words: “One Belt, One Road”; China stories; Voice of China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3-0001-05
2013年8月,在全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当前,中国话语权的建构正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中国声音在世界上并未形成强大的影响力。相比较而言,西方的声音远远超过中国声音,这使得西方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较高的话语统治力。为了维护中国国家形象,展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外交风采,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课题。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明确提出愿与东盟国家发展好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应对国际形势变幻和国内发展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
海陆联动,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深远意义。”[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从此,我们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经过30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发展就是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产品,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和谐局面,保证每个人民群众都能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的成果。与沿海的发达经济水平相比,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一带一路”坚持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发挥新疆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区的资源和人文优势,积极扩大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依靠毗邻东盟国家的优势,西南地区打造路上联通东南亚、海上连接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实现与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互动。在整体上,形成联通东西、贯穿南北、有机统一的整体发展布局。“建设‘一带一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内引外联促进经济发展的务实之举,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4]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兴办特区开始,由点到面逐渐展开,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的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释放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和潜力。
推进和完善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促进相关国家间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文化背景复杂多样、社会生态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各国间的合作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双边和多边的互动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双边和多边的互利合作将有效地实现地区和国家间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一带一路”为国家间的优势互补开放了通道,拓宽了渠道,是国家间能在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深化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种交流与互动在国家和民众两个层面展开。在国家层面,以国家高层的互动和访问为引领,扩大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在民间层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 [5]不断扩大民众之间的互动和往来,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为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弘扬丝路精神,就是坚持各国的和平发展,摒弃国强必霸的思维,坚持各国之间的文明互鉴,尊重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道路,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
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共同繁荣。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6]这就向世界表明,“一带一路”是基于各国的共同利益,坚持各国独立自主,并通过各国的通力合作实现的。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要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也不是替代现有的合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双边以及多边关系,而是实现沿线国家的联通与互动,将我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寻求各国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走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邓小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论断,并指出,这两个问题一个都没得到解决。时至今日,情况依旧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领土争端、宗教矛盾、地缘政治博弈上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我国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坚持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新道路,有利于各国管控分歧、化解矛盾、增进互信,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现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自觉承担大国责任、履行大国责任。“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开展受到西方某些国家政客和学者的质疑和指责。香农·蒂耶兹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堪比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二者都是新兴的全球性大国运用其经济实力来寻求外交影响、确保对外政策目标(包括维持国内经济增长这一基本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道路,积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并承担国际责任与国际义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无论是GDP总量还是贸易额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大国。“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也期待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也确实展现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智慧与担当。历史上,西方一些国家从低收入经济体发展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逐渐成长为世界性大国的过程中,“它们的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对外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政策。”[7]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力度在逐年增加,这些投资覆盖范围广泛,涉及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也包括国际产能方面的合作。这将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为这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和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会加速沿线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并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投资互动,降低贸易成本,为实现区域一体化、深化合作的层次和内容提供更多的内在动力和外部保障。亚洲投资建设银行与丝路基金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人民币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也日渐明显。“作为区域内一直最坚挺的货币,人民币能在大宗商品贸易、丝路基金、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8]人民币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地区的金融稳定,保障地区间贸易的通畅起到关键作用。当前中国工业的巨大产能以及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断地转化为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发展要素,为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激发这些国家发展的潜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企业为这些国家提供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满足了沿线国家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实现资源和公共产品的共享。
三、“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话语权的建构
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面对各种质疑,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习近平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9]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并非是用宣传或者是用外交辞令来包装中国,而是通过交流互动使其真正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最终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认同是属于观念范畴的内容,马克思曾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0]通过行为体间的互动,会在双方观念中形成关于彼此的知识,建构一种主体间的知识。[11]“主体间的知识不但指个体的观念集合,它还特别指行为体之间具有关联性的知识。”[12]共同知识会建构主体身份与认同,行为体的活动也是在这种身份和认同中展开。温特认为敌人的身份会导致利益的分歧,而朋友的身份会促进利益的一致,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各国的共同知识所决定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对中国的发展存在着片面性认识,他们总是习惯用冷战思维和有色眼镜来看中国,把中国看作是他们竞争和斗争的对象,而不是朋友。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他们自然会对中国的政策和中国的发展提出质疑。在温特看来,“身份建构利益,利益决定行为”。 [13]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的一员,毫无疑问,其行为要受到国际体系的制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本质上是观念的分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必然要超越物质层面,不断扩大在精神和观念层面的互动。通过观念的互动,使我国关于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不断向外延伸,在国际交往中把握话语建构的主动权,树立中国的崭新形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发声,加强观念互动,扩大集体认同。
