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及其实现形态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首创了世界历史理论,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单线逻辑向双线逻辑的发展却 是由列宁完成的。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中,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是物的依赖性与人 的独立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和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特殊矛盾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在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特殊性中获得了不同的发展形态。
  关键词:世界历史;根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2-0025- 06
  
  时下汹涌澎湃于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浪潮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全球化富于指导意 义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因之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因其理论的 深刻性和视野的前瞻性,正逐步获得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性话语。然而从世界历史根本矛盾 的角度切入世界历史,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这些问题包括: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 它与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特殊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矛盾的未来发展将会怎样?本文 将在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探讨中,揭示世界历史矛盾的一般发展方向。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批判性改造中创立的。1784年康德发表 了《从世界主义出发的世界通史观念》,首创了“世界公民观点”。与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 相一致的黑格尔,从绝对精神演绎的视角,诠释了世界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形成了系 统的唯心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黑格尔站在绝对精神的本体论上,认为世界历史纯粹是绝对 精神不断蜕变的过程,绝对精神从客观精神出发,中途经过向外界历史的外化,由于无所皈 依,最后来到了人类自身。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在民族历史中表现为民族精神,在世界历 史中表现为世界精神。从地理的变化过程来看,绝对精神的世界历史从东方来到西方,最后 在日耳曼达到了世界历史的“现代”。因此在世界历史价值论上,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是资 产阶级的日耳曼中心论。
  为了创立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不仅颠覆了黑格尔,而且超越了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道:“国家、社会产 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并认为自己的世界历史观 点乃是“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1〕(P20)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找到了新唯物主 义的立足 点,即科学的实践观,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有力的奠基。马克思指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P3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的”,〔1〕(P18)而人们的社会存在根本上则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
  由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立足点超越了前人,夯实了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因此马 克思能够创立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使自己的理论在价值观上回到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宗旨 上。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发展才到来的。
  第一个时期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开始的。马克思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还可以看做是资本和地产 的分离,看做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因此“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 的所有制”开始发展了,〔1〕(P57)而这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未来发展具有至 为关键的意义。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资本形态在第一时期,表现为“一种等级的资 本”。〔1〕(P59)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带来商人阶级的形成,马克思指出:“分 工的进一 步扩大 表现为商业和生产的分离,表现为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形成。”〔1〕(P59)商人阶级 促进了交 换的扩大和加深,“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1〕(P59)由于发达的生 产力只能 由与之相应的扩大了的交往才能得到保护,因此,“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 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1〕(P61)马克思认为:“上任的资本一开始就是活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资 本。”〔1〕(P62)由于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带来的扩大的交往导致了工场手 工业的飞速发展, “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因此“冒险 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的扩大为世界市 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1〕(P63)
  “第二个时期开始于十七世纪中叶,它几乎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末”。〔1〕(P64) 在 这个世纪中,“商业和船运比起那种起次要作用的工场手工业发展得更快;各个殖民地开始 成为巨大的消费者;各国经过长期的斗争,瓜分了已开辟出来的世界市场”。〔1〕( P64)商业的发展仍然是促进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重大动力,在商业和工场手工业愈来愈集中的情况 下,旧有的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于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第三个时期 到来了。
  第三个时期就是大工业发展的时期。马克思认为“自由竞争到处都是通过革命的手段争 得的”,〔1〕(P66)商业的自由竞争促进了大工业的诞生,而大工业则成为资产 阶级开创 世界历史的最重要的标志。“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 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 立状态。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并使分工丧失了自然性质的最后一点痕迹。它把自然形 成的关系一概消灭掉(只要这一点在劳动范围内可能做到的话);它把这些关系变成金钱的 关系”。〔1〕(P67)
  大工业是资产阶级手中催生世界历史的武器,大工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标志 ,但资产阶级并不是世界历史使命的完成者。“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大致相同的 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 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 在它那里民族特殊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 〔1〕(P67)它将结束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完成自己创造历史的使命。马克思世界历 史理论 至此在价值论上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民族中心主义的批判,回到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宗旨上。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逻辑是单线条的。这一理论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 格斯始终是在资本主义一体化和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一体化的肯定的框架内完成的。当马克 思论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所带来的罄竹难书的历史罪恶时,马克思只是认为:“ 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 歌德一起高唱……”〔2〕(P68)很明显,由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资本主义一体化 的单线 逻辑的肯定,马克思始终无法摆脱世界历史理论的代价论观点的局限。即使到了晚年,马克 思虽然通过对史前社会状况的研究形成了东方社会革命理论,但是马克思始终认为:“假如 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 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P231)显然,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 ,俄国革 命的跳跃性发展仅仅只是可能,仅仅只是在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 从属中,才有可能取得胜利。这里对马克思观点产生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单线逻辑的世界历 史理论。
