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中的袁国平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多年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此时,我的父亲袁国平刚从北伐战争的硝烟中走出,又在党的领导下,将枪口对准蒋介石、汪精卫,在南昌起义的战场上留下了坚定而清晰的脚印。
  1927年5月19日,叶挺率部击溃夏斗寅叛乱后,武汉并不平静,风声日益吃紧。武汉国民政府接二连三地发布解散工农组织、取缔工农运动的法令。已被赶回四川的杨森部,又回到鄂南向武汉进逼,夏斗寅残部也由鄂南调头向北,窜往大冶。马日事变后,许克祥大肆屠杀工农群众,湖南一片白色恐怖。江西的朱培德也以“礼送”为名,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驱逐出境。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孙科等人,也正酝酿“分共”,准备新的政变。
  6月中旬,汪精卫将北伐军从河南撤回武汉,在加紧反共活动的同时,作出所谓“东征讨蒋”部署,任命唐生智为第一方面军总指挥,统辖第八、第三十五、第三十六军,张发奎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统辖第四、第十一、第二十军,沿长江两岸东进讨蒋。由于唐生智统辖的部队回湖南“清乡”,因此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只有张发奎统辖的部队陆续从武汉向江西集中,而受中共领导和影响的部队多在第二方面军,其中有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驻在南浔路马回岭车站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
  在白色恐怖日渐浓厚的气氛下,伯伯袁醉如接到我父亲寄给祖母的家书,其中附有照片一帧,照片后写了这样一段话:“1927年5月顷,反革命谋袭武汉,形势岌岌,革命志士莫不愤恨填膺,舍身赴敌。斯时,余在第十一军政治部服务,也奉命出发鄂西,抵御强寇,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照为死别之纪念。万一凯旋生还,异日与阿母重逢再睹此像,再谈此语,其快乐更当何如耶!儿醉涵于武昌整装待发之际”。6月初邵阳县也实行白色恐怖,伯伯袁醉如决定到武汉去找我父亲,当父亲从伯伯口中得知家乡革命者的遭遇后,异常愤怒,说道:“共产党是杀不尽的,我们只有继续革命才能保证自己生存,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7月15日,汪精卫宣布“分共”,公开背叛革命,实行“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屠杀政策,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屠杀。中共中央决定奋起还击,发动武装起义。19日,李立三、邓中夏等到达九江,前往中共力量较强的第四军、第十一军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军委亦派以聂荣臻为书记、贺昌和颜昌颐为委员的前敌军委来到九江,向共产党员传达了中央要在部队中举行武装起义的意图,并要求部队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父亲接到指示后,加紧做好准备工作。
  7月24日,第四军参谋长、秘密共产党员叶剑英得知汪精卫、张发奎即将在庐山召开会议,部署“清党”,便在九江烟水亭第四军指挥部,以个人名义邀请贺龙、叶挺、高语罕、廖乾吾等乘小船游湖,商定叶挺、贺龙不去庐山开会,分别率第二十四师和第二十军于25日起乘火车开赴南昌。29日,汪精卫、张发奎等举行反共会议,决定第二方面军实行“清共”,逮捕廖乾吾等共产党员。廖乾吾等火速离开九江,于7月31日晚赶至南昌。这段时间,父亲也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离开第十一军政治部秘密赶赴南昌。在南昌,父亲找到了先期到达的叶挺。对于父亲的到来,叶挺非常高兴,将他留在二十四师政治部,协助宣传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这里,父亲协助宣传部门开展东征讨蒋的宣传,并草拟“打倒新军阀蒋介石”的标语。接着他又开始同宣传科的同志研究制订对外宣传和对部队教育的计划安排。
  7月30日下午,叶挺召集二十四师的一部分营级以上军官和师部若干人员召开会议,父亲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叶挺指出,宁汉合作,已成定局;汪蒋联盟的反革命阴谋已经表面化了,革命遭到严重的危机。他宣布,中央决定实行革命起义来挽救目前的危局,粉碎反革命分子的联合阴谋,以武装起义来回击反革命的进攻!与会同志摩拳擦掌,精神振奋。
  伯伯袁醉如在自传中清晰记录了父亲在起义前一天的行动:
  七月卅一日下午六时,裕弟(袁国平——编者注)走来告诉我,今晚不要外出,恐有特殊任务。说毕匆匆而去。不久于连长开会回来召集班长、排长和我开会,说明当晚行动计划,命令士兵不准外出,一律早睡,不要脱衣服,听哨音集合行动。要我到营部领红布数丈,分发全连官兵每人一条红布。夜十二点发出哨音全连紧急集合,命我留守并准备弹药输送和一切后勤事宜。接着枪声四起,炮声、机枪声时有所闻。未到天明,胜利完成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
  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一时间,南昌城里枪炮雷鸣,硝烟弥漫。起义军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战斗,消灭守敌3000余人,控制了全城。
