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如玉的考古学家卢兆荫先生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逾九旬的考古学家卢兆荫先生是中国汉唐时期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先后发掘过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庆宫和西市遗址,以及河北满城一号、二号汉墓,曾主编考古学专刊《西安郊区隋唐墓》、《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参加编写《中国玉器全集》,出版《玉振金声一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稽古文存——卢兆荫汉唐考古文集》和有关满城汉墓发掘经历的书籍.
其他文献
金塔县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不在河西走廊中西交通的主干道上.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两汉时期的这块土地,它却处在通往居延的大道上.而居延地区又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军事基地,这就凸现了金塔地区的重要性.连同额济纳旗一同,形成了弱水流域的两汉文明.今天,近300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先后出土的15000多枚汉简,记录了这1.8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古代文明.
期刊
效率对任何一个行业都极为重要,而其对于管理者而言意义则更进一步,因为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会影响团队整体的效率.很多管理者不满意团队工作效率,然而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团队的效率,让团队的积极性得以迸发,使得整个团队和集体欣欣向荣、活力四射呢?
期刊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rn早上好!rn今天由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金塔县委县政府主办,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金塔县博物馆承办的“2021金塔汉简暨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金塔县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党政和全体师生,向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来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2021金塔汉简暨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期刊
中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自上个世纪的20年代开始至今已历百年,其间之研究可谓高潮迭起,硕果累累.尤其自1981年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成立后,中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在研究领域上、在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在百年的历程中,中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究其原因,这既与国家层面的学科建设政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有关,也与个人的研究兴趣、能力相连.
期刊
期刊
在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关管理体制需要不断改革深化,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单位要合理设置岗位并安排适合的人员,实现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组织能力,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从晚清西北舆地之学,到民国中西交通史,再到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大发展,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走过了一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就,但也一直存在对于自身定位的思考和讨论.在历史学科中,中外关系史研究始终有一种半中半外、非中非外的感觉.不思则罔,思而反殆.当历史学一级学科一分为三之后,这种困扰变得更为强烈.中外关系史属于专门史二级学科,而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之下均有专门史二级学科.面对“中”“外”两个一级学科,中外关系史姓中(中国史),姓外(世界史),还是姓专(专门史)?中外关
期刊
自1877年李希霍芬在《中国》中提出“丝绸之路”以来,吸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的持续关注,并逐渐形成的“丝路学”,成为“涵盖了文化、历史、宗教、民族、考古等人文科学,以及地理、气象、地质、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学问.丝路学来自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性的文化概念的提出,并且最终得到了国际社会与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认可.”①亦即,中外学者从阐释“丝绸之路”元概念出发,围绕“中国与世界古今丝路关系”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研究,旨在探索丝路多元文明的交往规律、丝路伙伴关系的相处之道,以及丝路难题的破
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的学问,以往处理的是某具体社会或场域中的人和事.在全球化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全球的人和事,体现整体视野,或称全球视野(global perspective)或世界视野(world perspective).在这种“世界的”关系研究中,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是中国与其他文化共同体的平等协商关系,应是具有新时代学科方向意义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既区别于国别史,即世界的多样民族史(world histories),也与其关联密切.
期刊
“中外关系史”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历史学科——通常被归诸“专门史”,但我们不应将其限定在“中外交往”“中外交流”的层面上.正如不少学者在尝试进行的研究,中外关系史可以从更宽广的、中国史和世界史交融的视域中出发,既可以研究不同文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相遇、对抗、交流、汇通,也可以在不同文明、文明的“接触带”及其机制中体察、比较和理解各自的性质、认同及变动轨辙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中外关系史的维度和外延应扩展到更为广阔的边际,可以延展到涉及中国史与世界史融合的领域和学科,并在它们的交叉、交汇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意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