  从单线逻辑向双线逻辑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是由列宁完成的。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 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创立了帝国主义最为薄弱环节上的一国和多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论 ,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演进的双线逻辑的跃进。这一 跃进的意义非常巨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由于停留在资本主义一体化的单线逻辑上,因此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论在马克思那里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胜利论,殖民地半 殖民地人民获取民族独立,乃至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能的。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 理论的双线逻辑的发展,在实践上指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而且为分析 世界历史的新的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是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
  
  世界历史从单线逻辑向双线逻辑的转变,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世界历史的根本 矛盾是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在单线逻辑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仅仅只 是资本主义一体化的演进序列,因此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只能在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化发展 中得到说明,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化范围内的扩张和深化。但 是问题的背景预设发生了变化,当世界历史理论有单线逻辑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推进 的双线逻辑转变之后,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便不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 的伸展。因为问题非常清楚,即使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前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一致性,但 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不同,前者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 义制度的不断调节加以解决,后者则恰好相反。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一般社会形态的基本矛 盾无法成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
  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是由马克思首次在《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揭示的。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即:“人的依 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 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 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人的依 赖关系的历史阶段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这一阶段中,人们的发展始终受 着人们所处的共同体的地位等级关系的制约,而私有制“变成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 除了国家队财产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粹私有制”,〔1〕(P69)则是资本主义商品 经济发展 的产物。由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体采取了与私有制直接重合的外观,而非分离的形态, 因此在古代,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一种直接的人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受狭隘的地域和血族 关系制约的。马克思指出:“他们只是作为具有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如 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
  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向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飞跃,就是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的飞跃。在这一阶段中,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世界历史 的根本矛盾,马克思的这一概括是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达形态——市场经济入手的。由于人 类历史发展第二阶段的典型——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因此反映第二阶段人的解放所面 临的根本矛盾就成为了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
  从马克思历史理论由单线逻辑向双线逻辑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虽然成为世界历史发展 的第二条逻辑线索,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却是无法逾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具体的社 会形态可以超越,但社会生产力发展却无法逾越。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经济形态上,就是从 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至产品经济的必然序列。当人类跨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之后,人类面 临的必然的经济形态就是市场经济。在此问题上,社会主义同样无法回避,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将是生产力在社会主义阶段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 矛盾就存在于市场经济形态中。
  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作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由于根植于市场经济, 因而有着自身独特的涵义。它反映的是个体劳动和社会劳动、个体性和社会规定性之间的矛 盾。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物的依赖性不是指自然规定性上,人对物质生产力的依赖关系,而 是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人们的个体劳动对于社会劳动、个体性对于市场货币关系的屈从 。所谓人的独立性乃是指个体通过占有货币而获得的支配权力。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 矛盾构成了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根本矛盾,这一矛盾将在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发展中采取不同的表现形态。
  而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入手,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作为世界历 史的根本矛盾,便会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发展危机。这一危机一方面固然与资本主义的特殊矛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 与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的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人们的社会关 系走向货币化,因此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存发展不得不在货币的追求中,在资本的获 取中得到实现。这就产生了人与人关系的金钱化以及人对自然改造的极度盲目化。由此可见 ,作为由市场经济生发而来的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是发展危机的直接诱因,物的 依赖性在这一矛盾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人类发展危机的发生是由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直接造成的,而世界历史根本矛盾的发展 又部分地导致了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由革命与战争向和平与发展的转变,发展危机的出现只是 这一主题转变的标志之一。毋庸置疑,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必须和世界 历史的特殊性矛盾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到发展,但是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与特殊性矛盾之间又 不是相互等同的关系,两者之间在矛盾的发展形态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市场经济作 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愈来愈为有力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来的时候,当物的依赖性与 人的独立性的矛盾对世界历史的特殊性矛盾越来越呈现出发展强势的时候,和平与发展的时 代主题就会渐渐凸现出来,而这一点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一致的,概莫能外。
