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年轻的“80后”开始在网上铺天盖地的集体怀旧,究竟有哪些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原因?本文对“80后”怀旧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理清其怀旧的缘由和特点。
【关键词】“80后”;怀旧;网络;身份认同
传统意识里怀旧主体必然是有过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或者是经历过岁月的沧桑,或者有过这样那样痛楚的人。然而当下,青春活力如朝阳般的“80后”却在网上开始了集体怀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9年通过某门户网站对2493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3.7%的人表示自己有时怀旧,37.5%的人经常怀旧。从不怀旧的只有1.5%①。如今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80后怀旧”,相匹配的新闻消息达15页之多,其中包括关于“80后”怀旧记忆的视频、经典动画片、音乐、电视剧、游戏、玩具。近来网络上疯玩的“愤怒的小鸟”游戏,“李雷和韩梅梅”怀旧系列,话剧《老男孩》等等,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80后”怀旧风潮。“80后”似乎陷入怀旧的围城不能自拔,那么这场怀旧的大潮是因何而产生?其特征如何?这场怀旧大潮我们该怎样看?
一、“80后”怀旧特点
“80后”通常指的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相较于“60后”、“70后”,“80后”一代人出生在一个社会环境和平稳定、物质条件逐渐变得优越、经济繁荣的年代。目前绝大多数“80后”已经毕业进入社会。可以说,当前正是“80后”群体展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时期。
1、一石激起千层浪
“60后”、“70后”的怀旧可能是因为一张老照片、一首老歌或是一群老朋友的相聚而引发单个人的或一个小群体的怀旧。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怀旧只限于口头传播,最多是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某个人拥有的资源,不太可能影响到群体外的其他成员。
相较于前辈们的怀旧,“80后”怀旧最大的特点是“集体怀旧”。怀旧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个以年龄段来界定的群体的集体行为,肯定是诱发因素发挥了作用。为这个诱因提供场所的便是一种跨越空间,并能提供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或是群体与群体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媒介,这个媒介便是网络——这个时代互动性最强,信息量最大、传播最迅速的媒体。
互联网时代,只要有一个人记得,在网络上就能唤起更多人的回忆。当一些关于“80后怀旧”的帖子、微博、图片、视频在网络上发布,有关“80后”怀旧的信息符号在互联网空间传递,必有“80后”群体评论、转发。可以说网络媒体为“80后”群体怀旧提供了平台,某一个“80后”在网上上传童年时期的图片、音乐、视频,其他“80后”看见后迅速转发、分享,任何一个接受到该信息的人,都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信息源,不断交叉发布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甚至可以引发整个群体的关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80后”才可以大量的“晒童年”,通过视频、音乐、图片、话题讨论等各种方式来“晒回忆”,使得“80后”的怀旧从单个人的怀旧情结走向了整个社会的“集体怀旧”、“集体记忆”。
2、一场集体回忆的盛宴
“集体记忆”又可称为“群体记忆”、“社会记忆”。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指一群人对于过去的回忆。②他还强调,这种回忆一般不是直接回忆事件,往往是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而诱发出来的,比如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述,或是在纪念活动等场合,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回忆时,这种记忆往往会被间接激发出来。个体是通过把自身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的,而群体的记忆又是通过个体来实现的。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完全不同的、专属于他们群体的集体记忆,而这种集体记忆也需要得到在时空被界定的特定群体的支持。“80后”的网上集体怀旧遵循以上模式,如“李雷和韩梅梅”现象,先是网络流行歌曲在引发“80后”的集体回忆,从引发热议到贴吧、乐队、话剧,直至延伸至经济领域的“李雷和韩梅梅”怀旧文化经济,让商家大赚一笔。同时,“80后”怀旧往往又是碎片化的,一轮轮的交替进行,没有一个事件是自始至终循着“80后”怀旧的足迹,而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零碎地引发怀旧思想,形成了一段段的怀旧系列风潮。
3、一群男人的狂欢
根据笔者在豆瓣“80后”怀旧小组,新浪论坛“80后”记忆中的童年和网易论坛“80后”我们这一代三个小组的长期在线跟踪观察发现,自2010年以来所有有关“80后”怀旧话题的帖子多为男性创作、跟帖或顶起。据笔者从以上三个小组中随机抽取的50篇“80后”怀旧帖子或文章统计得出,其中有33篇可以确定为男性作者,余下中有6篇作者性别无法确定。可以说在这场“80后”集体怀旧盛宴中,男性更倾向于怀旧,怀旧的频率远大于同时代的女性。
二、“80后”怀旧原因分析
1、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笔者认为,“80后”的怀旧实际上是对自我身份定位的一种表现。“8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下岗、下海、港台歌星、洋快餐、大片、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由于受到各种文化的强烈冲击,他们的言语、行为、思想带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父辈比起来,他们的物质生活充裕,在时尚、消费、社交、人际关系、婚姻等方面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正是由于这些改变,他们很容易跟“思维保守”的父母产生代沟,他们中的一大部分,都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即使交流很难有内心的沟通。