  南昌起义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8月2日,武汉国民党当局发布命令,组织部队“围剿”起义军。南昌起义后,部队迅速进行整编,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任代前敌总指挥,郭沫若任总政治部主任,所辖部队有: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辖第一、第二师(南下至抚州时,又成立第三师);第十一军,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下辖第十、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师;第九军,副军长朱德(后任军长),党代表朱克靖,共2.3万人。父亲担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一营三连连長兼指导员。
  针对敌强己弱的形势,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参谋团决定起义部队和革命委员会迅速撤离南昌,进取广东,重建革命根据地。8月3日至5日,南昌起义军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发,其先头部队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在壬田打了一个漂亮仗,接着准备组织会昌之战。
  会昌之战于8月24日早上开始,战至中午,由于原来殿后的周士第第二十五师夜间行军走错了路,没有及时赶到,敌众我寡,且国民党军居高临下,战局对起义军不利。下午1点过后,周士第率部赶到战场,不顾连夜长途行军的疲劳和饥渴,立即投入战斗。第七十三团和第七十四团从不同侧面支援第二十四师,猛攻国民党军的主阵地岚山岭。第七十四团在左翼,一阵猛打,很快占领阵地。由于国民党军凭险顽抗,第七十四团伤亡不少。   面对严重的敌情,父亲沉着镇定,根据自己在北伐时平叛夏斗寅、阻击杨森攻占丰口的经验,以叶挺独立团攻打贺胜桥的榜样激励全连战士。战士们集中火力猛扫国民党军火力点,一鼓作气向前攻,一步一步向前推,国民党军开始动摇后退。这时,叶挺命令第七十五团增援城西一带高地,进攻寨岽之国民党军。国民党军见势不妙,慌了手脚,临河一个山头的国民党军开始渡河逃跑。第七十五团立即冲上这个山头,架起机枪向河里扫射。国民党军失去寨岽,全线动摇。
  叶挺抓住战机,将留作预备队的两个营拉上去猛扑岚山岭,向国民党军发起最后攻击。周士第立即命令司号员吹冲锋号。紧接着,西起寨岽、东至大伯山,各师、团、营、连的冲锋号漫山遍野响起来,在山谷回荡。起义军呐喊冲锋,遥相呼应,国民党军10个团全线崩溃。
  父亲率领连队冲上山顶,国民党军放弃抵抗,纷纷向山下溃逃。父亲又带领全连如猛虎下山,把国民党军往河里压。第七十五团集中火力迎头痛击,国民党军伤亡惨重,没死的连滚带爬,蹚过贡水河,往会昌城猛窜。起义军第二十五、第二十四、第三师乘势猛追。
  涉水过河时,有的战士停下来想喝水,父亲大叫:“追呀!大家快追呀!喝水敌人就跑了。消灭了敌人大家再喝个饱!”战士们互相催促:“快走!快走!不然敌人跑了!”
  国民党军南路总指挥钱大钧站在会昌城头,见其部如洪水般败下来,连忙爬下城墙,蹿上马背,往城外筠门岭方向逃跑。国民党军穿城而过,起义军一直追击至筠门岭,吃掉了国民党军的尾巴。起义军押着俘虏,抬着缴获的枪支弹药,兴高采烈地回到会昌城。胜利的喜悦使战士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渴。父亲提醒战士们:可以去喝个够了!战士们哄的一声笑起来。
  会昌之战结束后,起义军经福建入粤。9月,分兵驻守潮州、揭阳、三河坝三个孤立地点。9月下旬,起义军进占汕头,国民党军陆续赶来,起义军主力分别在揭阳、潮州、三河坝地区同国民党军激战,父亲随第二十五师在三河坝抗击国民党军。国民党军四面进攻,起义军相继失利。
  10月3日,前敌委员会在粤东普宁县流沙镇召开会议,周恩来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宣布今后要打红旗、分田地,继续战斗,鉴于当时形势,决定武装人员突围去海陆丰,非武装人员愿留就留,不愿留的由农会干部护送分批从海上撤退。会后,起义军部队1000余人,由董朗、颜昌颐率领突围到海陆丰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在三河坝地区的第二十五师余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赣粤边地区。父亲奉命赴东江地区,从信丰、南雄一路潜行,备经艰险。在信丰,他与伯父又不期而遇,父亲说道:“部队已经溃散,由朱德军长收容,我要到广州另有任务。”父亲于11月抵达汕头,寄回老家书信一封:“吾兄嘱我一切小心,谨慎为之。目前时局混乱,到处都是白色恐怖,断头横身为革命者之家常便饭,请兄勿以为虑也。”
  父亲和许多干部在当地农会干部的帮助下,仓促乘船转移至香港。10月上旬,父亲抵达香港后,按照党组织告诉的联系地点,找到了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的秘密联络点。在那里,父亲见到了广东省委常委、原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恽代英,汇报了南昌起义军入粤部队失败的有关情况,恽代英要他暫时休息几天,等待执行新的任务。
  1927年11月下旬的一天,正在香港的父亲,被恽代英找去谈话。恽代英介绍了广州的政治形势和举行起义的决定,让我父亲抓紧时间去广州找省委书记张太雷接受任务。父亲与恽代英道别后,火速赶赴广州。这位刚刚经历了南昌起义硝烟的战士,又一次投身到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英勇反击之中。(编辑 叶松)
