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之中国学者群中,方东美素以“学问渊博,体系精深”著称。凡亲炙者,无不为其天马行空的灵思、周溥高明的慧见所激动;而其言思著述之间,控驭世界诸家哲学思想之雍容有度、优游不迫的能力,俾出之以优美芳醇的诗性表达,尤令人叹服。用方东美自己的话说,其学问路数乃属“老鹫抟云”之法。当然,兹种心如泉涌、意若飘风的运思与智识调度力,实基于方东美的学问堂庑之恢弘与壮阔。
唯其如此,方东美在世之时,就已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望。除了为他赢得多方荣誉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学术研究外,他的比较哲学之眼光与多元并包之胸廓,藉着其渊粹的学养、磅礴的气象与潜通密贯之宗传所展露,着实罕见。这种哲学才华在其早期纲目式论文《哲学三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对于希腊、欧洲与中国等三类哲学智慧以极其凝练而高华的汉语赅摄之,字字精要,句句透辟,既似箴言,亦如神谕。唯其遗憾处在于:缺少了对古老的印度哲学智慧之总摄。
故他晚年在辅仁大学的讲课中,处处显明他在尝试将印度哲学纳入其“智慧架构”中以构成“第四慧”的哲学企图。依黄振华笔记所整理出的《人生哲学讲义》,方东美便直接以四类哲学智慧并峙而出,并且说道:“印度人在宇宙中为人生造境,结果把宇宙人生的低层境界,打破束缚,将许多差别境界,归到宇宙的高度统一,我现在把它叫做‘功德慧’。”我们此处便来尝试着诠解方东美之哲学智慧架构中幽而不明、引而未发的“第四慧”—功德慧。
二
方东美几十载出入中外哲学之林,力图原古今文化源流,察东西文明得失,统摄诸家之学,实则皆归旨于中国哲学的精神与价值,藉此开出一种真风告竭、人心浮荡之世纪的救援之哲学药石。故他尤重“智慧”二字,“标出智慧一词,据为哲学典要”,以警策居要,钤辖全章。他在《哲学三慧》中云:
智与慧本非二事,情理一贯故,知与欲俱,欲随知转,智贯欲而称情合理,生大智度;欲随知而悦理怡情,起大慧解。生大智度,起大慧解,为哲学家所有事,大智度大慧解为哲学家所托命。
他比勘希腊、欧洲与中国等三种文化智慧时,其统摄处充满深识睿见,只可惜彼时未曾涉入深邃无比的印度智慧之提炼。而当他后来真正对印度哲学进行研习时,却又丝毫不吝惜对印度哲学所蕴有的圆融智慧的赞美,他曾云:
不只中国如此,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诸位在某些印度思想中也可看到,比如《奥义书》中,多处都提到如下的“和平”:“噢,彼也充满,此也充满,充充满满,彼此互流,当此充满贯注另一充满,更能流衍互润,融成一体。”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
可惜持此种较平正雍容的哲学观点,在印度历史上鲜矣。那些隐居在森林里的修行者为了解脱,亲证大梵,故克制欲望,重视苦行,修炼神定瑜伽,推崇弃绝者(sannyasa)。渐渐失却了《唱赞奥义书》所启示出来的“彼为尔”(Tat tvam asi)的思想,更丧失了后来在《薄伽梵歌》里面呈现出来的刚健雄拔之行动精神,无端化入冥烟,杳渺虚寂。在无限者面前的自我贬抑更导致了印度式的悲观主义盛行,先是藉着莫卧儿王朝的波斯文字,再藉着拉丁译本,然后由叔本华传到了欧洲。而且将手段转为了目的,即瑜伽、苦行与禁欲等,这些原是方法论上的修行手段与方便慧,成了奇怪的目的论存在,终身茧缚。所以他说,提神太虚,故作空幻奇想并不难,侧身现世犹能实抒卓见则着实匪易。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哲学具有的生命智慧。
三
