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比成人更纯真,能更敏感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北京家庭美育专家戴亚楠就抓住孩子的这个特性,让两个儿子大宝、小宝的思想自由飞翔……
一起画画,时光悄然溜走
戴亚楠生于辽寧省丹东市,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多年,后又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MBA,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了咨询公司,为国内外教育机构服务。如今,她已有两个儿子:大宝和小宝。
年轻时,戴亚楠喜欢穿宽大松垮的衣服,帽子上还别着夸张的金属装饰,被妈妈说是“以丑为美”。在美国的时候,她看完画展意犹未尽,便时常在厨房创作,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大米、黑豆、绿豆、花生等和油画颜料一起用。最有意思的是,她的一幅油画被朋友执意买下来收藏。朋友问画的名字叫什么,戴亚楠没回答出来,她只是觉得用这样一些材料组成作品很有趣。倒是朋友喜滋滋地给作品起了个名字《Me》。
有了孩子以后,戴亚楠很尊重孩子的个性。大宝喜欢长发,头发又厚,一到夏天就闷热无比。戴亚楠觉得儿子走在路上,有点像缺少照顾的留守儿童,但她又不愿意粗暴地拖儿子进理发店。大宝说:“美国夏令营里,有人的头发留得比我的还长。”戴亚楠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这个不算什么,那就留着。”为此,老师和大宝谈了几次话:“这么帅气的脸蛋被挡住,不如剪了。”
每到周一,大宝就很为难地对妈妈说:“我答应了老师要剪头发怎么办?”戴亚楠问:“你自己想剪吗?”大宝摇摇头:“不想。”戴亚楠就说:“那就想好再剪吧。”
戴亚楠的先生是位艺术家,允许两个孩子在他的工作室里随意涂画。一天,他们出行,看到一辆装满白色泡沫垃圾的大货车飞驰而过,垃圾歪歪斜斜地绑在车上,大宝觉得很是奇特,便双手拍打着车窗,惊呼:“这辆车好当代啊!”爸爸问道:“你为什么觉得它很当代呢?”大宝说:“很多白色垃圾在车上,又大又酷,和别的东西不一样呗。”
听儿子这样说,戴亚楠和先生相视而笑。孩子虽然不懂什么是“当代”“抽象”,但是能和生活中的场景挂钩了,多有意思啊。
孩子喜欢模仿。有一段时间,大宝经常把T恤领子扯下来,露出一边肩膀,说:“我是美女。”路过美发店,他也会指着宣传图片问妈妈:“为什么美女都穿得很少?”每次在路上看到跑车,两个孩子都会夸张地尖叫:“啊,美女!”对此,戴亚楠和丈夫都是相视一笑,他们觉得,孩子根本不懂那些东西的真正意义,只是觉得好玩,因此没必要大惊小怪。
孩子喜欢问问题,即使看到一个动物的图片,他们也会问妈妈一个问题:“它的妈妈去哪儿了?”戴亚楠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孩子对话:“今天是星期天,它的妈妈去烫发了。”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通过对话来一起探寻、扩展画面的意义。
孩子喜欢异想天开。有一段时间看到书上说小巫女骑上门后的扫帚就能飞,于是大宝和小宝每天都抢着骑扫帚,还自诩为“扫帚骑士”。戴亚楠便专门买了两个扫帚给孩子,让他们尽情表演。两个孩子喜欢用沙发、椅子、垫子、被子搭成房子,歪歪斜斜的,然后开心地挤在里面,特别是外面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喜欢挤在那里,感觉特别安全。这样会把家里弄得很乱,但戴亚楠和丈夫从不制止。
两个孩子有一段时间喜欢画像。戴亚楠便给他们一人一面小镜子,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面貌,然后画出来。孩子画得或憨态可掬,或丑陋不堪,交换看后常常会哈哈大笑。
对于画画,两个孩子真是做到了各种尝试。孩子们用妈妈的口红画画,用梳子蘸着颜料在纸上形成多条痕迹,用牙刷蘸着颜料,画出繁星满天,甚至还把刚买回来的菜花横切开来,涂上颜料做出像树冠一样的画。戴亚楠知道,这不是孩子们在捣蛋,而是他们在探寻事物的可能性。于是,她准备了细线,与两个孩子一起蘸颜料,然后夹在两张纸之间随意拉动。打开纸后,纸上就会形成一些造型。玩了几次,孩子们觉得不过瘾,拿来小汽车蘸颜料,在纸上画出轮胎印,用轮胎印的线条作画,拼成不同的形状。画完画,他们非常急切地向妈妈解释作品的内容。大宝曾在幼儿园学过一种蜗牛的画法,此后画蜗牛,都是一个样子。这让戴亚楠感觉很可怕。因此,当孩子们画画时,她从来不干涉,让他们在安全范围内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孩子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大宝往往这一刻玩翻了天,下一秒就会说:“好无聊啊。”起初,戴亚楠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没有为儿子准备好更多的娱乐,但后来她发现,儿子不喜欢太呆板的活动,他热衷于带领邻居小伙伴和小宝,组成一支虚拟小分队,在客厅丛林中探险。