  总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由单线逻辑向双线逻辑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类历史三个阶段 的划分,当代世界人类发展危机的出现以及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变,都 证明了从市场经济生发而来的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就是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世 界历史根本矛盾在世界历史特殊性矛盾中表现出来的。
  世界历史中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在当代世界,由于社会主义的出现改变了马克思世界 历史理论的单线逻辑,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单线逻辑转变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演进 的双线逻辑,因此当代世界矛盾主要的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关系之中。由于世界 历史的根本矛盾和特殊性矛盾密切相连,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必然通过世界历史的特殊矛盾 表现出来,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的矛盾特殊性决定了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有着不 同发展形态。
  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它的矛盾情形与往昔相比有什么变化呢?马克思 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 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的其它矛盾就是在这一 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否定面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显示了资本许以生产方式的历 史局限性,催促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灭亡。从肯定面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促使资 产阶级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前提下,作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推动生产力的 继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的到来积累了条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世界并无本质的变化,虽然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 围内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是资本家个人所有制、国有制、垄断资本家集团所有 制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法人所有制和社团所有制。
  资本家个人所有制显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原始的典型形式,毫无疑问, 它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国家所有制而言,这种所有制形式虽然在战后各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有了普遍的发展,虽然扬弃了资本的个性,一定程度地适应了生产力社会化的 发展要求,但是充当着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角色的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其目的显而易 见仍然是加强了总资本家的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控制,因此说国有制实现了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扬弃是极其错误的。
  问题在垄断资本家集团所有制、法人所有制和社团所有制中又会怎样呢?无论是垄断资 本家集团所有制、法人所有制,还是社团所有制,其共同特点有两点,其一为股权分散化, 其二为合作经营。应当承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发展到这三种所有制形式之时,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已某种程度地呈现出对资本主义个人 占有制的扬弃的特点,但是不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如何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 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本质却是不会改变的。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因此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的主要矛盾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 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2〕(P83)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决 定的主要矛盾是 对抗性的。但是,在世界历史中,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特殊性矛盾是相互制约的 ,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复杂的形态。
  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既 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历 史的根本矛盾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不断促使着资产阶级调 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 也得到了发展。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的推进,表现为在以资本主 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全面的物化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资本关系为基础,呈现为全面的 货币交换关系。同样的,这种物化关系在人们意识中表现为一种物化意识,而不是独立的人 的意识。
  资本主义特殊矛盾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历史根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相应发展,而世 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又反过来制约了资本主义特殊矛盾的推进。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之间 的矛盾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特殊性矛盾解决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主要矛盾的制约发生作 用的。显而易见,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部的非本质的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 展,而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又给予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矛盾的发展以推进。资本主义物的 依赖性于人的独立性矛盾的发展表现为人们的全面的物化的社会关系,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 同时导致了工人阶级物化意识的产生。而这一系列的变化毫无疑问迟滞了资本主义主要矛盾 的激化,因此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发展呈现出了好似和平的样态。然而世界历史的发展 使命是资本主义所无法承担的,虽然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的发展反过来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特 殊矛盾,但是居于第一位的资本主义的特殊矛盾决定了这种反作用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必定因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走向毁灭,“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 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2〕(P267)