二十世纪初,颇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亚历山大·凯瑟琳(A. Kyeserling)曾漫游世界诸国,并著有一部灵思奔涌、异彩纷呈的《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对东西文化与哲学精神的比较,他颇有心得,与方东美可谓异国知音,旦暮相遇。曩时凯瑟琳向人们弘扬马鸣之“不住涅槃”的理想,认为唯此一理想方能救世。他说:“我想起了菩萨的一句誓言:‘只要地球上还有一个灵魂未得到拯救,正陷入人世束缚和烦恼之中,我自己就不进入涅槃(不住涅槃)。’我们把菩萨的这一形象同不顾人世现实,只去追求神的知识的贤者形象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后者尚未完全超越名称和形式(Nāmarūpa)。……他知道自己的根源在于神灵,但是,他的存在又与所有的存在者紧密相连。因此,他像爱自己那样爱一切存在。”而他心目中的理想文化,或曰“不住涅槃”的精神之集中体现者,却正是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真正的伟大性在于她有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认为真理是具体表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的。孔子学说是很具体的,其理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对实际生活和具体现象的抽象表现。
而方东美也一直在思考与寻找哲学的药石,以治疗遍处时代的虚无主义与混沌思想之病症,于种种自大自高的科学精神与自抑自卑的宗教氛围的困局中,试图找到最为刚健醇正、最为光明正大的人性论。他如此表达哲学的使命:
哲学之在今世,尚犹有前途否?并世学人颇多疑惑。吾尝遐想过去,觉哲学实为民族文化之中枢。现前种种纵有抛弃智慧、削弱哲学势用之倾向,终亦不能灭绝人类智种,阻遏伟大新颖哲学思想之重光。然则吾又何难据前世之已验,测未来之可能。
与凯瑟琳一样,方东美发现此种雅正的人性论就在中国的思想里头。而基于这种哲学之旷观,宇宙非但不虚幻,而且还是一个生命存在的根源性的意义与价值系统。与印度文明的“借有入无”不同,中国的文化贵在“挈幻归真”,故能彼是相因,流衍互润,蔚成同情交感的中道精神,故能淋漓地宣畅生命此在的灿溢精神:
虽同是注重文化的道德价值,但作为宗教文化的印度文化,因为宗教的道德关注彼世,故其对于人生价值的看法,不像中国思想,纯从哲学的基础来考虑,而是掺有宗教的动机。这就使其不能不把人生的归宿置于天国,损及天人合德,人类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同体合流的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所以,印度文化尚不足以代表东方文化的完美形态,纯正、完美的东方文化,应以中国文化作代表。 方东美对于欧洲人崇权尚能、戡天役物之精神早有警惕,而对于印度人的玄想非非、一往不复的危险也深有认知。
四
按照印度奥义书的最初义理,“彼一”(tad ekam)原本是能够摄一切相及一切相相,赅一切无及一切无无。尤其是加上“彼即汝”的不二论之申义,更可以将吠檀多哲学融贯于实际界,统摄有无,赅遍彼是,此在与彼岸的张力便得以消解,正如开始我们提到的那首著名的《和平颂》一样,深闳而雅正。可是在印度哲学的实际发展中,却常常偏于一端,直探本体幽微之界域,返虚入浑,而未能回光返照于五浊恶世,借有入无,而未得返身而诚,得以无中生有,从而滞留虚寂之中,独尝第四位图利亚(Turiya)之梵乐,此自然不免乎“执著”。故有大乘佛学“破一切相、扫一切空”的革命。
而商羯罗(Sankaracarya)的崛起,虽然重振了印度教与吠檀多哲学,可是天资雄拔的他,年纪轻轻便出家隐迹,尚未用心于世道,便于三十二岁英年早逝。尤可叹者,他藉着无比的雄辩,一举击垮了盛极一时的大乘佛学,从此法息东移,所谓“智深言妙,遂灭佛法;大法东移,遂成绝响”。随着商羯罗的离世,其从佛学里面借来的“幻论”已经没有了最初《薄伽梵歌》里创生万有的能量义。商羯罗说,真理可以被表达为:Brahma satyam jaganmithya—即“只有梵是真实的,而这个世界却是虚幻”。一言以蔽之,乔荼波陀、商羯罗一系的哲学所弘扬的“幻论”对印度教之走向无之无化,遗世独立,诚谓为加剧伤害也。
