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定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简单化的看法。社会规范,作为文化要素之一,是指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规则。物质文化是指文化的具体有形部分,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而物质产品上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定型观念、社会规范、物质文化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定型观念;社会规范;物质文化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观念影响:
定型观念对人的认知有着重要影响。一种被界定为定型的事物,缺乏自己的特征或个性,,例如一群人脑海中,对某事物或某人所持的标准化印象,这代表一种过分简化的意见,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态度和一种不加鉴别的判断。定型观念是一种固定的印象,与其代表的实际情况没有太大关联。定型观念与偏见、歧视有联系也有区别。
定型观念中符合事实部分也有不符合事实的部分,而不符合事实的定型观念就是偏见。歧视是偏见的行为倾向。定型观念有以下特点: 1. 过分简单化、 2. 不加鉴别的判断、3. 以偏概全、4. 有影响力、5. 具有顽固性、 6. 具有可变性。
社会学者认为定型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社会化的结果,即来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差异通常是定型观念和偏见的根源。其次,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学的定型观念。同时个人经验也会发展成定型观念。
定型观念虽然有利于加速信息的加工过程,但是它往往导致过分简单化、偏见和歧视。决定定型观念影响大小的因素,一是信息量,一是成员属性的突出性。
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表现在:1.阻止跨文化交流的发生;2.严重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质量;3.构成歧视行为。
例如,美国、加拿大的公民对中国人的国际成见偏向于消极、负面、就与传媒不无相关。相关研究发现,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华人出场的每100部电影或小说中,华人担任的各种角色的比例为:歹徒75%,配角9%,闲角15%,正角仅1%。有趣的是,许多国家的公众对中国人都持一种非常相似的定型观念:功夫好。显然,前有李小龙,成龙这样的“武林高手”,后有《卧虎藏龙》、《英雄》这样的古装武打巨片进军好莱坞,使得“中国功夫”随着好莱坞娱乐片流布全世界,此种定型观念也就相应地形成了。
敌对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常常有助于克服定型观念和偏见。但不是任何跨文化接触和交流都会如此。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规范影响:
社会规范的具体形式主要有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它们是跨文化交流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居住、礼节、婚姻、丧葬等各个方面,是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行为规范,体现的更多的是民族性而不是阶级性,主要通过模仿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禁忌是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跨文化交流中,违反禁忌是一大忌。敏锐的观察和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讲,风俗习惯是社会规范中最容易适应的层次。风俗习惯冲突的结果多是对交流者民族感情的伤害。
道德规范:人们对于那些与社会共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事物和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或偏私的评价,加以褒贬,从而形成道德标准。
其次,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高一层的社会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准则,违反道德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不同文化中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道德。阶级社会中,既有全民的道德,也有阶级的道德。跨文化交流中,由于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更高一层的社会规范,因而,交流者对道德规范的差异更难适应。道德规范多数也是不成文的,跨文化交流中道德规范上出现的摩擦或冲突多造成交流者心理上的不悦或痛苦。
再次,法律规范: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它是以全民的形式出现的。不同国家指导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和体系是不一样的,往往既有其阶级性,又有其民族性。各国法律发达程度也不同。法律规范涉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等等。法律规范多是成文法,跨文化交流者在法律规范上的冲突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因而跨文化交流中,客人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律规范上的冲突带来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损失,而且是物质上的损失。
最后,宗教规范:是神化了的社会规范。它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形式,具有极强的自制性,在社会中发挥着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宗教体系包括信仰、宗教节日、宗教仪式、礼拜地点、教规、戒律、组织系统等诸多方面。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体系,就容易引起很大麻烦。中国人宗教意识比较淡薄,对异文化的宗教规范往往不了解,这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格外注意。跨文化交流中,宗教规范上的冲突比风俗习惯的冲突更难以调和。在政教合一的国家,违反教规常常就是违反法律。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物质文化影响:
不同的文化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物质产品。在跨文化交流中,最容易发现的明显的文化特征就是物质产品方面的不同。
物质文化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特有的物质产品给跨文化交流带来困难。其次、传播媒介设施影响交流。再次、有人片面地以物质文化作为衡量文化的唯一标准。
为避免物质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不利影響,应避免以自己的物质标准去衡量对方。
综上所述,定型观念、社会规范、物质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跨文化交际中必须面对的障碍。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要充分注意,力图跨越这些障碍,减轻甚至是消除其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以期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动力、趋势和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01).
[3]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6).
