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进行汉字形象美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探究、欣赏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神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一、趣猜字谜,认识汉字的形象美
1.一猜字谜,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请大家看屏幕,试着猜一猜。
课件出示:“山上还有山”、“天上双雁飞”、“客满”、“鸡到村里,鸟飞走”……
(学生思考片刻,小组比赛抢答。)
师:你能出一个字谜,请同学猜一猜吗?
(指名学生互相提问,相互竞答。)
生:左看是女,右看是男,并排站立,人人称赞。
生:大雨下在横山上。
生:六个口。
……
【点评】
从字谜入手,较新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兴趣。尤其是学生互相猜字谜,确保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二猜字谜,认识汉字形象美
课件出示:一条渔船两杆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一只落在船舱里。还有两只无处落,船头船尾各徘徊。
师: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群燕子在干什么?
生:我觉得这幅画美丽极了!我也好像变成画里可爱的燕子了。
生:这九只燕子好像在做游戏。
生:我猜这只落在船舱里的燕子肯定飞累了,想好好休息一下。
生:无处落的两只燕子也许要告别小伙伴,到远方去了呢!
师:经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好像看到这幅生动的图画了。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幅画里藏着一个字,你能猜出来吗?
(学生讨论)
生:这是不是“美”?
师:(微笑)不对。
生:是不是“养”?
生:不对不对!我觉得是“悲”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两杆桅”是“悲”字的两竖,“船舱”是心字底的卧钩,“六只燕子”就是这个字的六横,“三只燕子”就是心字底的三点。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幅美丽的图画里,正是藏着“悲”字。这个“悲”字,栩栩如生地把汉字如诗如画的形象美表现出来了。
【点评】
活动由“画”及“字”,溯源求本,由“画”猜“字”,是一种探究性学习。学生认识了汉字的形象美,而这种认识是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结果,在经历过程中获得了新知,三维目标得以融合。
二、讲述由来,感受汉字的形象美。
1.学生画一画,探究汉字演变史
师:猜完字谜后,再让我们来画会儿画。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画自己的手形,愿意来试试吗?
(学生胖乎乎的充满稚气的手出现在黑板上,台下的学生欢呼起来。)
师: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的画就是一个字,你相信吗?
生:(不可思议)这是真的吗?
师:这就是图画文字的手。
(在学生的欣喜中,我顺势出示“手”的甲骨文,一个正面的手形清晰显现。此时学生看到自己的手变成了文字,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点评】
让学生画一画,画出“手”字,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体验,是体验式学习,学习带着自己的经验展开。
2.引出由来,具体探究“手”字演变史
课件出示:演绎“手”的发展史
师: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
生:我们中国的汉字太神奇了!
生:原来我们今天的汉字是这样演变过来的呀!怎么这么复杂?
师:古人造字的时候,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最初的象形字以最简单的笔画,表现出最重要的特点。像女、鸟、草、日、火、马、水等,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生动的速写画,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描述象形字的发展变化过程。) 【点评】
由经验到认识,从“手”到感受汉字的神奇,这种感受具体、自然、深刻。由此告诉我们,“感知”是实现“感受”的重要基础。
三、畅谈收获,发现汉字的形象美
1.教师引言
师:同学们,单从象形的角度来看待汉字,就足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课前,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火眼金睛”探寻汉字形象美的活动。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2.小组交流
★第一学习小组:汉字美在细节
★第二学习小组:汉字美在会意
★第三学习小组:汉字美在内涵
【点评】
“畅谈”是小组展示,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畅谈”这一环节,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综合性学习需要准备,有备而来,收获尽在准备之中,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综合性学习是合作学习,从汇报之中可见小组都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分工”,“畅谈”又实现了共享。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发现”,是培养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课后延伸,拓展汉字的形象美
1.教师引言
师:同学们,老师真为大家在这次活动中有这么多新发现而感到高兴!在活动中,同学们有的发现汉字的形象美在细节,有的发现汉字的形象美在会意,也有的发现汉字的形象美在内涵。但是,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的形象美仅仅美在细节,美在会意,美在内涵吗……
2.课后延伸
【总评】
让学生感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极具意义。教学从“感受汉字形象美”切入,选题小,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活动从“认识”到“感受”,最后“发现”,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活动从“准备”到“展示”,作了精心预设,生成了许多“收获”,是一次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成功案例。
一、趣猜字谜,认识汉字的形象美
1.一猜字谜,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请大家看屏幕,试着猜一猜。
课件出示:“山上还有山”、“天上双雁飞”、“客满”、“鸡到村里,鸟飞走”……
(学生思考片刻,小组比赛抢答。)
师:你能出一个字谜,请同学猜一猜吗?
