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翁兆伟,男,汉族,1978年3月出生,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辽阳县首山镇东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获得“辽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辽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让村民富起来、环境美起来,是我的责任与义务,我将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再创辉煌。
——翁兆伟
仲夏时节,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村落,这里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是辽阳县首山镇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村口的路牌上写着“东王庄村”几个大字。走进村子,但见草木葳蕤、绿意盎然,鲜花盛开、芬芳馥郁,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到处充满着恬静祥和幸福的味道。
东王庄村有今天的模样,村民们都说:“我们选对了村里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翁兆伟。”
用真心建设美丽乡村
东王庄村位于辽阳县以南3公里处,全村2326口人,耕地面积仅有950亩。村里人多地少,村民发家致富的愿望久久未能实现。
2007年4月,換届选举搅动东王庄村。村民们的心里不约而同地看好一个人:幼年时搬到本村的翁兆伟。时年29岁的翁兆伟,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村民眼里,既能干,又是热心肠。选举村委会主任,村民们给他投了高票。
没有任何犹豫,翁兆伟背起行囊,回到了东王庄村。“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村民不再过从前的苦日子、穷日子!”翁兆伟朴实的话语充满力量。
村子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走马上任后,翁兆伟为村里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整治村容村貌。毫不夸张地说,翁兆伟上任前,村里的环境可以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来形容。村民陈国怀回忆说:“咱们村那时就是一个垃圾村,每到夏天,臭气熏天。”翁兆伟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同意清理垃圾堆。3个月时间,翁兆伟带领村民清运垃圾、倒运土方2万余立方米,一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唯美荷花公园跃然眼前。
村“两委”班子以此为契机,开始彻底改变全村面貌,栽植景观树1万余株,建垃圾中转站5个、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同时,又加装监控设施,强化对街巷的重点巡查,形成长效化管理机制,杜绝污染环境现象死灰复燃,彻底实现了从昔日的垃圾堆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天然氧吧的美丽蜕变。
村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但翁兆伟整治村容村貌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他积极争取资金,2017年,修建了柏油路;2019年,把旱厕改为水冲厕;2020年,改造自来水管道,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水……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变成了现实:宽阔的柏油路,明亮的路灯,美丽的荷花公园,卫生安全的自来水……”说起现在的好生活,村民陈国怀深有感触,“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翁书记,我们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用实干带领村民致富
村里环境变美了,如何让全村百姓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成为翁兆伟最费心思的事。
“致富根本靠产业,有产业才有脱贫的资本。”产业不能雷同,发展要有长足动力,翁兆伟挖空了心思找各种项目进行对比。
“东王庄村地理位置优越,离鞍山、辽阳等地都近,土质适合种植花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翁兆伟得出这一结论。
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没资金,没技术。于是,翁兆伟四处“化缘”筹措资金,想方设法请专家传授花卉种植方面的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翁兆伟引进了辽阳九源花卉有限公司落户村里,发展起花卉种植产业。
为了进一步拉动东王庄村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村里积极拓展农业电商、花卉展览、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集生产、体验、观光、康养、采摘、研学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基地。
村里经济搞好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以前辛苦一年,全家的收入也只有几千元;现在可好了,在花卉基地打工,每年能挣2万多元,这生活变化太大了。守着家门口就能挣钱,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夏亚坤非常开心。
要说生活变化最大的,就数村民高明了。高明的母亲是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高明初中毕业后,四处打工也没赚到什么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09年,高明回到家乡想搞养殖业。他的做法遭到父亲极力反对:“搞养殖业风险大,一场病来了,就啥都没有了,我们赔不起呀!”翁兆伟得知这一情况后,到高明家里反复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大叔,高明的这个想法非常好,有什么困难,村里帮你们想办法。”就这样,在翁兆伟的帮助下,高明的养殖场成立了。由最初的30多平方米猪舍、二三十头猪、年收入七八万元到现在的1300多平方米猪舍、300多头猪、年收入近百万元,高明感激地说:“如果没有翁书记,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大部分村民的口袋鼓了,翁兆伟却还是高兴不起来。原来,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村里的13户贫困户,琢磨着如何让他们脱贫,过上好日子。翁兆伟提出:成立产业扶贫养殖基地,购买30头肥仔猪、2头母猪,并聘请有饲养经验的老党员,统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生猪。2020年年底,30头公猪全部出栏,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分红1000元。“是党的好政策和翁书记的帮助让我的生活好起来。”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振洲激动地说。
用真情赢得群众拥护
“帮扶群众最怕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上任伊始,翁兆伟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一定要把村民当“亲戚”,真心实意为百姓做实事。现在,“有难事就找翁书记”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村民杨海强从小患脑瘫,父母身体也不好,还有个念书的弟弟叫杨海乐。翁兆伟经常给他们家送去米、面、油及生活用品,陪他们聊天。杨海乐见家里生活困难,便想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翁兆伟知道后坚决反对:“小乐,翁叔供你读书,家里的事也不用你担心,有困难就来找我。”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杨海乐逢人便说:“如果不是翁叔的帮助,我现在恐怕还在工地打工呢,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激他。”
类似这样的暖心事不胜枚举。“翁书记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现在俺们村的老少爷们儿都很有信心,干劲十足!”百姓的这些话是对翁兆伟最好的褒奖,也成了他前行的动力。
“我要将花木种植产业做大做强,还要新建一个4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冷鲜库用于出租……”谈到未来,翁兆伟信心满满。
