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名称简介
初中美术课主要分为四个大课型:欣赏.评述课、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及综合.探索课;这四种课型主要锻炼了学生了几种能力:会看会讲的能力,会画、会设计的能力,会做、会运用的能力。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这几种美术能力的培养提炼为三个字:讲、画、做。这三个字都是围绕着我们学校多年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来实践的,多年教授美术课的效果证明,这三个字对上好美术课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既能保证很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又能极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充实、学得快乐,让学生爱煞美术课。现在把它分享出来,与领导同行们交流商榷。
二、具体案例
我主要紧扣 讲、画、做 这三个字分享课堂上的三个案例,讲好这三个字就能把美术课的成功交流出来。
(一) 讲
这个“讲”字主要针对欣赏课的。
美术欣赏课不好上,要上到学生喜欢,不容易;要想能真正借着欣赏课的学习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更不容易。教学18年来,我觉得,教授欣赏课,最关键的在于:
“欣赏美术作品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基础上。”
就是说,一切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设计靓点,而且最重要的,要帮助学生真正将审美能力内化于心,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感受到的美。
为师者最不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是:爱学生,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策略、引导学生。美术课的四个课型变位很大,不同课型要求的策略有很大变化,欣赏课上,就像张炳安老师所说:“对作品形式语言的分析必须认真地备课,随意地一说,或者用一些老套的语言:“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等,是没有作用的,只有紧紧地围绕着美术家是怎样通过形式语言让我们感到了他的思想、情感,领悟到他的创作意图,才会使学生看到了形式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说句实在话,欣赏课要上好很难,但只要能真正吃透课标,本着爱学生的出发点,办法绝对会有的。
我很赞同张炳安老师说的另一句话:“能在欣赏课上做到评述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欣赏课,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并能运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主要采用两个小策略(独家秘笈哈),虽然不够堂皇,但效果非常好,今天把它介绍出来,也希望专家同行们不要笑话。
秘笈一:每一节欣赏课将作品的美术语言板书于黑板左侧,就这几个字:构图、
造型、
色彩、
背景、
内涵、
艺术价值
我是系统地按照这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的。
初一学生认知能力稍差,上学期只半板书三个方面,随着习惯的养成,下学期就将六个方面全板书上。当然,不是说不板书就不教,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侧重点要不同,是吧。
板书上以后,老师就跟学生强调,欣赏课中,老师要教同学们一种能力,就是到了各种场合,随便见一幅美术作品,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接触过它,你都能对它侃侃而谈,这是你的一种能力,能很好展示你的艺术修养,加增你的人格魅力,保准会对你周围的人起到一种很“震”的效果!
然后老师就举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如何从这几方面分析作品。老师讲完后再让学生“学舌”一下,对每幅作品都强调,一般两节课后学生就形成习惯了。强调一句:开始时我一节课只能引导学生欣赏4幅作品。有点少。不过没关系,学生将这种能力学会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秘笈二:放手让学生讲,通过小组任务的完成,切实提高他们的评述能力。
学生会从几个方面系统地欣赏美术作品后,下一个难点就是“撬开他们的嘴巴”,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评述。
每节课我都会先带学生从编者角度了解为什么选这些作品给我们看,寻找串联每个单元作品的引线(我认为这是教师应该动脑的地方,编委们用心良苦,不知有几个老师能明白?只有明白道路走向何方,你才会准备好不同的心境——其实这是我的另一个小秘笈,与策略无关,今天不展开了。)剩下的任务就给学生分组,一、二组分析《牛耕》、三、四组分析《清明上河图》、五、六组分析《捣练图》,等等。然后给他们了解课本的时间,要求他们先不要看文字,用心灵感受画面,接着讨论、交流、准备,然后一组一组派代表到讲台讲解;当然一个单元不是一两节课就解决了的。因为分组不同,后面讲的组准备时间会很充分,所以精彩不断。印象特别深刻,17班巨乐桐是个留西瓜头的、嘴巴很大、超可爱的一个小哥,一次他上台讲,顺理成章地从“构图、造型、色彩、背景、内涵、艺术价值”几个方面将一幅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我站在他位子旁边,欣赏地看着讲台上的他,由衷得说了一句:“你太棒了!I love you!”这小哥马上跟了一句:“I love you too ,teacher!”学生笑成一片。讲完后给他们组加分,他很高兴地摆了一个姿势“yes!”蹦跳着就下来了。走到我身边,张开胳膊说:“老师,抱抱!来,抱抱!”惊讶之余,我紧紧得跟他拥抱了一下。全班同学那个乐呀!我心里当然也得到极大地满足。为师者做到如此,足矣!