  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不同,社会主义有着自己的特殊矛盾。从对社会主义矛盾认识的历 史逻辑来看,最早对社会主义矛盾展开探索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 格斯批评了一蹴而就消灭私有制的观点,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并 且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制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1〕( P219)很明显,恩格斯之所以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阶段不能立即消灭私有制,原 因就在于 生产力条件的缺失。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划分了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 段,指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阶段的存在,认为第一阶段就是一个存在着极大缺陷的社会 。马克思认为的第一阶段的缺陷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讲,按照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的 观点,这种缺陷主要的乃是指生产力条件的缺乏。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基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根本上有赖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马 克思恩格斯在此实际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前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致性。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基本地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 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能够以最合理最人道的 方式”〔2〕(P416)进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暴风骤雨式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 很难成为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将会存在于对生产立法发展的迫切需要 之中,即:“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P272)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科学性,但是毕竟未能付诸 社会主义的实践。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虽不乏成功的 探索,但毕竟时有曲折反复,未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对社会主义 社会的矛盾作出系统探讨并形成基本正确的系统化的理论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P373)社会主义社会与前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动力上 具有一致 性。但与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基本适应前提 下的部分不适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的发展一方面是相适应的,同时生产关系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社 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关系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两种情况 。前者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这些上层建筑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发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者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的 缺陷,这些上层建筑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互矛盾,是必须解决的社会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在以后的发展中虽有曲折,但总体上是正确的 。在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基础上,中共八大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 正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 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世界历史走向纵深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主要矛盾并 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的特殊矛盾与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了市场经济,顺应了经济市场化的世界潮流,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 立性的矛盾作为市场经济的衍生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必然存在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们的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社会劳动、社会性在这 一对矛盾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们的社会关系走向市场经济的货币的物 化是会发生的。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矛盾居于第一位,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居于第 二位,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矛盾始终是世界历史根本矛盾解决的逻辑前提。社会主义社 会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在社会主义之内的非对抗性。有由于社会主义 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调节来解决,因此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 也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调整来加以解决。
  在当今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情况下,在世界各国都把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本国的 根本大计的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趋势下,生产力的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发展,通 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表现出来,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愈来愈呈现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和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发展的强势作用。但是,这种强势作用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矛盾运转的 对抗性及其对于世界历史根本矛盾的决定作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将最终决定世 界历史根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之内的对抗性解决。与资本主义矛盾发展有着本质不同,社 会主义社会的特殊矛盾的解决将通过自身的自身调节不断地加以解决,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 也将在社会主义特殊矛盾的理论框架内得到和平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将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赢得优势。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of World History and Its Operations
  JIANG Jing1, HUANG Min2
  (1. School of Marx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 2, China;2.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eaching and Research,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 ng, 100091, China)
  Abstract:Marx initiated the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but it was Lenin who had c omple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from uniline logic t o double line logic. According to Marxist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the fundament al contradiction of world history is that between the dependence on materials an d the independence of man. This contradiction has formed a relationship of mutua l restraint with the speci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and it h as enjoye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forms in its involvement in the special cont 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Key words: world history;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s; capitalism ; socialism
  〔责任编辑: 左安嵩〕
其他文献
鸡腿菇菌肉嫩滑、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菌类.近年来广大地区利用栽培食用菌的废料及棉子壳、稻草等原料进行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生产上常出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高职类汽车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来教学,分析了任务驱动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实践表明,此教学法提高教
作为一种科研中试产品,蘑菇祛病王在山东等地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性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对绿色木霉、青霉、黄曲霉、毛霉等主要杂菌的预防率达92%,对该杂菌菌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