而印度人的借有入无,甚至无之无化,一探本体幽微之界域。看似与玄远微妙的道家之趋向“玄之又玄”之奥境相同,实则颇不然。老子是“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道精神鼎力于斯。而在方东美看来,中国哲学之“用中”精神尤能体现者当数儒家,故而藉着老子与孔子的关系,开出了儒家的刚健入世并兼有了道家的柔韧之智慧,故云,道家之终,儒家之始: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者,无不为也。是故,反者,道之动—反之于无,而致乎其极,则于一切有界相对存在之诸般限制悉超净尽。就佛家之眼光看来,斯即涅槃界之中国原版,同时又兼为对应真如本体界之绝妙描绘。……道家观待万物,将举凡局限于特殊条件之中始能生发作用者,一律化之为无,“无”也者,实指自然妙饰之无,为绝对之无限,乃是玄之又玄之玄秘,真而又真之真实,现为一具生发万有之发动机。道家之终,儒家之始。与道家适成强烈而尖锐之对照者,厥为儒家之徒,往往从天地开合之“无门关”上脱颖而出,运无入有,以设想万有之灵变生奇,实皆导源于创造赓续、妙用无穷之天道。天德施生,地德成化,非惟不减不灭,且生生不已,寓诸无竟。盖无限之潜能,乃得诸无限之现实。
换言之,道家之中国版的“涅槃论”,或曰“解脱论”,却被儒家返转为现实界的“人间智慧学”。道家之终,即为儒家之始,还意味着以道家奠底的儒家才是醇儒,以阿罗汉为觉体为根源的菩萨道才是此世间永不摇动的梁柱。而中国人的生命智慧,正建基于此人间世,超以象外,却得其环中,无往而不复,存在的意义皆辐辏于当下之基本光明人性。结合中国之先秦哲学而细言之,亦即建基于周普闳通之皇极(《尚书·洪范》),明几达变之易道(《周易·易大传》),在天地宇宙之间,触境生机,应机对法,兼以化物,一举一动:
一一符合于自然,不教而怡情适意,不言而节概充实,美感起则审美,慧心生则求知,爱情发则慕悦,仁欲作则兼爱,率直淳朴,不以机巧丧其本心,光明莹洁,不以尘浊荡其性灵。此等人达生之情,乐生之趣,原自盎然充满,妙如春日秀树,扶疏茂盛,其于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天运之流行,物理之滋化,人事之演变,虽不立刱文字之说,逞胜斗妍,然心性上自有一种妙悟冥解。
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之伟大智慧,其悟道之妙,体易之元,兼墨之爱,会通统贯,原可轰轰烈烈,启发伟大思想,保真持久,光耀民族。却因了种种因由,譬如学术寄于官府,至理隐于故籍,思想未得自由,小智恒得流行,偏偏又匮乏坚贞持恒之素德,不图精审理性之方法。结果导致了四千年来智慧昭明之时少,暗昧锢蔽之日多,遂致文化隳堕,生命沓泄。放眼世界,比勘东西,实会发现,每一种文化与哲学精神,均有优点,亦不能无弊。譬如希腊人之所以逃禅,欧洲人之所以幻化,印度人之所以虚无,中国人之所以穿凿,各有历史根由深藏于民族内心,仅凭自救,或难致果,他山取助,尤为切要。故而生当全球化之今世,他在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时,终生致力于世界哲学之会通,融贯东西,涵摄众家,广大和谐,兼容并包:“吾人寄迹世宙,体时序之创化。……自不能拘墟束缚、回向过去、默守旧闻。是则指点前程,触发新机,光大哲理,事属分内,责无旁贷也已。”
所以,我们在这里对方东美的哲学智慧架构的探索,无非也是为了梳理出一个更有意义、更圆满的思想体系,这样,哲学的彼此相生、彼此互润也许就成为可能。而且,我们若按着方东美的思路,也许可以将希腊、欧洲、印度与中国等四大哲学之共慧命厘定为:
希腊人以实智照理,起如实慧,如实慧演为契理文化,要在援理证真;欧洲人以方便应机,生方便慧,方便巧演为尚能文化,要在驰情入幻;印度人虚灵冥契,现功德慧,功德慧演为解脱文化,要在借有入无,离苦得乐;中国人则以妙性知化,依如实慧,运方便巧,行功德智,成平等慧,平等慧演为妙性文化,要在挈幻归真,时中达变。