(指名学生互相提问,相互竞答。)
生:左看是女,右看是男,并排站立,人人称赞。
生:大雨下在横山上。
生:六个口。
……
【点评】
从字谜入手,较新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兴趣。尤其是学生互相猜字谜,确保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二猜字谜,认识汉字形象美
课件出示:一条渔船两杆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一只落在船舱里。还有两只无处落,船头船尾各徘徊。
师: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群燕子在干什么?
生:我觉得这幅画美丽极了!我也好像变成画里可爱的燕子了。
生:这九只燕子好像在做游戏。
生:我猜这只落在船舱里的燕子肯定飞累了,想好好休息一下。
生:无处落的两只燕子也许要告别小伙伴,到远方去了呢!
师:经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好像看到这幅生动的图画了。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幅画里藏着一个字,你能猜出来吗?
(学生讨论)
生:这是不是“美”?
师:(微笑)不对。
生:是不是“养”?
生:不对不对!我觉得是“悲”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两杆桅”是“悲”字的两竖,“船舱”是心字底的卧钩,“六只燕子”就是这个字的六横,“三只燕子”就是心字底的三点。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幅美丽的图画里,正是藏着“悲”字。这个“悲”字,栩栩如生地把汉字如诗如画的形象美表现出来了。
【点评】
活动由“画”及“字”,溯源求本,由“画”猜“字”,是一种探究性学习。学生认识了汉字的形象美,而这种认识是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结果,在经历过程中获得了新知,三维目标得以融合。
二、讲述由来,感受汉字的形象美。
1.学生画一画,探究汉字演变史
师:猜完字谜后,再让我们来画会儿画。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画自己的手形,愿意来试试吗?
(学生胖乎乎的充满稚气的手出现在黑板上,台下的学生欢呼起来。)
师: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的画就是一个字,你相信吗?
生:(不可思议)这是真的吗?
师:这就是图画文字的手。
(在学生的欣喜中,我顺势出示“手”的甲骨文,一个正面的手形清晰显现。此时学生看到自己的手变成了文字,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点评】
让学生画一画,画出“手”字,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体验,是体验式学习,学习带着自己的经验展开。
2.引出由来,具体探究“手”字演变史
课件出示:演绎“手”的发展史
师: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
生:我们中国的汉字太神奇了!
生:原来我们今天的汉字是这样演变过来的呀!怎么这么复杂?
师:古人造字的时候,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最初的象形字以最简单的笔画,表现出最重要的特点。像女、鸟、草、日、火、马、水等,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生动的速写画,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描述象形字的发展变化过程。) 【点评】
由经验到认识,从“手”到感受汉字的神奇,这种感受具体、自然、深刻。由此告诉我们,“感知”是实现“感受”的重要基础。
三、畅谈收获,发现汉字的形象美
1.教师引言
师:同学们,单从象形的角度来看待汉字,就足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课前,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火眼金睛”探寻汉字形象美的活动。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2.小组交流
★第一学习小组:汉字美在细节
★第二学习小组:汉字美在会意
★第三学习小组:汉字美在内涵
【点评】
“畅谈”是小组展示,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畅谈”这一环节,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综合性学习需要准备,有备而来,收获尽在准备之中,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综合性学习是合作学习,从汇报之中可见小组都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分工”,“畅谈”又实现了共享。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发现”,是培养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课后延伸,拓展汉字的形象美
1.教师引言
师:同学们,老师真为大家在这次活动中有这么多新发现而感到高兴!在活动中,同学们有的发现汉字的形象美在细节,有的发现汉字的形象美在会意,也有的发现汉字的形象美在内涵。但是,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的形象美仅仅美在细节,美在会意,美在内涵吗……
2.课后延伸
【总评】
让学生感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极具意义。教学从“感受汉字形象美”切入,选题小,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活动从“认识”到“感受”,最后“发现”,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活动从“准备”到“展示”,作了精心预设,生成了许多“收获”,是一次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