学生上课的反应当然跟他的性格有关,但我确实发现,我教的学生欣赏评述作品的能力普遍都很高,并且,学生都非常快乐,这是我能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的结果。
(二) 画
比较起来,绘画、设计课是比较容易上的课,因为容易出效果。初中美术课的绘画技能涉猎到儿童画、国画、素描、水彩画等多个领域,但确实能帮助学生多方位领略到美术的魅力;但比较起来,除了个别想学美术专业的学生,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用学习太多的绘画技巧,只要把儿童画的绘画技巧做好,就能画出适应多种场合的好画。然而实际上,初中老师们在儿童画方面的教授多数不够深入,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耐心细致的绘画习惯,画出来的画很多粗糙,精品不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所有能锻炼学生绘画技能的课上,反复重申简单的绘画步骤和技巧,长期坚持下来,耐心细致的绘画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画画时的一种本能,有数量很多的学生会画出漂亮的好画。 这种画画技巧很简单,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的基本功。在这里我不再细说,只简单的列出培养要点:1、构图;2、造型;3、涂色;4、收拾整理。重中之重是在涂色这一步,要教学学生一定耐心的按照一个方向来涂色。这虽然简单,但坚持下来就会有好效果。
(三)做
能够让学生动手做的课题主要包括在综合实践课型里。这个课题说简单也比较简单,说难,也有许多的难处,主要问题就是工具带不来,无法进行正常课堂教学。我觉得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平日里要努力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良好的师德修养,让学生打心底爱慕、敬重,喜欢上美术课,情绪上很积极——这是基础;再者,教师要尽量把课上得引人入胜,能密切跟学生得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实际的看见,能看到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能用上;还有一点,如果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获得许多快乐,他们也会乐此不疲,你想不上出好得美术课都不可能!
例如我在上插花课时就先请示学生,这个课上不上,如果想上,要带鲜花等工具材料,较麻烦;如果不上,我们就只了解理论罢了;学生坚持要上,就让他们带齐材料。我的学生强烈要求上插花课,上得我们师生都激情澎湃。这是部分上课小景:
如果说插花课上得师生都赏心悦目,面具制作课则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各种潜能,让学生上得精彩叠成。囿于上课的时间、环境、课时量等条件,本单元教材倡导的道具制作不容易实施,但我又很想让学生开发自我,将美术课学的东西运用消化吸收,于是就将《面具制作》与《校园艺术节》中的表演结合,在学习面具制作时就帮助学生找好适合课堂表演的寓言短剧,小组分工,每个小组表演不同剧本,让学生根据剧情自行挖掘表演角色,制作相对应的角色面具,结果效果very good !学生制作面具时有动力,表演剧本很精彩,两节课走下来,师生都收获满满。
自我感觉,这是“做”的课上得很成功的课;作为美术老师,如果没有机会认真准备这种综合探索课,还真没有机会发现学生身上有这么多的天赋与潜能,他们的表现让人惊喜异常!学生自己也自信快乐!上这样的美术课,谁不爱煞?我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三、心得体会
就像相声的“说、学、逗、唱”一样,美术老师也不仅仅是“搞艺术”的,最重要的是“老师”的身份。做老师就得要研究做老师的绝活儿。我认为教学不仅仅是美术知识与语言文字两层面的简单联系,而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综合能力的多重培养形式。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然而审美意识却非人人等同,我尽量争取在每个课业类型上都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在紧扣美术课标的前提下,想办法自己主动去讲、画、做,让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时而有灵感突现的喜悦,时而有深思后的顿悟。教室内随处激荡着创造的热力,因此教师施以适当的引导后,学生在美术的氛围中,便充分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亲身体验美术的神奇。
任何一堂好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研究、用心耐心地爱学生,只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知道还有许多美好的课堂现象等着我去发现。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还要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我的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学生一直爱煞美术课,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享受美的摇篮!