在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之中国学者群中,方东美素以“学问渊博,体系精深”著称。凡亲炙者,无不为其天马行空的灵思、周溥高明的慧见所激动;而其言思著述之间,控驭世界诸家哲学思想之雍容有度、优游不迫的能力,俾出之以优美芳醇的诗性表达,尤令人叹服。用方东美自己的话说,其学问路数乃属“老鹫抟云”之法。当然,兹种心如泉涌、意若飘风的运思与智识调度力,实基于方东美的学问堂庑之恢弘与壮阔。
唯其如此,方东美在世之时,就已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望。除了为他赢得多方荣誉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学术研究外,他的比较哲学之眼光与多元并包之胸廓,藉着其渊粹的学养、磅礴的气象与潜通密贯之宗传所展露,着实罕见。这种哲学才华在其早期纲目式论文《哲学三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对于希腊、欧洲与中国等三类哲学智慧以极其凝练而高华的汉语赅摄之,字字精要,句句透辟,既似箴言,亦如神谕。唯其遗憾处在于:缺少了对古老的印度哲学智慧之总摄。
故他晚年在辅仁大学的讲课中,处处显明他在尝试将印度哲学纳入其“智慧架构”中以构成“第四慧”的哲学企图。依黄振华笔记所整理出的《人生哲学讲义》,方东美便直接以四类哲学智慧并峙而出,并且说道:“印度人在宇宙中为人生造境,结果把宇宙人生的低层境界,打破束缚,将许多差别境界,归到宇宙的高度统一,我现在把它叫做‘功德慧’。”我们此处便来尝试着诠解方东美之哲学智慧架构中幽而不明、引而未发的“第四慧”—功德慧。
二
方东美几十载出入中外哲学之林,力图原古今文化源流,察东西文明得失,统摄诸家之学,实则皆归旨于中国哲学的精神与价值,藉此开出一种真风告竭、人心浮荡之世纪的救援之哲学药石。故他尤重“智慧”二字,“标出智慧一词,据为哲学典要”,以警策居要,钤辖全章。他在《哲学三慧》中云:
智与慧本非二事,情理一贯故,知与欲俱,欲随知转,智贯欲而称情合理,生大智度;欲随知而悦理怡情,起大慧解。生大智度,起大慧解,为哲学家所有事,大智度大慧解为哲学家所托命。
他比勘希腊、欧洲与中国等三种文化智慧时,其统摄处充满深识睿见,只可惜彼时未曾涉入深邃无比的印度智慧之提炼。而当他后来真正对印度哲学进行研习时,却又丝毫不吝惜对印度哲学所蕴有的圆融智慧的赞美,他曾云:
不只中国如此,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诸位在某些印度思想中也可看到,比如《奥义书》中,多处都提到如下的“和平”:“噢,彼也充满,此也充满,充充满满,彼此互流,当此充满贯注另一充满,更能流衍互润,融成一体。”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
可惜持此种较平正雍容的哲学观点,在印度历史上鲜矣。那些隐居在森林里的修行者为了解脱,亲证大梵,故克制欲望,重视苦行,修炼神定瑜伽,推崇弃绝者(sannyasa)。渐渐失却了《唱赞奥义书》所启示出来的“彼为尔”(Tat tvam asi)的思想,更丧失了后来在《薄伽梵歌》里面呈现出来的刚健雄拔之行动精神,无端化入冥烟,杳渺虚寂。在无限者面前的自我贬抑更导致了印度式的悲观主义盛行,先是藉着莫卧儿王朝的波斯文字,再藉着拉丁译本,然后由叔本华传到了欧洲。而且将手段转为了目的,即瑜伽、苦行与禁欲等,这些原是方法论上的修行手段与方便慧,成了奇怪的目的论存在,终身茧缚。所以他说,提神太虚,故作空幻奇想并不难,侧身现世犹能实抒卓见则着实匪易。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哲学具有的生命智慧。
三