“80后”由于独特的成长环境和由此而形成的思维观念,个体需要得到尊重的表现尤显突出,自我实现的追求与超越也成为这代人的特质。社会认同虽然是个体对其社会身份的主观感觉和确认,这种感觉是多维双向的过程。其至少来自三个方面:“我认为我们是谁”,“我认为别人认为我们是谁”,“我希望被人认为我们是谁”。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渐开始脱离父母、独立于社会的“80后”发现实现自身理想的艰辛,社会竞争的激烈,现实的残酷。初入社会的热情遭遇社会现实的打压,自我梦想实现前的重重障碍让这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不得不停下飞奔的步伐,观望亦或思痛。受挫后迷茫、混沌的“80后”渴望在社会中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话语权,很显然,“80后”群体迫切需要并希望被认可。在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虚拟空间成为一个便捷通道,网络为“80后”带来希望,网络为“80后”创作了一种专属于这个群体的交往仪式。怀旧就是“80后”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专属于这个群体的一些回忆和经历,成为彼此交流和向外界展示并证明自己的必需品。 2、“80后”释缓压力的一种途径
刚一成年便面对极大的现实压力,就业、结婚和高成本生活。大部分人心气很高,现实却不能让他们如意。因而,怀旧成为他们释缓压力的一种方式,同一群志同道合或境况相同的人在一起聊大家熟悉的话题和事物,就会有归属感和不被抛弃感。正如有人所说的“怀旧可以给我带来生活的勇气、继续前行的力量”。社会的变化对“80后”的生存造成了冲击。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无所适从,就会本能地转向过去,回忆过去的自我形象和美好经历,借助想象弥合遭到现实割裂的、破碎的自我。在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的是男性。就当前中国现状而言仍然是“男权当道”,这也意味着男性一旦走上社会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很多,那么在众多压力面前“80后”男性更易于回忆过往,怀旧的频率、次数更胜于同时代女性,这也解释了上文中的男性“多”怀旧的原因。
3、媒体或商家谋利的一种手段
商业运转下的大众媒介,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和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迎合受众和策划宣传噱头,而“怀旧”则是一个可利用的工具。当精明的商家开始将回忆绑定销售,回忆变成生产力,衣服、文具、纪念册、手机、电脑凡是用得着的都画上记忆里无比熟悉的卡通头像,音乐、话剧、刊物也屡屡贴上了“80后怀旧”的标签,这不禁给人造成一种感觉:我们的“80后”是不是都在怀旧?“80后”的我怎么脱离了这个群体?于是广大的“80后”成了一个“被怀旧”的群体,本来并不怀旧的一部分人开始变成“沉默的螺旋”。
当怀旧成为一种经济时,“80后”怀旧在这里就不仅仅在心理层面和语言层面了,还会扩展到行为上——怀旧产品消费,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一串关于怀旧的意义,也即是鲍德里亚所说的“人们今天在消费中更吸引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功能,而是某种被制造出来的象征性符码意义。”毫无疑问在这场怀旧大潮中,媒介和商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推波助澜令怀旧泛滥。
“80后”怀旧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现象。有人指出“80后”怀旧是为了逃避现实,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人抨击“80后”是肉夹馍的一代,还没熟透就要怀旧。但是笔者觉得“80后”怀旧是在压力中寻求心灵的一片宁静,起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让“80后”颓废,只要把握好度,怀旧也是积极向上的一种群体文化现象。社会应该以包容的胸襟去面对“80后”,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平台,让“80后”更早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①http://news.163.com/08/0718/
08/4H4E1GP2000120GU.html
②莫里斯·哈布瓦赫 著,毕然、郭金华 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2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关键词】“80后”;怀旧;网络;身份认同
传统意识里怀旧主体必然是有过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或者是经历过岁月的沧桑,或者有过这样那样痛楚的人。然而当下,青春活力如朝阳般的“80后”却在网上开始了集体怀旧。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9年通过某门户网站对2493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3.7%的人表示自己有时怀旧,37.5%的人经常怀旧。从不怀旧的只有1.5%①。如今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80后怀旧”,相匹配的新闻消息达15页之多,其中包括关于“80后”怀旧记忆的视频、经典动画片、音乐、电视剧、游戏、玩具。近来网络上疯玩的“愤怒的小鸟”游戏,“李雷和韩梅梅”怀旧系列,话剧《老男孩》等等,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80后”怀旧风潮。“80后”似乎陷入怀旧的围城不能自拔,那么这场怀旧的大潮是因何而产生?其特征如何?这场怀旧大潮我们该怎样看?