不打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孩子们玩得兴奋时,戴亚楠和丈夫有事要对孩子们说,也不会打断他们,而是扮演一个角色,然后很自然地加入其中,把要提醒的事情说完就撤走。
周末,大宝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眼看着大闹天宫就要开始,戴亚楠倡议:“咱们画画吧?”孩子们一片欢呼,拿出各种材料开始准备。爸爸便装了一会儿兔子,当模特。于是,热闹的写生开始了。受过“美术训练”的小朋友向大宝、小宝煞有介事地介绍美术班,并准确地画出兔子形状,还配合阴影,画得栩栩如生。大宝看到后跑到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去了,地板上只留下一张空白的纸,什么也没有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戴亚楠知道儿子是受到了刺激,便表扬画画的小朋友,又安抚坚持创作的小宝:“你的也很有风格。”然后跑到大宝的房间沟通:“你看过很多画展,艺术家们画的都一样吗?”大宝想了想,说:“不一样。但是,我要去学画画。”戴亚楠答应了儿子,心想:孩子的内心还是不够强大啊。在幼儿园时,大宝没别人画得好,为了应对每天的嘲笑,他练习了一句:“这是我的风格。”
2015年,戴亚楠在一个妈妈群里进行艺术教育分享时,还不满9岁的大宝帮她想了一个主题:艺术是和孩子心灵交融的纽带。她不知道,这么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儿子是如何想出来的,但心里很是自豪。
画个笼子,把怪物关起来
有段时间,大宝莫名地怕黑、怕虫子、怕梦里的怪物,甚至严重到每天都会梦到怪物。他向妈妈描绘:“怪物长着长长的腿,爪子和牙齿是尖尖的,嘴巴像盆子。”为此,大宝经常躲在被子里,不敢起床。戴亚楠和小宝决定,一起帮哥哥把怪物画出来。大宝画啊画,竟然画出一个鸡蛋怪人,然后肯定地说:“就是这个样子!”“通缉犯”有了,到底怎么对付它呢?爸爸说:“画个笼子把它关起来。”戴亚楠表示:“把画着怪物的纸撕成碎片。”大宝则觉得把怪物压到黑黑的沙发下,它就跑不了了。小宝帮着哥哥,把怪物压到了沙发底下。可是,怪物有时依然会跑到大宝的梦里。但大宝似乎已经没那么害怕了,他在画中给自己穿上赛车的衣服,配备火焰喷射器,跑得飞快。怪物追不上它,只能望尘莫及了。
一起画画,时光悄然溜走
戴亚楠生于辽寧省丹东市,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多年,后又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MBA,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了咨询公司,为国内外教育机构服务。如今,她已有两个儿子:大宝和小宝。
年轻时,戴亚楠喜欢穿宽大松垮的衣服,帽子上还别着夸张的金属装饰,被妈妈说是“以丑为美”。在美国的时候,她看完画展意犹未尽,便时常在厨房创作,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大米、黑豆、绿豆、花生等和油画颜料一起用。最有意思的是,她的一幅油画被朋友执意买下来收藏。朋友问画的名字叫什么,戴亚楠没回答出来,她只是觉得用这样一些材料组成作品很有趣。倒是朋友喜滋滋地给作品起了个名字《Me》。
有了孩子以后,戴亚楠很尊重孩子的个性。大宝喜欢长发,头发又厚,一到夏天就闷热无比。戴亚楠觉得儿子走在路上,有点像缺少照顾的留守儿童,但她又不愿意粗暴地拖儿子进理发店。大宝说:“美国夏令营里,有人的头发留得比我的还长。”戴亚楠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这个不算什么,那就留着。”为此,老师和大宝谈了几次话:“这么帅气的脸蛋被挡住,不如剪了。”
每到周一,大宝就很为难地对妈妈说:“我答应了老师要剪头发怎么办?”戴亚楠问:“你自己想剪吗?”大宝摇摇头:“不想。”戴亚楠就说:“那就想好再剪吧。”
戴亚楠的先生是位艺术家,允许两个孩子在他的工作室里随意涂画。一天,他们出行,看到一辆装满白色泡沫垃圾的大货车飞驰而过,垃圾歪歪斜斜地绑在车上,大宝觉得很是奇特,便双手拍打着车窗,惊呼:“这辆车好当代啊!”爸爸问道:“你为什么觉得它很当代呢?”大宝说:“很多白色垃圾在车上,又大又酷,和别的东西不一样呗。”
听儿子这样说,戴亚楠和先生相视而笑。孩子虽然不懂什么是“当代”“抽象”,但是能和生活中的场景挂钩了,多有意思啊。
孩子喜欢模仿。有一段时间,大宝经常把T恤领子扯下来,露出一边肩膀,说:“我是美女。”路过美发店,他也会指着宣传图片问妈妈:“为什么美女都穿得很少?”每次在路上看到跑车,两个孩子都会夸张地尖叫:“啊,美女!”对此,戴亚楠和丈夫都是相视一笑,他们觉得,孩子根本不懂那些东西的真正意义,只是觉得好玩,因此没必要大惊小怪。