二十世纪初,颇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亚历山大·凯瑟琳(A. Kyeserling)曾漫游世界诸国,并著有一部灵思奔涌、异彩纷呈的《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对东西文化与哲学精神的比较,他颇有心得,与方东美可谓异国知音,旦暮相遇。曩时凯瑟琳向人们弘扬马鸣之“不住涅槃”的理想,认为唯此一理想方能救世。他说:“我想起了菩萨的一句誓言:‘只要地球上还有一个灵魂未得到拯救,正陷入人世束缚和烦恼之中,我自己就不进入涅槃(不住涅槃)。’我们把菩萨的这一形象同不顾人世现实,只去追求神的知识的贤者形象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后者尚未完全超越名称和形式(Nāmarūpa)。……他知道自己的根源在于神灵,但是,他的存在又与所有的存在者紧密相连。因此,他像爱自己那样爱一切存在。”而他心目中的理想文化,或曰“不住涅槃”的精神之集中体现者,却正是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真正的伟大性在于她有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认为真理是具体表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的。孔子学说是很具体的,其理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对实际生活和具体现象的抽象表现。
而方东美也一直在思考与寻找哲学的药石,以治疗遍处时代的虚无主义与混沌思想之病症,于种种自大自高的科学精神与自抑自卑的宗教氛围的困局中,试图找到最为刚健醇正、最为光明正大的人性论。他如此表达哲学的使命:
哲学之在今世,尚犹有前途否?并世学人颇多疑惑。吾尝遐想过去,觉哲学实为民族文化之中枢。现前种种纵有抛弃智慧、削弱哲学势用之倾向,终亦不能灭绝人类智种,阻遏伟大新颖哲学思想之重光。然则吾又何难据前世之已验,测未来之可能。
与凯瑟琳一样,方东美发现此种雅正的人性论就在中国的思想里头。而基于这种哲学之旷观,宇宙非但不虚幻,而且还是一个生命存在的根源性的意义与价值系统。与印度文明的“借有入无”不同,中国的文化贵在“挈幻归真”,故能彼是相因,流衍互润,蔚成同情交感的中道精神,故能淋漓地宣畅生命此在的灿溢精神:
虽同是注重文化的道德价值,但作为宗教文化的印度文化,因为宗教的道德关注彼世,故其对于人生价值的看法,不像中国思想,纯从哲学的基础来考虑,而是掺有宗教的动机。这就使其不能不把人生的归宿置于天国,损及天人合德,人类生命与宇宙生命的同体合流的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所以,印度文化尚不足以代表东方文化的完美形态,纯正、完美的东方文化,应以中国文化作代表。 方东美对于欧洲人崇权尚能、戡天役物之精神早有警惕,而对于印度人的玄想非非、一往不复的危险也深有认知。
四
按照印度奥义书的最初义理,“彼一”(tad ekam)原本是能够摄一切相及一切相相,赅一切无及一切无无。尤其是加上“彼即汝”的不二论之申义,更可以将吠檀多哲学融贯于实际界,统摄有无,赅遍彼是,此在与彼岸的张力便得以消解,正如开始我们提到的那首著名的《和平颂》一样,深闳而雅正。可是在印度哲学的实际发展中,却常常偏于一端,直探本体幽微之界域,返虚入浑,而未能回光返照于五浊恶世,借有入无,而未得返身而诚,得以无中生有,从而滞留虚寂之中,独尝第四位图利亚(Turiya)之梵乐,此自然不免乎“执著”。故有大乘佛学“破一切相、扫一切空”的革命。
而商羯罗(Sankaracarya)的崛起,虽然重振了印度教与吠檀多哲学,可是天资雄拔的他,年纪轻轻便出家隐迹,尚未用心于世道,便于三十二岁英年早逝。尤可叹者,他藉着无比的雄辩,一举击垮了盛极一时的大乘佛学,从此法息东移,所谓“智深言妙,遂灭佛法;大法东移,遂成绝响”。随着商羯罗的离世,其从佛学里面借来的“幻论”已经没有了最初《薄伽梵歌》里创生万有的能量义。商羯罗说,真理可以被表达为:Brahma satyam jaganmithya—即“只有梵是真实的,而这个世界却是虚幻”。一言以蔽之,乔荼波陀、商羯罗一系的哲学所弘扬的“幻论”对印度教之走向无之无化,遗世独立,诚谓为加剧伤害也。