一、名称简介
初中美术课主要分为四个大课型:欣赏.评述课、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及综合.探索课;这四种课型主要锻炼了学生了几种能力:会看会讲的能力,会画、会设计的能力,会做、会运用的能力。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这几种美术能力的培养提炼为三个字:讲、画、做。这三个字都是围绕着我们学校多年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来实践的,多年教授美术课的效果证明,这三个字对上好美术课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既能保证很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又能极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充实、学得快乐,让学生爱煞美术课。现在把它分享出来,与领导同行们交流商榷。
二、具体案例
我主要紧扣 讲、画、做 这三个字分享课堂上的三个案例,讲好这三个字就能把美术课的成功交流出来。
(一) 讲
这个“讲”字主要针对欣赏课的。
美术欣赏课不好上,要上到学生喜欢,不容易;要想能真正借着欣赏课的学习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更不容易。教学18年来,我觉得,教授欣赏课,最关键的在于:
“欣赏美术作品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基础上。”
就是说,一切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设计靓点,而且最重要的,要帮助学生真正将审美能力内化于心,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感受到的美。
为师者最不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是:爱学生,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策略、引导学生。美术课的四个课型变位很大,不同课型要求的策略有很大变化,欣赏课上,就像张炳安老师所说:“对作品形式语言的分析必须认真地备课,随意地一说,或者用一些老套的语言:“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等,是没有作用的,只有紧紧地围绕着美术家是怎样通过形式语言让我们感到了他的思想、情感,领悟到他的创作意图,才会使学生看到了形式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说句实在话,欣赏课要上好很难,但只要能真正吃透课标,本着爱学生的出发点,办法绝对会有的。
我很赞同张炳安老师说的另一句话:“能在欣赏课上做到评述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欣赏课,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并能运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主要采用两个小策略(独家秘笈哈),虽然不够堂皇,但效果非常好,今天把它介绍出来,也希望专家同行们不要笑话。
秘笈一:每一节欣赏课将作品的美术语言板书于黑板左侧,就这几个字:构图、
造型、
色彩、
背景、
内涵、
艺术价值
我是系统地按照这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的。
初一学生认知能力稍差,上学期只半板书三个方面,随着习惯的养成,下学期就将六个方面全板书上。当然,不是说不板书就不教,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侧重点要不同,是吧。
板书上以后,老师就跟学生强调,欣赏课中,老师要教同学们一种能力,就是到了各种场合,随便见一幅美术作品,不管你以前有没有接触过它,你都能对它侃侃而谈,这是你的一种能力,能很好展示你的艺术修养,加增你的人格魅力,保准会对你周围的人起到一种很“震”的效果!
然后老师就举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如何从这几方面分析作品。老师讲完后再让学生“学舌”一下,对每幅作品都强调,一般两节课后学生就形成习惯了。强调一句:开始时我一节课只能引导学生欣赏4幅作品。有点少。不过没关系,学生将这种能力学会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秘笈二:放手让学生讲,通过小组任务的完成,切实提高他们的评述能力。
学生会从几个方面系统地欣赏美术作品后,下一个难点就是“撬开他们的嘴巴”,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评述。
每节课我都会先带学生从编者角度了解为什么选这些作品给我们看,寻找串联每个单元作品的引线(我认为这是教师应该动脑的地方,编委们用心良苦,不知有几个老师能明白?只有明白道路走向何方,你才会准备好不同的心境——其实这是我的另一个小秘笈,与策略无关,今天不展开了。)剩下的任务就给学生分组,一、二组分析《牛耕》、三、四组分析《清明上河图》、五、六组分析《捣练图》,等等。然后给他们了解课本的时间,要求他们先不要看文字,用心灵感受画面,接着讨论、交流、准备,然后一组一组派代表到讲台讲解;当然一个单元不是一两节课就解决了的。因为分组不同,后面讲的组准备时间会很充分,所以精彩不断。印象特别深刻,17班巨乐桐是个留西瓜头的、嘴巴很大、超可爱的一个小哥,一次他上台讲,顺理成章地从“构图、造型、色彩、背景、内涵、艺术价值”几个方面将一幅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我站在他位子旁边,欣赏地看着讲台上的他,由衷得说了一句:“你太棒了!I love you!”这小哥马上跟了一句:“I love you too ,teacher!”学生笑成一片。讲完后给他们组加分,他很高兴地摆了一个姿势“yes!”蹦跳着就下来了。走到我身边,张开胳膊说:“老师,抱抱!来,抱抱!”惊讶之余,我紧紧得跟他拥抱了一下。全班同学那个乐呀!我心里当然也得到极大地满足。为师者做到如此,足矣!
