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消费升级需求,北汽集团着重推进“高新特”领域的发展。“数十年高速发展后,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需求趋于稳定、产业回归市场的成熟期,迎来发展的拐点时刻。”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蔡速平在论坛上如是说。
在他看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市场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中国汽车产业将离开温室、回归市场,重返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同时,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席卷而来,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成大势所趋。
因而,“唯有以聚焦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才能适应行业环境的巨变,实现领先者向引领者的转型。”蔡速平介绍,为应对消费升级需求,北汽集团积极着手转型升级工作,提出了“高新特”发展战略。
“高”即高端制造、高端产品、高端品牌,以品质向上、品牌向上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新”即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新技术,双轮驱动发展;“特”即差异化优势,以特色产品和服务打造比较优势。
为此,北汽集团采取了系列落地措施:
首先,实施全面新能源化,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北汽集团把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主体由新能源公司拓展到集团所属的全部整车企业,将产业链资源由传统产业链转为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将单一的纯电动技术路线拓展为纯电动、混动及燃料电池等多种路线并行,将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产品销售服务转变为产品服务、运营一体化的城市绿色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其次,加速汽车智能网联化,抢抓智能汽车爆发机遇。北汽集团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五年行动计划。其一,全力夯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础,以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覆盖超过100项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其二,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技术在所有新车型上的产品化应用。搭载L2级别全新车型今年下半年上市。到2020年,具备L2.5级别自主驾驶功能的Arcfox旗舰車型将正式进入市场。2025年,实现L3和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测试、示范和量产。
再次,推动新技术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优化创新生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建设;在汽车零部件板块,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联手全球伙伴优先布局,为整车企业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持;在服务贸易板块,率先布局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环节,主导建设全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
最后,聚焦科研人才资源,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目前,由北汽集团牵头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成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和人才聚焦高地。同时,北汽集团下大力气加强科研创新力量,提升全体系能力。一方面,成立北汽集团研究总院,重新梳理北汽总院加工程院的协同研发模式;另一方面,加速推进人才结构转型,打造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构筑科研创新的攻坚力量。
在他看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市场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中国汽车产业将离开温室、回归市场,重返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同时,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席卷而来,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成大势所趋。
因而,“唯有以聚焦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才能适应行业环境的巨变,实现领先者向引领者的转型。”蔡速平介绍,为应对消费升级需求,北汽集团积极着手转型升级工作,提出了“高新特”发展战略。
“高”即高端制造、高端产品、高端品牌,以品质向上、品牌向上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新”即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新技术,双轮驱动发展;“特”即差异化优势,以特色产品和服务打造比较优势。
为此,北汽集团采取了系列落地措施:
首先,实施全面新能源化,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北汽集团把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主体由新能源公司拓展到集团所属的全部整车企业,将产业链资源由传统产业链转为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将单一的纯电动技术路线拓展为纯电动、混动及燃料电池等多种路线并行,将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产品销售服务转变为产品服务、运营一体化的城市绿色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其次,加速汽车智能网联化,抢抓智能汽车爆发机遇。北汽集团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五年行动计划。其一,全力夯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础,以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覆盖超过100项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其二,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技术在所有新车型上的产品化应用。搭载L2级别全新车型今年下半年上市。到2020年,具备L2.5级别自主驾驶功能的Arcfox旗舰車型将正式进入市场。2025年,实现L3和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测试、示范和量产。
再次,推动新技术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优化创新生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建设;在汽车零部件板块,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联手全球伙伴优先布局,为整车企业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持;在服务贸易板块,率先布局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环节,主导建设全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
最后,聚焦科研人才资源,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目前,由北汽集团牵头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成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和人才聚焦高地。同时,北汽集团下大力气加强科研创新力量,提升全体系能力。一方面,成立北汽集团研究总院,重新梳理北汽总院加工程院的协同研发模式;另一方面,加速推进人才结构转型,打造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构筑科研创新的攻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