而印度人的借有入无,甚至无之无化,一探本体幽微之界域。看似与玄远微妙的道家之趋向“玄之又玄”之奥境相同,实则颇不然。老子是“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中道精神鼎力于斯。而在方东美看来,中国哲学之“用中”精神尤能体现者当数儒家,故而藉着老子与孔子的关系,开出了儒家的刚健入世并兼有了道家的柔韧之智慧,故云,道家之终,儒家之始: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者,无不为也。是故,反者,道之动—反之于无,而致乎其极,则于一切有界相对存在之诸般限制悉超净尽。就佛家之眼光看来,斯即涅槃界之中国原版,同时又兼为对应真如本体界之绝妙描绘。……道家观待万物,将举凡局限于特殊条件之中始能生发作用者,一律化之为无,“无”也者,实指自然妙饰之无,为绝对之无限,乃是玄之又玄之玄秘,真而又真之真实,现为一具生发万有之发动机。道家之终,儒家之始。与道家适成强烈而尖锐之对照者,厥为儒家之徒,往往从天地开合之“无门关”上脱颖而出,运无入有,以设想万有之灵变生奇,实皆导源于创造赓续、妙用无穷之天道。天德施生,地德成化,非惟不减不灭,且生生不已,寓诸无竟。盖无限之潜能,乃得诸无限之现实。
换言之,道家之中国版的“涅槃论”,或曰“解脱论”,却被儒家返转为现实界的“人间智慧学”。道家之终,即为儒家之始,还意味着以道家奠底的儒家才是醇儒,以阿罗汉为觉体为根源的菩萨道才是此世间永不摇动的梁柱。而中国人的生命智慧,正建基于此人间世,超以象外,却得其环中,无往而不复,存在的意义皆辐辏于当下之基本光明人性。结合中国之先秦哲学而细言之,亦即建基于周普闳通之皇极(《尚书·洪范》),明几达变之易道(《周易·易大传》),在天地宇宙之间,触境生机,应机对法,兼以化物,一举一动:
一一符合于自然,不教而怡情适意,不言而节概充实,美感起则审美,慧心生则求知,爱情发则慕悦,仁欲作则兼爱,率直淳朴,不以机巧丧其本心,光明莹洁,不以尘浊荡其性灵。此等人达生之情,乐生之趣,原自盎然充满,妙如春日秀树,扶疏茂盛,其于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天运之流行,物理之滋化,人事之演变,虽不立刱文字之说,逞胜斗妍,然心性上自有一种妙悟冥解。
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之伟大智慧,其悟道之妙,体易之元,兼墨之爱,会通统贯,原可轰轰烈烈,启发伟大思想,保真持久,光耀民族。却因了种种因由,譬如学术寄于官府,至理隐于故籍,思想未得自由,小智恒得流行,偏偏又匮乏坚贞持恒之素德,不图精审理性之方法。结果导致了四千年来智慧昭明之时少,暗昧锢蔽之日多,遂致文化隳堕,生命沓泄。放眼世界,比勘东西,实会发现,每一种文化与哲学精神,均有优点,亦不能无弊。譬如希腊人之所以逃禅,欧洲人之所以幻化,印度人之所以虚无,中国人之所以穿凿,各有历史根由深藏于民族内心,仅凭自救,或难致果,他山取助,尤为切要。故而生当全球化之今世,他在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时,终生致力于世界哲学之会通,融贯东西,涵摄众家,广大和谐,兼容并包:“吾人寄迹世宙,体时序之创化。……自不能拘墟束缚、回向过去、默守旧闻。是则指点前程,触发新机,光大哲理,事属分内,责无旁贷也已。”
所以,我们在这里对方东美的哲学智慧架构的探索,无非也是为了梳理出一个更有意义、更圆满的思想体系,这样,哲学的彼此相生、彼此互润也许就成为可能。而且,我们若按着方东美的思路,也许可以将希腊、欧洲、印度与中国等四大哲学之共慧命厘定为:
希腊人以实智照理,起如实慧,如实慧演为契理文化,要在援理证真;欧洲人以方便应机,生方便慧,方便巧演为尚能文化,要在驰情入幻;印度人虚灵冥契,现功德慧,功德慧演为解脱文化,要在借有入无,离苦得乐;中国人则以妙性知化,依如实慧,运方便巧,行功德智,成平等慧,平等慧演为妙性文化,要在挈幻归真,时中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