孩子喜欢问问题,即使看到一个动物的图片,他们也会问妈妈一个问题:“它的妈妈去哪儿了?”戴亚楠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孩子对话:“今天是星期天,它的妈妈去烫发了。”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通过对话来一起探寻、扩展画面的意义。
孩子喜欢异想天开。有一段时间看到书上说小巫女骑上门后的扫帚就能飞,于是大宝和小宝每天都抢着骑扫帚,还自诩为“扫帚骑士”。戴亚楠便专门买了两个扫帚给孩子,让他们尽情表演。两个孩子喜欢用沙发、椅子、垫子、被子搭成房子,歪歪斜斜的,然后开心地挤在里面,特别是外面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喜欢挤在那里,感觉特别安全。这样会把家里弄得很乱,但戴亚楠和丈夫从不制止。
两个孩子有一段时间喜欢画像。戴亚楠便给他们一人一面小镜子,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面貌,然后画出来。孩子画得或憨态可掬,或丑陋不堪,交换看后常常会哈哈大笑。
对于画画,两个孩子真是做到了各种尝试。孩子们用妈妈的口红画画,用梳子蘸着颜料在纸上形成多条痕迹,用牙刷蘸着颜料,画出繁星满天,甚至还把刚买回来的菜花横切开来,涂上颜料做出像树冠一样的画。戴亚楠知道,这不是孩子们在捣蛋,而是他们在探寻事物的可能性。于是,她准备了细线,与两个孩子一起蘸颜料,然后夹在两张纸之间随意拉动。打开纸后,纸上就会形成一些造型。玩了几次,孩子们觉得不过瘾,拿来小汽车蘸颜料,在纸上画出轮胎印,用轮胎印的线条作画,拼成不同的形状。画完画,他们非常急切地向妈妈解释作品的内容。大宝曾在幼儿园学过一种蜗牛的画法,此后画蜗牛,都是一个样子。这让戴亚楠感觉很可怕。因此,当孩子们画画时,她从来不干涉,让他们在安全范围内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孩子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大宝往往这一刻玩翻了天,下一秒就会说:“好无聊啊。”起初,戴亚楠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没有为儿子准备好更多的娱乐,但后来她发现,儿子不喜欢太呆板的活动,他热衷于带领邻居小伙伴和小宝,组成一支虚拟小分队,在客厅丛林中探险。
不打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孩子们玩得兴奋时,戴亚楠和丈夫有事要对孩子们说,也不会打断他们,而是扮演一个角色,然后很自然地加入其中,把要提醒的事情说完就撤走。
周末,大宝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眼看着大闹天宫就要开始,戴亚楠倡议:“咱们画画吧?”孩子们一片欢呼,拿出各种材料开始准备。爸爸便装了一会儿兔子,当模特。于是,热闹的写生开始了。受过“美术训练”的小朋友向大宝、小宝煞有介事地介绍美术班,并准确地画出兔子形状,还配合阴影,画得栩栩如生。大宝看到后跑到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去了,地板上只留下一张空白的纸,什么也没有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戴亚楠知道儿子是受到了刺激,便表扬画画的小朋友,又安抚坚持创作的小宝:“你的也很有风格。”然后跑到大宝的房间沟通:“你看过很多画展,艺术家们画的都一样吗?”大宝想了想,说:“不一样。但是,我要去学画画。”戴亚楠答应了儿子,心想:孩子的内心还是不够强大啊。在幼儿园时,大宝没别人画得好,为了应对每天的嘲笑,他练习了一句:“这是我的风格。”
2015年,戴亚楠在一个妈妈群里进行艺术教育分享时,还不满9岁的大宝帮她想了一个主题:艺术是和孩子心灵交融的纽带。她不知道,这么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儿子是如何想出来的,但心里很是自豪。
画个笼子,把怪物关起来
有段时间,大宝莫名地怕黑、怕虫子、怕梦里的怪物,甚至严重到每天都会梦到怪物。他向妈妈描绘:“怪物长着长长的腿,爪子和牙齿是尖尖的,嘴巴像盆子。”为此,大宝经常躲在被子里,不敢起床。戴亚楠和小宝决定,一起帮哥哥把怪物画出来。大宝画啊画,竟然画出一个鸡蛋怪人,然后肯定地说:“就是这个样子!”“通缉犯”有了,到底怎么对付它呢?爸爸说:“画个笼子把它关起来。”戴亚楠表示:“把画着怪物的纸撕成碎片。”大宝则觉得把怪物压到黑黑的沙发下,它就跑不了了。小宝帮着哥哥,把怪物压到了沙发底下。可是,怪物有时依然会跑到大宝的梦里。但大宝似乎已经没那么害怕了,他在画中给自己穿上赛车的衣服,配备火焰喷射器,跑得飞快。怪物追不上它,只能望尘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