  作者:袁国平之子,海军指挥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胡绳,是我国理论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前辈。我们这些通过“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多少人是读着他的著作《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最早在历史认知和史学理论方面得到启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胡绳同志是带引我们步入史学领域和理论研究大门、非常令人敬重的  导师。精湛的史识  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以后,我有幸在胡绳主任的领导下,参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亲身感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意外地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一封毛泽东在1937年8月19日写给他和任弼时的亲笔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埃德加·斯诺第一任夫人海伦·斯诺那里。  海伦也是美国进步记者,笔名尼姆·威尔斯,绰号佩格。她于1931年乘美国“林肯”号海轮来到中国上海,在美国领事馆当秘书。1932年与埃德加·斯诺结婚。1937年4月,她在斯诺的影响下,只身前往西安,并成功越过国民党的封锁进入延安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作“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作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
西安高新区开工典礼上,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发表讲话(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档案室提供)  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陕西西安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综合指标处于全国前列,成为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西安乃至陕西全省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窗口之一。20世纪
一支“学生军”  在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影响下,面对七七事变日军的挑衅和侵略,流亡在北平的东北大学生、抗日义勇军成员和北平各界救亡人士,奋而起事。1937年7月22日,原东北抗日义勇军成员赵侗、高鹏、纪亭榭等在北平昌平白羊城村关帝庙前宣布成立国民抗日军,在北平郊区点燃了抗日的烽火。  1937年8月22日夜,国民抗日军化装为日军,智取了德胜门外的第二监狱,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3挺,营救了600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这一天,我们看到了一场展国力、扬军威的阅兵式,让人十分感动,顿生无限感慨。  记得我还是少先队员的时候,就目睹了浴血奋战、为共和国流血流汗、身经百战的革命前辈接受毛主席检阅前的艰苦训练过程,同时也分享了他们走过天安门时的巨大欢乐和喜悦。  提到这段难忘的经历,要从我父亲刘子云说起。我的父亲刘子云(1914—1992)开国少将,江西永新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
顶风冒雪归还商铺老板银元  1929年2月9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来到江西瑞金大柏圩,住在王家祠。当晚,毛泽东和朱德正在油灯下研究作战计划,一名战士进来报告说,有几位商人送来一包东西,留下一张纸条就走了。毛泽东和朱德打开一看,竟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元,纸条上写着:“红军长官尊启:贵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胜惶恐,为表薄意,敝商号特奉上银元四百五,敬恳收下,勿辞……”落款是大柏圩小商号郑某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40余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的发展方式和轨迹。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方略,对于修正人口总体失衡,并保持人口总体长期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在宏观上,通过生育政策调节国家人口发展的速度、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流动迁移等,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适应;在微观上,通过调节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改变延续几
谢子长重病在身,还时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甚至连群众的婚姻事情也放在心上。枣树坪村的佘大婶,因生活所迫,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一个姓刘的富农当儿媳。当时陕北,一些封建思想严重的家庭还以脚小为美,缠小脚。佘大婶家是穷人,女孩从小得干活,就没有缠脚,到婆家后婆婆强制给儿媳缠脚,结果脚受了伤、化了脓,走不成路,只好爬行。这个年轻姑娘不堪折磨,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天,她的哥哥和谢子长谈话时,顺便说到了这个情况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引起中国人的关注和兴趣。1920年10月16日,青年瞿秋白与俞颂华、李宗武应《晨报》报馆和上海《时事新报》报馆的聘请,由北京启程赴苏俄考察。瞿秋白在后来发给《晨报》的文章里自称“东方稚儿”,“带着热烈的希望,脆薄的魄力,受一切种种新影新响”,考察、记述了苏俄革命的“史诗”,并表示这是他“心弦上乐谱的记录”。“东方稚儿”的这次远行,对他的影响至为深远,正