一、“80后”怀旧特点
“80后”通常指的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相较于“60后”、“70后”,“80后”一代人出生在一个社会环境和平稳定、物质条件逐渐变得优越、经济繁荣的年代。目前绝大多数“80后”已经毕业进入社会。可以说,当前正是“80后”群体展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时期。
1、一石激起千层浪
“60后”、“70后”的怀旧可能是因为一张老照片、一首老歌或是一群老朋友的相聚而引发单个人的或一个小群体的怀旧。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怀旧只限于口头传播,最多是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某个人拥有的资源,不太可能影响到群体外的其他成员。
相较于前辈们的怀旧,“80后”怀旧最大的特点是“集体怀旧”。怀旧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个以年龄段来界定的群体的集体行为,肯定是诱发因素发挥了作用。为这个诱因提供场所的便是一种跨越空间,并能提供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或是群体与群体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媒介,这个媒介便是网络——这个时代互动性最强,信息量最大、传播最迅速的媒体。
互联网时代,只要有一个人记得,在网络上就能唤起更多人的回忆。当一些关于“80后怀旧”的帖子、微博、图片、视频在网络上发布,有关“80后”怀旧的信息符号在互联网空间传递,必有“80后”群体评论、转发。可以说网络媒体为“80后”群体怀旧提供了平台,某一个“80后”在网上上传童年时期的图片、音乐、视频,其他“80后”看见后迅速转发、分享,任何一个接受到该信息的人,都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信息源,不断交叉发布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甚至可以引发整个群体的关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80后”才可以大量的“晒童年”,通过视频、音乐、图片、话题讨论等各种方式来“晒回忆”,使得“80后”的怀旧从单个人的怀旧情结走向了整个社会的“集体怀旧”、“集体记忆”。
2、一场集体回忆的盛宴
“集体记忆”又可称为“群体记忆”、“社会记忆”。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指一群人对于过去的回忆。②他还强调,这种回忆一般不是直接回忆事件,往往是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而诱发出来的,比如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述,或是在纪念活动等场合,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回忆时,这种记忆往往会被间接激发出来。个体是通过把自身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的,而群体的记忆又是通过个体来实现的。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完全不同的、专属于他们群体的集体记忆,而这种集体记忆也需要得到在时空被界定的特定群体的支持。“80后”的网上集体怀旧遵循以上模式,如“李雷和韩梅梅”现象,先是网络流行歌曲在引发“80后”的集体回忆,从引发热议到贴吧、乐队、话剧,直至延伸至经济领域的“李雷和韩梅梅”怀旧文化经济,让商家大赚一笔。同时,“80后”怀旧往往又是碎片化的,一轮轮的交替进行,没有一个事件是自始至终循着“80后”怀旧的足迹,而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零碎地引发怀旧思想,形成了一段段的怀旧系列风潮。
3、一群男人的狂欢
根据笔者在豆瓣“80后”怀旧小组,新浪论坛“80后”记忆中的童年和网易论坛“80后”我们这一代三个小组的长期在线跟踪观察发现,自2010年以来所有有关“80后”怀旧话题的帖子多为男性创作、跟帖或顶起。据笔者从以上三个小组中随机抽取的50篇“80后”怀旧帖子或文章统计得出,其中有33篇可以确定为男性作者,余下中有6篇作者性别无法确定。可以说在这场“80后”集体怀旧盛宴中,男性更倾向于怀旧,怀旧的频率远大于同时代的女性。
二、“80后”怀旧原因分析
1、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笔者认为,“80后”的怀旧实际上是对自我身份定位的一种表现。“8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下岗、下海、港台歌星、洋快餐、大片、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由于受到各种文化的强烈冲击,他们的言语、行为、思想带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父辈比起来,他们的物质生活充裕,在时尚、消费、社交、人际关系、婚姻等方面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正是由于这些改变,他们很容易跟“思维保守”的父母产生代沟,他们中的一大部分,都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即使交流很难有内心的沟通。