第一,奉行“和合”主义的文化传统传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14]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平统一,反对侵略与分裂。中国千百年来奉行“和合”文化,注重民族的融合和教化的作用。“和合”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弘扬和践行“和合”思想,使其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之源和力量之石。和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关注人和。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一书中也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合则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庄子《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的“和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与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合文化”包含着人与世间万物的相处之道,指引人的实践活动。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交替而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消除误会,澄清事实,是关系到我国与其他国家和谐相处的关键问题。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平、和谐、合作的追求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民族的遗传基因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和合”文化为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做了最生动的注释,成为中国对外交往最闪亮的名片。
第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传播。习近平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15]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已经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国家“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并未彻底发生改变,虽然我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均GDP排名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当今是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5]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理念,正是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问题提出新的部署。“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和实行也正是这一理念在实践中运用的具体举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成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扩大我国与沿线各国间生产要素的互通有无,有助于升级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有助于提高我国开放性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三,走合作共赢之路的道路传播。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是我们外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给国际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的对立消失,但思维方式中旧的落后的内容并未彻底清除,一些国家仍然沿用冷战的思维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实务。非此即彼、有你没我的思维方式仍旧统治着一些国家,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互利合作。中国提出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错误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9]中国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立场和原则,这对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深化对中国的认识,扩大对中国的价值认同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国际社会中,观念互动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中国的“言”与“行”将本国的观念表达出来,让别国真实地了解中国的意图和价值观念,这为增强彼此的合作,扩大利益交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观念上的彼此认同最终将会转化为行动上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
“现在是中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并发出中国声音的时候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过程的开始,从长远来讲也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开始。”[16]“一带一路”是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积极实践,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主张世界各国的并肩协作,积极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相对于西方国际对外援助往往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和附加条件的特征,中国对外投资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带附加条件。中国不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强烈的支持,目的是让沿线国家都能真正地富裕起来。只有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相关各国人民。正如习近平所说:“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8-30.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3.
[3]穆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5-12-11.
[4]赵周贤,刘光明. “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N].人民日报,2015-12-24.
[5]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N].人民日报,2014-06-06.
[6]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N].人民日报,2015-03-29.
[7]郑永年.“一带一路”与中国大外交[J].当代世界,2016(2):8-11.
[8]李彤.人民币国际化牵手“一带一路”:如何挖掘更大潜力?[N].人民日报,2015-07-27.
[9]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11]Alexander E.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 Makes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1992:407.
[12]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0.
[13]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92—138.
[14]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5-5.
[15]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04-08.
[16]郭可.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8·19 重要讲话精神[N].文汇报,2013-09-25.
[17]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4-06-29.
Let the World Hear the Voice of China by Reading China Stories: A Great Power’s Responsibility and Discourse Right Construction under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Background
SHENG Zhong-jun, WANG Ting-ting, CUI Hui-ru
(Boda Colleg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gained great achievement in implementing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people have doubts about it, thinking that it i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arshall Plan”,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 realize colonial expansion, which might lead to China’s colonial rule of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New Silk Road”. They also think that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is to transfer China’s surplus capacity. Under the Western-dominated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these doubts have been spread and severely affect China’s national image. In fact,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aims at a peaceful, developing, cooperative and win-win road based on the idea of “mutual-consultation, mutual-construction, mutual-exploitation”. To resolve these doubts, China should respond actively, let the world hear the voice of China by reading China stories to gain the right of discour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make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order more just and equitable.
Key Words: “One Belt, One Road”; China stories; Voice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