[4]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5]王华,传播的培养理论与定型观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2).
[6]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定型观念;社会规范;物质文化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观念影响:
定型观念对人的认知有着重要影响。一种被界定为定型的事物,缺乏自己的特征或个性,,例如一群人脑海中,对某事物或某人所持的标准化印象,这代表一种过分简化的意见,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态度和一种不加鉴别的判断。定型观念是一种固定的印象,与其代表的实际情况没有太大关联。定型观念与偏见、歧视有联系也有区别。
定型观念中符合事实部分也有不符合事实的部分,而不符合事实的定型观念就是偏见。歧视是偏见的行为倾向。定型观念有以下特点: 1. 过分简单化、 2. 不加鉴别的判断、3. 以偏概全、4. 有影响力、5. 具有顽固性、 6. 具有可变性。
社会学者认为定型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社会化的结果,即来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差异通常是定型观念和偏见的根源。其次,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学的定型观念。同时个人经验也会发展成定型观念。
定型观念虽然有利于加速信息的加工过程,但是它往往导致过分简单化、偏见和歧视。决定定型观念影响大小的因素,一是信息量,一是成员属性的突出性。
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表现在:1.阻止跨文化交流的发生;2.严重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质量;3.构成歧视行为。
例如,美国、加拿大的公民对中国人的国际成见偏向于消极、负面、就与传媒不无相关。相关研究发现,在美国和加拿大,有华人出场的每100部电影或小说中,华人担任的各种角色的比例为:歹徒75%,配角9%,闲角15%,正角仅1%。有趣的是,许多国家的公众对中国人都持一种非常相似的定型观念:功夫好。显然,前有李小龙,成龙这样的“武林高手”,后有《卧虎藏龙》、《英雄》这样的古装武打巨片进军好莱坞,使得“中国功夫”随着好莱坞娱乐片流布全世界,此种定型观念也就相应地形成了。
敌对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常常有助于克服定型观念和偏见。但不是任何跨文化接触和交流都会如此。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规范影响:
社会规范的具体形式主要有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它们是跨文化交流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居住、礼节、婚姻、丧葬等各个方面,是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行为规范,体现的更多的是民族性而不是阶级性,主要通过模仿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禁忌是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跨文化交流中,违反禁忌是一大忌。敏锐的观察和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讲,风俗习惯是社会规范中最容易适应的层次。风俗习惯冲突的结果多是对交流者民族感情的伤害。
道德规范:人们对于那些与社会共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事物和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或偏私的评价,加以褒贬,从而形成道德标准。
其次,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高一层的社会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准则,违反道德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不同文化中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道德。阶级社会中,既有全民的道德,也有阶级的道德。跨文化交流中,由于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更高一层的社会规范,因而,交流者对道德规范的差异更难适应。道德规范多数也是不成文的,跨文化交流中道德规范上出现的摩擦或冲突多造成交流者心理上的不悦或痛苦。
再次,法律规范: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它是以全民的形式出现的。不同国家指导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和体系是不一样的,往往既有其阶级性,又有其民族性。各国法律发达程度也不同。法律规范涉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等等。法律规范多是成文法,跨文化交流者在法律规范上的冲突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因而跨文化交流中,客人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律规范上的冲突带来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损失,而且是物质上的损失。
最后,宗教规范:是神化了的社会规范。它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形式,具有极强的自制性,在社会中发挥着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宗教体系包括信仰、宗教节日、宗教仪式、礼拜地点、教规、戒律、组织系统等诸多方面。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体系,就容易引起很大麻烦。中国人宗教意识比较淡薄,对异文化的宗教规范往往不了解,这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格外注意。跨文化交流中,宗教规范上的冲突比风俗习惯的冲突更难以调和。在政教合一的国家,违反教规常常就是违反法律。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物质文化影响:
不同的文化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物质产品。在跨文化交流中,最容易发现的明显的文化特征就是物质产品方面的不同。
物质文化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特有的物质产品给跨文化交流带来困难。其次、传播媒介设施影响交流。再次、有人片面地以物质文化作为衡量文化的唯一标准。
为避免物质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造成不利影響,应避免以自己的物质标准去衡量对方。
综上所述,定型观念、社会规范、物质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我们跨文化交际中必须面对的障碍。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要充分注意,力图跨越这些障碍,减轻甚至是消除其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以期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戴晓东,跨文化交际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动力、趋势和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01).
[3]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6).
[4]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5]王华,传播的培养理论与定型观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2).
[6]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