“80后”由于独特的成长环境和由此而形成的思维观念,个体需要得到尊重的表现尤显突出,自我实现的追求与超越也成为这代人的特质。社会认同虽然是个体对其社会身份的主观感觉和确认,这种感觉是多维双向的过程。其至少来自三个方面:“我认为我们是谁”,“我认为别人认为我们是谁”,“我希望被人认为我们是谁”。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渐开始脱离父母、独立于社会的“80后”发现实现自身理想的艰辛,社会竞争的激烈,现实的残酷。初入社会的热情遭遇社会现实的打压,自我梦想实现前的重重障碍让这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不得不停下飞奔的步伐,观望亦或思痛。受挫后迷茫、混沌的“80后”渴望在社会中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话语权,很显然,“80后”群体迫切需要并希望被认可。在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虚拟空间成为一个便捷通道,网络为“80后”带来希望,网络为“80后”创作了一种专属于这个群体的交往仪式。怀旧就是“80后”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专属于这个群体的一些回忆和经历,成为彼此交流和向外界展示并证明自己的必需品。 2、“80后”释缓压力的一种途径
刚一成年便面对极大的现实压力,就业、结婚和高成本生活。大部分人心气很高,现实却不能让他们如意。因而,怀旧成为他们释缓压力的一种方式,同一群志同道合或境况相同的人在一起聊大家熟悉的话题和事物,就会有归属感和不被抛弃感。正如有人所说的“怀旧可以给我带来生活的勇气、继续前行的力量”。社会的变化对“80后”的生存造成了冲击。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无所适从,就会本能地转向过去,回忆过去的自我形象和美好经历,借助想象弥合遭到现实割裂的、破碎的自我。在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的是男性。就当前中国现状而言仍然是“男权当道”,这也意味着男性一旦走上社会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很多,那么在众多压力面前“80后”男性更易于回忆过往,怀旧的频率、次数更胜于同时代女性,这也解释了上文中的男性“多”怀旧的原因。
3、媒体或商家谋利的一种手段
商业运转下的大众媒介,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和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迎合受众和策划宣传噱头,而“怀旧”则是一个可利用的工具。当精明的商家开始将回忆绑定销售,回忆变成生产力,衣服、文具、纪念册、手机、电脑凡是用得着的都画上记忆里无比熟悉的卡通头像,音乐、话剧、刊物也屡屡贴上了“80后怀旧”的标签,这不禁给人造成一种感觉:我们的“80后”是不是都在怀旧?“80后”的我怎么脱离了这个群体?于是广大的“80后”成了一个“被怀旧”的群体,本来并不怀旧的一部分人开始变成“沉默的螺旋”。
当怀旧成为一种经济时,“80后”怀旧在这里就不仅仅在心理层面和语言层面了,还会扩展到行为上——怀旧产品消费,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一串关于怀旧的意义,也即是鲍德里亚所说的“人们今天在消费中更吸引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功能,而是某种被制造出来的象征性符码意义。”毫无疑问在这场怀旧大潮中,媒介和商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推波助澜令怀旧泛滥。
“80后”怀旧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现象。有人指出“80后”怀旧是为了逃避现实,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人抨击“80后”是肉夹馍的一代,还没熟透就要怀旧。但是笔者觉得“80后”怀旧是在压力中寻求心灵的一片宁静,起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让“80后”颓废,只要把握好度,怀旧也是积极向上的一种群体文化现象。社会应该以包容的胸襟去面对“80后”,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平台,让“80后”更早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①http://news.163.com/08/0718/
08/4H4E1GP2000120GU.html
②莫里斯·哈布瓦赫 著,毕然、郭金华 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2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