学生上课的反应当然跟他的性格有关,但我确实发现,我教的学生欣赏评述作品的能力普遍都很高,并且,学生都非常快乐,这是我能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的结果。
(二) 画
比较起来,绘画、设计课是比较容易上的课,因为容易出效果。初中美术课的绘画技能涉猎到儿童画、国画、素描、水彩画等多个领域,但确实能帮助学生多方位领略到美术的魅力;但比较起来,除了个别想学美术专业的学生,对多数学生来说,不用学习太多的绘画技巧,只要把儿童画的绘画技巧做好,就能画出适应多种场合的好画。然而实际上,初中老师们在儿童画方面的教授多数不够深入,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耐心细致的绘画习惯,画出来的画很多粗糙,精品不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所有能锻炼学生绘画技能的课上,反复重申简单的绘画步骤和技巧,长期坚持下来,耐心细致的绘画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画画时的一种本能,有数量很多的学生会画出漂亮的好画。 这种画画技巧很简单,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的基本功。在这里我不再细说,只简单的列出培养要点:1、构图;2、造型;3、涂色;4、收拾整理。重中之重是在涂色这一步,要教学学生一定耐心的按照一个方向来涂色。这虽然简单,但坚持下来就会有好效果。
(三)做
能够让学生动手做的课题主要包括在综合实践课型里。这个课题说简单也比较简单,说难,也有许多的难处,主要问题就是工具带不来,无法进行正常课堂教学。我觉得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平日里要努力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良好的师德修养,让学生打心底爱慕、敬重,喜欢上美术课,情绪上很积极——这是基础;再者,教师要尽量把课上得引人入胜,能密切跟学生得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实际的看见,能看到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能用上;还有一点,如果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获得许多快乐,他们也会乐此不疲,你想不上出好得美术课都不可能!
例如我在上插花课时就先请示学生,这个课上不上,如果想上,要带鲜花等工具材料,较麻烦;如果不上,我们就只了解理论罢了;学生坚持要上,就让他们带齐材料。我的学生强烈要求上插花课,上得我们师生都激情澎湃。这是部分上课小景:
如果说插花课上得师生都赏心悦目,面具制作课则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各种潜能,让学生上得精彩叠成。囿于上课的时间、环境、课时量等条件,本单元教材倡导的道具制作不容易实施,但我又很想让学生开发自我,将美术课学的东西运用消化吸收,于是就将《面具制作》与《校园艺术节》中的表演结合,在学习面具制作时就帮助学生找好适合课堂表演的寓言短剧,小组分工,每个小组表演不同剧本,让学生根据剧情自行挖掘表演角色,制作相对应的角色面具,结果效果very good !学生制作面具时有动力,表演剧本很精彩,两节课走下来,师生都收获满满。
自我感觉,这是“做”的课上得很成功的课;作为美术老师,如果没有机会认真准备这种综合探索课,还真没有机会发现学生身上有这么多的天赋与潜能,他们的表现让人惊喜异常!学生自己也自信快乐!上这样的美术课,谁不爱煞?我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三、心得体会
就像相声的“说、学、逗、唱”一样,美术老师也不仅仅是“搞艺术”的,最重要的是“老师”的身份。做老师就得要研究做老师的绝活儿。我认为教学不仅仅是美术知识与语言文字两层面的简单联系,而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综合能力的多重培养形式。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然而审美意识却非人人等同,我尽量争取在每个课业类型上都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在紧扣美术课标的前提下,想办法自己主动去讲、画、做,让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时而有灵感突现的喜悦,时而有深思后的顿悟。教室内随处激荡着创造的热力,因此教师施以适当的引导后,学生在美术的氛围中,便充分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亲身体验美术的神奇。
任何一堂好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研究、用心耐心地爱学生,只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知道还有许多美好的课堂现象等着我去发现。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还要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我的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学生一直爱煞美术课,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享受美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