采访结束时,已经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东王庄村一个个整洁的农家院里。树木、池塘、房屋和村民的笑脸,勾画出一幅安宁祥和的美丽乡村图景。
让村民富起来、环境美起来,是我的责任与义务,我将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再创辉煌。
——翁兆伟
仲夏时节,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村落,这里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是辽阳县首山镇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村口的路牌上写着“东王庄村”几个大字。走进村子,但见草木葳蕤、绿意盎然,鲜花盛开、芬芳馥郁,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到处充满着恬静祥和幸福的味道。
东王庄村有今天的模样,村民们都说:“我们选对了村里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翁兆伟。”
用真心建设美丽乡村
东王庄村位于辽阳县以南3公里处,全村2326口人,耕地面积仅有950亩。村里人多地少,村民发家致富的愿望久久未能实现。
2007年4月,換届选举搅动东王庄村。村民们的心里不约而同地看好一个人:幼年时搬到本村的翁兆伟。时年29岁的翁兆伟,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村民眼里,既能干,又是热心肠。选举村委会主任,村民们给他投了高票。
没有任何犹豫,翁兆伟背起行囊,回到了东王庄村。“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村民不再过从前的苦日子、穷日子!”翁兆伟朴实的话语充满力量。
村子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走马上任后,翁兆伟为村里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整治村容村貌。毫不夸张地说,翁兆伟上任前,村里的环境可以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来形容。村民陈国怀回忆说:“咱们村那时就是一个垃圾村,每到夏天,臭气熏天。”翁兆伟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同意清理垃圾堆。3个月时间,翁兆伟带领村民清运垃圾、倒运土方2万余立方米,一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唯美荷花公园跃然眼前。
村“两委”班子以此为契机,开始彻底改变全村面貌,栽植景观树1万余株,建垃圾中转站5个、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同时,又加装监控设施,强化对街巷的重点巡查,形成长效化管理机制,杜绝污染环境现象死灰复燃,彻底实现了从昔日的垃圾堆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天然氧吧的美丽蜕变。
村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但翁兆伟整治村容村貌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他积极争取资金,2017年,修建了柏油路;2019年,把旱厕改为水冲厕;2020年,改造自来水管道,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水……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变成了现实:宽阔的柏油路,明亮的路灯,美丽的荷花公园,卫生安全的自来水……”说起现在的好生活,村民陈国怀深有感触,“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翁书记,我们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用实干带领村民致富
村里环境变美了,如何让全村百姓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成为翁兆伟最费心思的事。
“致富根本靠产业,有产业才有脱贫的资本。”产业不能雷同,发展要有长足动力,翁兆伟挖空了心思找各种项目进行对比。
“东王庄村地理位置优越,离鞍山、辽阳等地都近,土质适合种植花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翁兆伟得出这一结论。
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没资金,没技术。于是,翁兆伟四处“化缘”筹措资金,想方设法请专家传授花卉种植方面的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翁兆伟引进了辽阳九源花卉有限公司落户村里,发展起花卉种植产业。
为了进一步拉动东王庄村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村里积极拓展农业电商、花卉展览、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集生产、体验、观光、康养、采摘、研学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基地。
村里经济搞好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以前辛苦一年,全家的收入也只有几千元;现在可好了,在花卉基地打工,每年能挣2万多元,这生活变化太大了。守着家门口就能挣钱,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夏亚坤非常开心。
要说生活变化最大的,就数村民高明了。高明的母亲是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高明初中毕业后,四处打工也没赚到什么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09年,高明回到家乡想搞养殖业。他的做法遭到父亲极力反对:“搞养殖业风险大,一场病来了,就啥都没有了,我们赔不起呀!”翁兆伟得知这一情况后,到高明家里反复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大叔,高明的这个想法非常好,有什么困难,村里帮你们想办法。”就这样,在翁兆伟的帮助下,高明的养殖场成立了。由最初的30多平方米猪舍、二三十头猪、年收入七八万元到现在的1300多平方米猪舍、300多头猪、年收入近百万元,高明感激地说:“如果没有翁书记,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大部分村民的口袋鼓了,翁兆伟却还是高兴不起来。原来,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村里的13户贫困户,琢磨着如何让他们脱贫,过上好日子。翁兆伟提出:成立产业扶贫养殖基地,购买30头肥仔猪、2头母猪,并聘请有饲养经验的老党员,统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生猪。2020年年底,30头公猪全部出栏,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分红1000元。“是党的好政策和翁书记的帮助让我的生活好起来。”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振洲激动地说。
用真情赢得群众拥护
“帮扶群众最怕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上任伊始,翁兆伟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一定要把村民当“亲戚”,真心实意为百姓做实事。现在,“有难事就找翁书记”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村民杨海强从小患脑瘫,父母身体也不好,还有个念书的弟弟叫杨海乐。翁兆伟经常给他们家送去米、面、油及生活用品,陪他们聊天。杨海乐见家里生活困难,便想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翁兆伟知道后坚决反对:“小乐,翁叔供你读书,家里的事也不用你担心,有困难就来找我。”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杨海乐逢人便说:“如果不是翁叔的帮助,我现在恐怕还在工地打工呢,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激他。”
类似这样的暖心事不胜枚举。“翁书记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现在俺们村的老少爷们儿都很有信心,干劲十足!”百姓的这些话是对翁兆伟最好的褒奖,也成了他前行的动力。
“我要将花木种植产业做大做强,还要新建一个4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冷鲜库用于出租……”谈到未来,翁兆伟信心满满。
采访结束时,已经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东王庄村一个个整洁的农家院里。树木、池塘、房屋和村民的笑脸,勾画出一幅安宁祥和的美丽乡村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